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李清照《声声慢》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楼主: 莫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清照《声声慢》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8-12 21:01 |只看该作者
旅途飘絮 发表于 2012-8-12 21:00
我看到的是李清照南渡后写的~~江南见雁雁归来,春天~~

江南见雁归来,不是秋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01
江南见雁归来,不是秋天了?

哈哈,就是啊~~北方是春天看到大雁回归的,瞧我这脑子~~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46
但是,注意,她用的是“堆积”,而且用了个词“憔悴损”,这不符合漫山遍里开放着的油菜花。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花,俺不赞同。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8-12 21:08 |只看该作者
翻了一下宋词选,上面是说写在秋天的~~南渡后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8-12 21:09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0:35
真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开,才能叫满地黄花啊!

满地黄花堆积,说的是落花。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8-12 21:10 |只看该作者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所以嘉人说是黄花菜比较正确。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8-12 21:13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10
所以嘉人说是黄花菜比较正确。

在南方,春天黄色的花,不止黄花菜和油菜花。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8-12 21:30 |只看该作者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13
在南方,春天黄色的花,不止黄花菜和油菜花。

还有什么?上个片片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8-12 22:12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30
还有什么?上个片片看看。

最近没有出去拍,有空翻一下以前的PP跟大伙分享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8-12 22:24 |只看该作者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嗯,有点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2-8-12 23: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七月十九 于 2012-8-12 23:24 编辑

哈哈,好雅兴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8-13 00:15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8-12 20:46
作为北方人,我支持是秋季。

无条件支持冷笑,与南方北方人无关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8-13 09:42 |只看该作者
墓歌 发表于 2012-8-13 00:15
无条件支持冷笑,与南方北方人无关

你不在你的金鸾殿里呆着,没事总下乡做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8-13 14:11 |只看该作者
厉害了小莫。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我,自愧弗如。

有一点想说一下:时隔那么远,相距上千里,黄花直接说不知道就结了。

不知道还生憋就不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8-13 14:21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8-13 14:11
厉害了小莫。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我,自愧弗如。

有一点想说一下:时隔那么远,相距上千里,黄花直接说 ...

天晴大哥{:soso_e179:}我记住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本来不知道黄花是啥,非要瞎掰,必定挨拍{: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8-13 15:23 |只看该作者
木文化的人,背着手走过。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8-13 15:53 |只看该作者
猫曈 发表于 2012-8-13 15:23
木文化的人,背着手走过。

回来,给题个词再走{: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8-13 18:57 |只看该作者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冤枉啊,我从没说过是油菜花。你能不能好好看看我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8-13 21:44 |只看该作者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3 18:57
冤枉啊,我从没说过是油菜花。你能不能好好看看我的回复?

嘿嘿,我说的{: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8-14 09:17 |只看该作者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久矣,赵明诚已经过世,李清照饥寒交迫艰难度日,哪来什么庭院?茅屋一间能遮风挡雨就不错了,倚窗看的就得是野外,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2-8-14 09:18 |只看该作者
猫曈 发表于 2012-8-13 15:23
木文化的人,背着手走过。

没文化你背什么手呢?

就像不会写字的你别好几管钢笔做啥?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2-8-14 09:19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8-13 09:42
你不在你的金鸾殿里呆着,没事总下乡做什么?

领导都爱私访。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8-14 09:36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09:17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久矣,赵明诚已经过世,李清照饥寒交迫艰难度日,哪来什么庭院?茅屋一间能遮风挡雨 ...

看的介绍说的是秋天,从见雁归来应该是江南的秋天,至于乍暖还寒,为何不是乍寒还暖,有时为了合韵,颠倒用字的顺序也是有的。瞎说两句,别拍哦~~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2-8-14 10:07 |只看该作者
旅途飘絮 发表于 2012-8-14 09:36
看的介绍说的是秋天,从见雁归来应该是江南的秋天,至于乍暖还寒,为何不是乍寒还暖,有时为了合韵,颠倒 ...

说得对。

格律所限,就算真是咋寒还暖也得写作乍暖还寒。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2-8-14 10:14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01
江南见雁归来,不是秋天了?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

江浙一带,秋天见到的一样是雁南飞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2-8-14 10:18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10:07
说得对。

格律所限,就算真是咋寒还暖也得写作乍暖还寒。

乍暖还寒也被解释成乍暖乍寒,没错,忽冷忽热的意思
即使把“时候”解释成“时令”,也没啥,秋天本来也忽冷忽热的啊,“秋傻子”就说该冷了还总热呢,变化无常
再有,冷笑兄可以百度一下(我天天最少用百八十次百度),“晚来风急”还有另外版本“晓来风急”,“大家”也有解读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2-8-14 10:37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10:07
说得对。

格律所限,就算真是咋寒还暖也得写作乍暖还寒。

{:soso_e181:}先~~为有相同的意见~~{: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2-8-14 10:44 |只看该作者
墓歌 发表于 2012-8-14 10:18
乍暖还寒也被解释成乍暖乍寒,没错,忽冷忽热的意思
即使把“时候”解释成“时令”,也没啥,秋天本来也 ...

墓歌兄一语惊醒,正好有贴可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2-8-14 10:48 |只看该作者
但是大雁是候鸟,春天是要由南往北飞的,所以这句也不足以证明就是秋天的景色,而很有可能是冬去春来,大雁北飞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丰子恺,江浙人

中国桐先开花后长叶,时间都较晚,那时候,想来大雁早就北归了
而李清照估计也就不会黄花、大雁、光秃秃的梧桐整到一起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2-8-14 10:50 |只看该作者
黄花、梧桐雨等等当然未必就是旧体诗词中的固定意象,但都凑到一的时候,还真是秋天的可能更大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