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同题】他们走的路 --网上摘要编辑
查看: 23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题】他们走的路 --网上摘要编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21 14: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25-4-21 17:02 编辑

1929年的巴黎,花神咖啡馆弥漫着咖啡浓郁的苦涩香气,萨特与波伏娃相对而坐,桌上摊开的不仅是哲学手稿,还有一份挑战传统爱情观的契约。
他们彼此承诺,不结婚不占有不隐瞒,以绝对自由为名,将爱情视为一场充满未知与探索的思想实验。
这份契约蕴含着三重自由:肉体关系的开放化,情感经历的透明化,思想交流的绝对忠诚。
萨特说:人是自由的,但自由意味着选择,而选择需要承担一切后果。
波伏娃低头沉思,笔尖在纸上颤抖,这份契约不仅是爱情的宣言,更是对传统伦理的挑衅。
萨特认为,爱情若被制度束缚,便成了自欺的产物。
波伏娃从女性视角回应,婚姻将女性物化为第二性,而契约能让她实现女性的主体性。
于是他们承诺,彼此忠诚于精神,将肉体的流动权交还给自由。
但哲学的理想主义终究要面对人性的混沌考验。

1933年,萨特在柏林研读海德格尔时,与女学生奥尔加的恋情如野火燎原。
波伏娃却在日记里写到,他的信里夹杂着对新欢的赞美,我在字缝间读到了自己的空洞。
萨特从没隐瞒任何一段关系,但透明化的契约却成为痛苦的放大器。
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批判男性对女性的凝视,但她自己却无法摆脱对萨特情感独占的渴望。
萨特宣称偶然爱情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却在奥尔加的拒绝中,尝到被抛弃的恐惧。
后来据波伏娃回忆录记载:我们反抗了婚姻制度,却创造了一种新的奴役,用自由之名,合理化不平等的痛苦。
萨特晚年也承认,每次看见波伏娃桌上的情人照片,我的胃部都会痉挛。
自由成了最精致的镣铐,禁锢着两个人的心灵。

1980年,萨特临终前握着波伏娃的手,气若游丝地说:我们从未真正自由,但至少,我们从未停止追问。
这场持续了51年的契约式爱情,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复杂的思想遗产。它撕开了传统爱情的虚伪面纱,却暴露了自由主义的局限,它解放了身体的欲望,却未能消解性别压迫的结构性枷锁。
人注定是自由的,但也注定要为自由付出代价。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份世纪契约,其价值或许在于,它揭示了自由和责任的永恒张力。提醒我们,任何情感制度设计,都需回应存在主义的三个追问,自由是否成为逃避承诺的修辞,透明是否演化为情感监控的手段,契约是否再造了新的权利牢笼。
花神咖啡馆至今保留着萨特常坐的37号桌,桌角铭牌刻着存在与虚无的箴言:人是被判了自由这种徒刑的。
或许对我们来说,这份契约真正的启示并不在于对其形式的简单模仿,而在于深入理解所有试图对抗异化的努力,本身就可能存为新的异化之源。
这种存在的荒诞本质,正是萨特和波伏娃留给现代人最深刻的哲学思考。
以上摘自书杰,来自于书籍《告别的仪式》。

萨特和波伏娃是哲学家,也是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在于他们诚实,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t他们诚实地提出质疑:自由是否成为逃避承诺的修辞,透明是否演化为情感监控的手段,契约是否再造了新的权利牢笼
第二在于他们探索人类的自由之路。他们用一生的爱情作为思想试验,也对人类情感制度的设计进行反思,对契约和自由的反思。
婚姻是一种人类设计出的制度,它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它是从历史演化而来,是从伦理人性和情感模式综合考虑设计出来的,或许是现在最有可能最合理的存在。
但是现有的婚姻制度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未来的情感制度设计,萨特和波伏娃用他们走过的路,提出了思考。
让后来的人们在人类通往自由之路的前行探索中,避开了很多不必要的低质量的重复的坑或者陷阱。
所有试图对抗异化的努力,本身就可能存为新的异化之源。---这句话也想到了门罗的逃离,现实习俗伦理包括惯性,其实有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一定不是现阶段最合理的存在方式。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4-21 14:45 |只看该作者
萨岗是萨特都是法国人。他们都是6月21日生日,萨特大30岁。

