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童年的心态决定成长的高度
查看: 3629|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的心态决定成长的高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5-14 1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作 者: 游涵  
该书从心理学、禅修的角度解析孩子心态形成的环境影响及其后果,进而给读者家长教、养孩子的启示。本书重点讲述家长应该如何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家长的爱应该是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去感知孩子的感受,找孩子的本性,不伤害孩子身心的爱。全书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从心理学、教育学、禅学的角度诠释这种全新的家教理念。倡导家长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去感知另一个自己——孩子,找本性。只要认识了彼此,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全书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见解与想法,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有着很大的启发教育意义。



  一

  1998年我和高希均教授率台湾畅销作家访问团到海峡对岸,随身带了几十本新出版的《杀手正传》送给文友。没想到不久之后大陆就出现了该书的盗版,而且错误连篇,所幸接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信,表示可以接洽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就这样,我认识了该中心负责台湾事务的游涵。

  游涵那时不过30岁,最初接触时,他给我一种玩世不恭的印象。后来见到他草拟的版权合约,又一惊,居然是我看过最严谨且最能保护作家的文件。看在这合约的分上,我把处理版权的事务交给了他。只是接下来又有些琐事让我不悦,譬如有一年春节我由美国打手机给他,他接通后却要我等,说要接另外一个电话(事后得知是余光中先生从台湾高雄打给他的)。结果我一等就是15分钟,后来他重新接起,居然说:“哟!您还没挂啊!”

  照我过去的脾气,早火了。但不知为什么,这个表面上目中无人的年轻人,竟让我感觉到一种真实、纯粹和恃才傲物——这倒像是当年的我。

  而且听说他不但自己为我校对,还请他作为专家教授的母亲帮着校,进而知道他父亲是位名医,妹妹也是眼科医生,之后,眼前浮现出一个温馨家庭的画面。

  偏偏没多久这画面变了样儿。有一天我打电话给游涵,是位老先生接的,没好气地撂下一句“游涵不在”,未等我说完就挂了。次日,游涵来电,猜我必定被他老爸训斥了,因为我的一口京腔,让老爷子误以为我是游涵的哥们儿,而老先生对这个独子未承袭父业的失望和愤怒,也发在了“我”身上。

  至此,我才知道游涵有多么叛逆:大学念一半时,因看不惯同班的高干子弟欺负女生,把那位公子哥儿从二楼打到一楼,硬是被学校劝退;后来重新高考,学了新闻,才受聘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一做就是10年,但就是在做完我的那本《杀手正传》后,就又因看不惯领导的无能和腐败而愤然辞职。据说之后再以第一名的成绩,打败一票博士、硕士,进了另一文化机构,却又在不久之后离开……想必都是因为他艺术家的怪习性。

  二

  记得认识不久,有一年我去北京,他到王府井的假日酒店看我,一边跟我握手,一边居然瞄着过路的女生,说:“人长得挺靓?”我当时没生气,连自己都不解。只是,后来我又理解了,因为我知道他能文、能画、能说又特立独行,跟我很像,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父亲对他的栽培与期望,又像我对刘轩,他们的父子关系使我再次想到了自己和儿子。我不敢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我实实在在对游涵有了“感同身受”的心情,而且以我的眼力,确信他定有过人的潜力和才智。

  我一向认为:对有才气的人,外界要“忍”他的才,方可让他不羁的才情得以发挥;他倒是要“忍”自己的才,更踏实地治学。日本禅宗大师一休说得好:“佛界往往要经过魔界才能到达。”每一朵清莲都从淤泥中成长;而每一个采莲人,也肯定要走过污泥,才能采得清莲。经过许多迷失的游涵,后来的成绩或许是最佳的脚注。

  缘就这么妙,虽然游涵离开了机关,我们仍经常保持联系,他结婚有了儿子,请我取名;他拿到学位,也马上告诉我;获得任何成绩,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我分享……我知道,他告诉我,其实是向他逝去的父亲报告。他不信自己如父亲在世时所说的“没出息”,要成功给所有的人看,父亲没等他,他就告诉我!

  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当过机关干部、公司高管、记者、编辑、漫画家、作家、媒体策划人、大学讲师、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在人生的上半段,可谓经历丰富。就连我太太也觉得奇怪,每次看到游涵寄来他儿子的照片,我都放在眼前的书架上,好像见到自己的孩子。她岂知我正在赌,赌自己的“青眼”不错。

  三

  缘也确实有意思。2003年,我们全家带着贵州失明小女孩孙琴珍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眼疾,有感于许多贫苦盲人需要帮助,有意捐出一套有声书义卖。游涵听说,自告奋勇,找到盲文出版社,不但出版了《在生命中追寻的爱》等五本有声书义卖,而且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然后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放下就走”的洒脱。

  游涵现在除了是心理、教育专家,也从事不少公益活动,仅山东他就去了四次,每一次都下乡为农村家长讲解家庭教育及育儿常识,在当地口碑极佳。讲完课,还把自己口袋掏空,给那些念不起书的孩子们当作书本费,并在山东最贫困的沂山中学创办了一所爱心图书馆,仅他自己捐赠的图书就有几百本。

  他的内心不仅装着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从书稿中我也看出,他还装着读者,装着所有人!因此,他尤其强调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的和睦,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网络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和家庭教育经验,也在许多单位、学校和幼儿园、社区和街道开办讲座和培训。他的悲心和智慧,缘于对自己的了解和超越,也缘于他对自然的爱。

  每次看他活动的照片、读他寄来的书信和新著,都觉得十分温暖。尤其最近他在信中说“您对我的人生意义大有影响,您尽到了我所奢求的、家父未及的勉励之责。也因此对您,既有惦念,又存依赖,那种情愫的确难以琢磨。”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5-14 15:35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没尽到什么职责,他有伟大的父母、体贴的妻子,我只是做了喜见千里马的伯乐。

  虽然现在的人写东西已经很少用纸和笔了,可当我每次把电脑打开,雪白的屏幕仍然会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就像童年时打开书本和卷面,扑鼻的书香迎面袭来,将我锁定于纸与笔的世界。于是,条件反射让我不由得去写,而且仍要讲究格式与笔法,虽然毋须感受笔尖触纸时的那种切切,却仍旧逃脱不了白与黑的世界,这就是我今天的一切。而它,来自于我的和你的过去,来自那些童年的记忆。

  因此,这是一本极难下笔的书,比如我无法描述小学时的我在放学时,把作业本放入书包的那种急于回家和自由的快感;无法描述半路遭到大同学欺负时的那种无助与委屈;无法描述每次考试完毕回到家的那种恐惧与无奈;无法描述对女生好奇时的那种自责与冲动……总之,我无法尽述一切,什么也写不出,做不到。

  记得有一首歌叫《情到深处人孤独》,是的,在心理治疗领域,特别是向自己内心深处的多年探索中,我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走到今天的生命历程。也因此,我可以协助许多案主找到心结,也能够看到那些问题儿童及不良少年真正的负面动因,可是,我改变不了那些固执的性格,无法邀请他们再走一遍古圣先哲的自省之路。因为大部分人生活在不安状态下,他们都很忙,无暇把目光转向自己及孩子的心灵深处。

  面对那么多的家庭,那么多正处于不良家庭关系中艰难生存的孩子,我只能眼看着他们一天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得不遭受病态教条的毒害与蚕食,进而被迫污染那纯真的本性!因此,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感觉自己很没用,就像一个站暴雨中的人硬撑着一把伞,却想把天遮住。

  数年前,当我顿悟到孩子的感受时,浑身就像融在泪水中一样。固执的寒冰化开了,就如同一夜掌握了外语,于是即刻便可以同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对话。

  是的,我当时就可以同我的儿子对话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他那个世界的语言。由此,我可以同他们幼儿园的所有小朋友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求什么,并知道怎样协助他们处理眼前的事情。既不要求、否定,还可以与他们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因为我“读懂”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它的前提,是认识了自己。

  是的,我已经知道了自己从童年到今天的成长过程,但不是事件,而是感受。这就决定了我不是在写回忆录,而是在触摸每一根童年经历的神经,在重新感受一个孩子的喜怒哀惧。因为我知道,人是感情的动物,而不是记忆的工具。所以我让自己去重新接触那些情结,在每一个发生的故事里感受童年的自己,用一个孩子的思维,而不是一个大人的、今天的理性思维。

  在那里,我找到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儿童,找到了受到委屈而被迫隐忍的自己,找到了被父母惊吓而充满无力感与恐惧感的男孩,也找到了勇于承担责任去拯救亲人的小大人!

  是的,我是好样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好样的!我们都曾经清纯,曾经善良,曾经充满活力,曾经被迫与无奈,曾经真诚地爱着所有的人和这个世界。

  但我们真的力不从心,再努力也无法挽回破碎的家庭关系,于是,我们都“病”了。与其说是被吓病的,不如说是把自己搞病的。因为,我们必须配合父母的病态,才能够与他们融为一体,在心理学上,这就是共存。

  正如了解我自己的感受一样,我读懂了那些孩子,知道他们正处于我当年的境遇,没错,任何人都一样,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无力感,以及在此引导下伴生出来的孤僻、偏激、急躁、多动、走神与惹祸……

  可他们都曾经是一样的单细胞,甚至都曾经是在此之前的那个精灵。

  而我看到的,正是孩子的天性,也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天性正被不良的家庭环境一天天侵蚀,正如一个医生亲眼看着众多的人从健康到衰弱,而又无力回天。于是,他只能生出一种悲心,一种悲天悯人之感。

  我可以无条件地爱那些孩子,可我也知道,父母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孩子必须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父母在付出的同时,因携带着自己大量的负面信息,而把它们与所谓的爱一起打包塞给孩子,并让孩子一定要生吞下去,变成孩子自己的营养。

  孩子因不得不吞下这些“营养”,所以性格开始变坏,正如吃了坏东西会生病一样。可有些家长不会这么看,他们会说:“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好像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知道,他们可能是在说:“我给你爱,是需要你提炼出有益的爱,而不要吸收那些不好的、对你有害的东西。”

  老天,这就是家长吗?他们难道那么急于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化学家吗?老实讲,有能力提炼和分解物质与信息的高端人才,在这个社会肯定是稀有品种或抢手货。一个大人尚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强迫一个孩子去做呢?

  答案只有一个,家长也力不从心,他们因分辨不出他们的父母给予他们的信息而焦虑,更确切地说,是他们没有从前辈那里学会这种分辨与提炼,又怎么可能对孩子言传身教呢?于是他们普遍都会把责任推诿到孩子身上,说孩子不懂事、不理解他们的心、不听话……他们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曾经像他们现在的孩子一样感到为难与痛苦,并且让他们今天仍然倍感压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14 15:39 |只看该作者


  我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提取营养,分解那些信息——把父母给到我和大家的那些“压缩文件”一件件解压、解读与解剖。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在身上挖出残留的弹片。毋庸置疑,这个过程十分疼痛,解剖心灵就更加痛苦,然而,我们的伤痕都是在童年阶段形成的,如果不解剖,那将来怎么办?我们总不想带着它们过一辈子吧?另外,对于正处于家庭战争中的孩子,避免他们被伤害的唯一办法,就是父母停止战争。

  这本书就是教父母如何休战,而如果孩子已经因家庭战争而受伤,那么再教你如何成为一名医生。

  生活已经很不易,又何必为难自己的亲人,刁难自己的孩子呢?

  如果有人感觉这本书很难理解,甚至与自己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冲突,那也没关系,我们都不带有任何主观性,只是看看自己的当下、自己的生活质量及一切关系——与爱人和孩子的关系、与周围同事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2011年6月1日

  猴子的悲剧

  那天带儿子到河北的一所公园玩,偶尔看到一个耍猴的,那只猴子被一根铁链拴着脖子,一边战战兢兢地看着主人的脸色,一边翻着跟头。可还是偶尔会有一两个动作没有完全领会主人的意思,于是便招致主人的一顿皮鞭……

  儿子看不下去了,“爸爸,那猴子真可怜!”

  我用手拍了拍骑在肩上的儿子,示意他“我也有同感”。眼看着主人又在抽打猴子,这只猴子突然蹿过去,照着主人的脸就是一巴掌——周围的人哄的一声笑了,肩上的儿子,以及旁边的几个小朋友都鼓起掌来。然而耍猴的主人可不干了,拉住那根铁链,劈头盖脸地朝猴子抽过去,猴子想躲,但它根本无法挣脱那脖子上的铁链,一边乱蹿,一边嗷嗷地叫着……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特别是那些孩子们,儿子也催促着我尽快离开。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他一改往日的欢颜,闷闷不乐地望着车窗外面。我问他在想什么,他转过头来,慢慢地说:“爸爸,刚才那只猴子太可怜了,我们能不能去救它,从那个人手里把它夺过来?”

  我笑了,“那猴子是他的,我们没有权力这么做。”

  “那就得天天挨他的打吗?”儿子气道,“哼,欺负人,我讨厌那个人,我想打死他,他是怪兽!”说着说着,还迸出了几滴眼泪。

  在儿子提问的同时,我的脑海中也不住地闪现着刚才的情景。是的,我看到的也不是游戏,而是一桩天天发生在每个家庭的故事。

  猴子靠着主人提供食物而生存——孩子靠着大人的爱而生存。

  猴子每天学习着如何让主人满意——孩子每天学习着如何令大人满意。

  主人用铁链操纵着猴子——大人用爱控制着孩子。

  目的不都一致吗:如何让猴子(孩子)在外界赢得更多的掌声?

  我知道,那只猴子的本能会随着这一次次的皮肉之苦而渐渐淡化,孩子呢?他们的本能也会随着家长们一次次的打骂而消磨。而有朝一日,当孩子再也受不了这种羞辱和痛苦,奋起抗争的时候,也像那只猴子一样扑到主人身上反击,那么后果肯定是一样的!因为主人手里有皮鞭,大人手里有资源——反正你离开我根本活不了,所以我可以任意要求你(做那些我要求你做的事)、打骂你。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只猴子的奋起抵抗。那时,它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它甚至要承受抵抗后所要遭受的严重的后果,而孩子呢?当他们每一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无助与需求时,跟大人说“打人犯法”时,是不是也跟这只猴子一样?

  是的,他们鼓足了全部的勇气为自己辩解、抗争,然而后果一定是被残酷地镇压下去。因为他们太小、太弱,根本无法跟远远超过他们级别的大人对抗,于是,他们只能采取一种选择:忍耐!像那只猴子一样把这个苦果生吞下去,并让自己成为充满仇恨的猛兽。

  曾经采访过一位因抢劫杀人而入狱的少年犯,看到他时,他的手脚都被铁链拴着,问话时,他头也不抬。狱警说,就算父母来看他,他都不会理睬。我问他为什么不理父母,他半晌无语,于是我用半催眠的方式跟他拉起家常,询问他家里的情况。他开始只是默默点头,然后缓缓地说:“……我爸总把我往死里打,我妈也不想要我了,如果我跑不出去,很可能会被他们打死!”

  我知道,正是因为他感受到被父母的抛弃,才会到社会上寻求安全感,让外界为他的生存负责。然而,父母又在用打骂惩罚他,于是他也会用同样的暴力手段——抢劫杀人来对待别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此言不虚!

  我知道,过去,父母用一根无形的铁链拴着他打,这根铁链的名字叫“你要依靠我们生存”,现在,他终于为自己拴上了一根有形的铁链,用以证明父母的判断和行为——我是没人要的,我是个坏孩子,我该死!

  如今,他完全失去了自由,正如他在家里一样,被剥夺了一切人身权利。其实这早就在家里安排、导演好了。心理学上不是有一条定论吗?“一个人的人生大纲,早在6岁前就已经写完了,后来的一切,只不过是在操作这个大纲,并验证其正确性。”

  那些看着猴子打人而鼓掌的孩子们,那时的他们,谁会有犯罪的企图,谁会认为“打是疼,骂是爱”?相反,他们都是那么可爱、干净!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同情心,看到猴子挨打时都会伤心,他们都感到了猴子的无奈与痛苦,可他们有几个不像那只猴子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14 15:42 |只看该作者
亲子教育的困惑

  有人用“防不胜防”来形容亲子教育的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你不知道现在的哪一件事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影响,既迷惑,又无所适从。更进一步说,许多父母并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面对下一代时,其实心里没数,可事实又是“非把孩子养育成人不可”,因此一拍脑袋——只能靠着“自己被养大的经验”来教育下一代了。

  其实这些经验很值得商榷,或者说大部分都不再适用。道理也很简单:现在不是过去,环境变了,经验自然也靠不住了。否则,孩子只是适应了家长过去的经验,又怎么去适应当下的环境呢?再者说,孩子一般都不大能够听懂家长讲的大道理,比如什么“好好念书才能成才”,“考上好大学只为争口气”,“我们当年的条件都不好”,“爸爸、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这些都出自家长本身的体会和想法,严格说来,与下一代无关,孩子也不具备这么高深的接受能力,试想,一个从未到社会历练过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考取功名的实在意义呢?一个没有受过歧视的人,又为什么会产生那种“非翻身不可”“为自己争口气”的动力和需求呢?

  ?得童心者得教育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需要家长切换到孩子的思维状态中,那时的家长,才有可能与孩子平等对话,才能够真正“调控”孩子的状态,引导孩子的行为与思维。而如果只是一味地站在大人的立场,那么即便你花尽了心思,费尽了口舌去言传身教,也很难达到你所希望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当你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特别希望领导或亲友接受并配合实施时,却有可能得到不被理解或事与愿违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初衷与结果之间缺少一个东西——方法。

  是的,被人理解和采纳需要方法,这个方法是针对着对方的需求而提供的,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需求而呈现。想法要切合实际,做法要符合对方的利益。比如一个老板的利益,可能是业绩或权利;一个长辈的利益,可能是自尊心和安全感;一个男人的利益,可能是面子;一个女人的利益,可能是被呵护;一位母亲的利益,可能是老公或儿子;一个青年的利益,可能是成就感;一个少年的利益,可能是帅气和人缘;那么一个小孩子的利益,极有可能是玩具和童话故事……

  当你得知对方的需求(利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与这些利益结合起来表达,才是最佳方法,才有可能被对方接受,如果只谈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对方的利益,那么就算你的愿望再好,初衷再善,也极有可能遭到冷遇,包括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许多家长在周末都会把孩子送到特长班,抓紧每一个空闲时间为孩子补习英语、数学、美术、体育、舞蹈、围棋、朗诵或手工……这些特长班就像是一个个制造童星的加工厂,星罗棋布地散布在城区的各个角落,但就算它们再偏、再远,就算它们隐藏在某小区、胡同,乃至楼上、地下室等最深处,那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也会以挖地三尺的精神把它们找出来,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如果有幸看到他们满头大汗地找到教室,并与接待员交谈、向老师请教时,就能够体会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我就经常见到这样的父母,同时也看见过形形色色的孩子,有些女儿被母亲拉扯着步入钢琴城的电梯,有些儿子被母亲推搡着走进“奥数”教室……据统计,心甘情愿来特长班的孩子不到10%,绝大多数孩子是被强迫来的。但这个数据和说法显然在绝大多数家长那里也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他们都会统一口径,不约而同地说:“孩子懂什么,现在不努力,将来跟不上就晚了。”或者说:“我们当年条件不好,没机会发展,现在他们条件这么好,不学多可惜!”

