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评析贴来,再示支持
词风直率明朗,颇有柳永遗风。通俗化、口语化是柳词的最大特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地气”。由他作词、间或谱曲的歌,是当时霸气侧漏的流行歌曲,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简直就是“全国同唱一人歌”的节奏。薄壁三郎此词的最大看点也便在此,晓畅如话,平易如风,差不多像是在跟你我唠嗑谈心,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端着拿着,所以更显亲切朴实,一扫用典泛滥、雕琢隐晦之弊,一改装腔作势、拒人千里之习。其实,要做到晓畅如话、雅俗共赏着实不易,没有多年淫浸诗词之积累、揣摩领会之磨砺,则心思不出、笔力未逮,断难为之。
下面,我们从艺术上具体加以分析。
题为《问春几多愁》,全词便紧扣一“问”一“愁”展开。名为问春,实则问己,他人看来实在是多此一问,但对作者而言,明知不用回答,也不好回答,却又不能不有此一问,便如摘瓣问卜,矛盾之情、纠结之愁跃然纸上。
既是问春,便不得不写春。在此,作者所用手法颇为高明,以言物来言春,而在写物时又不明说,却是以状态来描摹。开篇一“飞”字,乍看不知所云,细细一想,春日何物临风飞舞?有柳絮,有花粉,有蝴蝶,乃至春怀春思,一切与春有关的意象皆可植入。其后之“泛黄”二字亦同,在此,非秋叶飘黄,而是春芽初黄。细心观察过树叶生长的人应该都知道,初春树叶冒芽时是淡黄,再长则变嫩绿,至仲春长成时又变碧绿,暮春时则成暗绿。以“泛黄”描摹树叶冒芽,以树叶冒芽状写春之来临。词中仅用“轻寒已过”交代时令,而以状态来描物,以描物来写春,艺术上做到了以彼言此而言在诗外的效果,耐咀嚼、有余味。下阕之枝头、一朵、草低等,也是类此。
此为写景,再看抒情。全词之情在一“愁”字,但直接写愁乃诗家大忌,所以,作者还是通过写景来抒情,寓情于景,付景以情。上阕“飞时不见人来,除非在百花凋敝”----上面说过,“飞时”状写春,“不见”二字极言春日苦待人来之期盼;“百花凋敝”状写冬,实际上也是言内心之寒,“除非”二字又将一种失落、怅惘之情推到极致。下阕“一朵开时”句,仍以写花领起,“当年无忘”,倒装,忘不了当年的美好时光,而今却“不见人来”,只能“梦中联系”,人已“乘风而去”,留下“锦书”(情书)又有何用,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那份眷恋,那种伤怀,那腔愁怨,让人不忍卒读。结句,正是春暖花开时,那么,无论是人,还是情,都应该如花一般,要么盛开,要么萎败,将“问”直追到底,将“愁”推到锥心。艺术上用今昔对比,前后交错手法,增强了感染力。
微瑕之处在于,第九句(泛黄时知道)第一字应为领格,此作忽视了;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之二二句法收得更有力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