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红书风云录(今日已更新到8)
查看: 4087|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红书风云录(今日已更新到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7-24 1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12-7-31 08:05 编辑

  红书风云录
  -----我与他们和两本书的故事
  



  
  一、 邻家哥哥的电话,唤醒了一头狮子
  
  去年春节过后的一天傍晚,我乘大巴从琼海返海口,一个小时的车程,一眨眼就过去。因为我一上车就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一直讲呀讲呀,还没讲完就到站了。
  来电话的是海岛哥哥,我们从小就在五指山区的一座山头上居住,父亲都是通什军分区的领导,我父亲是政委他父亲是副政委。因为他从小就会拉小提琴、会画画,在那文革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他就是我幼小心灵中的白马王子。他比我高一届,上高中的时候他父亲调防到榆林守备区,我们从此没有见面,再见面时是90年代初,看着他黝黑的皮肤阳光下黑的发亮,敦厚老实的傻笑,无论如何都跟“白马王子”一词联系不上。那次见过面后就再也没有联络。
  所为何事讲了一个小时?还让我挺兴奋的?
  原来,他告诉我:为了庆祝海南省解放60周年,海南省党史办准备出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我们的父辈》当然顾名思义就是写我们的为海南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革命父亲的故事,或者父辈与我们的亲情故事。
  他还告诉我3月底截稿。我一听很生气责问他,“现在都3月初了,为什么才告诉我?”
  我是一个急性子,他是一个慢条斯理的人,他不急不燥的回答我:
  “这本书的编委会早在去年就开过两次征稿会议,每一次你家都有代表参加,后来听说你家已经明确回答不参与征稿了!”
  我家已经有代表参加?而且已经明确拒绝了?我心想不是我大姐就是我二姐了,我是我家四妹,姐姐们一个一个都是领导阶级,没人来问我和弟弟的。
  海岛哥哥还继续动员:“大家的稿子都发在南海网一个叫知青书院的地方,我家的稿子刚发上去。我心里想你和你弟弟的文章都是出类拔萃的,不要错过机会,听说当初是自费出书,每家要交500元,现在党史办出资了,不要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父亲离开我们9年了,虽然时常会想起他对我的爱,但是生活和社会的压力让我们不停息的为生存而奋斗,没有闲暇顾及那些早已远去的荣誉和自豪。
  自从上山下乡回城后,一时不经意露出的干部子弟派头会被周围的人不屑一顾,或虎视眈眈,而且无论你怎么努力人家都认为你摊上了一个好父亲。在复杂的社会里我已经越来越聪明了,这样真的就就渐渐地淡忘了那些伟大的红色历史,精神上充满了小资情调,彻底的消灭了干部子弟念头。特别是下海经商后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满身铜臭的修正主义者。
  如今,邻家哥哥的一通电话,唤醒了我心中沉睡的狮子,那些父辈的革命经历让我萎靡不振的思想突然放光。
  回到家,一通姐姐弟弟的电话,就把这件事敲定了。全家支持!由我动笔。动笔前我走进了南海网知青书院看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海南的革命后代那也是藏龙卧虎啊!
  预告二、蓝军姐姐的电话让我潸然泪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7-24 14:55 |只看该作者
向红二代贝姐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贝姐支持小说的事迹感天动地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24 14:56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24 15:00 |只看该作者
贝姐慢慢写,不急。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24 15:47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24 15:52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7-24 14:55
向红二代贝姐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贝姐支持小说的事迹感天动地啊。

别客气!大家都是六星人。何况我在这里可以得到许多比较专业的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24 15:52 |只看该作者
想不出 发表于 2012-7-24 14:56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24 15:54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7-24 15:00
贝姐慢慢写,不急。

四十章节,完稿快一年了,我一天一节发上来吧!故事还是曲折、峰回路转地。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24 15:55 |只看该作者
禾苗 发表于 2012-7-24 15:47

谢谢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7-24 17:13 |只看该作者
俺等着看
六星别的没有,小哥有好几头,
说,贝姐,要哪头小哥哥伺候,敬事房准备好贝姐翻的牌子,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7-25 08:30 |只看该作者