  前者是迫于环境,后者是迫于条件。总之,家长们都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辩解,他们甚至认为这没什么好辩解的,不上特长班反而是件很反常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所谓的教育机构、亲子乐园、艺术中心大行其道、大发横财的原因。

  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广大家长不顾一切地在孩子身上投资,并实施着竞争方案。一方面,他们相互攀比,就算是兄弟姐妹一见面,主要话题也是你的孩子考得如何,我的孩子得了多少分,母亲们在小区里交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哪个特长班更好、更能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发挥出“推优”的效果。另一方面,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模式,好听点儿叫理想,那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这期望来自他们自己的观念,与孩子的想法无关。

  然而,当他们将这种期望付诸行动时,便与孩子有关了,具体来说,就是当他们把孩子当作产品,在上述加工厂加工定做时,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理想的实现者或责任人。

   特长班

  有一次我问一位母亲:“你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她看了看在舞蹈教室内正在压腿的、可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然后说:“当然希望她好了,听说舞蹈可以塑造体形、陶冶情操,从小培养效果更好。我不指望她将来一定成为名人,只要她开心、健康、快乐、美丽就好了。”

  周围几位家长被这位年轻母亲的话感动了,他们深有同感地透过窗户,慈爱地凝望着自己的女儿——那些因疼痛而龇牙咧嘴、欲哭无泪、痛苦不堪的小姑娘。

  “现在她们可能暂时感到痛苦,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来她们会理解大人的。”许多父母如是说。

  好的,现在不懂事的孩子必须为他们的将来负责,这是家长的理论。但这种说法真的成立吗?到底是孩子在为自己负责,还是在为家长心中的那个愿望负责?

  若按照孩子的理论,母亲的这番话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因为母亲希望她们开心、快乐,然而她们在特长班里根本没有体会到快乐,倒是与之相反的感受。可当母亲要求她们非坚持不可时,她们会怎样?

  她们会以此为“乐”!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的痛苦就是快乐。”

  这显然是个自相矛盾的决断,可没办法,为了生存,就必须取悦母亲,因为母亲开心,自己才能得以安全地成长。

  ?痛快就是痛苦和快乐吗

  许多人的安全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但这绝对不是所谓的乐观主义精神,相反,它是一种被迫与无奈的经验。

  当被迫与无奈成为安全感的符号时,那些现在因为疼痛而痛苦不堪的小姑娘长大后,也许真的亭亭玉立,是的,她们具有了一个完美的体形,这体形足以让她们有充分的资本去赢得回头率,当然,这或许会为她们争取更多的成名机会与幸福指数,然而,她们的女儿真的快乐了吗?别忘了,她们的安全感与被迫和无奈有关。于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她们开始实施被迫与无奈的程序,虽然比较矛盾,但她们也没办法,因为这是母亲教育的,是母爱的信息,怎么会有问题呢?

  于是,她们会无端发作,特别是当她们即将成为母亲或已经成为妈妈时,这种发作会作用在老公和子女身上,她们必须让被迫与无奈还原到家庭当中,因为这是爱,是安全感的符号。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14 15:42 |只看该作者
 ※案例1.1:舞蹈家的故事

  一个知名的舞蹈演员年轻时风光无限,在她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自然有许多帅哥和事业有成的男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选中了他们其中的一位,这位有幸被选中的如意郎君兼导演及摄影师于一身。舞蹈家心想,对方的特长可以让他们在事业上互补,以达共同提高的目的。

  然而当他们结婚后,老公希望要个孩子,这在很多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理由,却被舞蹈家断然拒绝,理由当然也足够充分——为了保持艺术青春。

  后来就顺理成章了,他们的关系开始疏远,直至老公在外面有了情人。

  看上去当然是老公的错,出轨也的确不对,可她的委屈单单就是老公造成的吗?

  对,为了保持艺术青春,这句话就看怎么理解了,舞蹈家们一定认为这是一句真理性的话,因为青春就是饭碗,趁年轻不干,老了就跳不动了。

  如果你不是舞蹈家,而是普通老百姓呢?那你也许结婚不久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生个孩子。没错,上述舞蹈家的老公就具备这种心态,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这个家,即使妻子没了青春也没关系,这个家有他就行。

  问题的答案出来了,舞蹈家除舞蹈之外想不到太多,从小她就从跳舞中得到了生存的根据,于是,跳舞就是其存在方式,至于这安全感是否能够同现在的家庭有关,那就不重要了,或者说她根本联系不起来,因为没人教过她,母亲只是传递给她以舞蹈为代价的生存观念。

  是的,她活在母爱的经验里,有母亲当然就能活,老公和孩子当然是次要的。是次品,就会遭到淘汰,于是老公的想法被否决,家庭观念被忽略,后果自然呈现出来。

  这位舞蹈家离婚了,当她三十多岁的时候,对媒体记者表白了自己想要孩子的愿望。因为在她看来,自己失去那桩婚姻就是因为没为老公生孩子;再者,她认为自己老了,跳不动了,艺术青春已经逝去了。

  ?拔苗助长导致的青黄不接

  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可婚姻的要求就是自我牺牲,双方都需要付出、让步,所谓求同存异。你可以任自己的艺术生涯从高到低,全然沉溺、陶醉于自我的奋斗或享受之中,这也许是当年母亲的期望——女儿开心、快乐。可家庭的幸福呢?

  ※案例1.2:断弦的琵琶

  群群幼年时就曾获某省的琵琶冠军,并在初中时为该省拿回了一座某国际音乐大赛的奖杯。所有的成绩使群群很小便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父母更是脸上有光,感觉自己没有白花心思培养女儿。

  父母和群群的梦想当然是考取全国一流的艺术院校。几年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群群因为那些奖杯和突出的艺术天赋,百里挑一地被某知名音乐学院录取,顺顺利利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之后,被分配到当时声名显赫的王牌乐团——这一切均令那些同龄的艺术同行们惊羡不已。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顺利、成功,包括群群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了一位同校师兄,被众多的女孩子誉为“声乐王子”的帅哥作为老公。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14 15:42 |只看该作者

  诗情画意、春风得意、志同道合,所有的风光都让群群占尽了,白发苍苍的父母也会心地笑了,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都是按照他们当初的“设计方案”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可正当父母等着下一个计划即将落实,也就是等着抱孙子的时候,群群灰头土脸地哭着回了娘家,她的确抱着一个婴儿,同时她还带回了一条坏消息:老公有外遇,而且还不止一次。

  父母愤怒的同时,也为女儿的未来担忧,从来没有为女儿操心过的父母,第一次尝到了颜面扫地的滋味,也心急如焚。他们不明白,有谁还能超过自己的女儿?另外他们也搞不懂女婿变心的原因,难道是他们当初就看走眼了吗?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不否认风流的“声乐王子”有失体统,但优秀的群群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当然不是,而她的责任就在于“过于优秀”——孩提时代的大奖、少年时代的风光、青春期的鹤立鸡群,造就了她性格中的孤芳自赏。从小就习惯俯视台下的群群早已经目中无人,同时也非常适应人们向她伸出的大拇指及那些羡慕和赞许的目光。

  就像人们常说的拔苗助长一样,群群如同一个青黄不接的苹果,表面上看来已经成熟,可事实上,幼小的她根本无力承担那些荣誉,更无法具备宠辱不惊的心态。所以她在结婚后自然也无视“王子”的存在:“任你周围有无数的‘粉丝’,我更不乏崇拜者,何况我是以器乐见长。”

  所以她从不给老公留面子。更何况,那些《高山流水》和《梁祝》等悠扬、浪漫的名曲也令她陶醉其中,却忘了,生活本不是这般模样。

  这就是顾此失彼,然而对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婚姻生活,还是从小到大的表面风光?

  ?无悔这一生

  记得美国有一位名医在获得医学领域最高荣誉时,对着台下的记者如是表达:“其实,我今天并不开心,因为学医并非我的本意,我本该成为一个最好的舞蹈家,而不是最好的医生。”

  试想,如果台下的父母和老师听到这句话时,会有怎样的心情?他们会得意、安心吗?他们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是“费力不讨好”?包括这位名医对待自己也是一样,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状态并不满意的时候,并不接纳自己的努力成果的时候,他的人生完整吗?

  是的,我们从这些故事中看到了“遗憾”和“抵消”,也看到了“被定做”的后果,那么,即使在你家的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杯和证书,墙上贴满了孩子的奖状和锦旗,请在兴奋和得意之余问一问自己和孩子:“这些是你们真正想要的吗?”

  诚然,荣誉和标签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可它们能代替我们的健康和情感吗?

  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心中那些不安而‘定做’孩子”,而是提供孩子一种自我接纳的能力,也就是说,无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何种境遇,父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接纳他们、爱他们,不是“你得了70分我就不爱你”“你欺负了小朋友我就讨厌你”或“你没按我的要求做我就否定你”,而是“无论你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孩子,我相信你一定有你的理由”,继而“如果你想告诉我们,我们当然乐意与你分享,并提供给你一些我们的意见……”

  请想象一下,两种态度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心理学有句格言:“孩子会像父母对待他们一样对待自己。”因此,父母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长大后也会无条件地爱自己,这就是接纳自我。正如台湾作家苦苓所说:“真正的爱,是无欲、无求、无怨、无悔。”这个无条件就是终极的心理健康,也就是佛教所谓的真空妙有——一个人真的放下了,才会生出慈悲、智慧和勇气。

  香港著名的Beyond乐队在《无悔这一生》中唱道:“没有泪光,风里劲闯,怀着心中新希望,能冲一次,多一次,不息自强……”

  相信每个人听到这样的歌声,都会由内而外地迸发出一种向上的激情,那么,当父母传递给他们的爱是“无悔这一生”时,孩子又怎能不自强呢?

  ?转嫁责任与非爱行为

  再回到那个问题: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位父亲这样回答我:“我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律师。”可他那位刚上小学的儿子却说:“我想当一名厨师。”理由听上去似乎也很简单:“因为我们学校的厨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

  律师和厨师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在父亲眼里,二者之间的区别如天地之间的落差。于是,当这位年轻的父亲听到时,他的心也落到低谷。当然,他有权“镇压儿子的错误”,在他看来,这叫“纠正孩子的价值观”;继而,他像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拉兹的母亲那样反复叮嘱儿子:“要当律师,你爷爷当年是个做买卖的,不料被人骗个精光,后来他去找那人理论,那人就是不认账。后来你爷爷居然为这事生了场大病,不久后就去世了,当时,我们如果认识律师,结果就不会是这样。后来我们几个孩子都特别用功,可没办法,家境没落,没条件读大学,唉……”

  儿子听得入了神,但他显然对父亲的身世更感兴趣,在他看来,那是另一个童话故事,却没有、也不可能领悟到爸爸想要表达的隐情。

  那位期望女儿有美丽体形的母亲以及这位期望儿子能成为律师的父亲,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可这些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了吗?如果说父母的动机是好的,那么有多少动机无法兑现为效果?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14 15:43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非爱行为”,即“打着爱的名义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有些家长要孩子为自己当年的“未完成事件”负责。

  试想,一个大人尚且无法做到的事情,孩子又怎能实现?再者说,大人当年处于那种境遇,才生出如此经验,可孩子现在并未有同样的境遇,为什么一定要重复大人的计划。比如一位母亲当年挨过饿,就感觉吃饱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她也强迫孩子吃得多多的。殊不知,现在已经是食物极大丰富的时代,反而出现了许多小胖墩,孩子该适当减少进食量才对,可她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多吃,因为在她的经验中,吃饱是人生中第一大事。那么她就很自然地把这种所谓的“爱”兑现在孩子身上,孩子又无法摆脱母亲的控制,于是,进食过量很可能使孩子产生其他问题。

  ?未完成事件

  上述个案中,“挨饿”是母亲的经历,那么“多想吃饱”即成为她的“未完成事件”,当她将之传递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被迫在母亲的操控下多进食。那么,“太撑”又会成为儿子的经历,进而,“真想自己选择进食”就会成为他的“未完成事件”。好了,等他将来有了孩子,也势必会乐于让孩子吃到自助餐,同时会非常讨厌亲人给孩子夹菜,而饮食上无法自控的孩子,很可能又会因此产生偏食或进食无度的问题……

  未完成事件的传递是可怕的,心理治疗临床经验证明,大多数家庭的矛盾,特别是亲子教育和夫妻关系问题,皆出自这些个“未完成事件”。它们的内容包括:“我多想吃顿饱饭”“我多想拥有那双鞋”“我多想让爸爸(妈妈)不再打我”“我多想让父母不打架、不分开”“我多想早点离开他们”及“我多想有人陪着我”,等等。

  相信这些“愿望”背后,一定会对应一个或几个故事,那些故事是当事人与他们的父母共同缔造的,就如同一出出戏或一场场梦一样,无论是喜剧或悲剧、无论是美梦或噩梦,当事人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将之传递下去”。也就是说,他们成为父母后,会不假思索地把上一辈为他们留下的经验“转嫁”给他们的下一代,无论是美德还是恶习。

  事实上,那些“未完成事件”很难被完成,因为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家族遗留下来的传统经验很难根除,它们像人体中的DNA一样代代相传,直到家族成员中有一个或几个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或是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这些“无形的传统”才有可能被断除。

  ?以己度人,是爱还是害

  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但他们真的懂得这个“爱”字的含义吗?

  有一只老猴因猴宝宝的死去而悲伤,一个偶然的机会,它看到一只小奶猫,因失去孩子的痛苦所导致的神情恍惚,老猴误以为那奶猫就是它的宝宝,于是它抱起奶猫,像母亲对孩子一样地爱抚起来。主人发现时当即想把它们分开,受到惊吓的老猴即刻抱着奶猫蹿到树上,它怕孩子再离开自己。

  就这样,它与主人僵持了几天,那只小奶猫最终死在它的怀中……

  还记得庄子讲的那个故事吗?

  鲁侯得到了一只美丽的海鸟,他非常喜欢这只海鸟,每天请来最好的乐师为它演奏,让人给它做最美味的佳肴,可只过了三天,海鸟就死去了。

  庄子听到此事后感慨道:“海鸟,应该是被当作海鸟来对待的。”言外之意,鲁侯不该像对人一样“爱”它。然而,现在我们有多少人在用自己的价值观爱着孩子,并把自己观念中的好、坏、对、错强加给周围的亲友?而那个始作俑者,就是上述的“未完成事件”,它像皮球一样代代相传,而作为父母的当事人却很难觉察到它。

  然而我相信,那只老猴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鲁侯也深爱着那只海鸟——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他们的子女,却也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童真和本能。他们在希望孩子成为心中所想之时,无意间也破坏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孩子成为自己的机会。

  ?“定做式”教育为孩子的将来制造出烦恼和障碍

  在我们的教育中,多少家长拼命地把孩子塞入观念的“模具”里,把孩子“定做”为所谓的“器”,我们是那么的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些“别人”(榜样或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却单单恐惧孩子成为自己。因为我们这些成人生下来时也许就没有这种待遇,或者当我们成为别人、成为大人定做的产品后,才能得到保证——安全地生存,于是我们将这种定做的经验付诸子女,想必当子女长大后,又会将这种“改造本能”的经验遗传给他们的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那么,我们的真实何在,那个久违的真我何存呢?

  心理学多年研究得出,人生的大部分烦恼并非来自当下的环境,而是来源于童年经验,来源于我们刚刚阐述的那个“未完成事件”,也就是“被定做”的过程。因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就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情和人,这种客观存在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因为它来自我们最初的家庭关系,也就是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一切。一句话,我们今天的一切,绝大多数来自父母的传递。

  也许听上去有点儿不可思议,难道我们今天的烦恼大多数来自至亲的父母吗?

  答案是:一点儿也没错,包括那些优点。可是,父母在传递这些经验时,也就是他们认为在教育、在爱我们的时候,自己也没意识到这对我们的将来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爱”他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14 15:43 |只看该作者


  烦恼多了,快乐就少了,不会健康,就更谈不上幸福。因此,亲子教育就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一种人性的预防、免疫学。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在因地播种善缘”。

  ?要幸福还是要快乐

  幸福和快乐在很多人看来是等同的概念,其实不然,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夹杂着安全感,它是一种安逸、享受和满足。但快乐是一种情绪,在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中,快乐(喜)占到第一位,它是一种创造的能量,是一种在安全状态下的勇于作为。

  所有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幸福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生存方式。它来自于过往经验,毋庸置疑,我们靠这个经验活着,并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和验证其正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那些功成名就和自卑沉沦者的心目中,都会总结出一系列的生活模式,前者是希望子女沿着他们的成功道路继续走下去,后者是唯恐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总之,他们都用自己的所谓经验“爱”着他们的孩子,把这些经验同“吃、穿、住、行”打包,一齐灌输给下一代,也就是上述的“非爱行为”。

  “非爱行为”没有国界,中外适用,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它来自于对自我的执著,也就是自以为是。当自以为是进一步膨胀,发展到极端时,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封建家长制”,所谓的家庭暴力多半出自于此。事实证明,它对孩子的身心迫害犹如秦始皇对百姓的暴政,当然,后果也一样呈现为“不可收拾”。

  ?郑人买履

  战国时期有一则寓言说,郑国有一个人想到集市上去买鞋,临走前,他量好了脚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到了集市上,他想起忘了带那个尺寸,于是返回家去取,拿到尺寸后再回到集市,已经散摊了。于是,旁边有个人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你的鞋呢?”

  他说:“宁可相信尺寸,也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呀!”

