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一种奇怪的分享病,每次唱歌之前,都忍不住想把歌曲的创作背景给大家介绍一下,但其实没多少人关心这些。所以至多是对自己的某种情结的梳理和交代,算是自娱自乐。
我深信无论是文学,影视,还是音乐,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是共通的,好的音乐就是文学,而好的文学同样会是音乐。
童安格这个久违的名字被忽然拎出来,是因为长情的雁字,说他是她从小到大唯一的偶像。于是蓦然想起,其实也曾经听过、唱过他不少歌。
他的声音是如此清晰,而他的形象却又是如此飘忽。上世纪90年代,台湾也有四大天王,齐秦,王杰,周华健,童安格。齐秦和王杰不用说,故事一大堆,周华健一直活跃在舞台,舞台本身就是故事,而童安格,却总显得疏离和淡泊,缺乏激情故事支撑。
记得当年满大街都是他的歌,但却忽然销声匿迹。
后来才知道他早在96年便移居加拿大,因为刚加盟一年的点将唱片公司倒闭了,让他颇感心灰。
那么把根留住的口号也就令人生疑,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英俊,温和,优雅,童安格无疑是一位让粉丝放心的古典贵族式偶像,而在更多人眼里,他却是没有故事的人。
他太过傲慢,傲慢到压根不屑于去包装炒作,不屑于制造任何绯闻。
生活多年的妻子跟他离婚,不值得炒一把吗,很好看又很会唱的女儿,不值得炒一把吗。这些统统没有。
他有一流的创作能力,编曲内容丰富而不杂,为其他歌手至少创作过300首曲子。李宗盛跟他合作过一次便认定他是个天才,其时他被安排做《生命中的精灵》的和声,那种随性和恣意让老李大为震惊,后来老李在现场重唱这首歌,拒绝再用其他人的和声,因为只有童安格为歌曲注入了灵魂,无人可替代。
85年,在宝丽金唱片做了三年助理制作后,童安格正式转型为歌手。推出首张专辑《想你》,唱腔明显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其后的几张专辑走贵族、小资路线,但并未引起重视。摸索两年后,到87年的专辑《跟我来》,古典风格加上快节奏的编曲也令人耳目一新。个人风格也趋向成熟。
经过几年的磨砺,89年《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终于达到巅峰,专辑中的每首歌都是精品,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让生命等候,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忘不了……传遍大街小巷。有人做过统计,在当年70首歌的音乐排行榜中,童安格一人独占8首。
接下来的《梦开始的地方》和《花瓣雨》延续着高水准。借我一点爱,把根留住是那个时期的经典。
然而盛极必反。到了92年《爱与哀愁》专辑之后,童安格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接连的几张专辑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巅峰期的童安格有一副好嗓,经过打磨,真假声的无缝切换运用在舒适音区,高音能够轻松完成,没有丝毫压迫感。正如老李所言,童安格的歌和本人一样浪漫、顺畅、天真、易相处。在旋律安排上,很少用奇怪的音阶,总是很柔順、安适。
这种音乐态度大概也是童安格的人生态度,追求和谐,自然以及某种平衡。然而这种理念在喧哗与躁动的世界里只能等待干涸,老派绅士的审慎浪漫只能是无味的美德,追逐新鲜的人们更乐于接受夸张的呐喊和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