  二、蓝军姐姐的电话让我潸然泪下
  
  南海网上的各家文章让我心潮澎湃,那些熟悉的父辈名字冯白驹、庄田、马白山都是赫赫战功的将军,那些我并不熟悉的名字也好多是20-30年代闹革命的老红军。
  我该怎么写我的父亲呢?姐姐弟弟们面对面的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我们决定:就以写我们和父亲之间的情感为主。那是我们想要的,最值得珍藏的永恒记忆。
  电脑前不停的敲打,记忆闸门洞开,不仅是我,二姐也深情款款地写了《大海!我的父亲》,弟弟更是半个钟头不到一气呵成了《父亲的名字》。弟弟不愧是高材生,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我把二姐的文章揉进了我的《爸爸的故事》,这样我们没法割舍两篇文风不同的稿件一起投到了《我们的父辈》征稿信箱---蓝军,我们姐弟都很自信我们的文采盖过了前面所有的稿件,就让编委来为我们定夺吧。
  晚上接到了蓝军的电话,一个陌生的、优雅女性的声音。她自我介绍说她是《我们的父辈》的责任编辑,她说两篇文章都是她想要的,但是只能选一篇。
  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她说:“要我弟弟写的那一篇。”说实话弟弟的文章比我写的可读性强多了,她说:“那篇内容不够丰满,如果用那篇的写作手法把我写的内容加进去就非常完美。”
  谁知道弟弟是一个强硬派,坚决不同意,还不准任何人动他文章的一个字,他宣布撤稿。
  我跟蓝军几次电话后就熟络了。她非常骄傲的告诉我她当这个责任编辑已经编辑修改了60多篇,没有一篇她会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与作者联络的工作由龙哥负责,她只负责文字。她还告诉我她是义务在做这份编辑工作,我很讶异,问她为什么要义务做?
  答案让我兴奋:“我也是琼崖革命的后代”
  “蓝军姐姐快告诉我:你爸爸是谁?”我们这些琼崖革命的后代尽管互相之间不认识,但是只要告诉对方父辈的名字,我们就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毕竟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父辈们都是生死与共手挽手走过来的。
  蓝军姐姐的父母都是海南省知名的文化人,她父亲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更确切的说她母亲我们更熟悉,因为她母亲是著名的文学刊物《天涯》的创办人和总编,现在已经离休跟蓝军姐姐住在海南大学里,蓝军姐姐除了是副教授外还是校刊的总编。
  蓝军娓娓道来:“担任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开始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但我渐渐被感动了,特别是有一位作者父亲1926年就参加革命,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家族为革命捐献了无数的枪支弹药药品光洋和支持革命,结果土改时伯父被无情的枪毙了。整个家族的人被株连,父亲的申诉引发了轰动全国的“县长破坏土改事件”,之后一连串的运动,孩子们都没读书也没有工作,靠打临时工度日。现在要写父辈,关着门在家里一提笔就痛不欲生,哭了整整一天一夜写不出一个字,如果我不帮助他们,还有谁可以帮助他们呢?”
  蓝军姐姐的电话让我潸然泪下。一股悲怆淤积心头。
  我看到那篇文章:《父亲的人生荣辱》,开头是:
  “我的父亲一生可谓传奇而悲壮。其传奇,在于他曾经是周恩来与宋庆龄之间的密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执行过重要的任务;其悲壮,则在真实人性与历史谬误之间,后者对前者的碾压。在这种撕扯中,父亲走过了他人生的荣与辱。”
  
  预告:三、龙哥电话“连哄带骗---我上了当!”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7-25 08:31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7-24 17:13
俺等着看
六星别的没有,小哥有好几头,
说,贝姐,要哪头小哥哥伺候,敬事房准备好贝姐翻的牌子,噢~

这事儿想都不敢想呀!感谢麻花想得周到,别弄得我不好意思来了哦!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7-25 08:32 |只看该作者
周糊涂 发表于 2012-7-24 23:47
贝姐~悄悄告诉你翻苏力牌子看马花咋办~

苏力的小说真好看!挺喜欢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7-25 13:49 |只看该作者
我们贝姐说来就来,说发就发,多帅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7-25 13:51 |只看该作者
周糊涂 发表于 2012-7-24 23:47
贝姐~悄悄告诉你翻苏力牌子看马花咋办~

杂这么促狭啊你
挖领导的墙角。。。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7-25 13:52 |只看该作者
南沙贝 发表于 2012-7-25 08:31
这事儿想都不敢想呀!感谢麻花想得周到,别弄得我不好意思来了哦!