  这一则《郑人买履》听上去的确可笑,小学学到它时,都觉得那个买鞋的人很傻。年事渐长,特别是在从事心理治疗及家庭教育多年后的今天,才发现在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傻瓜”并不少见。

  ※案例1.3:未完成的作品

  有一位父亲要求他还没有上学的儿子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九九乘法表和元素周期律,因为他是位学者。于是,他的儿子僵硬地背诵着那些枯燥的文字与符号,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体罚。因此,年幼的男孩子感到压力和羞辱,为了不惹父亲生气,也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画画),他只得表面上应付父亲,背地里却继续从事着那些在父亲看来是不务正业之事。

  于是他把这种习惯带入学校,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画画或看图画书。走神儿与马虎便成为了他的特质,也因此成绩不佳。一直到高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但也没有达到父亲的期望。

  两头不占的男生终于成为了一名“半瓶子醋”,数理化没学出名堂,美术也没有造诣,一事无成成为了父亲对他的长期评价。他也因此感到自卑,却不知,他的自卑并非天生,而正是被父亲所培养、造就的。

  这位父亲自小生活贫穷,有时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所以他特别珍惜读书的机会。由于不懈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并成为了一名学者。在他的经验里,自己的这条路非常保险,也十分可靠,于是自然地把儿子也引上这条路。

  可儿子偏偏走另外一条路,于是惹恼了父亲,他自然地镇压儿子的选择,硬逼着儿子走他的老路。在他看来,这就是爱,就是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传授给儿子。

  可他忘了,他的经验源自于当年特定的环境,是那个贫穷造就了他,他对读书的珍惜来自于那个来之不易的感受。可他的儿子并不贫穷,自然也激发不出父亲的那种珍惜感,儿子对美术及图画书的兴趣源自于儿童的天性,可这个天性对父亲来说,却是一种深深的不安。

  就这样,父亲宁可相信过去的“尺寸”,也不相信现在的“脚”。他违背了现实,无视儿子当下的存在,他仍然活在旧有的模式里,为孩子留下了“未完成事件”。

  在他看来,他的幸福来自刻苦用功,这条经验适用于任何人,儿子也不例外。却在无形中破坏了儿子的兴趣,遏制了儿子的天性发展,那么这个男孩子的快乐便被剥夺,如果不出意外,他将终生游离于被动与自由之间,真的有可能一事无成。

  上述这个故事中有我的影子,我对美术的兴趣始终被父亲镇压,父亲用他当年的经验打压着我、“爱”着我。于是,我从一个快乐的儿童变成了一个孤僻的男生,直到而立之年仍进退维谷、不知所措。

  后来,我决定放下内耗,追求我所向往的自由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完成那个孩子当年的愿望,将那一幅没能完成的作品画完。

  这是一种强烈的冒险,因为它意味着放弃安全感,放弃成长过程中能够活下来的经验。但我知道,如果仍然苟活于内耗之间,便意味着此生庸庸碌碌,到时候,只能是自己吞下那一事无成的结果,即便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

  ?在吃喝拉撒中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成长之路既充满风险,又漫长艰辛。但在这条路上,我感到了久违的快乐,它来自于自由,来自于自主与自立,从此我知道,什么叫“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14 15:44 |只看该作者

  如今我也有了儿子,在生活中我特别注意汲取自己成长中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不把自己的童年创伤传递给他。

  当儿子四五岁的时候,与其他的男孩子一样都对恐龙和奥特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在生活中贯穿这种兴趣,无意培养,却有意尊重。

  比如他在吃饭的时候不爱吃蔬菜,我就说霸王龙爱吃蔬菜,儿子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又比如当他问到汶川地震时,我就会说,那就像是怪兽来袭击人类,而奥特曼会来保护小朋友,比如那些武警叔叔就像是奥特曼……

  如此引导的目的,是尊重孩子的感受,用他能够理解的话与他交流,不破坏他的兴趣,引导他自然过渡。到了什么年龄,就用他那个年龄能够理解的语言与之沟通,随时成为他的朋友。

  在此过程中,儿子得到了尊重和理解,他的认知中会把这种关系当作一种自然而然,被迫与镇压反而成为异常行为。于是,他会把这种父子互动模式带入他现在与将来的关系当中,比如与同学、老师、领导、老板、长辈等具有父亲特质的权威交流时,他自然地会引入理解与尊重;同时,他的兴趣从未得到禁止和扼杀,不仅可以专心致志、无忧无虑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与专业,也不会形成障碍性人格。

  我不会为儿子留下“未完成事件”,在不破坏其天性的前提下引导他。因此,他的童年是快乐的,但它需要一个前提——幸福,因为幸福为快乐之本,于是,为他呈现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感受到的幸福并非衣食无忧或娇生惯养,而是一种关系的和谐。这和谐来自父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夫妻关系。是的,夫妻和谐是一切关系的基本保证,没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就算是亿万富翁的子女,其性格也极有可能发生扭曲,那么任其有多少财富,也会一生与快乐无缘。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就是把大人的要求翻译为儿童的游戏。

  ——〔英〕洛克《教育漫话》

  兴趣,专业

  ※案例1.4:患有多动症的奥运冠军

  美国的游泳王子菲尔普斯童年曾被母亲送到医院,在那里,他被心理医生诊断为多动症患者,患者嘛,自然要吃药。于是,小菲尔普斯按医生和母亲的要求每天按时服药。然而效果并不好,他并未因此安静下来,坐在那里安心听讲和写作业。

  一心希望孩子成为律师的母亲感到焦虑万分,11岁的小菲尔普斯也感受到这一切,于是有一天,他请妈妈到学校观摩教学。妈妈去了,可她看到的并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讲的儿子,而是在学校游泳池如鱼得水的儿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小菲尔普斯认真地进行着训练,其专心程度令母亲十分惊讶,这惊讶的背后就是深深的不安。因为母亲一心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律师,然而现在她所看到的菲尔普斯,与母亲心中的那个模式大相径庭。

  母亲刚要上前制止,游泳教练就热情地走过来打招呼,他说,从教多年来,他还从未发现过对游泳如此有天赋的孩子,为此他恭喜菲尔普斯的母亲能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儿子;同时他也看出了母亲的不安,于是他敢预言池中的这个男孩子将会在几年后成为世界冠军。

  焦虑的母亲不安地注视着儿子,她听到了教练的话,这话与她的过往经验产生强烈的对抗,她也不能确定哪一个更加可靠,不过有一点她十分清楚,如果禁止儿子训练,那就有可能破坏孩子的兴致,因为她的确看到了一个游泳天才。

  于是她同意不再为儿子用药(治疗多动症),但要求儿子不可耽误学习。

  然而参加奥运会肯定会占用学习时间,现在看来,菲尔普斯虽然没有实现母亲的愿望,成为一名律师,却兑现了教练的预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一个人就为美国游泳队夺得了八枚金牌。

  在菲尔普斯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关键词,我们除了看到了一个不那么固执的母亲,与一位有远见的教练之外,还看到了一种爱。

  ?兴趣是父母爱出来的

  爱是一个人成长的沃土,孩子则更需要爱,因为幼苗更需要精心呵护。

  在父母的关爱下,孩子会自然地发展出他们的兴趣。有人说孩子的兴趣与父母无关,特别是一些把孩子送到特长班的父母,他们说因为孩子喜欢跳舞,才会把孩子送来训练,旨在:为了满足孩子。

  他们的认知存在一个误区,比如一个女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看到母亲经常翻阅那些时尚书,而且只要她坐在妈妈怀里看电视,就会经常看到有人跳舞,于是那些美丽的舞姿与温存的母爱被这个女孩子打包吸收,成为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源泉。

  这个故事还可以前溯到胎教,总之,孩子对某事的兴趣并非来自前世,而与父母无意或有意的流露有直接关系。

  于是,那个女孩子为了取悦母亲,或更具体来说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母爱,满足母亲的爱好,便对舞蹈产生了兴趣。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那是因为作为外科大夫的父亲只要一在家,就经常陪着我画那些人体解剖图,他的用意当然不在美术,但我记住了这项父爱的符号:画画意味着爸爸爱我、陪我。于是就算是爸爸不在的时候,我也会画画,我的美术兴趣就这样被父亲无意间培养出来。但他不允许我画,在他看来,画画属于艺术范畴,与他给予我的方向不符,所以为了纠正我,他不惜一切代价镇压、改造,又在无意间使我的性格千疮百孔。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5-14 15:44 |只看该作者

  经过长期自我修炼与性格修复,在而立之年后,我的美术作品才得以重见天日。是的,我把那些在课桌下面的作品和背着父亲偷画的涂鸦拿到桌面上来,给它们正名,让自己那所谓不务正业的兴趣成为了专业。

  至今,我的漫画专著已经出版,并用漫画为我的心理学文字配图——其实我只是在做一件事:帮那个委屈的孩子完成了当年的作品。因此,我的兴趣源于父爱,成于自爱。

  ?成名是成功吗

  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某项特长,便不顾一切地把孩子送到特长班,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兴趣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被培养出来的,它的培养基,就是爱。具体来说,就是当父母爱孩子的时候从事着某项活动,这项活动就极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兴趣。因为兴趣的前提是快乐(兴),如果不是在快乐的前提下,即使为孩子培养出某种特长,他/她也会感到“无趣”。

  有一位歌唱家,从小便被父亲送到声乐老师身边进行正规训练,这个男孩子当时很不情愿,然而他的反抗在严厉的父亲面前根本无济于事。体罚伴随着苛责,将这个男孩子的童真镇压下去,于是,他老实了、死心了,规规矩矩地练习声乐。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好好唱歌才有可能安全地活下来,但同时,那个被迫与无奈也被记录下来。

  长大后,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歌手,并在声乐比赛中拿了大奖,然而他没有朋友、性格孤傲,妻子说他不爱任何人,也因此离开了他。那么,他成功了吗?

  让兴趣成为专业,是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愿望,但同时,所有的家长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二者之间似乎并不存在矛盾,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可谓功成名就,那是因为他在童年时期长期伴随着父亲到民间演唱,他从中得到了归属感。可同时,父亲为了培养其所谓的男人性格(胆量),竟然在半夜冲进他的房间,头戴鬼脸面具吓唬他,这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名状的刺激,于是长大后,他只能与身高不到一米的孩子接触,而很少有成年朋友。

  但这又是何苦呢?为什么不能让一个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下自由地发展其兴趣呢?

  那是因为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尊重和引导。要知道,人类是感性的动物,而非定做的机器。感性,也就是性格,它是无形的,却决定着一个人真正的命运。它来自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孩子从这种互动经验中感知并学习人际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EQ。如果我们把成功或命运量化为数据库,那么EQ占到80%左右,而所谓的专业IQ,只占到20%左右。

  ?把兴趣植入爱的种子

  作为父亲,我也在有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当然,由于我深知尊重和引导的重要性,所以更强调技巧。比如当孩子不爱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说:“昨天小区里又添了几辆新车,你能否帮爸爸识别一下?”

  儿子为了解决我的“困惑”,飞快地穿上衣服,并在洗漱完毕后,拉着我的手跑到楼下,急于找到那些新车。帮我解决问题之后,他也自然走到了幼儿园门口……

  可小区不可能天天会有新车,于是我采取另外一招:“你能不能跟爸爸比赛,看谁数的车号多?你数左边的,我数右边的。”

  只要我是导演,一定会让我们父子有输有赢,可结果照样是一路数到幼儿园门口。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让他接收到如下信息:父亲的陪伴(父爱)、数字、汉字、省市简称、拼音和外语字母、车型和车标。

  这些是什么?是在“父爱的气候里”让数学、语文、外语和地理等兴趣萌芽,因为有爱的支持,所以这些即将涉及的学科都得到最初的扶持,那么它们会自然地成为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以后会省很多事。

  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十分有效,上小学后,儿子基本没费什么气力就各科成绩拔尖,二年级时就被学校推荐为少先队代表及大队委候选人。用老师的话说,他根本不用老师操一点儿心,学习能力很强,成为全班同学的表率。

  这期间有几项关键要素。第一,一定要保证孩子在快乐的前提下学习,但要点到即止,不要替代老师的责任,否则孩子会将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混淆,后果是:因家长与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同而使孩子产生困惑,从而影响学习。

  第二,如果孩子并未从中得到快乐,那么就要终止这个项目的引导,因为专业永远可以弥补,但因此而破坏的性格,将终生难以修复。

  第三,夫妻必须在和谐的关系下以不同的角度引导孩子的兴趣,具体来说,就是有人负责播下兴趣之种,其配偶负责浇水、施肥,并在孩子有所成绩的时候给予相应的赞许。赞许最好来自母亲(父亲不必那么情绪化,但要避免打压式教育),因为被亲近的女人肯定和赏识,就会成为一个儿子长大成人后的择偶标准之一,也会成为一个女儿长大后对老公的态度。

  如此,兴趣就极有可能被孩子发展成专业,因为它与父母有关,被爱扶持,而爱,是一切创造力的沃土。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皮亚杰

  了解自己才能读懂孩子

  在许多亲子案例中,发现众多家长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他们说,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即使从图书或专家那里得到暂时的解决方案,却也难以应对孩子日新月异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他们无力解读孩子那如天气般多变的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5-14 15:45 |只看该作者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面对多变的气候,气象学专家会解读;面对多变的战场变化,高明的将领会应变……可面对远比上述复杂得多、重要得多的一个个小生命,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成为能够解读其规律的专家呢?

  答案是:可以的。即使许多家长觉得这项工作难于上青天,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合适的方法从书本中是学不来的。事实上,亲子教育根本没有课本,从长辈那里也学不到,而真正的老师,正是家长们自己;孩子,正是他们的助教。

  这项理论听上去似乎难以理解,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陈述来诠释这一切。

  ?修复自己的童年创伤

  长期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让我有一种自我解剖的习惯,因为我知道自己所有的习惯皆在童年时被迫养成。那时为了与家庭共存,我必须形成一系列的性格特质,到了今天也许不再适用,还有可能成为命运的障碍,于是为了找到它们,我必须重溯往事,并在往事中再次感受童年创伤。

  于是我在独处的时候取出童年的照片,那是一张四岁男孩儿的童颜,清纯的目光以及无邪的面庞,天真地凝望着对面的大人……

  我全心全意地注视着他,盯着他的眼睛,开始和他对话。我在询问他的感受,当问到他当年被迫承受打骂所感到的恐惧与屈辱时,我的泪水倾泻而出,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是的,我已经体会到自己当年的感受,那个孩子的无力感与脆弱。那是一个孩子的,不是一个大人的;是所有孩子的,不是家长的。

  顿时,我明白了自己的一切,特别是当我受到父亲的责打时所承受的惊吓与无处可逃。就像一个待宰的羔羊,魂飞魄散地蜷缩在那里,浑身瑟瑟发抖,几乎没有知觉。

  但我比任何时候都有知觉,它来自于对生命成长的贯穿——是的,之所以无法与领导和睦相处,是因为对父亲的抵触;之所以缺乏韧性,是因为没有感受到父爱的力量;之所以性格急躁、有话直说、不计后果,是因为父亲习惯于强迫我接受他的指令……这一切都是父亲教我的,他就不在乎我的感受,所以我认为与人交流也可以不计后果、不顾感受。

  那是一种顿悟,毋须任何教材与教化,当即读懂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这一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我知道,我的伤口打开了,当年积留下的脓疮被挑破了,被堵塞的能量得以复苏、活络。一个孩子从童年的梦中醒来,他,毋须再逃避和躲藏了,他的力量已经是过去的几十倍,没有人再可以真正令他恐惧,他完全有能力摆脱束缚,完成那些想做的事,因为他已经长大了。

  面对着那张照片,我举起了紧攥的拳头,那力量来自于我体内,来自于那个孩子深深的委屈,对着他,我如宣誓般迸发出几个字:“为了你,我将自立,完成你所有的志向!”

  是的,从那以后,我才真正的自立。那是一种真正的自信,无穷的力量涌遍全身,我知道,那力量本来就属于我,属于一个孩子,只不过,它的名字叫童真。

  ?回到童真状态

  在对自己进行性格修复时,我回过头来面对着儿子,看到他,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当年,因为我体会到了自己当年的感受,所以,也很自然地能够体会到儿子的感受。于是,我“读懂”了他。

  读懂了他的眼神儿、他的神态、他的力量与他的需求,以及他身上的每根神经,包括体会到他的弱小与无邪。因此再与他交流时,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一个孩子的思维状态,像两个小朋友一样互动,而绝没有丝毫伪装的成分。

  但我毕竟是个大人,也正因为如此,我可以自由地在孩子与**切换。我知道他需要什么,因为那时我就是他,所以我可以事半功倍地提供给他,而不是仅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把我认为的“好和爱”硬塞到他手里。

  ※案例1.5:如果我是那些孩子

  在一次有关亲子教育的电视节目中,许多小朋友问我们这些大朋友一些问题,一个男孩子问我们:“叔叔、阿姨,男孩子为什么要站着撒尿?”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明显地感到周围的同事们有些不安,女主持还有些脸红,但还是七嘴八舌地回答着孩子的这一问题,可孩子还是一脸困惑。

  问到我时,我只是蹲下来微笑地看着那个男孩子:“因为站着撒尿会比较准呀,不会尿出池外。”

  男孩子立刻点头,周围的小男生与小女生也说:“是这样!”

  同事们惊讶地看着我,他们似乎认为我并没有真正给到孩子们答案,然而孩子的满意程度却说明了一切。

  回家后我跟8岁的儿子分享了这一趣事,儿子认真地看着我:“没错,站着尿就是撒得准,”继而看看妈妈,“爸爸回答正确!”

  还有一次在亲子讲座中,一位母亲问我:“我女儿问她是从哪儿来的,我该如何回答?”

  我看着她身后的小姑娘,蹲下身好奇地问她:“你是从哪儿来的呀?”

  小姑娘用大大的眼睛看看我,再看看妈妈:“我是从天津来的!”

  我笑了,站起来看着她母亲:“怎么样,孩子自己说了,回答完毕。”

  她还是有些不解,我知道,那是因为她一直存在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什么精子、卵子、性、生育……这些充斥了她和每一位成人的大脑,但这些不是孩子的,孩子只是想知道自己从哪儿来的,并不想知道自己的生理结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5-14 15:45 |只看该作者

  ※案例1.6:避免肥胖症与厌食症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们的孩子与我的儿子同龄。共进晚餐时,那孩子在饭桌前磨蹭,我知道是他不想自己的饭碗被塞得满满的,不想大人总不顾一切地硬喂他吃那些他并不爱吃、但听上去又特别有营养的食物。但迫于大人的压力,他又不得不坐在那里,不得不承受大人们自以为是的经验。

  面对着这种“非爱行为”,我给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上个月我被北京电视台邀请去参加一个活动,是为北京青年减肥大赛做心理辅导。当我问到那些肥胖症患者的成长经历时,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大部分人的往事都有些类似之处,那就是‘童年期间被迫吃下过多的食物’。因为许多老人当年有过挨饿的刺激,于是他们生怕孩子再吃不饱,把吃当作第一要务,他们认为爱就是要孩子多吃,越吃他们就越高兴。于是孩子为了让他们高兴,只能多吃。可是,后果出来了,他们的肥胖不仅让他们行动笨拙、健康受损,而且导致性格孤僻和自卑……”

  讲完这个故事,孩子的奶奶不再喂了,母亲也不再强迫了。我的朋友却发起愁来:“那么如果孩子真的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呢?”

  我转过头来看着他儿子:“小朋友,你喜欢《三国演义》吗?”

  “喜欢!”孩子立马来神儿了,“我最喜欢关羽和赵云……”

  我笑了笑:“没错,叔叔也喜欢,你知道吗?关羽和赵云每顿饭都吃很多,而且从不浪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孩子在英雄人物的感召下,开心地吃完了碗中的饭菜。

  没有强迫,只是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他的行为,如此,他不会因为盲目地取悦大人而过多进食,也不会因强烈逆反而厌食,更不会因必须透支进食而患上强迫症。

  ※案例1.7:告诉孩子何谓死亡

  有一次,儿子问我:“爸爸,什么叫死?是不是死亡就是上天堂?”

