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闲来无事侃《寒窑》
查看: 113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来无事侃《寒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5-5 12: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7 15:01 编辑

首先声明,写这篇小文文,纯粹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针对任何人。我当笑话写,诸位当笑话看就好了。

盘点《寒窑赋》十大漏洞。

一,“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说孔子文章盖世,请问吕兄,孔子写过什么文章啊?大家都知道,孔子“述而不作”。《论语》那是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六经》也只是孔子编辑整理的,而不是写作的。他是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唯独不是文学家。一般人不知道也就算了,你吕兄可是太子太师、一代大儒啊,你真不知道吗?再者说了,文章盖世,与厄于陈邦有什么关联?

二,“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呵呵,吕兄真会开玩笑。张良在下邳桥下给黄老头拾过鞋子,就是布衣了?张良家号称是五世韩相,祖父、父亲都官至相位,是当年韩国数一数二的权贵家族。你好意思说人家是布衣出身?

三,韩信“腰悬三尺玉印……”吕兄,三尺宝剑我听说过,这三尺玉印是个啥东东啊?古代印玺大多是方形的,三尺等于一米。这一立方米的玉印,别说韩信挂到腰上,他就是扛也扛不动啊。装到现代的常用130货车上,警察叔叔遇到都会因超载罚他款,吕兄在搞笑吗?

四,“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我们都知道科举是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它是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直白攻击科举制度的言论百姓可以说,作为一朝宰相就算喝大了也不敢这么说吧。何况吕兄你自己就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高级官员,你这不是自己啪啪打自己的脸吗?莫非北宋就有假酒了?

五,“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北宋不是民国,那可是典型的封建社会,是有皇帝的。说宫娥做妓妾,约等于指着皇上鼻子骂大街,骂的还特别难听。吕兄,你抬手摸摸你项上还有人头不?

六,自己“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北宋可是三宰相制哦,吕兄这样说,其他两位宰相可要给你翻白眼看哦;国家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也不同意你这种说法哦。再说了,宰相只是官员里面的顶层,可你别忘了还有一堆皇亲国戚呢。真宗时期有李太后、有刘杨两位皇后;还有楚王赵元佐、陈王赵元禧,两位皇帝的兄弟。哪一位不比宰相的地位高啊。敢说自己是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吕兄你想造反是咋滴?

七,说自己“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挞就是打呗。有打百官之杖,吕兄啥时候又喜欢上说评书了?宰相做腻歪了吗?这挞百官之杖,与李元霸一柄锤重800斤、包龙图有龙头铡可以铡王爷、赵德芳的金锏,上可打君,下可打臣一样,都是评书段子岂能当真?事实上别说北宋了,纵观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也没有什么打百官之杖,即使有也是在皇帝手里。说评书不偷不抢,凭自己本事吃饭,也是一种正当职业,倒也无可厚非。但总感觉与吕兄的太子太师、宰相身份有些不符。

八, 除了“盖闻”、“嗟乎”这样的个别文言词以外,通篇文字浅俗粗陋。像“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这种以偏概全粗俗极端的词句,很难想象是出自北宋状元的笔下。

九,  《寒窑赋》号称北宋年间所作,而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版本,只是清朝光绪年间文元堂刻本。那么从北宋到晚清这800多年里,是怎么传下来的?空降?为什么《宋史》、《古文观止》,这样的典籍里统统见不到啊?

十,  《寒窑赋》全文结构松散,逻辑跳跃;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文字也不符合宋代语言习惯。“蜈蚣百足,行不及蛇”等比喻缺乏文学深度,类似顺口溜式小散文。这种粗浅的文风,倒是极似清代江湖术士的一些给黄金都不外传的顺口溜式内部行业术语。

综上所述,《寒窑赋》基本可以确定为后人伪作,它的成文时间不会早于明代,而且可能还是经过了清末、民初某些好事者进一步地杂糅、拼凑、增删。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5-5 12:26 |只看该作者
排坐坐,吃果果,你一颗,我一颗,大家欢乐笑呵呵,笑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5-5 13:13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5 12:26
排坐坐,吃果果,你一颗,我一颗,大家欢乐笑呵呵,笑呵呵。

我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多“名句”都似曾相识,确实有随机“拼凑”的感觉。但,我个人不太纠结”伪作“,或”假托“什么,故而读了也就读了——就好像我之前提及《满江红》,再怎么论证,我依旧觉得能体现岳飞风骨,故而是不是后人假托的,都不在我得考虑范畴,依旧喜欢那首慷慨之作~~~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5-5 13: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5-5 13:13
我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多“名句”都似曾相识,确实有随机“拼凑”的感觉。但,我个人不太纠结”伪作“,或 ...