木有想到不要紧,关键是我们得备到
木有啥不好意思拉。。。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7-26 08:03 |只看该作者
   三、龙哥电话“连哄带骗---我上了当!”
  
  蓝军姐姐的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们同意将我们的稿件交给她处理。同时,我答应她再写一篇关于解放大军解放海南岛的稿件,因为我的公公就是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四野大军中的一员。
  接下来一些日常沟通,由此次编书的发起人之一龙哥负责。虽然不认识这个人,但是他总在电话那头嘘寒问暖,传递信息,让我感觉他的声音很好听,说话时中气很足,难得海南文昌人普通话居然挺标准,一问才知道他出身于北京,父亲曾在泰国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属于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廖承志领导下在泰国的地下组织。
  一边写稿子一边到南海网知青书院玩起网络来,那里的版主范最之是琼崖革命的后代。在那个知青书院里,发帖有全新的体会,因为读者居然了解你的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会跟帖:“你是你家老几,为什么我们没见过你而只认识你的姐姐,“全是一帮陌生的熟人。
  一天, 龙哥打来电话说:“明天一早有个活动在省博物馆你过来一起参加.”
  “见网友呀?我不去!”我一口拒绝,心想写稿子好坏与编辑联系就好,没必要见面。
  “蓝军明天也过来,你不想认识她吗?范最之明天也来,你在南海网阳光岛社区多次留言说没法编辑帖子,他可以帮你!------”龙哥连哄带骗意思是:明天的活动你非来不可。
  他说到了一个名字是我熟悉的黄大哥,父亲原来是琼崖纵队的副政委,他从广州过来,也参加明天的活动,好多年没见面了,我立刻改变态度。
  尽管具体什么活动,龙哥含糊不清转移话题就是不说。我还是决定去参加了,心想:我带相机去,当我出门学拍摄玩帖子吧。
  
  第二天早上我故意迟到了半个小时,到了那里见到了一大群年龄比我大得多的老头们,一群琼崖革命的后代们。我发现我上了龙哥的当,他让我们来当搬运工,我听到好多大哥们调侃龙哥,都说上了他的当。
  不过大伙都很乐呵,好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预告:四、“父辈在流血,我们在流汗”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7-27 08:48 |只看该作者
  四、“父辈在流血,我们在流汗”
  
  黄大哥没来,所以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便装模作样的只顾拍照片,把一个个陌生又亲切的笑容收入到数码机的镜头里,乘机不用去搬雕塑像了,这是琼崖革命前辈的雕塑像,正从工作室搬到博物馆准备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展览。
  我终于见到了蓝军姐姐,她的摸样小巧玲珑,长发飘飘,比我想象中年轻漂亮。她抱着黎族人民的领袖王国兴(这个称谓是毛泽东的批示)的雕塑像说“这是我最崇敬的人!因为他带领黎族人民起义的时候主动寻找共产党,我父亲当时是第一批被派去的工作组成员”
  我还见到了范最之,也是长得比实际年龄还年轻。帅哥一个!难怪是知青书院的霸主,是知青书院的票房和跟帖率。
  龙哥皮肤像个泰国人,身材臃肿,大腹便便,形象不敢恭维。唯一让人感觉温暖的是他乐呵呵的声调,非常悦耳。
  镜头里收录了一家人,一打听,立刻让我激动起来。
  小时候看过小册子和《星火燎原》吴之叔叔的文章,琼崖巾帼英雄,传说中会飞檐走壁的琼崖纵队双枪女战士,传奇人物刘秋菊的故事。她的女儿和女婿还有外孙今天也到了搬运现场。
  那天天气格外晴朗,瓦蓝瓦蓝的天空下,一群骨子里的同类项初次合并到了一起,虽然年龄经历各自不同,但是精神同出一辙的高昂,彼此为60年来的第一次相聚而兴奋。
  等搬完了雕塑像,我才发现这所有的活动有一个总指挥,是一位头发全白的精神抖擞的老者,我问龙哥这老家伙是谁,大家齐声回答我:“马白山将军的长子马大哥!”天呐!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可是我转念一想,不对呀,马将军家跟我的父母住在一个干休所院子里,我可从来没听说马将军有一位年逾七十的儿子呀?看我一脸的疑惑,有人小声地给我解释:“他是大妈生的!”。
  原来如次。
  大家分别前,我拉着蓝军姐姐的手依依不舍,告诉她我回家就做一个视频帖子题目就叫:“父辈在流血,我们在流汗”。
  “这个题目好!”我们身后有一个女人的声音打断了我们的交谈,蓝军姐姐急忙转身回去去跟她沟通,我看见一个个子挺高,说话频率很快,年龄略比我大一点,气质不错的职业女性正在对几个人指手划脚的安排什么。
  等蓝军姐姐回来时,我问她:“那是谁?”
  蓝军姐姐稍思索了一下回答我说:“雕塑像制作的艺术总监”。
  一个看似无关的人从此走进了我的视线,也走进了我的故事里,渐渐成为垂帘听政的女主角。
  