  我知道,这个问题的出处是爷爷去世后,奶奶经常会对孙子如是说。但我如果也这样解释,那么孩子一定会去研究天堂,而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研究形而上未免太早了一些。

  于是我说:“好了,明天回答你。”

  过了几个小时,儿子带着这种问题安然入眠了。次日醒来,第一个问题还是向我要答案。我回答他说:“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睡觉是不是很舒服?”

  儿子若有所思地愣了一下:“哦,就这么简单!”

  对于幼小的儿童而言,只不过提供一个令他们安心的、能够理解和体会的答案就足够了,否则他们会将这么庞大的一个话题背在身上,后果就是无心念书和发展兴趣。但我相信,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他会对生、老、病、死具有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那个时候,我们再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

  在工作中我有一种深深的感受:所有的大人都爱孩子,可大都无法读懂孩子的感受,于是把自己所谓的爱、观念和顾虑等硬塞给孩子,而忽视了孩子那幼小与单纯的接受能力。

  因为读懂了自己,才读懂了孩子。不了解自己生命成长的人,便没有能力读懂孩子,那么也就不太可能全然地掌握亲子教育的真谛。

  对以往生命的反省与回顾,不仅在教育子女方面事半功倍,而且对自我成长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条路上,我已经走了许多年,越走越感觉放松与快乐。

  只有当人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他/她才能去教育别人。

  ——〔俄〕乌申斯基

  爸爸是天,妈妈是地

  ?《易经》的启示

  在一些亲子和个人成长的讲座中,我常常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家庭关系——

  老天是父亲,大地是母亲(《易经》中的“乾坤理论”)。老天为大地播撒种子,并通过阳光、雨露滋润土壤,让大地萌生万物,充满生机。其实,这就是生命的繁衍过程,父精母血,或者所谓的投胎出世,生命得以播种,之后呢?

  当然,孩子会随着细胞分裂一天天长大,他(她)就像一株小树一样,根系吸吮着大地的乳汁,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与环境进行着能量交换——孩子必须靠母亲提供生命成长的必需品:怀孕时通过脐带,婴儿期通过乳汁,长大后通过母爱。这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根,中国人把母爱看作安身立命之本。

  然而这并不完全,只有水分而没有阳光的小树不会茁壮成长,就像背阴处生长的植物一样。这就好比一些只有母爱而缺乏父爱的孩子,因缺乏阳光、空气、雨水等环境因素(父爱)而显得力不从心。

  一棵小树,顶天立地,上接老天,下连土壤,就如同一个孩子一样联系着父母关系。因此,母爱是生命之根。在亲子教育中,母爱被称为生命的源泉,一般来说,缺乏母爱的孩子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5-14 15:46 |只看该作者

  ※案例1.8: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有一个男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先后交过十几个女朋友,有些女孩子是被他打跑的。而且,他还进过几次派出所,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之后居然发展到拦路抢劫……他不去工作,更不想上学,事实上,自从他六岁时父母离婚后,他就几乎没进过学校。

  我们不去探讨父母离婚的原因,只是来看一看儿子离开母亲的后果。父母离婚后儿子和父亲生活,父亲不许他提起妈妈,也不许见妈妈。母子分别十余载,久而久之,男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也淡漠下来,或者说是为了与父亲共存,而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深深地隐藏起来。

  这就意味着他不再接收女人的信息,再引申一步,这就好比儿子没有吃到母乳,所以生命没有了寄托,自然也不会珍惜。因此,他不想负什么责、成什么家,表现形式就是不珍惜女朋友。

  这就是无根,无根的状态,就是糟蹋自己,就好比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却没有母亲哄他、爱他一样。那么他连一个哭诉和接纳的怀抱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呢?

  所以母爱提供的是成立家庭的能量,是爱、感受、责任、情感、调整、转化、接纳、拯救、同情、示弱、恐惧等与情绪有关的能量。具体的母子、母女关系,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加以详尽分析。

  ※案例1.9:爸爸是孩子的保护神

  父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为小树(孩子)提供环境能量,具体来说,就是父亲提供太阳能、风能、热能等。是的,父亲是力量的象征,就像传说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有力量,就有安全。

  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军事一样,父爱就是一个家庭的安全保障及界限。而一个孩子感受到的父爱,更多的是力量。

  有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讲起他幼时的一个故事,他说他上初一时家境还可以,因为他每天都能带两块奶糖上学。不过每天他都必须拿出一块来分给一个初三的男生,没有其他理由,只是因为对方是高年级的大哥。

  可有一天,大哥让小弟把两块糖都掏出来,小弟不肯,大哥上来抢,小弟这回急了,打了大哥。没想到大哥不经打,调头就跑,小弟边哭边紧追抢糖,被老师拦住,并请来小弟的父亲。

  父亲在家问清原委后,只对儿子说了一句:“儿子,你做得对,下次遇到谁欺负你,绝对不能忍气吞声……”

  然而父亲当着老师的面却替儿子道歉。

  之后,大哥再也没找小弟的麻烦,因为小弟不仅不再提供奶糖,而且浑身透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就这个气势,让他再也没受过欺负。

  这位主持人对自己当年的变化感到纳闷儿,又隐约地感到它一定与父亲有关。其实,他的判断没错,当父亲的力量付诸在他身上的时候,当然没人再敢惹他,就算有人再欺负他,他也有父亲撑腰——对,有人撑腰,所以腰杆子就硬。

  感受到充足阳光的小树当然会茁壮成长。事实证明,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下,得到更多父爱的男孩子普遍要强势一些、自信一些。至于它的深层机理,我们也会在以后的章节里进一步阐述。

  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行业,都应该从小做起。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教育”,只是在使孩子们陷于平庸,并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

  父母的职能分配

  上面说了,风调雨顺的天地关系就如同夫妻和谐,那么顶天立地的小树也就具备了茁壮成长的最大可能性。因此,孩子能否成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关键在家庭,也就是在父母关系。

  可单有良好的父母关系就足以让一棵树成材吗?

  当一棵树的营养充足时,它肯定枝繁叶茂,然而它就一定能够用来做材料吗?

  是的,还必须有两项工作,一是修枝剪叶,二是杀虫,这就是园丁的工作,也是老师的职责。而这项职责,作为大地的母爱和作为老天的父爱都无法胜任,同样,园丁也无法替代阳光和土壤。因此,父母与老师的责任无法互换,父母不可代替老师教学,老师也不可代替父母养育,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养不教,父之过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四句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必须配合起来操作,所谓父亲与老师合作。

  上面说了,父爱提供的是力量,也是界限,界限不仅有防护之意,也有规范之意。规范就是自律,就是规矩。落实在亲子关系上,就是“养不教,父之过”,它的意思是说:“生育孩子并提供营养,是父亲的本分,但只有这些而不规范孩子的言行,那就是父亲的过失了。”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所谓规范孩子的言行,并不是让一个父亲像管理军队一样去命令、责罚孩子,除非这位父亲希望孩子将来只成为一个没有思维的工具。其实,孩子的言行都是从大人那里“模仿”来的,不是“听从”来的。因此,规范孩子,其实就是规范自己,只要自己行为端正,孩子自然也就会加以效仿,这才是《三字经》中的本意。而父亲为儿子树立的,就是楷模。

  有了这种规范,才比较容易接受学校教育,因为教学需要纪律的保障,老师严格的管理,需要父爱的基础,在这种前提下传授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学生吸收、掌握。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5-14 15:47 |只看该作者

  ※案例1.10:李小龙的父母

  李小龙少年时被父亲送到武馆学艺,每天都要跟着父亲的自行车跑10公里。如果路上打退堂鼓,父亲一方面勉励,一方面教化。这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压力,推动着儿子向前发展。试想,如果是母亲,那就有可能因为心疼儿子而中途放弃。

  但这是不是说母爱不中用呢?

  前面说过,母爱是生命的保证,没有母爱的孩子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但母爱在规范和引导孩子方面,表现为隐性作用。什么意思?就是既要存在,又不能被孩子刻意感知。

  打个比方,李小龙每天到武馆训练完回家后都是筋疲力尽,所以他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饭、休息,而饭菜的提供者,就是母亲。母亲为他提供营养、保障体能,然而在休整时,李小龙不会刻意感知母亲的做饭过程,但每天都必须补充营养。

  ?隐性的母爱

  就像上阵出征的将士,他们的粮草就像母爱,却不能打仗时时时牵挂着儿女情长。同样,

  孩子上课时必须精力充沛、无忧无虑地听讲,当然也不能饿着上学,是的,他们必须衣食无忧。

  隐性的母爱就像树根埋在地下,看不见,但吸吮营养却一刻也不能停止,因此我们说,母爱就意味着无私、无言,像大地一样默默地承载一切。

  有人说了,古代圣贤如孔子、孟子,英雄如岳飞、海瑞等缺乏父爱,却又如何能成材呢?他们又以谁为楷模,受谁的规范与引导呢?

  ※案例1.11:百草厅背后的故事

  问得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电视剧《大宅门》中白景琦的母亲是怎样做的。白景琦小的时候简直是个混世魔王,母亲不知打折了多少根棍子,都没能把儿子扳过来,为此她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

  这位教师看好白景琦是个苗子,他用自己的方式制服了这个淘气包,其中不乏一些与众不同的阴招、狠招。

  于是白府的家人看不下去了,他们怕小少爷被这位教师教坏了,便请白景琦的母亲把教师赶走。母亲的本能使这位白家的二奶奶疾步走到儿子就学的私塾外,但关键就在这里,她刚要抬手敲门,突然止住了,是的,她克制住那个心疼、担心,把母爱的本能忍了回去,回过头对着家人说:“别去管他们,我既然用他,就要信任他。”说罢,她转身走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她干涉了教师的“内政”,也许白景琦永远不可能成为能够撑起一大摊家业的男子汉,也无法将这家白家老号“百草厅”维持到今天。

  事实证明,无论是断机杼的孟母,还是刺字的岳母,就连早年守寡的孔子和海瑞的母亲也只是把年幼的儿子送到私塾。除此之外,她们并没有多做什么,不去代替老师管教孩子,也不去代替父亲的角色影响儿子。她们,就像大地一样默默地尽着母亲的本份,为儿子提供乳汁,也就是基本的生活保障。

  她们的儿子在私塾内学会了礼,通过学习与圣贤交流、向导师请教。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幼时把老师作为父亲,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他们后天分别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人际障碍(因缺乏父爱),却也可以“以天下为己任,以皇权为父爱”,那都是因为他们均具有一位无为与智慧的母亲。

  说教之所以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法〕卢梭

  把孩子送出家门

  有人说,世上只有一种爱是从团聚到分离,那就是父母同孩子。孩子的年龄与他们同父母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说,他们的年龄越大,离父母就越远。

  但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有的孩子即使年龄已经较大,心理却也没有脱离父母,那是因为父母的关系里存在着某种漏洞,孩子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去填充。因此,这种无法脱离并非缘于孩子,而是家庭的需要,这一点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重点论述。

  ?分离是一种自然规律

  和谐的父母关系势必会让一个孩子无忧无虑地走入学校、走入社会、成家立业,这就是社会化。因为生育子女本来就是在尽社会责任,孩子除血缘关系外,本不属于家长,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受教育后需要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存在的根据。

  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中,当幼狐长到一定年龄时,老狐狸会把它们赶走。还有一种叫信天翁的大鸟,当它长到一种程度时,父母会同时消失,孤独的“孩子”站在悬崖上嘶鸣,然后一头飞下山崖,展开翅膀,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信天翁……

  所有的动物都好像被某种程序支配,它们会不约而同地让子女远离自己、独立生活。人类也许是唯一有权不如此的生物,当然,法律的规定不一定适用于现实。比如如今的男孩子长到18岁的时候,很少有能够独立生存的,特别是在都市里,有的人即使到了而立之年,也仍然可能是啃老一族。

  大部分人都会指着这些啃老族青年,笑他们没出息,他们也会因此而抬不起头。是啊,人们都习惯于看“显示屏”,却很难,或很不习惯去注意其“主机”——他们的家庭。

  据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啃老族青年,他们的现状均出自两个因素:一是他们不肯脱离父母,二是父母也不肯脱离他们。而因这种不脱离,家庭关系才得以稳定。所以,一切都有原因,那些啃老族青年并非真的没出息,他们其实是出于无奈和恐惧。

  但对于社会化而言,这种啃老状态势必对他们十分不利,所以我们在此要分析一下社会化的含义。

  ?无法告别的父母经验

  所谓社会化,说白了就两件事:成家和立业。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5-14 15:47 |只看该作者

  成家就是结婚,就是处理**关系。而这一项人生大事,受制于两种经验: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孩子通过亲子关系选择配偶,再以父母关系为模式经营家庭。再具体些,就是一个女孩子通过她与父亲的关系选择男友或老公,一旦结婚,便以她父母的模式与老公生活;一个男孩子通过他与母亲的关系选择女友或妻子,结婚后,便以父母关系为基础与妻子互动。

  当然,父母与亲子关系始终贯穿于成家前后,有的关系并不一定只在恋爱时发生作用,婚后还有可能延续亲子关系。打个比方,一个男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基本上没有感受过父爱,他长大后结识了一位姑娘,他疯狂地爱上了对方,其中夹杂着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但婚后,他又令妻子感到缺乏责任感,并伴有强烈的自卑与虚荣。

  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经验,导致他对母爱具有强大的渴望与惯性,单纯的母子关系使得这位男士无法离开母亲,这母亲在他长大后成为女友或妻子,所以他不能接受她与其他异性交往,因为他从未感受过母亲与别的男人,包括父亲互动的经验。这就是他控制欲与占有欲的心理基础。可一旦成家,原生家庭中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经验再度发生作用,其中包括“无法满足母亲的需求”,因为他只是个孩子,陪伴母亲是父亲的职能,小大人的角色令他力不从心。这种经验发展到今天,就是自卑与缺乏责任,而这些弱点又令一个男人抬不起头,没有尊严,所以必须以虚荣心来弥补和掩饰。

  因此,父母关系与亲子关系始终贯穿于这位男士的婚前与婚后生活,在成家这件事上,他的社会化便不那么纯粹了。

  ?父母态度决定孩子的人格定位

  与成立家庭同样重要的大事,就是立业。立业就是工作,就是挣钱,就是养活自己和家人,同时证明自己的价值。

  立业有两重内容,一是工作能力,一是人际关系。前者被称为IQ,后者则是EQ,看,又回来了,IQ是学校教育的产物,EQ则是家庭关系的产物。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基本上源自于他(她)的性格,而性格又是在家庭关系中形成的,没办法,到头来还是家庭,怎么躲也躲不开。

  至于人际关系,则更跑不出“父母培训”,心理学里有句名言说得好:“孩子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进而,孩子会以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作为“人格定位”,并以此定位经营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比如一个长期遭受父母否定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自贬倾向,那么长大后,他(她)就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总不如别人,即使有机会改善条件,他(她)也会感到不适应。“抬不起头”与“缺乏自信”也许会成为他(她)一生的性格特质,因此他也不具备较高的人格定位。这绝不是谦虚谨慎,而是自卑心理。

  然而许多父母仍然以否定孩子为爱的标志,他们不知道,“谦虚使人进步”这句话不该过早地被一个未成年儿童领悟,这句话是用来规范成人的,何况大多数成人也根本做不到。但做不到的成人若逼着孩子“谦虚”,那么孩子就会因长期被否定而导致人格层面偏低,轻则他们以自卑为伴;重则,他们也以“否定式亲近”的程序运行命运。那么抱怨、刻板、较劲、制造矛盾、挑剔、易怒、抑郁等特质势必被他们带入家庭关系或工作关系,种种不良会等在他们将来的路上。

  我们所阐述的社会化,必须以风调雨顺的天地关系(夫妻和谐)为前提,如此小树(孩子)才有可能茁壮成长。

  关于社会化,有位心理学家曾经有过如下描述——

  “孩子是原料,父母是工程师或技师,学校是加工厂,社会是市场。产品是否合格,其责任不在原料。”

  更新观念是亲子教育的前提,也是本章的目的所在,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实战,是处理现实生活中孩子那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的变化。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我曾经到一家教育机构进行亲子讲座,一位年轻的母亲问我:“当孩子回家不听话时,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她的工作很忙,而且因婆媳不和而影响到情绪,老公也不站在她这一边。也因此,他们夫妻经常吵架,孩子自然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无奈,也无力——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变她的思维方式,更谈不上调整她的性格和家庭关系。她所谓的孩子不听话,只是她的理解,听话只是为了自己省些事,因为她实在没那么多精力,她,无法放松下来。

  所以,孩子只能活在战战兢兢的恐惧之中,稍有闪失即会遭到打骂。一个孩子,又怎么可能处处满足大人的要求?他还是个孩子!

  我可以体会这位母亲的力不从心与迁怒,以及与孩子的相依为命。老公和婆婆令她失望,她只能把希望和精力注入到孩子身上,所以孩子成为她生命中唯一的寄托。但她关注的方式,就是简单和粗暴。没办法,她没力量,更无法静下心来用智慧的方法引导和陪伴孩子,她只是个凡人。

  也许这会给孩子留下一系列的心理后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遗症——等这个男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是无法避免的,也许早恋,也许逃学,也许不务正业……这一切都会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自卑。因为家庭关系不良,他无法感受到健康的母爱,所以他的性格极有可能发生扭曲。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5-14 15:47 |只看该作者

  天为父,地为母,乾坤之道诠释了阴阳关系。那么顶天立地的小树,就是孩子,它的根扎于大地(母体),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它的枝干暴露于阳光之下,接受老天(父爱)的滋润。试想,一株小树是否成材,是不是取决于水土和阳光雨露(天地关系)?至于老师,只不过是在小树旁修枝剪叶的园丁,仅此而已。那么,决定一个孩子性格的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

  在经历许多生活个案后,我发现亲子教育最大的障碍有两点:第一,许许多多家长并不认为孩子的问题与父母有关,他们甚至认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与家长无关。第二,他们很难把家庭关系与孩子的未来联系起来,认为父母有绝对的权威,孩子可以任意贬损,长大后还必须无条件地孝顺他们。他们看不到因果,而且习惯性地推卸责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没关系,这都没关系,我们毕竟都是凡夫俗子,可我们不能不爱孩子吧?为了他们,我们是不是应该说话时小心一点儿,凡事三思而后行,并试着反省自己,以身作则地调整家庭关系?

  在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梦开始的地方——从孕育到降生

  ?爱的结晶

  春天到了,种子被风和昆虫传播,或者被人种植,不管怎样,它们都首先要被埋于地下。此时,任何人不能否认和无视它的存在,却又无法真正看到它(在地下生长)。除植物学家以外,大多数人没有兴趣去观察它如何发芽。可如果这颗种子是人类的精卵结合体呢?

