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我命由我不由天?
查看: 890|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2-11 12: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命由我不由天?听了这话我特别想笑。第一个说这个的是:《太极张三丰》里面的极度好胜要强的董天宝,结果被昔日手下败将打死了。中国人最喜欢宣传意志无敌的概念,我就奇了怪了,要是文盲遍地的时代,这个有人信能理解。不是教育普及了70多年了吗?怎么还会有人信呢?我一直觉得新这种话的人必须同时具备两点:第一有很强的好胜心。第二认知不高才行。
       意志力对一个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可以大大的提升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一个人的力量,在天地间是非常渺小的,一个人的能力提升再高,也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自己能力所及的能改变的东西。如果客观条件超过了这个上限,人就不可能通过意志力改变。那问题来了,这个上限是多少?有没有最高值?很简单,有上限没有最高值,就像是1.9的9的循环,它是1后面加无数个9组成的,没有尽头,但是永远小于上限2。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意志力决定,凡是成功者,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该领域的客观规律和条件并加以利用。而意志力的最大意义并不是直接促成要做的事情的成功,而是不断去搜索成功的途径。在搜索过程中抵抗挫折、非议等负面因素的骚扰。说个简单的例子:古人想飞上天。但是以他们的客观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实现的,他们把羽毛粘在身上,从悬崖上往下跳,只能摔死。他们把羽毛粘在身上,从矮点的地方不断的练习,慢慢的提升高度。也许能以前从10米的高度跳下来会摔死,现在从15米跳下来可能也摔不死了。但是如果从100米跳下来他还是会摔死,这就是古人意志力的意义。但是呢,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发现了热能转化为动能,以及电力的规律,另外金属冶炼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在这个前提下,意志力所保障的持续探索精神可以让人类慢慢的造出飞机,他们就可以实现飞上天空这个梦想了。这是科技产生的客观因素,比较容易让人理解。
        让人不好理解的是时代产生的客观因素。也许有些东西是应该执行的,但当时执行就是不行,即便是执行人有强大的能力和意志力,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可以,这就是所谓的机缘。比如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如果张学良当时坚决抵抗,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日本人继续和谈,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东北沦陷与不沦陷,可以由张学良的意志力决定,因为当时日本在东北还没有站稳脚跟,他们的陆军只有不到2万人,国内资源有限,如果开战从日本向东北运兵都是很大成本。但是在张学良退出东北,日本人站稳了脚跟。这个时候不要说张学良,即便是把他换成杨靖宇、赵尚志等等了不起的英雄,他们也不可能在东北直接把日本人赶走,甚至自己和抗联队伍都没有生路,这个就不是由意志力决定的。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已经站稳了脚跟,东北已经有上百万的关东军扎根,且军事实力比东北军、抗联都强大的多。更重要的一点是:全国并没有形成统一抗战的环境,其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民党还根本不想抗日。所以当时东北最主要的三只抗联力量,两支走向末路,一支撤退到苏联境内才得以保全。然而在中国形成抗日民族同一阵线后,又具备了抗日条件,这时候抗日又是可以通过意志力决定了,这就是机缘。
        中国有一句话,叫:英雄陌路。英雄为什么容易陌路?就是因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而忽视机缘,一条路走到黑。这样的例子太太太多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此话也就在影视剧里意淫一下就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2-11 12: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出的宿命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2-11 12:2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2:15
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出的宿命论

我跟不主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2-11 12:22 |只看该作者
来来来,我们先来学习一个词组,并修改一个错别字:
词组叫:英雄末路,错字叫:陌。
英雄陌路,应为英雄末路。
陌,田间小路称陌。引申为路遇生人。
末,尽头,末路:无路可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2-11 12:28 |只看该作者