  
  预告:五、风雨无阻重走琼崖革命路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7-27 10:21 |只看该作者
有功力,,,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7-27 22:02 |只看该作者
有毅力。。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7-29 07:58 |只看该作者
  五、风雨无阻重走琼崖革命路
  
  
  龙哥又来电话了,这回是动员说4月20日以后有一个“重走琼崖革命路的活动”就是把父辈当年闹革命的地方走一圈,相当一次环岛旅游,时间是五天,收费500/人。还说这个收费相当便宜,吃饭都由当地党史办接待,旅游巴士由一家旅游公司赞助两辆中巴。我推说我家里走不开5天,结果我电话这头说征求家里意见,我身旁的婆婆是个老军人,她最支持此类活动,大声回答“家里同意”电话那头的龙哥乐的“嘿嘿”笑,我的内心还是想去的,因为龙哥说北京的吴克之将军的大女儿要来参加,我小得时候父亲在家里请过吴克之将军和女儿吃饭,我记得很清楚。还有广州的庄田将军的儿子、陈求光和潘江汉叔叔的儿子都要来,他们的父母多次来过我们家,,特别是潘江汉叔叔是父亲的老乡和同学和走上抗日游击队的领路人,他们的孩子我很想认识。
  没想到计划突然提前到16号,那天刚好寒流南下,阴风中夹着雨,出发仪式搞得隆重热闹,我们30人还有一组各家媒体的组合的队伍,一共40人踏上了重走琼崖革命路的征程。
  重走琼崖革命路的活动不但轰动了整个海南岛,透过各家媒体铺天盖地的直播,而且轰动了北京,很多红色后代们纷纷从祖国各地致电关注。
  出发的时候有一个小花絮:一些革命后代因故不能参加这次重走琼崖革命路,但都汇集到省博物馆为大家送行,一位大姐不知为何事跟马大哥发生了争执,远远看见大姐不停的说,马大哥的嘴笨拙,说急了怒吼一声“滚!”
  我就听到这一声“滚”不知内情所以没继续在意,上了车一看,嘿嘿!一车男人,就我一个女的,感情龙哥那么哄我来呢,是想一路有滋有味吧。
  