  毋庸置疑,当种子是那个小东西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植物学家”,特别是孕育种子的父母。他们恨不得天天为那颗种子浇水、施肥,生怕它有任何闪失。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如此,因为种子的存活与生长全看水土与养分是否充足。对于那个小东西而言,水土就是母体,养分来自外界环境,比如阳光、雨水、空气和肥料。而这些养分来自大自然的无条件提供,对于孕育生命而言,这一切保障来自父母之爱,正如下雨时,土地对雨水的吸收。

  乾坤,天地,男女——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孕育生命而言,就像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大地一样。当然,有些夫妻之间也许偶尔才像春天般交流一次,但孕育中的种子也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珍惜这贵如油的春雨,它们会强迫自己尽快生长。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是的,这些生命也会存活。它们浑身是刺,不是用来自我保护,而是用来吸收和保存那难得的水分。

  好了,无论是仙人掌,或是向日葵,那些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孩子终于从母体分娩出来,父母终于可以触摸到自己的成果。除欣喜之外,大多数父母也许无法真正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个小生命的生长过程,将会记录下他们夫妻关系的全部数据。因为正是现在这株嫩芽、明天的小树和后来的大树把乾与坤(父与母)联系在一起:它的根扎于地,枝伸向天,如同孩子依赖母体存活,依靠父爱健全。更明确些,小树记载着天地关系,那么孩子当然也就记录着父母关系中的全部信息。

  这不是理论与推测,而是一个事实,不存在可分辩性,谁会跟老天较劲呢?因此,孕育生命没什么可解释的,它是自然规律的一种呈现。可是,当人们非向它讨个说法时,许多学问也就诞生了。这样看来,心理学与植物学没什么本质区别,因为它们都是天地关系的产物。

  好了,再说下去就没什么可神秘的了,那么,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精卵结合的那一粒种子从孕育到生长的全过程。当然,我们不是生物学家,所以我们的重点不在观察细胞分裂和基因突变,然而我们的角度也许更加玄妙,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上述程序的制定者,也就是说,是谁,或者是什么力量让细胞分裂或基因突变的,那个所谓的造物主,究竟是谁?

  ?爱的起源——同体共生

  其实人类从生育到成长的过程非常接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因为你和我最早也缘于单细胞,并且就像最初的生命在海洋中孕育一样,最初的胚胎也依附于母体的子宫,并在羊水中孕育成长。

  达尔文没有说细胞分裂,“物种起源”只是推测生命从低级走入高级的过程,他将之称为进化,直到进化为人类。其实,人类并没有背弃这个传承,只不过胎儿以细胞分裂的形式逐渐长大。为了适应环境(子宫),它以脐带作为能量交换的工具,那时的它,与母体共生,就像母体中的一个器官,所以它并不具备个体生存能力。

  然而,它毕竟要成为个体,与母亲体内其他器官不同之处,在于它越来越大,直至成为“异类”,非出去不可。

  为了证明自己不同于母体内的其他器官,这个小生命在3个月左右便让自己具有了感知情绪的能力(有些还会提前)。但这一切,母亲是无法知晓的。许多母亲认为腹中的它只是一个与自己的情绪毫不相关的小东西,迟早要把它生出来,却不知道这个小东西已经开始“爱”上了母亲。这种爱虽然原始、简单,却极为纯粹。比如它会让自己全然地与母亲同化,包括情绪——你哭,我就哀伤;你快乐,我也开心……只不过它还不具备在腹中哭泣或欢笑的能力,它只是以胎动呈现情绪起伏(虽然它并不知道那些情绪意味着什么),或全然地把母亲的情绪能量“记录”下来,成为自己天性中的“程序”。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5-14 15:48 |只看该作者

  又比如,当爸爸坐在妈妈身边,开心地抚摸着妈妈的肚子,并把头贴在妈妈的肚皮上倾听胎动时,那个小东西就可以感受到有人在“这间屋”外关注它。那时的它非常放松、释然,并以“老实地待着”或“偶尔踹一脚”来与父母交流。但它非常注意分寸,不会让子宫破裂,不会让父母不安,只是一种“呵,我知道你们喜欢我!”的亲密反应。它通过这种亲密的反应向父母“打招呼”。然而此时,也许这位父亲说了一句:“唉,如果是男孩子就好了!”或者说:“看样子,这是个男孩子,不过我更喜欢女孩儿。”

  包括这些与性别有关的判断在内,父母所有的念头都会与腹中的胎儿“真情互动”。但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除父精母血提供的细胞(肉体)外,还有一项程序控制着所有关系,这在许多宗教的经典中都有阐述。在佛教中,这项程序叫“因缘”,是它之所以如此存在,并投胎到你腹中的那个理由。

  ?“天生”的情绪

  这是生理学所涉及不到的领域,因为它是反物质的,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与父母共有的。它,可以称为情绪,也可以称为心性(佛教说法),按密宗释义,就是投胎的那个灵性。如果它看重父亲,那么就会投胎为女儿身;如果看重母亲,就会投胎为男孩儿。当然,这也许无法用现代科学加以诠释,不过用于慈悲说却意义重大,因为那些重男轻女的父亲,正是辜负了投胎的女儿。

  父母们固执地认为腹中胎儿听不懂他们的说法,感受不到他们的念头,其实他们错了,那个小东西,比他们还“清楚”他们在想什么。因为那个小东西不仅是父母身心的结合,还是这一对男女情绪的因果产物,也就是说,那“投胎的精灵”,是“瞧得起你”才让自己来此安家的。在此安胎之前,它也经过筛选,尽管它们大多数事与愿违,然而,它们还是对安全感与归属感充满希望。

  胎儿感受父母的情绪,正如佛教所涉及的“心通”,这不是指它掌握父母的逻辑思维,而是指对父母的“感知”程度。胎儿“感知”父母,要比父母了解自己更深、更透。因为胎儿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接受信息,可成人只是用头脑。正如我们的胃接收到食物时,远比头脑的选择更直接——头脑可能反映出馋的信号,胃却是真正的“劳模”,它在处理头脑的指令。

  孩子好比是胃,家长就像是头脑。二者对人体的了解程度有所区别,一个靠逻辑判断和条件反射,一个靠感觉。因此,胎儿会随着父母的情绪而波动,母亲的任何起心动念都会以新陈代谢的方式,动用全部的组织系统传递给胎儿。这里面包括物质代谢和情绪变化,它就是母亲的心。又因为母亲的心会随时受到父亲的强烈影响,所以胎儿会直接地感受到母亲,而又间接地感受到父亲的情绪。

  ?父母之心造就孩子天性

  这并不是指一个女胎会因父亲的重男轻女而感到不安,它还不会表达不安,它只是会随着父亲的想法而让自己呈现为男胎的状态,这就是“共存”。所以,重男轻女并不影响生产,只是这女婴生下后,会或多或少呈现出男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在母体中,它就已经开始“取悦”父亲,比如胎动强烈。还有时,当父母对生育表现为犹豫、困惑或恐惧时,胎儿也会以强烈的胎动“体现自己的存在与不安”。

  男胎因对母亲的依恋而更加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情绪,比如怀孕的母亲感到孤独时会哀伤,也许是因为父亲工作忙没有陪到母亲,也许是夫妻关系不良……总之,母亲的负面情绪一旦表达出来,男胎便会自动地迅速增长或畸形发育,抑或是以比较强烈的胎动来提醒母亲“他的存在与陪伴”——胎儿只接收到母亲真实的需要。因此,男胎的情绪也开始波动,比如过早发育和表达不安,这一切既是他的,更是母亲的,他们母子一体时,已充分呈现出相依为命的特质。

  如果母亲不爱女儿(不接受自己的性别),或是性格中有一种“不想成为母亲”的特质(心理年龄不够成熟),那么腹中胎儿就有可能不接受自己。因为不接受女儿身,这项暗示就是“女性不该存在”,那么胎儿就极有可能短命。她必须执行母亲发出的指令,这指令也许只是母亲过去的经验,比如假小子经验,或者重男轻女的经历……而如果这位母亲尚未作好当一个母亲的准备,还只是一个期待怀抱的女孩子,那么胎儿也有可能呈现出不安,道理很简单:你不是纯粹的母亲,它就不能作全然的孩子。母亲作好准备不单指生理上的怀孕,更主要的,是她的心理年龄是否足够成熟。

  ?生育恐惧

  心理不健全还表现为有些母亲对生育表现出深深的恐惧,甚至会发展为产前或产后抑郁。然而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无法觉察抑郁的初始原因,她们只是单纯地害怕,总把生育想象为过“鬼门关”,然而,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有时会真的像魔咒一样应验。抑或把养育孩子当作打仗一样艰险、创业一样困难——比如有些人会算笔账,而且在20世纪末,就有人算出,把一个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需要近50万元人民币。当然,现在的账面上可能又会多出很多开销。

  然而他们也许并不知道,那些账本与生育几乎没什么必然联系。比如一位女士结婚很久,就是不敢生育,然而她自己也是医生,坦言自己恐惧生育。经过交流得知,她的母亲生她时就难产,后来总在她耳边渲染当年的生育痛苦,还总说些什么“我坐月子时,你爸爸没良心,天天出去,根本不照顾我……”之类的话,搞得她越来越恐惧生育,而且还抱怨老公。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5-14 15:48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位女士与婆婆长期不和,原因是:她已经结婚10年,却总在采取避孕措施,搞得婆家后继无人。究其原因,是这位女士对生育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后来经过心理咨询才知道,她童年时总看到爸爸忍受妈妈的欺负,所以作为长女的她,总是习惯性地站在爸爸一边。因此,妈妈也会打骂她,还夹杂着一些诸如“死去吧,生下你真够倒霉的!”之类的话,这使她非常恐惧母亲,也得到一种暗示:“母亲不会喜欢孩子”。后来,她也将对母亲的恐惧转化为对婆婆的仇视(投射)。于是当她自己到了生育年龄时,这些暗示便像魔咒一样将她催眠,导致她不想做,也不接受做母亲。

  ?无奈的剖宫产

  让我们再回到母亲的子宫里看一看。不安的胎儿会以强烈的胎动来表达它的躁动,或近十个月也发育不全,或脐带绕颈,或难产……总之,母亲不纯粹,婴儿就不纯粹。这种不纯粹并不一定表现为体型较小,有时甚至呈现为截然相反的状态,比如体型硕大、而性格幼稚,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大人”。

  许多研究资料都可以证明,胎儿在母腹中完全可以成为小大人,特别是在那些孤独母亲的子宫当中。如果她怀的是男胎,这个男胎接收到母亲的暗示(因孤独而需要陪伴),于是他就会实现这个程序:急于让自己成为小男子汉(以满足陪伴母亲的需要),这就难以避免因发育过大而难产。当然人类有剖宫产,这是人类为了解决上述反常发育而采取的科学手段。

  有位妇产科专家说,剖宫产母亲常常会出现腹壁粘连、疝气、切口着床等并发症,所以她并不主张剖宫产。她坦言虽然大多数医生都乐于为孕妇做剖宫产,因为手术时间很短,很省事,可它违背了自然规律。因为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不可能有剖宫产经验,它们必须自然生产,它们必须与自然共存,否则连生育都无法完成。

  自然生产是母亲和胎儿共同努力的成果。那种从阴道慢慢钻出来的过程,胎儿与母亲同样受罪,因此他们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这种痛苦与快乐的过程。然而更大的意义是,孩子在接触新环境时,感受到“不必急于承受”,而是一种“慢慢来”的适应过程。这个经验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同时也培养了最初的耐心与随和。

  但剖宫产让一个婴儿不经过阴道来到人世,所以,这个婴儿就必须在瞬间接触空气环境,而不是慢慢地适应这个非羊水环境,因此,它的天性里有一种“被迫”,一种“急于适应”和“不得不接受”的特质。又因婴儿接触空气时的第一反应是用肺呼吸(而不是再用脐带传输),所以许多剖宫产孩子的肺比较敏感,呼吸道是他们一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因此,有些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并不一定是欣然和乐观,除了表达肺活量(开始运作)以外,它还往往意味着愤怒、发泄和恐惧,因为没有“慢慢来”,因为“被迫”,因为“不得不”……

  ?所谓胎教

  那么,为了尽量符合自然规律,让我们再把时光倒退至怀孕期,对这个胎儿进行“心理干预”,让它尽量健全,避免发育不良和脐带绕颈,也避免成为力不从心的小大人。这就是所谓的胎教。

  有的父母认为胎教与音乐或美术有关,旨在“为腹中胎儿培养艺术细胞”。然而上述研究已经阐明,胎儿对父母情绪的感受是纯粹的,所以它无法“看到那些作品”,也听不懂那些优美的旋律。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感受情绪和接受营养(通过脐带与母亲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所谓的胎教不是对胎儿实施教育,而是对父母,特别是对母亲进行心理调节,因为母亲的身心与胎儿同步。

  如果母亲爱好艺术,并能让艺术作品感染自己的情绪,那么,胎儿会自然地接收到母亲的愉悦,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信息,包括所谓的艺术美感(虽然胎儿并不知道它叫做艺术)。可生下后,婴儿一见到美术作品,或是听到音乐,它也许就会呈现出喜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并不奇怪,因为喜悦可以让它在母体内吸收到更多的营养,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然而许多母亲的兴趣可能不在艺术方面,她们或许将自己的快乐与满足更多地寄托在夫妻关系上。那么,当老公体贴她时,她就会愉悦,这种愉悦的情绪也会传递给胎儿。因它携带的信息内容是夫妻和谐,所以胎儿更会感到安全,这种家庭关爱起码对胎儿的天性(原始心态)有相当大的益处。

  所以,真正的胎教是母亲的愉快,进一步说就是健康的爱。它基于男女相悦的本能(荷尔蒙),进一步,它会发展为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实际上与胎儿的原始状态相对应了,因为它本来就是父精母血的载体,那么父母相爱,身心交融,对胎儿来说就是身心统一。

  胎教的内容非常多,比如父母的分工合理、凡事商量、彼此尊重,那么胎儿就会安心地发育自己,它不会因母亲的孤独而让自己发育过快,也不会因性别反差而让自己“讨好”父母,更不会因父母矛盾而不安和躁动(以表达它的分裂与抗议)。这就好比种子在水土和空气均比较充足、稳定的环境下生长,就能长得结实,均匀一样。

  但父母不要指望艺术家就一定会生出一个偏爱艺术的孩子,医生就一定生出个从小对生理解剖感兴趣的孩子。父母的外在标签不会复制给孩子,孩子承袭的,只是父母的“干货”,即“遗传本质信息”。本质信息里包括父母真正的需求、情绪、思维习惯、左右脑的发达程度和情商与智商的处理能力。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演化过程,它与环境有关,与夫妻关系有关,与许许多多因素有关——无数种关联只表达着一句话:事事无常。因此,决不可将自己的某项专长强加、复制给孩子,那势必会为自己和下一代带来诸多烦恼。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5-14 15:49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基石——最初的生存经验

  有些父母认为:“我们的孩子就是剖宫产,事实证明,他/她的确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还有补救的办法吗?”

  其实,一切都是事在人为,与其说补救,倒不如说是预防。别忘了,爱才是身心健康的基础。那么,就让我们从这个小生命的呱呱坠地开始关注,并给予他/她健康、科学的关爱,因为所有的信息,都会成为孩子的第一生命经验,也就是性格的基石。

  ?破胎而出

  如嫩芽破土或幼虫破茧而出一样,胎儿从母体到外界(无论是顺产或剖宫产)的过程和感受,都是痛苦的。他们的啼哭本身就是一种证明。同时,他们必须通过啼哭而强烈地呼吸空气,激活肺功能。然而此时,周围的所有人都会兴奋,虽然他们表达情绪的状态各异,但如果那个婴儿当时已经有理性思维,可能认为这些人都在幸灾乐祸。因为,脆弱无比的肌肤正在感受异于子宫的摩擦及流动,那些痛苦来自于大人的抚摸、拥抱、亲吻、说话时的口臭、声浪震动、空气流动以及光线刺激……

  但任凭他们如何抗拒,事实都无法避免,他们破胎而出了,成为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个体。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身体存在,而不再是继续依靠母体新陈代谢的寄生品。

  有些胎儿出来时毛发浓重,甚至囟门关闭。这种婴儿(此时,他们已经完成从胎儿到婴儿的过渡)多半体型较大,那证明他们在母体内已经提前进入了角色。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急于陪伴母亲(成为小大人),而使体内的钙质发育过快所致。此时如果心跳频率没有跟上,便极有可能导致后天的力不从心。

  而无论他们的未来如何,现在他们只想啼哭。可能他们会暂时睡去,以慢慢磨合从母体到外界的适应能力;也许他们会做梦,梦中,他们或许会回到母体……

  但他们必须活在当下,于是醒来会接着啼哭。这很正常,他们必须通过不住地呼吸与情绪波动来感知并接受这个世界。就连现代心理学也不得不承认:哭泣所携带的情绪能量,对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远超过药物和运动。其实婴儿早就“知道”这一点,只不过大多数在传统家庭出生的婴儿,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被迫压抑哭泣,因为在父母看来,情绪波动是不健康和不正常的表现。

  被压抑的后果往往会导致性格反弹,有些会演化为青春期叛逆,有些会埋下疾病的种子,也有些会肥胖,或者发展成沉溺性行为(对某事上瘾)……

  但婴儿还没有能力反弹,他们甚至在刚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有两条腿。他们像美人鱼一样:下肢不太受“指令”支配,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两个肢体将来会用于走动和站立。但他们感觉到两条腿不再需要像在子宫内一样永远蜷缩着,它们可以伸展、弯曲或摇摆,另外,末端(脚趾)也有感觉。于是他们试着去让它们接触更多的感觉,这就是下肢最初的体会。

  然而有些大人会把婴儿的腿裹起来,他们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腿长直,也不会让婴儿再折腾。但婴儿的感受,就如同我们今天把两条腿扎起来,或伸入狭窄的石缝里;又如戴上脚镣般,或像孙悟空一样被压在五行山下。

  总之,大人们对婴儿的态度,从此时起已经与婴儿的本能需求相反了。他们不像鹿妈妈一样,当鹿宝宝刚生下来就任由它们自由发展。因此,我们大部分人从刚出生时,就已经体会到了被无条件控制、约束和失去自由、限制本能的滋味。

  ?哺乳

  约束婴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喂奶时会省事儿。此时的婴儿更像是一个容器,母乳被倒入这个容器中。对许多母亲和老人而言,容器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他们会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婴儿是否吃饱。

  在20世纪末,西方某国家有一项民意调查,题目是:你认为在20世纪,谁最应该受到诅咒?

