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皇权悲剧 by 黄进华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蟾宫折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皇权悲剧 by 黄进华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5-5 16:03 |只看该作者
为了能"金榜题名",无数读书人依然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在清代,"白发童生"、"寿星举人"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曾孙的陪同下,广东顺德县的百岁老人黄章,千里迢迢地赶到北京参加会试。进入考场时,黄章还特意让曾孙打出"百岁赶场"的灯笼,轰动了整个京师。至于蒲松龄,16岁就考中秀才,但在乡试中他却是"屡战屡败"。直到72岁,他还顶风冒雪去赶考,总算博得了一个"举人"的功名。在悲喜交加之余,他写了一首《蒙朋赐贺》:

"落拓名扬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腐儒也得宾朋贺,归对妻孥梦亦羞。"

考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有时还会发生一些"乐极生悲"的事情。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武科殿试后,举行隆重的传胪大典,状元徐开业、探花梅万清居然没有来参加。这时,兵部尚书丰绅济伦的脸可就挂不住了,奏请严加处分。最后,还是刚刚即位的道光皇帝"开恩",没有砍掉他们的脑袋,但是"鸡飞蛋打",他们的状元、探花还是丢掉了。

读书人苦啊!且不说漫漫长夜浸泡了多少凄清、寂寞,就是那一场场噩梦般的考试也够人受的。例如,乡试和会试都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吃喝拉撒睡全在考棚里,就连大小便也要在棚中"自行解决"。在考场四周,岗哨如林,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出入。对于那些富贵子弟,倒也不用发愁,因为他们可以多带一些补品(如人参);至于那些寒士,就只能靠干粮充饥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状元李幡,因为出身寒微,殿试时只在篮子里放了36个馒头。在考试时,因为高度紧张,加上疲惫,许多人实在是撑不住,还没有考完,就病倒了,被抬出考场。不过,这一切还是挡不住天下读书人"义无反顾"的脚步!

2.可叹的科场黑幕

因为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录取率非常低,一些考生就想方设法地作弊。对于那些作弊的考生,清政府的处罚十分严厉:一旦发现,按照《大清律》,就要杖100,枷号三个月示众,还要发往边疆充军。

尽管如此,作弊之风依然屡禁不止。2003年2月,在苏州发现了一本清**************生作弊的小书,只有半个巴掌大,竟有9万个字的考试内容,一粒米就能盖住6个字!

此外,出钱请"枪手"冒名考试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当时,甚至出现了一批专门代人考试的"枪手",这些"枪手"风险大,报酬也很高,**************一次就可以得到白银30两,如果考中了,还有重谢。

在考场外面,许多人也没闲着,他们积极运作,经常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同乡、拜老师、走后门、打关节,甚至行贿考官。

清代的科场腐败,主要来自官员。例如,嘉庆六年(1801年),刑部尚书张若廷帮亲戚夹带考题;嘉庆十六年(1811年),湖南学政徐松带头倒卖官学名额,还亲自主编了一本"科场宝典",高价卖给学生;咸丰八年(1858年),顺天乡试又出丑闻,主考官、内阁大学士柏葰等人收受贿赂。东窗事发后,咸丰皇帝震怒,柏葰等人被处死,其他官员也受到了严厉处分。

至于科举考试的"头把金交椅"--状元,那更是多少人争夺的"焦点"!例如,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时,翁同龢与孙毓汶都有才学,两家又都是官宦之家,还是"世交"。于是,就在场外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

据说,在殿试前一天,孙毓汶的父亲亲自出马,请翁同龢去他家吃晚饭。碍于"世伯"的面子,翁只好去孙府赴宴。这天晚上,孙毓汶的父亲陪着他聊天,一聊就聊到后半夜,便留翁住下。既来之,则安之,翁同龢也就答应了。哪知道,他刚躺下,门外就有人放鞭炮,而且一放就放到天亮。所以,翁同龢一夜没有休息好,殿试时无精打采。幸亏,他还有点"小聪明",带了两支人参救急,最后还是考中了状元。从此,翁、孙两家就撕破了脸皮,翁同龢与孙毓汶更是成了政治上势不两立的"死对头"。

在科举考试时,官员们进行"暗箱操作",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例如,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但他能考中状元,却是仰仗上层人物的幕后活动。原来,张謇的殿试成绩不理想,收卷官黄思永是他的朋友,就悄悄给他补上了一处空白,并纠正了一处错误。在阅卷时,张謇的同乡、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想提携他,便仗着自己是"帝师"的特殊身份,经过一番周旋、运作,终于将张謇"提拔"为状元。