萨冈年轻时十分崇拜萨特,在一些场合见过萨特和波伏娃,,当她得知萨特双目失明、饱受疾病的折磨时,就提笔写下了那封《给让-保尔·萨特的情书》。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情书。
晚年,双目失明的萨特经常约萨冈见面,单独在一起吃饭。
有一阵子,差不多十来天他们就约会一次。萨特甚至像个孩子似的迷上了这种约会,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但从不涉及现实中身边的人。
萨特说,这种聊天的方式就像两个在火车站偶然相遇的旅客,他觉得美妙极了。
萨特显然十分珍视萨冈对他的感情。
有一天,他说,他本想再找人读一遍她的“情书”,以便回味萨冈对他的所有称赞,但又怕被人笑话。于是,萨冈整整花了3个小时,反复朗读录制了这封“情书”,把她对萨特的感情全部收进一盘磁带里。
日后他对萨冈说,每当夜里他感到消沉的时候,就独自听听这段录音,于是心中便涌上一丝温暖的亲切。
萨特去世时,萨冈悲痛地说:既然那个早她30年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人离去了,她也不愿意在没有他的世上再多活30年。
《给让-保罗·萨特的情书》
亲爱的先生:

我称您“亲爱的先生”想到的是这个词在字典中的幼稚解释:“任何一位男士。”我不会叫您“亲爱的让-保尔·萨特”,这太像记者采访的口气;也不称您“亲爱的大师”,那是您最厌恶的称呼;也不会把您称作“亲爱的同仁”,那过于委屈您。很多年以前我就很想给您写这封信,差不多三十年了,也就是自从我开始读您的作品,特别是近十一二年以来,最终导致可钦慕的人已变得很稀少,以致人们几乎要庆幸自己的可笑。也许是我自己变老了或变年轻了,以致今日可以不再在乎这可笑,而对此,您却大将风度,从未放在心上。

我本想让您六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收到这封信。这是法国的一个吉日,相隔几年多,诞生了您和我,再过些年又诞生了普拉蒂尼,三位优秀人物。夏季短暂,动荡,凋谢而去,我最终放弃了这首生日颂。然而我要说的话还得向您说,也好证明这充满情调的标题并非随便说说而已。

一九五O年我开始读书,什么都读。从此,只有上帝或文学知道我喜爱或钦佩过多少法国或别国的作家,尤其是活着的作家。以后我结识了一些作家,也关注了一些人的写作生涯。今天,如果说,作为作家,仍然有很多人让我佩服,作为人,让我继续仰慕的惟有您一人。十五岁是聪明并且严肃的年龄,一个没有明确目标因而也毫不让步的年龄。您在我十五岁时所作的所有承诺,您都履行了。您写了您这一代人最聪慧、最诚实的书,您甚至写出了法国文学中最才华横溢的一本书:《词语》。同时,您又始终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弱者和受欺侮的人。您相信人们,相信事业,相信口号;您有时做错事,像所有人一样,但这一点却与所有人相反,每一次您都承认。

您固执地拒绝了给予您成就的一切荣誉桂冠和物质回报,在什么都短缺的情况下,您却拒绝了人称无上光荣的诺贝尔奖。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您的住所三次被炸,流落街头却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您让剧团编导安排您喜欢的女性出演她们并不一定适合的角色。如此,您傲然表明,对于您来说,爱,不是对“对荣耀光彩夺目的埋葬”。简言之,在拒绝人们所赠予您的一切,即重要性的同时,您爱了,写了,分享了,奉献了您该奉献的一切,那是重要之本

您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个人,您从未宣称作为作家的才华可辩解作为人的缺点,也不认为只要能体验创作的幸福便可以藐视或忽视亲友和其他人,所有其他人。您甚至没有首肯这样的说法,只要有才华有诚意,即便做错了事也是有理的。实际上,您没有躲在才华后,在人所皆知的作家的这一脆弱点和双刃剑后边,您从未像那喀索斯那样自我陶醉,而那喀索斯,还有小主人和大仆人,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留给作家的仅有的三个角色。相反,这把所谓的双刃剑远没有把您像许多人那样美妙而喧哗地戳透,您称它在您手上轻巧、有效、伶俐;您珍爱它,您使用它,您把它交给了受害者,您眼中真正的受害者,那些不会写作,不会解释,不会抗争,有时甚至不会抱怨的受害者。

您不责难公正,因为您不愿评判,您不谈论荣誉,因为您不愿受封,您甚至不提宽厚,因为您不知您自己就是宽厚的化身,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正之人,荣誉之人,宽厚之人,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人;生活不奢侈亦不克俭,无忌讳亦无放纵,唯一纵情挥洒的是文字;吸引人也乐意被吸引,才思敏捷,才智过人,总是把朋友甩在身后,又总是返回来让他们感觉不到。您常常宁肯被利用被玩弄也不愿无动于衷;宁肯失望也不放弃希望。一个从来不愿作典范的人,过的是怎样典范的人生!

