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3-26 03:45 编辑
看过“临街卖酒”的几篇字,印象中她是一位娴熟的写手,擅长把一些伤情与失意之人拉进她的故事里,加上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敏锐,使得她的文字,如一个看似历经坎坷的过来人在叙述一些过往。只是她看出了深意却没能堪透那最后薄薄的一层,最终留下些许感悟、些许伤怀、些许无奈……
这篇《上海的月亮》,乍眼一看,并没有脱离“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俗套,但倏忽间一转,却拖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风花雪月。那个飘进她“把自己逼得很仓皇”状态中的男子,成了这一过程的支点和坐标。一场同病相怜的纵情释放,平复了各自胸中无以名状的挤压感和伤痛。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她精心细致地编织了一个似乎可以彼此寄托、慰藉的情缘,最终却成了一付疗伤止痛的药剂。戛然而止,仅此而已。让我们意犹未尽之余,恍然而悟:又能怎样哪?
我们不必去刻意挑拣文中两次“巧合”的安排,关键是作品的氛围和呈现的基调紧扣现实,击中人心。这才是最大的真实!一生中,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所有的梦想与情感最终都得屈服于物质和时间的压力。岁月狰狞,漂萍无着。面对滚滚红尘,自我纤微而鄙缩,难以抗争到底,唯有尽快逃脱。逃离现实、逃离背叛、逃离自己的心,所以,与其说这是一篇描述变质爱情感受的张爱玲式的小品,不如说这是一次对于生活中某段心路历程的回味。正如文中的一段所描述的那样:
她听到他说“也许我们都无法回去,只能在这里,任凭命运的安排……” 字字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