有时,就连"皇帝陛下"也难免要搞一点小动作。例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新科状元本来是江苏人赵翼。但是,乾隆看后,摇了摇头,说江苏、浙江出的状元太多了,便大笔一挥,将赵翼改成第三名,陕西人王杰白捞了一个状元。

更荒唐的是,最高统治者有时因为迷信而重新决定金榜的排名。例如,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举行最后一次殿试,本来第一名是朱汝珍,第二名是刘春霖。一看第一名是广东人朱汝珍,慈禧太后就不高兴,因为慈禧害死过"珍"妃;而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当时正在海外闹革命的孙中山都是广东人,而刘春霖是直隶肃宁人,正好当时直隶大旱,"春霖"这两个字很吉利。于是,慈禧便"御笔圈定"刘春霖为状元。

中国的科举考试,是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易经》、《春秋》、《周礼》)为主,这些都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典籍,题目都是从这些书里出。在考试时,考生要以八股文的固定格式来写作,不允许自由发挥。这样的考试脱离社会实际,势必会"选拔"出许多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庸才,而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和创新精神的人却被拒之门外。

例如,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考中了进士,但在殿试时却名列三甲末等,最后靠走后门才进入翰林院。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曾国藩至少算得上"一代能臣",其才华和功绩远在许多状元、榜眼之上,这岂不是对科举考试的最大讽刺?

特别是,到了鸦片战争以后,科举制度已经是气数已尽。当时,西方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已经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还在青灯下抱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四书"、"五经"咬文嚼字。对于这种已经腐朽透顶的科举制度,人们逐渐认清了它的本质,开始猛烈地抨击它,最有名的是龚自珍的一首诗:

"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3-5-5 16:03 |只看该作者
到最后,连最高统治者对科举制度都失去了信心,光绪皇帝就曾掩卷长叹:"这样选拔人才,难怪所学非所用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朝野上下的一片呼声中,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从此,"金榜题名"永远成为历史。

三、文人的朋党之争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文人知书达礼,应当"识大体"。其实,读书人也是一个"排外意识"很强烈的集团。古人云,"文人相轻"!此话一点都不假,读书人经常是心高气傲,喜欢目空一切,仿佛天下之大,只有他最行。于是乎,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也就少不了了,而且手段毒辣,不见得比那些政客们差。

在排他性上,知识分子总喜欢搞"小集团"、"小圈子"。就像同业有行会,流氓有黑帮,读书人也有许多"同气相求"的小圈子。特别是,这种"小集团"一旦和"权力"沾上边,麻烦就来了。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许多文人可以不问是非黑白,不分青红皂白,攻击异己,庇护同类。到最后,这种"小集团"可能发展到"朋党"的地步,双方往往是斗得不可开交,甚至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就算文人们都是"高风亮节",一心为国家和老百姓着想,也容易产生矛盾:你说要开疆拓土,张扬国威,他说要休养生息,安定民心;你赞成改革旧制,他却坚持"祖宗之法";你说要慢慢来,他偏偏说要下猛药……吵来吵去,单纯的意见之争就难免发展成为意气之争,谁也不肯让步,非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可。因为在皇权专制体制下,皇帝说话最管用,所以大家都争相讨好这个"最高裁判",专制帝王乘机拉一派、打一派,将他们都捏在自己手心里。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党争,莫过于北宋后期的新党和旧党之争,起初不论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是一心为民,吵来吵去反而变成扰民了,最后竟然让蔡京这个大奸臣浑水摸鱼,当上了宰相,将大宋帝国推向了深渊。

1."君子"也结党

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财政危机日益加深,出现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使北宋政府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困境。同时,在与辽国、西夏的战争中,北宋也是连吃败仗,被迫向他们缴纳"岁币",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农民和士兵的反抗斗争是"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如一火(伙)"。

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一些士大夫感到必须实行改革,以摆脱困境。于是,一些官员主动上书朝廷,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官僚政治提出批评,提出了改革弊政的主张。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讥讽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并劝仁宗疏远他。吕夷简勃然大怒,指责范仲淹离间君臣、引用朋党,下令免去他的"权知开封府事"一职。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等人仗义执言,结果都被罢官,但斗争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当时,欧阳修写了一篇著名的《朋党论》,呈献给皇帝,认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君子、小人各自有朋;希望仁宗借鉴前朝的兴衰治乱,"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在这里,"真朋"与"伪朋"的对立,实际上就是改革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眼见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连吕夷简也感到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便来了一个"顺水推舟",主动辞职,并推荐范仲淹等人回朝执政。庆历三年(1043年)春,章得象、晏殊出任宰相,贾昌朝、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政治局面为之一新。

当时,宋仁宗也意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这年九月,他亲自召见8位中枢大臣,赐座,并请他们畅言军国大事。在宋朝,天子亲自赐座,可是"无上的荣耀",所以大家都惶恐万分,不敢说话。一个月后,范仲淹挺身而出,领衔条陈"十事"上奏,揭开了宋朝历史上崭新的一幕。在东京汴梁的政治舞台上,一个惊心动魄的改革高潮即将到来!