  预告:六、同是天涯红后代,相逢何必曾相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7-29 07:59 |只看该作者
六、同是天涯红后代,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一站云龙冯白驹将军的故居就把我浑身的血液点沸了。周恩来总理说冯白驹是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这话一点不假。有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莫斯科共产国际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络,莫斯科电台不停息的寻找,居然电台呼叫的是“琼崖冯白驹”,《真理报》上刊登的中共领导人和根据地领导人,冯白驹居然与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彭拜等榜上有名(真理报复印件后附上)。有个未经证实的传说:长征时当毛泽东打开地图感慨的说:“海南岛还有冯白驹领导的红军根据地啊!可惜是个孤岛。”之后看到了一张国民党的旧报纸,才决定奔刘志丹领导的陕北根据地。
在冯白驹故居最令我感动的是:冯白驹将军一家为革命牺牲了13位亲人,只有将军和他的小堂叔活到了解放。90岁的冯白驹小堂叔与马大哥的真情拥抱,满眼含着泪水,我用相机拍下了感动的一刻。
马大哥父亲马白山将军1927年入党,同年南京中央军官学校毕业,1932年从上海返回海南,在如今东方县当时的昌感县任中共县委委员。马大哥的母亲是昌感人,1938年马大哥出生于昌感。1938年著名的国共合作云龙改编,冯白驹将军任琼崖抗日独立队队长,马白山任队副。1949年马白山将军作为琼崖纵队的代表进京,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那时海南还没有解放,返程时作为第二次潜渡副指挥与刘振华将军一起带领40军渡海先锋团登陆海南岛。
马大哥解放后先在广州读完中学然后考入武汉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工作并娶妻生子,海南建省后才返回海南。所以我没见过他。
无论从年龄、背景、学识和他所具备的伟大理想,他都当之无愧是我们这些琼崖红色后代的领袖,我从内心里去崇敬他一直尊他为马大哥。
离开冯白驹故居上车后,大伙很兴奋上车都议论纷纷,陌生的人们开始交流。我们这辆中巴,副驾驶上坐着的是南海网资深版主和策划人黎家他作为网站记者随队采访。
前面还坐着龙哥和知青书院的范最之版主(他曾友情支持担任过六星情感版的版主)和知青书院最快乐的小公鸡版主,小公鸡版主一路上是我们队旗的旗手,他曾是我们海军航空兵的战友。我独自坐在门边,同排的是范家后人和海岛哥哥。
他们身后是一对兄弟,大的叫哥波小的叫狗弟。
坐在我身后的大哥象一个乡下进城的农民伯伯,一直少言寡语,直到他掏出好吃的陈皮梅类的小零食,我才认真的瞅了他一眼,因为我发现这些零食都是国外包装,他憨憨地笑笑,龙哥才介绍他是陆哥,大名鼎鼎的陆哥是《我们的父辈》第一个提出策划的人,他知道我父亲的名字而我真没听说过他父亲,他是深圳市政府今年退休的公务员。
后面还有几位媒体的记者。
我坐在车上感觉自己特肤浅总是以貌取人。不过他们都是大哥,在他们中间我很享受那种被呵护的感觉,我一惊一乍的想起一个问题:“我们这次重走琼崖革命路,怎么没有冯白驹家里的人参加?这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遗漏啦?”
龙哥支支吾吾,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不禁让人无法理解!

预告:七、风雨交加浴血追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29 08:01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7-27 22:02
有毅力。。

正在编书创作中,除了帖小说的这个连载,咱不上六星了,足见咱重视的程度{: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7-30 08:1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先占楼~~~到一定量精阅~~贝姐的帅哥现在干嘛?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7-31 07:59 |只看该作者
  
  七、风雨交加浴血追思
  
  这么重要的活动,为什么冯白驹家里没人参加?还有吴克之将军的女儿不是说要来吗?怎么没有看见?
  在大家的一再追问下,龙哥才说:“冯家唯一的儿子身体不好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大女儿也70好几,老大姐不方便行动,小女儿很支持我们,《我们的父辈》她已经投稿,但是她人在美国赶不回来参加重走琼崖革命路。吴克之将军的女儿已经按预定的时间买好飞机票的,但是时间提前后,她的行程无法改变只好退票了。这些解释都很合情合理,大家也不再继续追问了。
  雨越下越大,来到了万泉河边。1927年9月30日,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并配合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中共琼崖特委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并将首战选定为具有特殊战略位置的椰子寨。椰子寨战斗由此打响了琼崖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
  海南省军区的前身由琼崖纵队组建,今天我们来到了这支英雄的连队,这是海南军区至今唯一保留的红军连队。
  就像孩子们从各地回到故乡一样的亲切,参观、留影和战士们一起共进了午餐,其中一位大哥最激动,他父亲冯安全参加了那场由革命先驱杨善积、陈永芹、徐成章指挥的武装暴动并且就是该连队的第一任连长。
  这场春末夏初的暴雨仿佛在考验我们的意志,所到之处,老天爷倾尽所有的雨点为我们击鼓,一次次在革命先烈墓前让雨花与泪花化作我们对前辈的哀思。朱德总司令的“,“六连岭上现彩云,竖起红旗革命军。二十余年游击战,海南人民树功勋。”透过冰凉的雨点让绚丽的彩虹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那天晚上有3个勤快耕耘的人,让急切等待消息的亲人们先睹为快了我们的消息,一个是《南国都市报》资深记者良子抢在所有报纸前发了《雨中追寻琼崖路,赤心一片思英雄》的报道。还有就是南海网记者黎家发了专题,再一个就是我在南海网上发了图片视频。
  预告:八、我们终于听到了延安的声音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7-31 08: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12-7-31 08:03 编辑

  八、“我们终于听到了延安的声音”
  