  问卷收回后,调查者发现,答案并不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是一名心理医生。因为这个医生曾经发表过一个重要的母乳喂养观念:婴儿应每过4小时吃一次奶。

  也许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容易理解,而且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过“强迫喂养”这种现象。比如有一次,我在医院就看到一位母亲当众喂奶。婴儿在她怀中挣扎,但母亲仍然将奶嘴一次次捅进婴儿的口中,最后,那个婴儿终于安静下来。与此同时,周围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用激动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母子,这位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前者,用时间控制喂奶;后者,用观念控制喂奶。他们都不是婴儿,因此,他们都不知道婴儿是否已经吃饱。他们都没有能力,也不想与婴儿换位思考,所以在心理学看来,他们都是在通过自己的想法强暴婴儿的胃口。

  “食色性也”,饱与饿是动物的本性(本能感受),婴儿与老人无异,动物与人类无异。可动物能够在吃饱后离开或睡觉,人类却不能,因为人类会替代喂养。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它的负面,就是让一个婴儿越来越远离本性(自己的感受)。

  心理学和生理学对零到两岁的哺乳期有非常详尽的描述,但无论怎样描述,都回避不了一个事实,也就是喂养不良往往会给一个孩子造成不同层面的心理后果。比如厌食症、肥胖症、强迫症。据研究,有些急躁、焦虑、叛逆、孤僻等性格特质也与不良的喂养经验有关,虽然并不绝对,但足以引起重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5-14 15:49 |只看该作者


  问题就在于,家长认为的饱与饿,或多或少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一个老人经历过贫穷、挨饿,那么吃对他(她)而言就意味着无比重要,他(她)就会把吃得多当作爱孩子的一项重要标志。这就是以己度人,却不知,婴儿没有他们那种经历,也毋须为他们的经验负责。

  因此,当婴儿吃饱的时候,就应该放弃喂食;饿的时候,就应该喂食。饱与饿的时候,婴儿都会有所表达,每一位母亲,只要放下观念和教条,就可以本能地感知到自己的宝宝每时每刻所呈现出的真实状态,那么相应地提供适量的喂养,婴儿就会在此感受到安全与释然。

  说到安全感,就算是长大成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餐时,子女也应该坐到母亲的左边,因为大部分母亲不是左撇子,也就是说,她们都会用右手喂奶或喂饭。这种母与子/女天然的体位,会为他们双方提供习惯性默契。就算孩子已经中年或老年,如果母亲健在,也是这种体位。因为,就算是生理上已经断奶,所有的人在母亲眼中也是孩子,就让这种状态延续下去,这种状态,就是我们中国人俗称的“根”!

  ?肺活量

  当婴儿在襁褓中的时候,他/她的需求全部要通过哭喊来表达。当然,他/她无法描述出自己需求的内容,但呼唤是起码能做到的。那时候,他/她也许是饿了,也许是渴了,也许是尿了或拉了、冷了、病了、怕了……总之,他/她都在呼唤亲人来帮他。这是他/她的本能,也是他/她那个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想一想,如果此刻,那第一声呼唤没能看到亲人并得到帮助,那么他/她会怎样?一般人都有这个常识,他/她会本能地提高音量。但若还没能满足需要,再提高……直到有那么一个音量足以把亲人唤来,那么,这个音量所代表的“肺活量”等生理指数就会被这个幼小的生命记录下来,成为他/她成长需求的“安全值”。这个值会永久地存入大脑,然后,他/她便习惯性地用这个安全值与亲人接触,与生活接触。而这就是急躁,就是高嗓门儿,就是肺火过旺或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肺与胃肠道相应。如果一个人的肺火过旺,那么其胃肠功能不会太好。其实,这也能在婴儿的襁褓期找到根据:婴儿的呼唤,或称哭喊,无非是与吃喝拉撒有关,其实就是胃肠功能通过肺活量(哭喊)来表达的方式。

  ?“内向”从这里开始

  大多数婴儿都会睡在母亲或双亲身边。他们的生物钟与大人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很小,代谢很快,进食与排泄的周期很短,可能一两个小时后就又拉了或尿了。此时他们也会哭,也许那时母亲刚刚睡着,父亲也打起了呼噜。然而婴儿可不管那一套,他/她的本能是啼哭,“哇”地一声:“我难受,快帮我换!”或者“我饿了,快喂我吃!”……

  没办法,起来吧,谁让我们生他/她了。可如果父母表现出反感,或者偷懒,婴儿的需求便没得到满足,但他/她也会自然地将屎尿排泄在自己的贴身衣物内,并承受着肮脏、恶臭与黏稠等滋味儿。

  在适应的同时,他/她也会记录下一个信息:“我的感受并不重要,我不会得到帮助,承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或本该如此。”因为得不到及时帮助,所以他/她也会认为:“无论我怎么表达也没有用,不如不再表达。”这或许就是内向性格的缘起。

  进而,长大后也许会发展为:“忍受痛苦才是正常的,及时得到协助反而不正常。”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受不了好”。

  那么,你就不要对你的孩子质疑,问他/她为什么不爱说话,不善于直接表达或善于隐忍,这或许与他/她当年睡在父母身边的经历有关。那么,他们即使不哭号,也不代表他们的肺运转正常。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孩子得不到协助时,他们会自然地发展出憋气(为了憋住不排便),那么,他们的身体垃圾和心理垃圾都没有得到排泄。因此,新陈代谢的周期就会被破坏,引起身体免疫力降低,对疾病或是对各种细菌的抵抗力较弱。虽然养成了吃苦的精神,可同时失去的是整洁和放松。

  因此,养育婴儿是最劳神之事,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最好不要急于生育,因为还无法对一个小生命负责。

  ?排泄与领地

  有人说,一只成年狗与2岁孩子的智力相当。我们暂且先不拿这两种不同的生物作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狗到处撒尿是为了标明领地。同时我们在大部分孩子的行为中也不难看到这一特质。

  他们会把玩具撒得遍地都是,还有就是他们也许会在床上或地板上到处撒尿。然而婴儿不是为了用自己的气味来标明领地,他们只不过在为所欲为。他们的领地概念,就是他们最初与家庭的关系。

  婴儿没有厕所概念,这时他们的确与动物无异。为了使他们区别于动物,父母采取的方式常常是为他们把屎把尿,或是用特定的尿盆加以强化和约束。这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原始森林的标志之一,也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区别动物的教化方式之一。只不过,当这种方式运用不当时,便会给婴儿留下不良的心理后果。

  打个比方,如果父母在把婴儿撒尿的时候表达出对臊臭的强烈反感和厌恶,那么婴儿虽然不大理解大人反感的原因,却会效仿着或感受着大人的情绪,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正常的排泄及生理功能生出厌烦:原来此事是如此的令人生厌,原来排便是如此的肮脏。再进一步,原来这种感觉是如此的不良,原来我是如此的麻烦。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5-14 15:49 |只看该作者

  再来,如果婴儿在床上或地板上排便,大人的表达除上述反感之外,还有愤怒与发作,那么给婴儿留下了什么?

  第一,排便是不对的。

  第二,环境、亲人不接纳我。进而,这里不属于我,不欢迎我,或我不该存在于这里……

  从把尿的反感,到上述的麻烦,婴儿开始进入最初的社会化。那么他们从大人的态度中得出的与环境之间的负面关系,会使他们对环境感到怯懦,无法与环境和睦相处,因为环境排斥自己、讨厌自己。

  这种负面暗示延伸至少年、青年、成年,其本质仍然不会有所改变。除上述与环境的隔膜之外,与排泄相关的疾病,以及恐惧被排斥、被厌恶,认为自己是个麻烦等性格特质,也会等待在那里。没办法,从小他们就被输入了负面程序,那么这台电脑又如何不中毒呢?

  为此,聪明的父母会引导孩子适应厕所排便,并用自己的态度暗示孩子: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本无好坏,只不过人人都会在厕所进行。这就是最初的道理与规范。

  决不可把孩子教育成闷闷不乐、过早具有成人思维的人。

  ——〔苏联〕加里宁

  生之为人——性格的初步形成

  好了,那个小生命已经学会直立行走了,那么他/她的思维也必须随着进化而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即“成为一个人”。

  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动物,那么第二部分我们必须让这只小动物走出伊甸园,从事人类的进化。所以在此我们开始讨论最初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一个婴儿、一个幼儿或者一个儿童是怎样接收观念信息的。由此,我们把亲人拉进来,把亲人的观念、教条和习惯拉进来,那么孩子面对的,不仅是基本需求了,还有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于是孩子开始处理人类文明的数据,并从此开始真正的学习。

  是的,这一部分开始谈学习。因为大人开始为孩子缔造经验,开始把自己认为的那些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那么,就让我们觉察一下这些无形的信息对一个生命的最初影响。

  ?溺爱的后果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送婴儿用品,因为那个朋友的孩子刚出满月。

  敲门许久,里面传出不知是什么动静,但他们还是把门打开了。几个妇女在房间里蹑手蹑脚地在白纱布帘中穿行,真是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我知道,这像皇家宫殿般的一层层布帘,是为了挡风。

  有人接过我的礼物,但并未表示出兴奋与谢意,像是在应付着、礼节性地接收,然后目光中流露出对我尽快离开的希望(可能是因为怕我把身上的寒气带进温室)。

  可女主人还是挺给面子的,从里屋抱出了她的宝贝女儿让我看,就像是捧出一颗祖传钻石。当我刚探头观看、正酝酿着赞美的语言和惊喜的情绪时,婴儿就被另一个年纪较大的妇女飞快地抱走了,只留下欲言又止的我尴尬地站在那里。

  出门后,我突然感到外面特别冷,第一次感受到春天的寒风是如此的刺骨。但这绝非是遭到冷遇后的失落,而是我感觉到的环境反差。

  是的,如果我是那个孩子,能适应得了北方的气候吗?如果我是一头刚生出来的小鹿,是不是没有权利在草原上存在,而必须被妈妈拖到一个不见风的山洞里?

  如果我是那个婴儿,那么我所感知到的是:这个温室是大人们以他们的想法为我缔造的。他们认为我怕风,认为这风会吹坏我的身体,甚至认为窗户和墙壁都挡不住寒气……他们给我留下的经验,就是我应该适应这个“真空”环境,不可以接触自然的室温与空气交流,应该在温室中长大。那么,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就会配合着他们的爱而变得脆弱。

  我知道,那一家人本来就是从南方过来的,他们平时就不喜欢北方的气候,特别是风沙。然而,平时他们只是口头上说说,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宝贝后,便把这种不喜欢放到孩子的身上。不过,这倒使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据说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鲁侯得到了一支美丽的海鸟。鲁侯是那么喜爱它,每天给它奉上最香的酒肉,并让全国最好的乐师为其演奏。然而不到三天,海鸟就死了。

  庄子听说这件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唉,海鸟,应该被当作海鸟来对待。”他的话可以引申为“不应该被当作人来对待”。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鲁侯是真的爱着那只海鸟,然而却用他的爱,杀死了它。那么,有多少大人也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

  ?在牙牙学语中学习和吸收

  在佛教的“唯识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其实没有所谓的声音。如果你听到我说话,那是因为我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波与你耳内的鼓膜振动相应,产生共振。同时,这个世界上也并无颜色,那是因为可见光中的波长与肉眼角膜中的可接收波长的范围相应,其实也是一种共振。以此类推,鼻子、舌头、意识和感觉,都是如此,这就是佛教所谓的六根产生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产生色、声、香、味、触、法)。

  想象一样,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对感觉器官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声音、看到颜色、闻到气味、尝到味道、感到触摸等,但并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怎样?

  我们也许不认为那是骂,那是发作,那是白天和黑夜,那是臭和香,那是甜或苦,那是爱,那是冷……是的,我们只是单纯地接收着这些来自环境的信息,我们并不知道应该何时高兴或生气,我们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可爱或父母的表情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对我们自己,我们都感到有些古怪或不知所措。因为周围人的表情太丰富了,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表情中夹杂着的许多内容与我们有关,并直接关系着我们的饱与饿,冷与热……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5-14 15:50 |只看该作者


  是的,父母的表达与我们的生存有关,所以我们不能不在乎了,我们必须知道并掌握那些表情和声音当中的意义。为了生存、为了沟通,我们必须知道他们那些状态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们开始启动大脑,观察和倾听,模仿和学习;并试着与父母互动,在许多次尝试后,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获取,怎样才能讨他们高兴。

  语言,对一个婴儿来说一开始只是嗡嗡作响的振动和噪音,就像不懂音乐的人听到琴声后的感觉。可当这些“琴声”与你的生存有关时,你就必须听懂,并要学着弹奏。因此,那些声波信息便有了意义。叫妈妈时,那个女人就会高兴,并走过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哦,那么妈妈就是一个符号,是最安全且保障生存的第一符号!

  以此类推,所有的声音中都夹杂着某种情绪信息或行为动作。当这一切打包传递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就是那个婴儿,就会用全部身心感知:轻拍和吟唱,伴随着温存和包裹。这与黑夜和灯光有关,而这一切似乎都会在吃饱后进行,并且慢慢进入安静的状态……

  我们还会感知:我们的舒服会流露在脸上,此时的大人也会那样(当时我们并不知道那叫高兴)。同时我们会得到陪伴与接触,周围会有更多的信息传递(玩具或更丰富的语言)。哦,原来舒服并表达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于是,我们会把这个舒服和表达继续下去,以取悦父母。可如果这舒服的表达凝聚了更多的信息,那就是兴趣。兴趣中有父母的语言、情绪和动作等,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的兴趣是天生的,它们都是在这一阶段被父母培养而成的,只不过大多数父母并不知道而已。

  任何一个婴儿都没学过“唯识论”,却都是它的“忠实信徒”。如果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接收到主观意识,是不可能一生有那么多烦恼的。这一点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进一步深入阐述。但庆幸的是,我们终于从鼓膜振动和红黄蓝中感知到情绪符号,我们开始加工那些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携带着大量的父母经验,这些经验与我们的生存直接挂钩,因此,我们必须在乎,必须刻意观察和模仿,也必须学习和全盘吸收。

  语言、情绪和行为,被心理学称为表达和接收的三大要素。其中语言所代表的内容,无论它有多么深奥或简单直白,只占到表达和接收内容的7%!没办法,那就是一些符号,是载体,所以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大人们总强调的“孩子要听话”,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无奈!

  其实孩子听的,是大人的情绪和行为(肢体语言),这才与他们的生存直接挂钩,二者成为接收内容的93%。因此,孩子们更容易观察和模仿家长,并从中吸收到真实信息。所以我们才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感知爱的过程

  父母对婴儿或幼儿最多的语言表达就是“爱”这个字,什么可爱、亲爱、疼爱……孩子在这些相似的字眼儿里感受到舒服与安全。于是,他们会把食物、保护与一切需求同“爱”这个字联系起来。

  著名作家刘墉有一次谈到他3岁的小女儿时说,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给女儿买礼物,但有一次他忘了。回家后女儿没见到礼物,便说:“爸爸不爱我了,爸爸不爱我了……”

  幼儿把自己的需求同爱直接联系,是一种本能,也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所以爱需要传递,并需要被接受和感知。由此联想到有些人,他们会把爱挂在口头上,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对方就感受不到爱。

  当一个幼儿感受到爱,也就是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她一方面会享受爱的果实,另一方面便把这种互动的方式记录下来,成为他/她将来传递爱的程序。比如说,当一个母亲喂养孩子时特别用心,一边喂一边把爱挂在嘴边。然而,这个孩子已经吃饱了,却迫于母亲的压力而过度进食,那么,当这个孩子对外界表达爱时,也会把很多内容添加进去,让对方感到压力与恐惧。如果对方是配偶或恋人,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同样,当“打你是因为爱你”的程序被输入后,孩子也会如是对待他/她所爱的对象。

  爱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也可以说,亲子教育的核心内容全部是在围绕着它做文章,因此我们无法在这小小的一节里尽述其详。但我们至少可以分析一下这个爱字的写法。

  繁体的爱字(愛)是用心感受之意,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没有感受或接受,那就不是爱,而是强加。西方心理学称之为强迫或“非爱行为”,即:打着爱的名义对一个生命实施强迫的行为。
  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传递的就是这种非爱行为。比如逼着孩子从事父母希望的事,把一块肉塞到孩子口中,把一种观念灌入孩子头脑中,而不管孩子是否有能力,或愿不愿意接受。当然,他们会说“都是为你好”。好的,孩子记下你传递“好意”,也就是表达爱的方式,等他们长大,自然会模仿你的方式把“好意”传递给他们所爱的对象。

  现实中,有那么多费力不讨好的人,自己的一片爱心,却让周围的人感到有压力,进而纷纷躲避,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如果你不幸被我言中,那么就请你在当下不要再把这个“好意”传递给你的下一代,好吗?

   从爬行到直立

  有一个试验可以观察幼儿的行为成长。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5-14 15:50 |只看该作者

  许多父母会把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放进学步车内,它会支撑和保护着孩子跌跌撞撞地走。孩子在行走时,会不时地回头观望大人。如果父母以关注和鼓励的目光、情绪、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舒适,那么他/她就会继续尝试着走得更快、更远,他/她会表现出更勇敢、更果断与更坚定。可不要小看这个互动过程,因为,它就是最初的创业精神!

  这个过程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重大。如果这孩子脱离了学步车,在客厅里踉踉跄跄地来回走动时,不小心摔倒了,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

  母亲和奶奶的第一反应大都是扑上去将孩子扶起,然后进行安抚和鼓励。总之,她们心疼了,她们为了不让这个心疼继续下去,赶紧去操作她们认为的正常状态。此时,孩子会从大人的态度和行为中感知到摔倒是不好的、是不被认同的,是需要别人,特别是女人的扶持才能够站立的。

  此时的孩子,失去了自己从摔倒到站立的经验,失去了感受骨骼、肌肉在这一过程中的协调,他们被迫学习到这一肢体运动中的情绪(大惊小怪、伤心等)。他们的骨骼发育因此而缺少缓冲与弹性,缺少自主调节的能力,只因为满足大人的心疼。因为在大人的心目中,摔倒是不好的,是要受伤的。这来自大人的经验,并不是孩子自己的经验。

  医学上早就证明,在安全状态下,孩子摔倒时受伤的几率几乎为零,因为他们离地面很近,而且骨骼柔软,弹性较大,很容易自我调节。本来,这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如果被强化和渲染,其后果是什么?

  是足球场上的队员被对手铲倒后的发作,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败后的一蹶不振,是脱离父母怀抱之后的无法自立……

  因为他们不曾经验自己站起的过程,一切被替代,被大人所谓的观念催眠,被这种畸形的爱所暗示。

  另外,有些大人,特别是老人,忌讳孩子趴在地板上玩,他们怕孩子会因此而着凉。其实,这只是老人的经验,因为老人一般最怕着凉。可是,一个孩子就是从爬行开始学习与地面接触的。与大地接触,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心理学早就证明,如果一个孩子缺乏爬行的经验,他/她的智力便会受到影响。但这一说法有什么科学根据吗?