不幸的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范仲淹就享受到了自古以来一切改革家的所有遭遇--酸、甜、苦、辣、咸,什么都有,最后也和他们一样落得一个"无疾而终"的下场。大宋帝国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改革运动,竟然从一开始就染上了一种凄壮、悲凉的色彩。

论起道德操守,范仲淹当然是没得说。平时,范仲淹做事也相当谨慎,虽然致力于改革事业,但他也知道一切并非"唾手可得"。至于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更不是什么激进的改革,比如:他提出的"十事"(十条指导方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在原则上也都能站得住脚。在具体的措施上,范仲淹也并不一味追求"天翻地覆"的效果。例如,为了澄清吏治,他曾修订"磨勘法"和"荫子制",但也没有对原来的制度一概否定,只不过是对官僚阶层的特权稍加限制罢了。

但是,范仲淹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虽然具有政治家的胆识和气魄,却不善于玩弄政治手腕,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最麻烦的是,范仲淹和他周围的一些人过于冲动、直率,这在无形之中便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过分的慷慨激昂总会让许多人无法理解,更不用说那些小人们会"嫉妒眼红"!

其实,范仲淹本人也并不欣赏这种孤芳自赏的"名士习气"。庆历三年(1043年)四月,国子监直讲石介作了一首《庆历圣德诗》:"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显得过于狂放。范仲淹看后,很是忧虑,告诉好友韩琦:"这些怪鬼之辈要坏大事!"

这时,吕夷简虽然已经致仕,但反对派仍然大有人在,三司使夏竦就是一个"急先锋"。说起来,夏竦是一个典型的"小人",他喜欢结交权贵,为人又反复无常。庆历四年(1044年)初,夏竦带头攻击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结党,又一次掀起"朋党"之论。

对此,仁宗很疑惑:"难道君子也有朋党?"范仲淹毫不畏惧,立即站出来答道:"过去,臣在边塞时,就曾亲眼见到勇敢的人自成一党,怯懦的人也自成一党,在朝廷里自然也有正党、邪党之分。如果结党从善,又怎么会危害朝廷呢?"

不过,范仲淹的这番话简直是"对牛谈琴",并不能打动高高在上的天子。在皇权国家里,专制帝王最害怕的就是"朋党",因为他们在骨子里相信"朋党必然危害君权"这个古老的箴言。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3-5-5 16:04 |只看该作者
同年六月,夏竦又以石介为对象,发起新一轮攻击。这一次,他的手段非常毒辣,竟然伪造了一份废黜宋仁宗的诏书,署上"石介"的大名,并大造谣言:石介的后台是枢密副使富弼,而富弼又是范仲淹的得力助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夏竦此举的真正目标是不言而喻的。在封建时代,"图谋废立"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尽管宋仁宗似乎不太相信这份诏书与石介有关,但是人言可畏,也让范仲淹、富弼大为紧张。

就在这时,辽国和西夏发生战争。原来,在宋、夏议和后,西夏国主李元昊志得意满,非常猖狂,辽兴宗担心李元昊从此坐大,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便亲率10万大军讨伐西夏。

面对这种局势,北宋帝国又面临新的抉择。这时,范仲淹力主增派军队保卫河东,防备辽军的突然袭击,并主动请缨,出任陕西、河东经略安抚使。其实,他这次出京,主要是为了离开汴梁这个"是非之地",暂时避一避朝廷上下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流言蜚语。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这一走,"庆历新政"也就夭折了。

在奔赴河东的途中,范仲淹顺道拜访了已经退居林下、安享晚年的吕夷简。吕夷简见到他很奇怪,就问他:"你有什么急事要离开京城?"范仲淹淡淡地答道:"去查看一下陕西、河东两路,事毕即还!"吕夷简急得一跺脚:"既已出京,又岂能再入?即使要处理边事,也是在朝廷里方便,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都不懂啊?"