我跟豆豆。
有一些文采。
也有一些世态人情。
集句,集大成小成,何妨。
三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5-5 14: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一说状元就不得了,可从没有淮把中状元的那篇八股文收集成书来传世

按说这文章应该是没毛病吧,为啥不出本"天下状元文章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5-5 14:3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5-5 13:13
我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多“名句”都似曾相识,确实有随机“拼凑”的感觉。但,我个人不太纠结”伪作“,或 ...

嗯嗯,有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5-5 14:35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5-5 13:53
我跟豆豆。
有一些文采。
也有一些世态人情。

跟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5-5 14:40 |只看该作者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5-5 14:14
许多人一说状元就不得了,可从没有淮把中状元的那篇八股文收集成书来传世

按说这文章应该是没毛病吧, ...

有《历代状元文章精选》。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5-5 14:53 |只看该作者
炉渣渣 发表于 2025-5-5 14:14
许多人一说状元就不得了,可从没有淮把中状元的那篇八股文收集成书来传世

按说这文章应该是没毛病吧, ...

反对。
你真以为庸众要状元的蓝本找“自卑”吗?
没有的事。
你的建议不坏。
我们孝昌贴金书记出了两本孝感史志。我只说其中收录的近体诗,进士就是跟举人不同,中规中矩。八股文应该也是。
科举无论试帖诗还是八股文,都比今天的高考语文有效度。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5-5 14:54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5 14:40
有《历代状元文章精选》。

大家读他的诗文,不就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5-5 15: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5 22:32 编辑

状元卷结集是不可能的,从有确且记录的唐武德5年(622)的孙伏伽,到清光绪30年(1904)的刘春霖,近1300年间录取了状元592人。但由于战乱等原因,目前仅有明朝万历26年(1589)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考卷留存可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5-5 15:11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5-5 15:43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寒窑赋》不会是谁一蹴而就的,很可能是民间口口流传的一些“故事”,经后人整理成篇的,重意不重字,有些纯粹是为了韵脚和凑数而成。
比如“张良原是布衣”,我读的时候完全就是跟“李良”、“王良”没什么区别,反正就是一届布衣机会来了可以成大事的意思。

通读文史的人可能觉得有些细节禁不住推敲,不读文史的人根本就不注重推敲这些细节,意会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5-5 15:4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5-5 13:13
我读的时候,就觉得很多“名句”都似曾相识,确实有随机“拼凑”的感觉。但,我个人不太纠结”伪作“,或 ...



咱俩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5-5 15:47 |只看该作者

记住这句就行了: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5-5 15:54 |只看该作者

类似寒窑赋这样的句子,我母亲也会不少呢,比如:
1、挣得不足、让的有余
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前脚笑人穷、后脚就跟上(大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5-5 16: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5 17:23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5-5 15:54
类似寒窑赋这样的句子,我母亲也会不少呢,比如:
1、挣得不足、让的有余
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僧道纵清高,不忘利欲。庙堂达士,志在山林。初贵者志极高超,久困者志无远大。聪明之子,家业常寒。百拙之夫,财终不匮。眉精眼企,白手起家之人。碌碌无能,终生雇工之辈。破落户穷极不离鞋袜,新发家初起好炫金饰。治世重文学之士,乱世发草泽英雄……

文风与《寒窑赋》相似不?清代江湖术士内部学习材料。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5-5 16:12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5 16:06
僧道纵清高,不忘利欲。庙堂达士,志在山林。初贵者志极高超,久捆着志无远大。聪明之子,家业常寒。百拙 ...



有点像,说明这个体当时很流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5-5 16:1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5 15:47
记住这句就行了: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5-5 16:1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5 15:54
类似寒窑赋这样的句子,我母亲也会不少呢,比如:
1、挣得不足、让的有余
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5-5 16:21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挑,唱歌有声儿就行、文章有意就行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5-5 16:23 |只看该作者



12楼这个是状元卷原稿?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5-5 16:27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5 16:23
12楼这个是状元卷原稿?

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状元卷。“第一甲第一名”应该是万历皇帝朱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5-5 16:38 |只看该作者
我们副总坚信是毛写的,毛是他崇敬的伟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5-5 16:43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5 16:27
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状元卷。“第一甲第一名”应该是万历皇帝朱批。



看样子是命题作文,写的确实板正

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内容,臣对臣---啥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5-5 16:44 |只看该作者
东山酒绿 发表于 2025-5-5 16:38
我们副总坚信是毛写的,毛是他崇敬的伟人。





肯定不是毛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5-5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5 22:09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5-5 16:43
看样子是命题作文,写的确实板正

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内容,臣对臣---啥意思

大概意思是:我要回答你的问题了(我要对试卷命题,阐述自己的见解了),我听说……

臣对,臣闻……这是试卷的通用格式。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5-5 16:52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5 16:48
大概意思是:我要回答你的问题了,我听说……

臣对,臣闻……这是试卷的通用格式。



我把闻字看成是下一句的开头了: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驾宇内也。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5-5 16:55 |只看该作者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

基本能看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5-5 16:58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5 16:55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

基本能看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