还真有一首歌叫《英雄陌路》,就不算你造词了。

我只知道有一句话“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无可奈何的悲哀”
没听说过英雄陌路找不到家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2-11 12:29 |只看该作者
讲讲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2-11 12:49 |只看该作者
都说30万东北军。先分析这个。
张作霖被炸死后,东北军拢共貌似是有30万。这30万怎么个分配和建制呢?说一下哈。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按南京政府要求,取消了军和师两个建制,以旅为基本军事单位。整个东北军划分为25个步兵旅,以及若干省防旅和炮兵 、骑兵旅。
即便这样,貌似也不少哈。而且当时东北军有自己的兵工厂,装备全国不说第一也是第二。
这样的军队,放眼当时全国,也没谁敢动。但是有几个事必须得说一下。
一是张学良通电拥蒋之后,东北军入关控制平津,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取胜,但东北军初入关内,张学良大喜,想着跟老蒋平分一下秋色,于是把自己最能打的主力放在华北,其余战斗力差的分布于东北三省,其时苏联蠢蠢欲动,张学良把其中三分之一军队部署在中苏边境。离自己的本部沈阳最近的也数百公里。而东北军,只设骑兵旅,其余步兵单位中,营以下就没有骑兵了。如果有事,想回沈阳就只能靠大腿。军列,别想太多,张作霖是自己建了不少铁路,也从日本人手里收回了不少铁路,但临时运送大批军队,根本不现实。
另一个事也要说。
张学良主政之后,东北军的老底子中,没几个人服他,表面听话实则听命不听宣。甚至吉林主官熙恰居然还投了日本人,吉林全省表面归张学良管,实际上是日本人的狗。看看,这轻易就划出一个吉林给日本了。
再次啊。1931年蒋介厂抓了胡汉民等人之后,新一轮国内军阀混战眼瞅着又要开打。做为蒋介石的盟弟,张学良又奉蒋命,从东北调了6个旅入关。
这造成了一个什么局面呢?
918事变时,东北军的军事力量,能打的基本全在关内,共计差不多十万人。25个旅中,除了中苏边境回不来的,不听张学良调遣的之外,张学良能在东三省内集结的自己指挥得动的军队,只有三个旅。这三个旅主官是谁,这里留做课堂作业。
三个旅,还不满编,而在辽宁境内在日军突击北大营之后能三五天内直到的,只有在沈阳的第七旅。第七旅加上张学良的近卫部队,满打满算,8000人。
相比日军。日军在进攻北大营之前,有一万左右的军队,全部部署在沈阳到旅顺之间的要害位置,并且因为提前调动,把守着重要的进出沈阳的要害部位。同时动员了在中国境内的其他军事力量和预备役,包括以求学工作旅游为由的日本浪人,这些人,几乎有着七八成的作战力量,发给他们枪,就是准军事力量,他们叫“在乡军人”,这些人,一万到两万人之间。
当时的局势就明朗了:毫无作战准备的在东北军中也算得上二流的,仓促应战的一万东北军,面对早就准备充分,把守重要战略位置的一万日军正规军加近两万日军在乡军人,你要是张学良,你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2-11 1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杰赛尔 发表于 2025-2-11 12:49
都说30万东北军。先分析这个。
张作霖被炸死后,东北军拢共貌似是有30万。这30万怎么个分配和建制呢?说一 ...

未战先怯,当鸡毛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拱卫边陲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2-11 12:53 |只看该作者
张学良不是个好男人,不算个爷们。这是不用怀疑的。他爹经营了一辈子的东北,没让日本人占啥真正的便宜,还收回了不少日本人占领的地盘,但是小六子上台没几天就拱手让人,守不住祖宗的基业,该死。
相比他爹,差远了。
但是只说北大营事件和应对,张学良当时的措施并没大错。
不抵抗,争取蒋介石向国际舆论施压解决,至少在北大营事件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这个方针是正确的。
打不过,先拖着,先占着理。类似于俩人街边打架,先别还手,一还手就成了互欧了,到了局子里就说不清了。
至于后来发展成国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持,导致了日军全面侵华,这是后话,张学良不是神仙。
只说当时,张学良并没错,甚至头脑很冷静很清醒。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2-11 12:54 |只看该作者
就靠杨靖宇赵尚志,凭抗联,想打日本人?
我不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我也敬仰杨靖宇赵尚志,但是,我只能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2-11 12:55 |只看该作者
对了,有个小知识点啊。
关于蒋介石的“打持久战”观点。
是的,没错,你没看错,蒋介石最早提出的“持久战”理论。而且就是在北大营事件后不久就提出来了。
楼主可以百度或者AI了,搜索关键字是,“谁最先提出的持久战”。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2-11 12:56 |只看该作者
还想再说一句。
主帖的例子和论据,哪句跟“我命由我不由天”发生了关系?
我反正没太看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2-11 12: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杰赛尔 发表于 2025-2-11 12:53
张学良不是个好男人,不算个爷们。这是不用怀疑的。他爹经营了一辈子的东北,没让日本人占啥真正的便宜,还 ...