"姜还是老的辣"!吕夷简到底是在宦海中沉浮了大半生,这些话一针见血,说得范仲淹脸色大变。

不久,富弼就被贬为河北宣抚使,改革派的势力大减。这时,反对派的骨干、御史中丞王拱辰得意洋洋,忍不住手舞足蹈,发出了要"一网打尽"的叫嚣。没几天,韩琦也被赶出朝廷,所有改革措施全部被废止。

平心而论,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根本算不上什么重大改革,而且时间很短,可谓"昙花一现"。尽管如此,范仲淹等人仍然无法抵挡汹涌而来的反对浪潮,被迫"逃出"了京师汴梁。

那么,"庆历新政"为什么这么快就会失败呢?除了范仲淹等人本身的因素外,宋代士大夫喜欢"意气用事"的毛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原来,自从开国以来,宋朝皇帝实行的一直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方针,历行文教,注重德行,士大夫崇尚儒学、名节一时蔚然成风。可是,许多读书人整日泡在"故纸堆"里,缺乏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斗志,变得越来越温文尔雅、端重持默。矛盾的是,根据儒家的道德伦理,"治国平天下"是士人们的天职,加上权力场又是那么诱人,士大夫们总是不能忘怀于庙堂、社稷。

于是,他们便选择了一种简单的方式--借批评别人来证明自己正确。许多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自己做不了大事,但却不容许别人在做事时犯"一丁点"错误。平时,他们喜欢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架势,自诩刚正不阿、鄙斥浮薄,可一旦有人奋起,要干一番事业时,他们就无法"泰然处之"了,甚至不择手段地诬讦、陷害别人。范仲淹就是因为要改革,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大家当然要对他"鸣鼓而攻之"!所以,在皇权国家体制下,要想做一个"改革者",实在是难啊!

2.永不谢幕的党争

几千年来,"窝里斗"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皇权政治的一个"痼疾",也是一种难以逃脱的宿命,北宋晚期的新党与旧党之争就是最好的例子。

论起这场党争,可以追述到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交恶。本来,王安石和司马光是生死相交的朋友,两个人也是无话不谈。但是,在王安石变法开始后,司马光却不赞成,曾以他特有的方式三次致函王安石,劝他重新考虑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王安石的反应却是那封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从此,两个人就在政治上分道扬镳,并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终生不再往来。

从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到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为止,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安石及其追随者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被称为"熙丰变法",其间跌宕起伏,历时16年。

宋神宗死后,即位的哲宗年仅9岁,他的祖母--宣仁太后临朝听政。这位宣仁太后对变法派素来没有好感,所以她一上台,就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命他主持朝政。

司马光执政后,采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将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全部废除,史称"元祐更化"。当时,苏东坡、范纯仁等人曾经建议司马光对"新法"区别对待,保留那些经过实践证明合理的法令(例如"免役法"),不要换一种方式继续糟蹋老百姓,却被固执己见的司马光断然拒绝。最后,苏东坡等人长叹一声:"奈何又一位'拗相公'?"意思是:怎么又出了一位和王安石一样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的宰相?

想当初,王安石不惜与众多亲友、同事反目,也要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现在,司马光表现出了同样的"坚定"与"执著"。可惜的是,这种令许多人敬重的品质一旦与拒绝听取不同意见相结合,在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大人物"的身上,就产生了一种悲剧:他们太感情用事,已经丧失了理性。

在这里,宽容精神、必要的妥协与长远的眼光全都不见了,"坚定"、"执著"变成了"执拗"、"刚愎自用"的代名词,在帝国的政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让人不安的不祥气息。从此,我们只能无奈地看到:在王安石、司马光这两位领袖开辟的道路上,他们那些不成器的继承人越滑越远,一直滑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从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到元祐八年(1093年),在宣仁太后的主导下,帝国政府致力于恢复祖制,清除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历时8年。在此期间,出现了两个新名词--"新党"(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派别)、"旧党"(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派),帝国政治陷入了党争的泥沼,不可自拔。

元祐八年(1093年),宣仁太后撒手归西,宋哲宗亲政。这位年仅18岁的皇帝,再次起用新党人士,全面恢复变法措施,残酷打击旧党,前后历时6年有余。在章惇这位昔日好友的残酷荼毒下,苏东坡等人陷入了一种极为悲惨的境地。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病故,一向讨厌新党的向太后垂帘听政。在此期间,她再次起用旧党人士。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5-5 16:24 |只看该作者
对国产的历史,知道的越少越有利于健康{:soso_e151:}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3-5-5 16:50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