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舟孤帆 于 2017-7-9 17:12 编辑
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家普遍基础差。谁学习好只是比别人稍强而已。也就是常言说的筷子里面挑旗杆。况且安子在当时的班级只是排在前几名,分班以后几个班的尖子学生聚在了一起,安子的成绩在班上也只能排在中等。 这时候的党员的光环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的荣耀,相反却成了一种累赘。 毋容置疑,风儿的到来以至于他两间的暧昧对安子的影响不小,可这又是谁的错呢?毕竟他两都到了情窦绽开的年代,即便带有一定的朦胧。 安子暗下决心,一定刻苦学习,一定要考上学校,哪怕是大专只要跳出农门就是成功,到那时就有了资格迎娶凤儿。 然而,事与愿违,学习毕竟是动脑子的活儿,偏偏凤儿就占了他大半个脑子。无论安子怎么废寝忘食,刻苦学习但他的成绩总是每况日下。 最后一个学期,学校也是拼了,为了高考学校最后一搏,把三个重点班的学习尖子抽出来成立了特一班,学校最好的老师几乎责任到人,学校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特一班。 校长在教师会上瞪着血红的大眼拍着桌子几乎是在咆哮:特一班的学生只看成绩,不看来路。于是本校许多老师的子弟没能进入特一班。安子也理所当然没能进入。 其实,以安子的成绩报考大学是没有希望的,这点他也明白,如果报考个中专要是运气好没准还有点希望,可偏偏安子报考了大学也不知他当时是什么心态。 忘了说,那时候的高考不像现在,考后根据分数再报志愿,而是考前先报志愿,并且中专和大学分开考,只能报其一。 高考终于结束了, 那时的高考比例还不到3%。绝大多数考生高考与其说是人生的一次经历,还不如说是对少数人的陪衬。根据答题的经历,安子觉得自己是没有希望的,分数下来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安子叹息 中夹杂了一一丝丝的庆幸,多亏没报中专,否则落榜那才丢人。 其实选择报考大学正是他不自信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