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社租出去之后,我立即着手在茶城找房子搬家。计划就是三天之内找好房子搬了家给人家腾地方。
北边上下班堵车实在太让我闹心了,所以就意向去南边的茶城,南边的京沙快速路年前已经施工完毕正式通车了。不堵车的情况下半个小时的路程。
很快在南茶城找好了店面,先将东西搬过去,然后才着手门头的装修等。这是上下两层的门面房。楼上可以放货,楼下可以经营。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快刀转乱麻的节奏,一周之后,新店开业。
开业的那天,通知了附近一个闺蜜前来帮我放鞭炮,还是其它任何人都没通知。上午十点整刚放完鞭炮,就有客人上门买茶,这样的开门红总是被我遇上,让我心情大好。我自己已经养了一年的翡翠貔貅茶宠,客人非常喜欢,好歹开业生意,要什么都可以卖。除了人不卖。
这个客人后来也成了朋友,这是后话。
茶城的生意跟茶社是完全不同的,但凡来茶城的都是要买茶的人。只不过,卖茶的扎堆儿,就看客人跟谁家有缘分了。
我因为着急搬迁,就对店铺没进行严格的挑选,再者毕竟第一次自己做批发生意,对店面的选择还是很没有经验的,所以,搬往茶城的第一年,生意上并没大的起色。但比茶社还是好了很多,同时也多出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忙自己的事情。那些北边的闺蜜们,因为我的搬迁也都风流云散了。后来就是偶尔聚聚,但终究还是一样的亲密。
人一闲下来想法就会多。看着空空荡荡的小店,实在没有什么特色。想在高手林立的茶城站住脚,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于是我绞尽脑汁的想着怎样去改变现状。那时候就是一股劲儿吧,倒不是一定要赚多少钱,而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店面可持续发展。前提是,不能再从家里往生意上贴钱。孤注一掷的想,这就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不能拖累了家庭。
所谓万事开头难。再好的想法都需要步骤去实现。光坐在家里办法肯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跟铁路上上班的一个闺蜜的老公闲聊,说起进货的渠道问题,他正好是个爱喝普洱之人,说起来,他喝的普洱开始时还是我送的。那时他爱喝的是铁观音。后来爱上普洱之后,也是一发不能收。但他有个先天的条件就是客运段上班,走车正好走昆明。所以他常常会趁着车到昆明站的时候去茶城转转。听他这样说,我便决定亲自到昆明去实地考察一番,选个品牌回来做。毕竟之前进的嫂子店里的货都是高端价位,不适合在批发市场做批发。那些茶转了几手到我手里,利润太薄我心知肚明。只不过我这人讲义气,一直坚持从那里拿货。但毕竟义气不能当饭吃,我要么改变经营方向,要么就是等一年后灰溜溜的关门回家。以我的个性,怎么不折腾一回也是不会甘心的。于是,前往昆明的事情立即敲定。
在去昆明的路上,跟这位朋友的老公又聊了聊谁家的茶叶比较好,毕竟那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连一个外行人都要去请教。他说他认识一个老乡在昆明茶城做批发,茶的价格还可以。于是我便决定到了那里去他们家看看。
第一次的专业外出考察,并没有用去太多的时间,因为进货渠道有朋友推荐后,查看茶的品质和价格后,觉得很符合我的生意要求,便无心再在那里逗留。匆匆定了一批货就返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