  。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在琼崖革命史上从1927年创建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自始至终都是“红色天地”万宁县自古是个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地方。
  牛漏墟上,公路中间有一棵木棉树,这棵木棉树有碍交通,但当地群众一直保留着这棵树。这棵木棉树是一棵英雄树,是琼崖纵队李振亚副司令员的象征!
  李振亚,曾参加广西右江百色起义;在中央苏区时,曾任红军学校教官;长征时任红色干部团营长、红三十三军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琼崖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l948年9月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在这棵英雄树下。
  1940年,抗日的烽火燃烧着琼崖大地。琼崖特委致电南方局并党中央书记处,请求“给琼一个懂军事、能主办干部学校的红军干部来琼崖工作”
  早在革命低潮的1937年,张云逸同志受党中央派遣在香港主持中共华南局工作期间曾向党中央报告“找到琼崖组织的关系,该处的组织自大革命失败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还继续保持到现在,有特委的组织,共有党员二百余人,并保存有武装百余支,这是值得表扬的。”并多次为琼崖组织在香港购买电台等支援领导琼崖革命。
  李振亚就是华南局1940年6月派到海南的红军干部。
  在延安,1940年5月中央决定派时任延安抗大三分校教育长的红军干部庄田回琼崖辅助冯白驹领导琼崖抗日斗争,并带去四辆大卡车的军事装备和电台,还有急需的军事干部红军营长覃威、电台台长刘成义,军械师王昌义和曾飞等军事人才一批。
  庄田将军祖籍海南万宁人。1926年,在新加坡以海员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组织选派他到苏联莫斯科红军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到达瑞金苏区红军学校当教官,1935年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40年9月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辅佐冯白驹将军领导琼崖的抗日战争,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
  “冯白驹是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就是庄田将军临来前在重庆办事处周恩来亲自下达的指示。
  这次重走琼崖革命路我终于有机会认识这位将军的长子庄稼人大哥,他风趣的讲了一个故事:“我父亲不是技术干部,但是在延安周恩来要求他必须要把与中央联系的密电码背熟在脑海里,在重庆办事处周恩来还亲自验收背熟成果。”
  我们匆匆在暴雨中向革命前辈三鞠躬。雨中告别英雄的英灵向新的革命征途进发。
  
预告:九、夜宿翡翠城轻歌妙舞总相宜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7-31 08:04 |只看该作者
蓝光闪过 发表于 2012-7-30 08:12
先占楼~~~到一定量精阅~~贝姐的帅哥现在干嘛?

欢迎蓝光到俺红色的楼里来。我儿子考上了河北科技大。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8-2 09:06 |只看该作者
  九、夜宿翡翠城轻歌妙舞总相宜
  
  一部电影《红色娘子军》让世人皆知海南革命,但也误导了世人以为海南革命只有红色娘子军,殊不知那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女兵只是战斗序列的其中一支。
  误导世人的还有很多:比如南霸天是一个开明乡绅。在这且不论之,要说的是拍电影时的南霸天大地主宅子其实是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地方---海南最早的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物陵水县城的“琼山会馆”,如今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因为在老街菜市场内,连通道都是被臭鱼烂虾的摊位堵住的,我专门拍下了这光景。
  这是陵水黎汉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起义,攻城拔寨成立琼崖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让我们记住1927年11月这个时刻,永远不忘革命先驱徐成章率领的革命军和黄振士率领的农军在陵水胜利会师,围绕着他们的是兴高采烈的群众,老百姓打鼓舞狮迎接革命军。
  让我们铭刻那时的苏维埃为什么深受人民的爱戴:“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向人民庄严宣布:对外打倒帝国主义,对内打倒封建军阀,实行土地革命。”
  行程进入了五指山黎族地区,黎族是从古代越族发展而来,有语言没文字的少数民族。我和海岛哥哥曾生活过十年的翡翠城通什就是黎族话音译的。故地重游,晚上海岛哥哥会同学了,而我却与刚刚相识的红后代们畅饮黎家的“biang酒”(一种山兰米发酵酿的甜米酒),喝这种酒很快便打开话匣,范最之讲了一个国民党陈汉光“抚黎”的故事(纯粹野史):
  “红军武装斗争的发展,土地革命的深入,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恐慌。1933年任命陈汉光为“抚黎”专员,并成立抚黎专员公署。实行“军事政治剿抚兼施”的政策。一天,陈汉光约了黎族的几位峒主(头领)在山下喝“biang”酒,正喝的高兴,突然天上飞来几架飞机在他们周围投弹,从未见过如此巨大威力的黎族兄弟们吓坏了,陈汉光故弄玄虚的说:”你们别怕!这是天神,天神是听命于我的,“于是他装模作样的对着飞机挥手向北,飞机就乖乖飞走了”,当场让峒主们心服口服,顶礼膜拜,因为黎族人是相信天神的。他们不知道这是陈汉光的阴谋,企图将红军和黎族人民赶尽杀绝。”。
  这biang酒入口的时候酸甜可口,酒后便飘飘欲仙,解放了连续两天的低沉情绪,包场下榻酒店“避暑山庄”的歌舞厅,大伙轻歌妙舞起来。真没想到原来庄稼人是广州八一合唱团的台柱,潘夫人那原来也曾当过文艺兵,龙哥可是粤语歌高手,此情此景不禁让我翩翩起舞,小公鸡也闻鸡起舞,兄弟姐妹的情感交融在翡翠城的夜晚。
 预告:十、三过阿陀岭,眩晕中遗憾,登高中拜祭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8-2 09:09 |只看该作者
  十、三过阿陀岭,眩晕中遗憾,登高中拜祭
  当年四野40军和43军渡海作战,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战胜利后,韩先楚将军随即率领40军挥师北上参加了抗美援朝。李作鹏领导的43军2个师驻守海南前线。其中有攻坚老虎荣誉的128师最后合并进海南军区。我公公婆婆就是128师的军人。
  