  有的,血液从心脏泵出,进入全身的新陈代谢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因为是规律,就有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最初的胎心跳动得很快,意味着新陈代谢的周期很短,一个小生命在快速发育。这种血液供应状态会维持到破胎而出,并随着婴儿的爬行而逐渐变缓。那个身体的全部运动(爬行)和打滚,正是从原始状态到直立行走的过渡。此时,血液对幼儿的大脑等肌体器官的供应还是一个相对充足的娘胎状态,可如果让婴儿尽快站起,就如同让他/她远离地面,这就像我们有些大人,如果忽地一下子站起来,头脑有时会发晕(脑缺血)一样。

  因此,不到他们自己感觉可以站起来的时候,大人不要以自己的经验强迫他们。如果他们听从了大人(而不是自己)的指令,那么违反肌体发育的自然规律所导致的脑缺血,则有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

  爬行、站立、行走、摔倒、再站立……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除非在悬崖边、水池旁,或接近电门和菜刀时,大人最好只是在一旁关注和鼓励,并要在孩子练习行走的范围内将那些棱角和危险处保护起来。这,就是一种支持,让孩子在这种爱的互动下感受最初的自立。

  ?玩具与良知

  在上述的章节中曾经提到过孩子会把玩具散落得遍地都是,那是因为他们把玩具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或是自己触觉的延伸。因此他们的行为更像是一只小狗(以尿液标明领地)。因此,儿童的世界就是玩具的世界,在他们眼中,玩具不是大人概念中的玩物,而是他们真正的财产,就像大人对自己的汽车和房产一样。

  可当孩子没有“汽车”和“房产”时,也就是他们对财产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就会生出和大人一样的自卑心理。当然,孩子的自卑心不会像大人般复杂,而是简单的那种“因得不到而想要”。

  孩子会把玩具与家结合起来,因此玩具的缺失有时会让他们感到爱的匮乏。这就显得问题严重了。满足吧,孩子有可能会生出理所当然的心;不满足吧,又有可能生出自卑的心理后果。这可如何是好?

  因此,关键在于这玩具和爱的提供者,也就是家长对节奏的把握。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逛庙会,面对着那些玩具,他当然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到了食品店一样。因此,他指着那些玩具请我购买。我当然不会拒绝他,但又不能全盘满足,于是我频频点头,并给他讲起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我的故事是自己当年如何用树枝制作弓箭,他听得津津有味,便把注意力集中到弓箭上。之后,我蹲下来对他说:“请你帮爸爸办一件事。爸爸今天只带了50块钱,那个弓箭就35块,可一会儿你还要吃肯德基,也许钱会不够,所以请你帮我算个账……”

  儿子思索片刻:“那我不买那个弓箭了,那个短剑多少钱?”

  其实,买什么玩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而不是一味否定和禁止,并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从中,他学会体谅和算计,也就是最初的规划和人事管理。

  我童年的那个关于弓箭的故事也许是编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把他引入到我的游戏规则,在平等的年龄状态里交换意见。然后再一步步按家长的节奏完成筛选,从而把每一次提供玩具当作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5-14 15:51 |只看该作者
  然而,如果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否定,那他们有可能得出以下结论:“我的需要不该得到满足”,“父母不喜欢我”,“我无权与父母共享家庭财产”。那么进一步,孩子会形成边缘化人格,也就是无法融入团队。

  不过当下他还是一个儿童,被断然拒绝而无法得到满足的儿童,为了让自己感到“与父母一体”,很可能发展出偷偷拿父母的钱等类似的行为。但这个儿童仍然没有归属感,就像个小偷一样,虽然四海为家,却居无定所,因为连他的良知都不肯接纳自己。

  最初的良知,是父母向孩子提供的。所谓良知,就是感觉自己被需要时的那种价值感。但被需要的前提,是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孩子会从父母对待自己的状态中感知需求层次和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关系。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发展出罪恶感,就像偷钱时的那种感觉。

  鲁迅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要我说,玩具是儿童向社会学习的载体,它会发展出兴趣与专业,培养出人对物及人对人的关系。

  ?发展爱好

  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想法要比孩子的选择靠得住,所以他们宁可花重金买一架钢琴,或是为孩子去报英语和奥数班,也不许孩子任意涂鸦或捉迷藏。在他们看来,那些有可能成名的专长远比孩子的天性重要。进一步说,天性有了,可将来用来吃饭的,还是那些专业。

  怎么说呢?如果有人仍然把温饱,也就是稳定的收入当作生命中第一重要之事,那只能说明他/她仍旧习惯被人豢养,并生活在惴惴不安当中。起码,他/她有过这种刺激,因为他/她当年别说天性了,就算是压抑天性后,还有可能被淘汰呢。所以,他们把这种不安以爱的名义传递给孩子。表面上看,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受他们当年的罪,不再体会那种不安,但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替他们当年的不良经验负责。

  这就在无形中为孩子创造了压力,同时孩子会进一步得出结论:自己无权选择,一切要由大人安排、替代。那么,被动性就会替代主动性,如果有朝一日丢掉饭碗,这个从小失去想象力的人就很难发展出创造力,更不用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

  其实,孩子出现兴趣的时候就已经向大人阐述了其发展的可能性,就看大人会不会引导,并把孩子的这一兴趣培养为专业。当然,兴趣与将来的专业也许不会呈现为一对一的关系,比如小时候喜欢涂鸦的人,长大后并不一定成为画家。然而当一个孩子尽情地描绘其生活蓝图的时候,他/她的感性思维、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色彩、空间和情绪的感染力都在同时成长。这是一种正向的创作能量,与墙壁和地板无关,因此孩子并没有想到那是在污染环境。

  因此,兴趣不但不应该遭到遏制,反而应该扶持和培养。

  一般来说,兴趣是在爱的土壤中萌发的,也是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得以扶持和发展的。比如你希望孩子对音乐有兴趣,除平时常放音乐之外,最好还要在孩子弹琴或唱歌的时候给他/她一种被父母关注和鼓励的氛围。那么,孩子感到音乐与他/她最渴望得到的爱有关,便会对音乐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一旦有音乐符号,他/她就会感觉良好。也因为对这种感觉的渴求,他/她就会自动地提起对音乐的兴趣。

  学习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也一样。

  ?物化经验的转化

  婴儿通过啼哭呼唤父母,特别是当母亲听到孩子的啼哭时,会下意识地提供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于是,母亲在一个婴儿的眼中就是自己触觉的延伸,那时,他/她把母亲物化,母亲就像自己的思维工具,自己想要什么,母亲(这个工具)就会提供什么。

  这是婴儿最原始的物化经验,所以婴儿会习惯性地对母亲撒娇、耍赖,旨为母亲会“无条件”承受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如果母亲继续无条件纵容这种互动方式(有求必应),那么孩子就会进一步将母亲物化,进而发展出母亲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想法。这个理所当然的后果,想必许多母亲都领教过。到了青春期,许多孩子对母亲任意发作;成家后,更是对母亲出言不逊,包括对妻子及其他长辈。更严重的是这些孩子普遍眼高手低、心地狭隘且依赖感很强。究其原因,与其说是被母亲惯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母亲教出来的。

  然而,大多数母亲心疼孩子,她们不忍心看到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这也是女性的性格使然。

  因此,阻止母亲物化有两个人可以办到,一是母亲自己,二是父亲。

  先说母亲自己。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希望孩子从小懂事,长大后尽孝。也就是说,她们希望孩子能有一份感恩之心,然而感恩之心,是在知足的土壤中成长出来的。让孩子知足,孩子才会生出感恩。

  母亲让孩子知足的方法,就是不要过于疼爱,或者说要舍掉相当一部分牵挂,就像孟母对孟子一样。总之,舍之难舍,才能得之难得。如此,孩子才会珍惜那来之不易的母爱,否则母亲给予太多,也就不值得珍惜了。

  但大多数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就需要父亲参与进来。具体做法,就是父亲最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性。也就是站在母亲和子女之间,拉开母子/女之间的距离。其效果也是让孩子无法那么顺利地依赖母亲,也使得母亲无法那么顺利地操作心疼。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可以在家为所欲为。父亲的权威性,实质上就是一个男人在子女心目中本来应该具有的位置。它是规范与自控的能量,是安全与力量的象征,但绝不是暴力与强权的标志。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5-14 15:51 |只看该作者

  如此,母亲的“工具效应”便不那么明显,被物化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反的人性化也就会提升起来。

  物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思维阶段。如果这一阶段能有效地度过,并通过上述原因顺利转化为社会化,那么就不大会产生处女情结、操纵欲、控制欲、占有欲、自卑感或情绪化等不良性格特质。

  ?性别的区分

  一个人何时知道自己是男是女?有人说,应该会说话时就知道,不信你去问那些娃娃:“你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只要他们稍稍会说一两句话,就会告诉你,我是男/女孩儿。

  但他们的回答只是字面上的,是从父母那里得知的,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男女的本质区别。上面已经讲过了幼儿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因此那时他们的回答,只不过是一种模仿和现象认知。

  所以,真正感知自己是男(不是女)或是女(不是男)的年龄,大致在4岁前后,但他们也不是完全通过生理结构认知这种区别(这种认知到达青春期才会有),而是通过大人对彼此的不同态度。孩子们被反复强化性别经验,于是得出:头发长的是女孩子,反之就是男孩子;爱穿花衣服的是女孩子,反之是男孩子;喜欢布娃娃的是女孩子,反之是男孩子;力量大的是男孩子(白马王子),需要保护和拯救的是女孩子(白雪公主);父母管男孩子叫儿子,管女孩子叫女儿;男孩子与父亲同性别,与父亲有同样的性征(比如上男厕所),女孩子与母亲的性征一致……

  最主要的,是大人通过普遍经验传递给子女男女之间的不同,由此来区分女儿和儿子,以强化他们对自我的性别认知。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对于一个生命而言,这个过程是他/她一生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对自己)的基点。

  ?假小子

  然而,如果大人传递的经验是反向的,孩子也会随之让自己的身心呈现出自相矛盾之处。假设一个女孩子从小被父母当作男孩子看待,那么父母所呈现出的任何情绪,都会被女儿感知,并记忆到意识深处,成为她安身立命的信息源。比如当她穿花裙子的时候,父母会表示出反感;而像男孩子一样淘气的时候,父母就会高兴。于是,这个女孩子就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记忆下来,并将它们与自己的表现捆绑起来,成为她成长过程中安全感的根据。

  另外,当一个女孩子从小总与男孩子一起玩,而少于女孩子之间的互动时,她也会在许多习惯中带有男性特质;成长过程中,她的“哥们儿”也会多于“姐们儿”。当然,她的性格也或多或少地偏重男性化。

  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假小子”。假小子的性别虽然是女孩儿,却因父母的喜好或疏于引导而呈现出与性别相反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学龄前,她们会把这种思维方式内化为幼儿决断,于是,她们会让自己全身心地成为那个与自己性别相反的人。这种矛盾性表现发展至青春期,就会对异性的追求产生自然的排斥,但不会拒绝与异性交往,在她看来,让异性当哥们儿要比当男友更舒服。

  然而当年龄要求她不得不进入婚姻状态时,那个假小子的实相便会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她不习惯温柔与示弱,恐惧自己真实的性别(因为父母不接纳)……其实那是她恐惧自己呈现出纯女性的一面。当然,假小子们的表达方式也会因各自童年经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恐惧生育(怕当母亲),有的不愿亲近(怕做妻子),有的性格强势(霸道主观),有的远离配偶(回避亲近),还有些会以出轨来折中,为什么称出轨为折中呢?

  因为她身体里有两种性别。当她是女性的时候会自然地希望亲近男性,可每当此刻,那个“童年的不安和习惯”会跳出来,就像父母的态度或在兄弟之间一样,逼迫她要更像一个男性,于是她让自己成为男性状态。而男性状态会自然地排斥老公,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把握家庭大权、刁难老公和孩子等。但无论如何,她暂时得到了安全感,就像一个小女孩儿暂时得到了父母满意或兄弟认同的态度。可与此同时,自己的性别(女性的本质)又跳出来提醒她:你是个妻子或母亲。啊,这个提醒既来得及时,又令她恐惧、不安(因为原生家庭的习惯再度呈现)。于是,她又会荡到假小子状态……如此反复跳跃,终无纯粹与稳定,一种性别来自旧有习惯,一种来自现实生活,到底哪一个是可靠的呢?

  为了打发这种不安,她就有可能采取折中的方式:在婚姻之外,找一个情人(男人),但并不打算与之结婚。由此,她既满足了自己是个女性的心理需要,又不承担成年女性的责任(不当妻子或母亲)。不承担女性责任,是为了满足假小子角色;找一个情人,是证明自己还是个女人。虽然达到自欺欺人的折中目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那是一种折磨。

  当然,并非所有的假小子都会有外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强势状态,并给老公施压。然而这种显性或隐性的压迫,她们自己却极难察觉,因为这种经验来自原生家庭,那里的经验和信息占到一个人性格形成原因的95%左右。

  反之,男孩女性化也大同小异。他们大部分来自父母的一个念头,有些人甚至在娘胎里就已经被父母的情绪注入了自相矛盾的性别信息,更不用说许多重男轻女的父母因自己的好恶而对子女厚此薄彼。那颗不良的种子一旦种下去,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根发芽。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成为一个与自己性格对抗的人,一个因此而无法正常接纳**关系的人,一个不接受自己的人,一个很可能终生无法开心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5-14 15:51 |只看该作者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原料本来都是好的,可一旦到了某些人的手里,就变坏了。

  ——〔法〕卢梭

  从性别认知开始,一个人真正进入了“习相远”的状态之中。在这条路上,儿童尽情地吸收着沿途的各种信息,无论是直接来自于父母还是间接来自于环境。但不可不提的是,所有的信息仍然缘于父母,就算是一个孩子从小被老人照顾着长大,这种选择也来自于父母。即使跟老人生活的孩子没有受到父母太多的影响,但这种“父母经验的缺失”,也是由父母造成的。所以,不管孩子呈现于何种状态,父母都要为此负主要责任。

  这本书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着孩子的年龄走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有意与无意间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孩子长到什么年龄,家长就应该把相应的“触角”像探照灯一样深入到那里。是的,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孩子的一盏灯,当孩子怕黑的时候为他们照明,而不是让幼小的孩子在漆黑的夜晚独自入眠。

  父母关系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是最初的**经验,他/她会以此感受男女应该如何相处,并为自己在这种环境下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定位。打个比方,一个生下来不久便生活在父母冷战环境下的女孩子,在幼儿园往往性格孤僻,如果有小朋友主动前来与她分享玩具,她可能不是把那个玩具搞坏,就是和小朋友争抢。事实上,她无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把玩具当作自己延伸”的天性,又让她以破坏玩具来反映在家庭中的自虐状态。

  反过来,她也因此没有伙伴,从而更加孤僻。而这种将自己边缘化的特质,其根源就在于父母关系。

  当这种特质随着年龄增长到达青春期或成年时,即使上述女孩有一份工作,但她的**关系仍然会呈现出幼儿园时的状态。而无法与异性亲近的后果,想必许多人都领教过。因此,就算是为了下一代,父母也该尽快长大成人、真正成熟起来,最起码能够有能力调整自己的家庭关系。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宋庆龄

  亲子关系中的误区——鱼缸效应

  ?误区一:弥补漏洞

  幼苗的成长需要沃土,可沃土并不那么容易形成的。对孩子来说,成长的沃土就是父母关系。

  **关系为家庭之本,这句话不能够固化地理解。比如有的夫妻之间并不和谐,因为固化而使得关系僵化,进而导致“有一个家的样子”就可以了。

  其实家庭关系是个动态,这个动态有两个基本元素:丈夫和妻子。夫妻互动方可平衡,并且在互动的状态下维护着这种平衡,就像地球和月球的关系一样。

  有一个比喻是这样说的:夫妻缔造的家庭就好比是一个鱼缸,水是生活内容,鱼就好比孩子。本来孩子可以像鱼一样自由徜徉,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习着生存,自由就是童真。可是有一天,鱼缸突然出现了裂缝,水开始外溢,此时,最敏感的不是鱼缸的缔造者,而是水中的鱼,因为水对它而言就意味着生存。

  于是这条鱼会不顾一切地弥补裂缝,拯救自己的生存环境——家庭。

  那么它会怎样做呢?很简单,这条鱼会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做补丁,堵住裂缝。因此水也许不再外溢,这条鱼保住了生命。可同时,它也不能再自由徜徉了,它必须为这个不是它制造的裂缝负责。

  为了弥补家庭漏洞,孩子必须牺牲童真,他/她必须以生命作为代价来维护家庭关系。而家庭关系的基本模式为一夫一妻,于是,孩子也许替父亲陪伴母亲,也许替母亲陪伴父亲。这,就是小大人!

  事实证明,当家庭关系出现漏洞时,许多父母会显得束手无策,他们只能被动地等待对方作出让步。依赖感使得两个大人非常不习惯调整自己,而总想改变对方。可对方又是无法改变的,于是他们开始焦虑,无形中,鱼缸内部的水开始外泄,关系漏洞越来越大。

  主动弥补漏洞的鱼当然是听话的、懂事的,因为它不再自由了。可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因为这条鱼会成长,会长到同父母一样的年龄,那时,他们也会与另外一个异性再缔造一个鱼缸。

  ?误区二:创造漏洞

  二十几年后,新的鱼缸被创造出来——在婚礼上,他们宣誓彼此效忠,永远相爱。

  过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夫妻的一方(或双方)开始躁动:“不对劲儿呀,这怎么不像个家呢?”

  没错,鱼缸没有漏洞就不正常。于是他/她说:“我可以在弥补漏洞的过程中活下来的。所以,为了安全地生存下来,我必须再缔造一个漏洞!”

  也许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宝宝,就像当初一样,一条小鱼开始在水中生活。突然,它感到了裂缝,那么,它又会下意识地去弥补……

  这就是性格遗传,或者说是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那个病态基因。当然,就像病毒的种类很多一样,病态关系的种类也不少,比如冷战、外遇、较劲、压迫、逃避、争宠等。任何一种类型发展下去,都有可能使鱼缸的裂缝越来越大。不过,那条鱼也会随着漏洞的增大而成长,甚至有可能成为鱼缸的一部分,这就是稳定的病态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5-14 15:52 |只看该作者

  比如有一对夫妻在结婚后不久就感觉自己选错了配偶,这种念头使得他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可与此同时,妻子又有了身孕。这下好了,夫妻暂时可以放下裂痕,把注意力共同集中到孩子身上。

  他们的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已经被赋予了这种使命,那么降生后,也会自然地不辱使命。

  于是,夫妻都对着他笑,孩子成为了他们双方的“第三者”,成为男女二人共同的利害与心肝。此时,孩子成功地弥补了父母关系的裂缝,看似欢乐的家庭,其实是以一个小生命为补丁来换取的。

  由此,孩子成为夫妻关系的一部分,他没有,也无法脱离父母而独立。因为一旦脱离,鱼缸的水就会泄出来。没办法,父母需要他,家庭需要他,当然,幼小的他也离不开父母。

  如果这种关系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那么孩子的年龄虽然在增长,角色却没有改变。那么,这条鱼因过早地失去童真而显得不那么健康,表现形式就是不够自立、不够自信。这时,他已经自然地输给了同龄人,因为他已经丧失了游泳的本能。

  父母呢?相信他们此时仍然貌合神离,但为了维持表面的和睦,这对夫妻仍然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是的,他们仍然在孩子身上寻找共同点,比如一起骂这条鱼没出息、不够自立、不够成熟。这条鱼呢,当然也会相信父母的评价,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点,也就是说,如果它脱离病态的父母关系而独立存在,对那个裂缝不负责任,就活不到今天。

  上述说明只是在阐述一个事实,对于大多数病态家庭来说,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颠覆。可如果没有这种颠覆,这个孩子,这条可怜的鱼,将永无出头之日。

  为此,我们必须做两件事:提防漏洞的出现;告诉那条鱼不要再做补丁。这样鱼长大后才能不再造漏洞。那么,让我们将一些漏洞呈现出来,让似是而非的状态明朗化,不要再自欺欺人地活下去。

  ※案例3.1:6岁小网迷

  在一次讲座中,有位母亲抱着6岁的女儿找到我,并请求对其女进行心理协助。那个小姑娘戴着度数远超过她年龄的近视眼镜,呆呆地望着我。

  母亲说,女儿是个小网迷,不打不骂就绝不离开电脑。她很气愤地指责女儿,但从她的情绪中,我似乎看到了更深层的一面。于是我问到孩子的父亲。

  这位母亲低下头,悲伤和无奈顿时浮现出来。看,问题出来了:他们夫妻不和。

  其实问题远没这么简单。在我进一步询问后,她终于表示出对老公的强烈不满,他们开始吵架,有时还动手,摔东西,后来索性不再交流。女儿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看,鱼缸的漏洞很大,也很明显,那么那条小鱼又会怎样弥补呢?

