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志 于 2025-9-24 09:32 编辑
问题也随之而来,噪音、垃圾、邻里矛盾,其实是最直观的。更麻烦的是,有些公司根本是“皮包公司”,经营者都不在日本,出了问题只能靠代管公司处理,投诉了也很难及时有人上门。这就导致当地居民的无力感越来越强:每天都得替别人收拾残局,可你却连投诉的对象都找不到。
政府也看到了问题,今年10月开始,“经营管理签证”的门槛将大幅提高:资本金要求从500万日元提高到3000万,还要有固定员工,甚至要看申请人的学历和管理经历。显然,这是要堵住低成本套利的路。
另一方面,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已经放话,说要干脆停掉特区民泊的新申请。理由也很直接:酒店数量已经恢复,不需要再靠民泊补缺,而民泊带来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突出。大阪市也决定,11月之后不再受理新的申请。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不是日本在“针对中国人”?其实未必。对居民来说,他们根本不在意背后是谁投资的,他们在意的只是:晚上能不能安静睡觉,出门是不是总要替别人收拾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