  到了5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蒋军“反攻大陆”的叫嚣,我军在海南岛的防御战略开始由沿海防御转入岛内山区山地防御,主旨为“依托五指山,死守榆林港,保卫海南岛”,阵地建设主要选择在山区。1960年,海南军区开始集中力量在五指山地区进行纵深防御工程建设。1960年3月,128师率先受命开赴五指山地区执行国防工程和国防公路的施工任务。至1962年底,全师共完成土石方1000万立方,修筑步兵炮兵坑道9000米,永备指挥所工程(军区领导机关后方指挥部)1座,修建盘山公路105公里。难度最大的是修筑阿陀岭那一段,总共有98个弯,据说每修筑一公里要花掉一吨炸药,还要牺牲一名战士。
  这就是海拔1003米高的阿陀岭。在翡翠城的北面,如今东线高速路修通后,去翡翠城的人宁愿多走几十公里的路从南部往翡翠城也不愿越过阿陀岭。
  我们这次旅程的安排多亏原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副主任肖焕辉的儿子2G的安排,他在旅游部门工作,条件便利。他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主,为了让我们更多的体会当年父辈艰苦奋斗的经历,安排我们三过阿陀岭,把我们这些半老不老的家伙弄得是晕头转向,耳鸣目眩。
  我们的目标是琼崖纵队五指山根据地。关于根据地,站在光秃秃的山坡上,心中的悲凉油然而生,用一首七绝来概括吧:
  七绝五指山根据地
  
  青山碧水已荒芜,
  父辈曾经战火荼。
  沧海六十根据地,
  为商狡兔绘成图。
  
  一切阴霭在第二天再次越过阿陀岭向白沙起义纪念园进发的时候烟消云散,太阳出来啦!在暖和明亮的阳光下,白沙起义纪念碑和黎族领袖王国兴的墓碑巍峨挺立,庄严肃穆。
  毛主席说:“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只有王国兴一人”
  王国兴(1894—1975),黎族,广东海南岛五指山区白沙县(今海南省琼中县)红毛峒番响村人。父亲王政和,是一位世袭峒长、大总管。1935年9月,国民党“抚黎局”以“抗丁抗税”的罪名将其父逮捕入狱。父母双亡,这对他是一个沉重打击。
  1943年8月为了反抗国民党的残酷剥削统治,他联合王玉锦等人发动和领导了“白沙起义”,任起义总指挥。8月份的起义受挫后主动寻找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配合琼崖纵队一起开辟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1949年应党中央邀请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1952年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主席(州长)。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登高祭拜这位黎族领袖。
  预告:十一、惊涛拍岸解放公园话真情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8-2 15:57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7-24 17:13
俺等着看
六星别的没有,小哥有好几头,
说,贝姐,要哪头小哥哥伺候,敬事房准备好贝姐翻的牌子,噢~

就翻尚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