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凉皮,发于汉中,却几乎在全国的各大城市都能看到,尤其是在车站附近。所以很多人可能都会见过,吃过,并且记得这个小吃。
我开始知道汉中凉皮,是去汉中前就略有了解的。那是十多年前,我爱人(当时的男朋友)第一次来山东看我,他在我们单位隔壁的旅馆住下,下班后我会抽空去看他,一次在街上转,他惊喜的说:“这里也有汉中凉皮啊!”并且买了来让品尝,吃了两口,他说:“这不是正宗的汉中凉皮,可能是米粉做的,颜色、口味都不太好,汉中凉皮是用面粉做的,所以也叫面皮,而且这里的凉皮没有加上辣子,吃凉皮没有辣子是不好吃的。”自那时,我就记住了汉中凉皮,每次上街看到那个玻璃窗上写着汉中凉皮的小车,就会想起远在三千里外的男友。
三年后结婚去了汉中的略阳,在那里,每年的夏天,凉皮便成了家家户户经常吃的家常便饭了。而做起来却是要费些时间的。
先将适量面粉放进盆里,再缓缓地倒入水搅拌,当地居民习惯用木制杈杈棒(就是顶端有个叉的木棒),我却爱用一大把筷子,加水一定要少量少量的加,边加水边搅拌才不至于起疙瘩,等到搅匀成糊状,就可放心大胆地倒水至成面浆了,加水多少也要看各人的口味,爱吃软的就多加水,爱吃硬点的呢,就少加。
搅拌好以后,就能用面皮锅锅蒸了。说到这个面皮锅锅,忽然想笑了,那里人说话很有意思,好多的儿话音,还爱在词尾加个“子”字,比如厨房的锅锅子,盆盆子,盘盘子等,还有人名也是“刚娃子”,“强娃子”……很亲切的。
好,转回正题,说我们的凉皮,面皮锅锅是一种很浅的圆盘,两边有两个圆环把手,型号不同,即使是最大的型号也只能装下两勺面浆,(注意在倒面浆前,要先抺一些油),两手提住圆环把手将其轻轻摇匀,放进烧开了水的大锅里,盖锅蒸几分钟就好了,拿出一盘先放边上凉着,随即再把刚才又倒好的另一盘放进锅里。这样连贯的运作,使时间一点也不浪费。稍凉一会,用筷子在其边缘划一圈使其翘起,然后一揭,一张完整的面皮就成功了,透明而且有弹性。这样子下来,一般一盆要蒸二、三十张,整齐地摞在案板上,吃的时候将其折叠切条,宽窄随各人喜好。
一般是两张可切一碗,将拌和用的菜(一般是黄瓜丝、莴笋丝之类)垫底,然后是面皮、油、盐,辣子,最关键的当然是辣子,那种用热油炝好的油泼辣子,然后一拌,哇,白的凉皮,红的辣子,绿的菜丝,只颜色已够诱人的了,再夹一根在嘴里,嗯,更是香辣的味道,滑且筋斗的口感啊!
这种凉皮,一般是夏天吃的,不过,冬天也有喜欢吃的,便是出锅就拌,趁热吃,或者再放进锅里和菜一起炒着吃,因其筋斗又软滑,所以比炒面条好吃得多,而且在春节期间,吃腻了鸡鱼的时候,也可以蒸上一锅,更是爽。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面粉都可以做凉皮的,有的面粉就不行,蒸出的面皮一折就断了,且太绵软。
在原来我是一点都见不得辣子的,去陕西后慢慢才学会,而且吃起辣子来比我老公还厉害,所以这万离不了辣子的面皮,当然也是我爱吃的一种饭了。
这里没有面皮锅锅,更没有烧开水能放下面皮锅锅的大锅,所以不能亲手做了,还是哪天上街去买点不太正宗的汉中凉皮来解解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