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羊肉无疑是餐桌的美食。从刷羊肉、羊肉串到烤全羊,一说就是什么来自内蒙古的优势羊肉......。呵呵,这话呢,一半是真的。并不是什么内蒙古引进的羊肉,而是内蒙古引进的特殊羊羔——小尾寒羊。在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四个育羊大省把羊养大,上餐桌。
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用小尾寒羊呢?”原因很简单,这种羊在特殊喂养的前提下,可以在3个月内,体重由30斤长到150斤左右。经济效益摆在那里呢。曾经我家那边有个很良心的经营各种羊肉的餐馆,剥了皮的羊就是直接运来分解的,那个羊的个头绝对比一般人想象的大得多,起码不小于一只梅花鹿,估计就是这种羊吧。
以前的羊拉什么?这个一般人都知道,羊粪球。可是今天的小尾寒羊是不拉这个的,而是拉糊状的粪便。并不是小尾寒羊天生拉这种粪便,而是因为它们在饲养的过程中不只是吃草,而是吃粮食和草比例为:8:2的饲料。羊是不能吃大量的粮食饲料的,它的胃消化不了。那怎么办呢?只能混着金霉素去吃,这样可以保证羊在三个月内不死。可是羊依旧不能完全消化这种饲料,所以只能拉糊状的粪便。那有人会问:“反正已经喂金霉素了,为什么不全部为粮食饲料?”很简单,因为粮食与草料8:2的比例是上限,粮食在超过这个比例,喂金霉素羊也活不了。我一直想不到为什么今天的羊肉饺子不那么腥膻了,除了可能里面加入鸭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羊本身出了变化吧?
金霉素是一种外用四环素类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在70年代,四环素的危害是让人牙齿变黄。后来四环素被禁用,国人的牙齿不在那么黄。但是看今天很多国人的牙齿也不吃那么白,估计是和吃羊肉有关系吧。再说金霉素毕竟是抗生素,如果一直吃抗生素长大的羊肉,对身体应该也是有影响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