打不过?发动铁路破袭行动挑起九一八事变争端的两千名奉天警察,在东北军不抵抗的情况下,独自与日本关东军激战三天毙敌上百,最后撤出沈阳成立东北义勇军继续抗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2-11 13:09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2:59
打不过?发动铁路破袭行动挑起九一八事变争端的两千名奉天警察,在东北军不抵抗的情况下,独自与日本关东 ...

别把局部胜利当做可以左右大局的常识性胜利。别用特例当惯例。张飞还一使劲喝断了当阳桥呢,不至于每次打仗遇到了桥都把张将军喊来,“老张,把桥给老子喊断了,老子过去杀敌。”
赵云还三进三出百万雄兵呢,再往后打仗都别派人了,就赵云去吧,你不是一个人杀了几十人吗?你去你去。

就像你昨天刚把三个醉鬼打倒在地,今天就开始天天挑战三个大力士。并声称“你们仨一起上吧。老子昨儿刚一个人灭了三个。”
你以为自己五连鞭真好使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2-11 13:09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2:59
打不过?发动铁路破袭行动挑起九一八事变争端的两千名奉天警察,在东北军不抵抗的情况下,独自与日本关东 ...

别把局部胜利当做可以左右大局的常识性胜利。别用特例当惯例。张飞还一使劲喝断了当阳桥呢,不至于每次打仗遇到了桥都把张将军喊来,“老张,把桥给老子喊断了,老子过去杀敌。”
赵云还三进三出百万雄兵呢,再往后打仗都别派人了,就赵云去吧,你不是一个人杀了几十人吗?你去你去。

就像你昨天刚把三个醉鬼打倒在地,今天就开始天天挑战三个大力士。并声称“你们仨一起上吧。老子昨儿刚一个人灭了三个。”
你以为自己五连鞭真好使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2-11 13:51 |只看该作者
就是在追求自由,

搞很多钱,比较直接一些。

天上又不撒钱,和天较劲,

意义不大。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2-11 14: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5-2-11 15:00 编辑

发动九一八的关东军,加上警察差不多有3万。事变的第二天,朝鲜驻屯军的1.5万人和第二十师团1.5万人已经进入东北了。也就是说,在九一八的第二天,关东军在东北的总兵力差不多已有6万。

紧接着是日本第十师团、第八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六师团等等,十多天后,关东军在东北总兵力已经达到10万之众。

长沙会战日军也就10多万人,第九战区国军则集结了20~30万。长沙还是丢了。呵呵。

再加上九一八事变时,无论张学良,蒋介石还是日本正府,都不知道日本军部和关东军中佐大佐们到底要干啥。更没网络柯南们的上帝视角,知道这是侵华战争的开始。还以为只是个和之前一样的柳条湖中日军队摩擦事件呢。

所以,无论谁是当时东北主政者,无论换了哪个省,都改变不了啥,结局已注定。在东北易帜时,东北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当时东北也不是只有中日,其实是四股势力——张学良奉系,日本关东军,大清东北遗留,还有占据北满从苏联跑来的白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2-11 15: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杰赛尔 发表于 2025-2-11 13:09
别把局部胜利当做可以左右大局的常识性胜利。别用特例当惯例。张飞还一使劲喝断了当阳桥呢,不至于每次打 ...