听说,您现在失去了双眼的视力,不能写作了,而且肯定有时候非常痛苦。所以,也许您会高兴地知道,二十年来,我所到之处,日本、美国、挪威,外省或巴黎,都能听到人们谈论您,男女老少都怀着这封信里所倾吐的那种钦佩、信任和感激之情。

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
愿上天保佑您。

Françoise Sagan

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封情书,现在我们看这些话,我们如何在伦理局限里思考这种爱慕和喜欢。
人类情感有很多种方式,我们如何保持精神纯净和伦理局限。
其实这是一封关于精神理解的相当于粉丝的一封情书,实际上,这种热爱是对人类星辰那样的l理解和热爱。
她说: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21 15: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5-4-21 15:29 编辑

我喜欢古典情怀~~用打破一切界限去思考,用最保守的方式去生活,很多年一直是我的生活方式~~
读书,我喜欢西方那种,打破一切界限的思考方式,但不喜欢他们的行动模式~~
但是对所有的理想主义者,都心怀热爱~~~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21 15:49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4-21 14:45
萨岗是萨特都是法国人。他们都是6月21日生日,萨特大30岁。

萨冈年轻时十分崇拜萨特,在一些场合见过萨 ...

这段跨越年龄与时代的精神对话,展现了人类情感中最为纯粹崇高的存在形态。萨冈与萨特之间的情感互动,恰似星辰与仰望者的关系,在伦理的边界上划出了一道璀璨的精神光谱。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21 16:20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4-21 15:04
我喜欢古典情怀~~用打破一切界限去思考,用最保守的方式去生活,很多年一直是我的生活方式~~
读书,我喜欢 ...



那些被珍藏的理想主义者,就像暗室里的显影液,让时代的底片显露出未被驯服的轮廓。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21 17: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5-4-21 15:04
我喜欢古典情怀~~用打破一切界限去思考,用最保守的方式去生活,很多年一直是我的生活方式~~
读书,我喜欢 ...

文化土壤社会环境很重要。
像这种感情,在五千年文化自信的地方,即使有人思考或质疑过,也只能自我发酵消化掉,否则对思想者本人就是灾难。从朝延到宗族,从斩首到浸猪笼,我们博大精深的伪儒奇招叠出。惟一的目的,就是扼杀思想的自由。
他们的思考方式碍益于环境。只要允许思想的存在,那么自然就会有人去做,去付诸行动。这与某件事该不该做关系不大,任何想法都会催生行动。
明白这点就能理解,世上虽然有无数荒唐之事,但正是无数荒唐试错,才慢慢帮助人们找到更好的路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21 17: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所有试图对抗异化的努力,本身就可能存为新的异化之源。

当我们谈论这个的时候,不能忘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绝对禁止“异化"的环境里。不说异化,连“个性化”都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处境。
我们担心对抗异化会成为新的异化之源,跟快要饿死的流浪汉担心吃饱了会得髙血糖一样,超前又悲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21 22: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5-4-21 23:03 编辑

爱情本来就是排他的,自私的。如果知道深爱的人同时又爱上另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无动于衷,说明他们不是真爱~
我的理解可能太浅薄,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爱情怎么能是契约能约束的呢~


婚姻就比较复杂,不能看做是一个简单的契约~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21 23: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5-4-21 23:02 编辑

关于自由我的浅薄的理解就是自由没有绝对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关于那个结论:所有试图对抗异化的努力,本身就可能存为新的异化之源。可能是哲学的范畴,我的脑瓜反应不过来了~不能深度思考,太烧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22 00:06 |只看该作者
第一份契约,是理论实践家,把感情置于放大镜下观察。如果幸福或欢乐是爱情的砝码,他们算成功还是失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