  上网。对,当女儿上网时,父母同仇敌忾地制止她,夫妻在这件事上态度终于一致起来,所以女儿才上网。同时,在网上创造出一个虚拟世界,足以让一个小姑娘回避现实世界。在网络世界中,她陶醉、沉迷,她可以“说了算”(鼠标和键盘都听她的),可以调整各种关系,可以创造出自己希望的蓝图,另外还可以让父母团结起来(一起对付她)……

  这就是女儿的补救措施,她多可爱,多聪明!只不过,这个代价过于巨大,不仅损害了眼睛,也丧失了童真。所谓的健康成长,对于她来说也许过于奢侈,因为她只能用一己之力保证父母关系不再进一步恶化。如此可以保全一个完整的家,那么自己才能够生存。

  因此,孩子的上网只是个表相,真正的原因在于父母不和。所以,要想让孩子脱离网瘾,第一项工作就是调整父母关系。然而,这远比让孩子戒掉网瘾更困难,况且人们只习惯看表面,而不去看其背后的深层根源。

  妈妈哭了,泪水表达着她深深的无力感及对老公的抱怨,但她仍然没有学会反省自己,她甚至仍然固执地认为孩子上网与他们夫妻不和无关。因此,我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哪里是调整孩子,事实上,是在调整两个大人的性格。虽然理论上说,心理干预或许可以帮到他们,可事实上,改变两个成人的思维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也只能提出建议,并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小姑娘被无奈的母亲拉着手走出大门。

  我相信,如果这对夫妻仍然固执己见,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大的家庭漏洞,以及女儿一天天长大后,那远比网瘾更可怕的心理后果。

  ※案例3.2:逃学的女生

  明明(化名)是个初中女生,三天两头被老师请家长,原因如下:旷课、迟到、早退、早恋、不守课堂纪律。

  老师说,再这样下去,学校就考虑劝退了。于是老师要求家长回家要多对明明进行教育。

  家长肯定是要对明明实施教育的,只不过他们没那么多耐心与女儿沟通,一般是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经施展拳脚了。

  明明在忍受皮肉之苦的同时,也记下了所有的愤怒与无奈。相信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自甘堕落,因为她只是在无意中从事着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成员的职责。

  据了解,在明明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有了外遇。母亲开始还与之理论,后来也懒得吵了,双方开始冷战;同时,母亲为了报复父亲,也在外面有了情人。

  这一切都逃不开明明的眼睛,她眼睁睁地看到了家庭破裂的全过程。但任凭她如何取悦父母,都无济于事。于是她无心上课,因为成绩再好也无法挽回父母的心,那么也许可以换个角度试试。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5-14 15:52 |只看该作者

  这一招真的奏效了。第一次请家长是在她上初一时,由于成绩不好,她挨了父亲的打,母亲的骂——看,他们终于统一思想了。虽然自己遭受到皮肉之苦和心灵的羞辱,但起码他们都开始着急,都回家了。

  可过了几天呢,父母又开始不务正业。唉,没办法,接着来吧。这回动静大些,否则他们记不住。于是明明索性不上课了,后果当然又是一顿打骂。

  然而父母仍然没有和睦起来,那么再来,找个男朋友,父母不都担心这件事吗?就让你们担心,因为担心我,就不会总在外面瞎混了。

  就这样,明明的麻烦不断升级。终于,在她17岁那年,突然不见了。她离家出走可急坏了父母,妈妈快要疯了,爸爸也报了警,成天呆在家里等消息。后来终于得知,明明住在另一个同学家里,回来问她原因时,她居然说,就是为了让父母着急……

  就这样,明明乐此不疲地“玩弄”着自己和父母,一条本来活泼的鱼,以这种方式牺牲了自己的天性,维持着家庭关系。

  一

  1998年我和高希均教授率台湾畅销作家访问团到海峡对岸,随身带了几十本新出版的《杀手正传》送给文友。没想到不久之后大陆就出现了该书的盗版,而且错误连篇,所幸接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信,表示可以接洽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就这样,我认识了该中心负责台湾事务的游涵。

  游涵那时不过30岁,最初接触时,他给我一种玩世不恭的印象。后来见到他草拟的版权合约,又一惊,居然是我看过最严谨且最能保护作家的文件。看在这合约的分上,我把处理版权的事务交给了他。只是接下来又有些琐事让我不悦,譬如有一年春节我由美国打手机给他,他接通后却要我等,说要接另外一个电话(事后得知是余光中先生从台湾高雄打给他的)。结果我一等就是15分钟,后来他重新接起,居然说:“哟!您还没挂啊!”

  照我过去的脾气,早火了。但不知为什么,这个表面上目中无人的年轻人,竟让我感觉到一种真实、纯粹和恃才傲物——这倒像是当年的我。

  而且听说他不但自己为我校对,还请他作为专家教授的母亲帮着校,进而知道他父亲是位名医,妹妹也是眼科医生,之后,眼前浮现出一个温馨家庭的画面。

  偏偏没多久这画面变了样儿。有一天我打电话给游涵,是位老先生接的,没好气地撂下一句“游涵不在”,未等我说完就挂了。次日,游涵来电,猜我必定被他老爸训斥了,因为我的一口京腔,让老爷子误以为我是游涵的哥们儿,而老先生对这个独子未承袭父业的失望和愤怒,也发在了“我”身上。

  至此,我才知道游涵有多么叛逆:大学念一半时,因看不惯同班的高干子弟欺负女生,把那位公子哥儿从二楼打到一楼,硬是被学校劝退;后来重新高考,学了新闻,才受聘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一做就是10年,但就是在做完我的那本《杀手正传》后,就又因看不惯领导的无能和腐败而愤然辞职。据说之后再以第一名的成绩,打败一票博士、硕士,进了另一文化机构,却又在不久之后离开……想必都是因为他艺术家的怪习性。

  二

  记得认识不久,有一年我去北京,他到王府井的假日酒店看我,一边跟我握手,一边居然瞄着过路的女生,说:“人长得挺靓?”我当时没生气,连自己都不解。只是,后来我又理解了,因为我知道他能文、能画、能说又特立独行,跟我很像,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父亲对他的栽培与期望,又像我对刘轩,他们的父子关系使我再次想到了自己和儿子。我不敢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我实实在在对游涵有了“感同身受”的心情,而且以我的眼力,确信他定有过人的潜力和才智。

  我一向认为:对有才气的人,外界要“忍”他的才,方可让他不羁的才情得以发挥;他倒是要“忍”自己的才,更踏实地治学。日本禅宗大师一休说得好:“佛界往往要经过魔界才能到达。”每一朵清莲都从淤泥中成长;而每一个采莲人,也肯定要走过污泥,才能采得清莲。经过许多迷失的游涵,后来的成绩或许是最佳的脚注。

  缘就这么妙,虽然游涵离开了机关,我们仍经常保持联系,他结婚有了儿子,请我取名;他拿到学位,也马上告诉我;获得任何成绩,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我分享……我知道,他告诉我,其实是向他逝去的父亲报告。他不信自己如父亲在世时所说的“没出息”,要成功给所有的人看,父亲没等他,他就告诉我!

  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当过机关干部、公司高管、记者、编辑、漫画家、作家、媒体策划人、大学讲师、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在人生的上半段,可谓经历丰富。就连我太太也觉得奇怪,每次看到游涵寄来他儿子的照片,我都放在眼前的书架上,好像见到自己的孩子。她岂知我正在赌,赌自己的“青眼”不错。

  三

  缘也确实有意思。2003年,我们全家带着贵州失明小女孩孙琴珍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眼疾,有感于许多贫苦盲人需要帮助,有意捐出一套有声书义卖。游涵听说,自告奋勇,找到盲文出版社,不但出版了《在生命中追寻的爱》等五本有声书义卖,而且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然后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放下就走”的洒脱。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5-14 15:52 |只看该作者

  游涵现在除了是心理、教育专家,也从事不少公益活动,仅山东他就去了四次,每一次都下乡为农村家长讲解家庭教育及育儿常识,在当地口碑极佳。讲完课,还把自己口袋掏空,给那些念不起书的孩子们当作书本费,并在山东最贫困的沂山中学创办了一所爱心图书馆,仅他自己捐赠的图书就有几百本。

  他的内心不仅装着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从书稿中我也看出,他还装着读者,装着所有人!因此,他尤其强调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的和睦,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网络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和家庭教育经验,也在许多单位、学校和幼儿园、社区和街道开办讲座和培训。他的悲心和智慧,缘于对自己的了解和超越,也缘于他对自然的爱。

  每次看他活动的照片、读他寄来的书信和新著,都觉得十分温暖。尤其最近他在信中说“您对我的人生意义大有影响,您尽到了我所奢求的、家父未及的勉励之责。也因此对您,既有惦念,又存依赖,那种情愫的确难以琢磨。”

  其实我没尽到什么职责,他有伟大的父母、体贴的妻子,我只是做了喜见千里马的伯乐。

  虽然现在的人写东西已经很少用纸和笔了,可当我每次把电脑打开,雪白的屏幕仍然会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就像童年时打开书本和卷面,扑鼻的书香迎面袭来,将我锁定于纸与笔的世界。于是,条件反射让我不由得去写,而且仍要讲究格式与笔法,虽然毋须感受笔尖触纸时的那种切切,却仍旧逃脱不了白与黑的世界,这就是我今天的一切。而它,来自于我的和你的过去,来自那些童年的记忆。

  因此,这是一本极难下笔的书,比如我无法描述小学时的我在放学时,把作业本放入书包的那种急于回家和自由的快感;无法描述半路遭到大同学欺负时的那种无助与委屈;无法描述每次考试完毕回到家的那种恐惧与无奈;无法描述对女生好奇时的那种自责与冲动……总之,我无法尽述一切,什么也写不出,做不到。

  记得有一首歌叫《情到深处人孤独》,是的,在心理治疗领域,特别是向自己内心深处的多年探索中,我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走到今天的生命历程。也因此,我可以协助许多案主找到心结,也能够看到那些问题儿童及不良少年真正的负面动因,可是,我改变不了那些固执的性格,无法邀请他们再走一遍古圣先哲的自省之路。因为大部分人生活在不安状态下,他们都很忙,无暇把目光转向自己及孩子的心灵深处。

  面对那么多的家庭,那么多正处于不良家庭关系中艰难生存的孩子,我只能眼看着他们一天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得不遭受病态教条的毒害与蚕食,进而被迫污染那纯真的本性!因此,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感觉自己很没用,就像一个站暴雨中的人硬撑着一把伞,却想把天遮住。

  数年前,当我顿悟到孩子的感受时,浑身就像融在泪水中一样。固执的寒冰化开了,就如同一夜掌握了外语,于是即刻便可以同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对话。

  是的,我当时就可以同我的儿子对话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他那个世界的语言。由此,我可以同他们幼儿园的所有小朋友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求什么,并知道怎样协助他们处理眼前的事情。既不要求、否定,还可以与他们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因为我“读懂”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它的前提,是认识了自己。

  是的,我已经知道了自己从童年到今天的成长过程,但不是事件,而是感受。这就决定了我不是在写回忆录,而是在触摸每一根童年经历的神经,在重新感受一个孩子的喜怒哀惧。因为我知道,人是感情的动物,而不是记忆的工具。所以我让自己去重新接触那些情结,在每一个发生的故事里感受童年的自己,用一个孩子的思维,而不是一个大人的、今天的理性思维。

  在那里,我找到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儿童,找到了受到委屈而被迫隐忍的自己,找到了被父母惊吓而充满无力感与恐惧感的男孩,也找到了勇于承担责任去拯救亲人的小大人!

  是的,我是好样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好样的!我们都曾经清纯,曾经善良,曾经充满活力,曾经被迫与无奈,曾经真诚地爱着所有的人和这个世界。

  但我们真的力不从心,再努力也无法挽回破碎的家庭关系,于是,我们都“病”了。与其说是被吓病的,不如说是把自己搞病的。因为,我们必须配合父母的病态,才能够与他们融为一体,在心理学上,这就是共存。

  正如了解我自己的感受一样,我读懂了那些孩子,知道他们正处于我当年的境遇,没错,任何人都一样,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无力感,以及在此引导下伴生出来的孤僻、偏激、急躁、多动、走神与惹祸……

  可他们都曾经是一样的单细胞,甚至都曾经是在此之前的那个精灵。

  而我看到的,正是孩子的天性,也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天性正被不良的家庭环境一天天侵蚀,正如一个医生亲眼看着众多的人从健康到衰弱,而又无力回天。于是,他只能生出一种悲心,一种悲天悯人之感。

  我可以无条件地爱那些孩子,可我也知道,父母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孩子必须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父母在付出的同时,因携带着自己大量的负面信息,而把它们与所谓的爱一起打包塞给孩子,并让孩子一定要生吞下去,变成孩子自己的营养。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5-14 15:53 |只看该作者

  孩子因不得不吞下这些“营养”,所以性格开始变坏,正如吃了坏东西会生病一样。可有些家长不会这么看,他们会说:“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好像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知道,他们可能是在说:“我给你爱,是需要你提炼出有益的爱,而不要吸收那些不好的、对你有害的东西。”

  老天,这就是家长吗?他们难道那么急于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化学家吗?老实讲,有能力提炼和分解物质与信息的高端人才,在这个社会肯定是稀有品种或抢手货。一个大人尚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强迫一个孩子去做呢?

  答案只有一个,家长也力不从心,他们因分辨不出他们的父母给予他们的信息而焦虑,更确切地说,是他们没有从前辈那里学会这种分辨与提炼,又怎么可能对孩子言传身教呢?于是他们普遍都会把责任推诿到孩子身上,说孩子不懂事、不理解他们的心、不听话……他们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曾经像他们现在的孩子一样感到为难与痛苦,并且让他们今天仍然倍感压力。

  我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提取营养,分解那些信息——把父母给到我和大家的那些“压缩文件”一件件解压、解读与解剖。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在身上挖出残留的弹片。毋庸置疑,这个过程十分疼痛,解剖心灵就更加痛苦,然而,我们的伤痕都是在童年阶段形成的,如果不解剖,那将来怎么办?我们总不想带着它们过一辈子吧?另外,对于正处于家庭战争中的孩子,避免他们被伤害的唯一办法,就是父母停止战争。

  这本书就是教父母如何休战,而如果孩子已经因家庭战争而受伤,那么再教你如何成为一名医生。

  生活已经很不易,又何必为难自己的亲人,刁难自己的孩子呢?

  如果有人感觉这本书很难理解,甚至与自己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冲突,那也没关系,我们都不带有任何主观性,只是看看自己的当下、自己的生活质量及一切关系——与爱人和孩子的关系、与周围同事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2011年6月1日

  猴子的悲剧

  那天带儿子到河北的一所公园玩,偶尔看到一个耍猴的,那只猴子被一根铁链拴着脖子,一边战战兢兢地看着主人的脸色,一边翻着跟头。可还是偶尔会有一两个动作没有完全领会主人的意思,于是便招致主人的一顿皮鞭……

  儿子看不下去了,“爸爸,那猴子真可怜!”

  我用手拍了拍骑在肩上的儿子,示意他“我也有同感”。眼看着主人又在抽打猴子,这只猴子突然蹿过去,照着主人的脸就是一巴掌——周围的人哄的一声笑了,肩上的儿子,以及旁边的几个小朋友都鼓起掌来。然而耍猴的主人可不干了,拉住那根铁链,劈头盖脸地朝猴子抽过去,猴子想躲,但它根本无法挣脱那脖子上的铁链,一边乱蹿,一边嗷嗷地叫着……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特别是那些孩子们,儿子也催促着我尽快离开。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他一改往日的欢颜,闷闷不乐地望着车窗外面。我问他在想什么,他转过头来,慢慢地说:“爸爸,刚才那只猴子太可怜了,我们能不能去救它,从那个人手里把它夺过来?”

  我笑了,“那猴子是他的,我们没有权力这么做。”

  “那就得天天挨他的打吗?”儿子气道,“哼,欺负人,我讨厌那个人,我想打死他,他是怪兽!”说着说着,还迸出了几滴眼泪。

  在儿子提问的同时,我的脑海中也不住地闪现着刚才的情景。是的,我看到的也不是游戏,而是一桩天天发生在每个家庭的故事。

  猴子靠着主人提供食物而生存——孩子靠着大人的爱而生存。

  猴子每天学习着如何让主人满意——孩子每天学习着如何令大人满意。

  主人用铁链操纵着猴子——大人用爱控制着孩子。

  目的不都一致吗:如何让猴子(孩子)在外界赢得更多的掌声?

  我知道,那只猴子的本能会随着这一次次的皮肉之苦而渐渐淡化,孩子呢?他们的本能也会随着家长们一次次的打骂而消磨。而有朝一日,当孩子再也受不了这种羞辱和痛苦,奋起抗争的时候,也像那只猴子一样扑到主人身上反击,那么后果肯定是一样的!因为主人手里有皮鞭,大人手里有资源——反正你离开我根本活不了,所以我可以任意要求你(做那些我要求你做的事)、打骂你。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只猴子的奋起抵抗。那时,它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它甚至要承受抵抗后所要遭受的严重的后果,而孩子呢?当他们每一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无助与需求时,跟大人说“打人犯法”时,是不是也跟这只猴子一样?

  是的,他们鼓足了全部的勇气为自己辩解、抗争,然而后果一定是被残酷地镇压下去。因为他们太小、太弱,根本无法跟远远超过他们级别的大人对抗,于是,他们只能采取一种选择:忍耐!像那只猴子一样把这个苦果生吞下去,并让自己成为充满仇恨的猛兽。

  曾经采访过一位因抢劫杀人而入狱的少年犯,看到他时,他的手脚都被铁链拴着,问话时,他头也不抬。狱警说,就算父母来看他,他都不会理睬。我问他为什么不理父母,他半晌无语,于是我用半催眠的方式跟他拉起家常,询问他家里的情况。他开始只是默默点头,然后缓缓地说:“……我爸总把我往死里打,我妈也不想要我了,如果我跑不出去,很可能会被他们打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