没错,胆气也分人,不是每个人都敢横刀立马
张作霖活着的时候,专门训练奉天警察进行铁路破袭战,他判断关东军一万余人分散驻扎在中长铁路,一旦发生战争,只要切断铁路各地关东军就成了瓮中之鳖,也正因为如此,奉天警察才气忿不过日本人暗杀了老帅,小六子屁也不敢放,所以九一八那天他们袭击了日本驻军破坏了铁路,挑起事端,奈何张学良这个怂包不是那块料下了不抵抗命令,可惜两千奉天警察与日军独战三天,毕竟不是对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2-11 15: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九一八事变时驻东北的关东军很弱,所以日军大本营严令他们不得轻举妄动,但是关东军的少壮派却准确分析到了张学良是个草包,东北军兵力虽壮但张学良没胆子应战,所九一八日军占领东北全境是连日军统帅部都不敢相信的意外,随后才开始从朝鲜调兵增强关东军,关东军变强,完全是因为东北军边防失守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2-11 16:49 |只看该作者

凡是成功者,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该领域的客观规律和条件并加以利用。而意志力的最大意义并不是直接促成要做的事情的成功,而是不断去搜索成功的途径。在搜索过程中抵抗挫折、非议等负面因素的骚扰。
============
这不还是人的因素起作用了么?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人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2-11 16:50 |只看该作者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2-11 16:58 |只看该作者

河对面有一堆黄金,可是你不会游泳,这时候你怎么想?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2-11 17:24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2:15
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出的宿命论

这是矛盾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宿命。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2-11 17: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2-11 17:24
这是矛盾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宿命。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意志力决定”

这就是个机械唯物主义的宿命论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2-11 17:36 |只看该作者
杰赛尔 发表于 2025-2-11 12:49
都说30万东北军。先分析这个。
张作霖被炸死后,东北军拢共貌似是有30万。这30万怎么个分配和建制呢?说一 ...

你说的这些,也证明了张学良的无能!他为什么易帜?真以为是为了民族大义?扯淡!他是觉得易帜以后,面对和日本人的冲突,可以有国民党撑腰,真的搞不定东北问题,又有蒋介石甩锅。当时已经有铁路了,真想向关外调兵,可能有点困难,但是绝不至于走回去。日本人做好准备了?实际上也没有,1万日军在东北根本不够用,只要堵住几个港口,然后打消耗战是有的打的。再说,就马占山带着那点人在江桥就给日本人制造了那么多麻烦,说明当时的日本军队比1937年全面侵华时还有很大差距。日本工业发达,但是毕竟国家小,资源少,经不起消耗的。他们当时对于是否占领东北也很矛盾,更信心不足,否则就没必要炸死张作霖了。之所以刺杀张作霖,就是因为看出张学良是孬种。没错,东北军高层大部分不服张学良,杀人立威是对的,问题是杀主战派是什么意思?说白了还是怂。
然而,在日本人真正占领东三省,上百万关东军到位以后,就是把张学良换成杨靖宇、赵尚志这些英雄,让他们指挥东北军把日本人赶出东北,也没有可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2-11 17: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5-2-11 17:54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5:37
九一八事变时驻东北的关东军很弱,所以日军大本营严令他们不得轻举妄动,但是关东军的少壮派却准确分析到了 ...


历史,关心事实与事实背后的原因,故事会才热衷意淫人物的才能与内心。史盲还是去读故事会吧。呵呵。关东州从旅大租借地这么一鼻屎大的地方,变成了涵盖整个满洲。面积一下变大了这么多,其驻守部队——关东军,自然也和从前不是一个规模编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2-11 17: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5-2-11 17:49
历史,关心事实与事实背后的原因,故事会才热衷意淫人物的才能与内心。史盲还是去读故事会吧。呵呵。关 ...

你啰哩啰嗦想说什么?
九一八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只有一万多人,负责保卫中东铁路,这历史你想否认?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2-11 18: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5-2-11 18:08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7:59
你啰哩啰嗦想说什么?
九一八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只有一万多人,负责保卫中东铁路,这历史你想否认?


当时的关东军大概约1.5万至2万人,还有铁路周边附属地的日本武装警察(3000人)及紧急动员的“在乡军人”(预备役军人近万人),九一八事变实际参战兵力大概在3万人左右。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2-11 18: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5-2-11 18:05
瞎说,当时的关东军大概约1.5万至2万人,还有铁路周边附属地的日本武装警察(3000人)及紧急动员的“在乡 ...

地方治安部队是关东军么?你咋不把所有在东北的日本人都算成关东军?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2-11 18: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2-11 18:08
地方治安部队是关东军么?你咋不把所有在东北的日本人都算成关东军?

这些人也参加九一八事变了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