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17-10-4 16:45 编辑
在衣裳街盘桓游览了多时,又在花园古戏楼后的排练室里欣赏了一段声若游丝、缠绵婉转的昆曲,看看天近九点,方才依依离去。过苕梁桥,走洗帚弄(就是昨晚我走过的石桥和小巷)。来到赵孟頫故居旧址纪念馆,馆门刚开。到售票处买票时看到一则公告:学生、军人、老师、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律免票参观,像我这样不符合免票规定的人,一张门票也只需20元人民币。即使是这样优惠,仍然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以致我走进大门后居然找不到检票员。以此看来,无论是在哪里,纯文化的景点都是冷门。
走进故居大门,迎面正厅门上方有一块匾额,上面刻有集赵字“鸥波无尽”四个行书大字,大概寓含赵孟頫追求自由的人生理念及其艺术影响延绵不断之意。院内建筑仿宋元时代宅园结合的典型布局及前庭后院式构造,虽占地不大,但精巧别致,亭台楼阁,水榭花丛,极具江南园林风格。室内展览分两厅五个单元,分别是:“宋室贵胄,水晶宫中人”,“应召元廷,鹊华秋色里”,“儒学提举,领袖书画印”,“荣禄大夫,深宫镀金曲”,“归去来兮,魂归青玻璃”。此中包含了赵孟頫一生中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出生在湖州。他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二皇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青少年时便文采斐然,名列“吴兴八俊”。南宋灭亡后,曾两次出仕元廷,两度辗转江浙,晚年隐居故里,与书画为伴。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艺术性极高的书画作品,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卓越,他与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被后人称为楷书四大家。他晚年还创出了一种熔铸各家、圆转遒丽的书体,世称“赵体”,这种书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赵孟頫经历了矛盾复杂的一生,享尽荣华,却又时刻遭遇尴尬。因为他出众的才华得到了旁人无法企及的礼遇:官居一品,荣际五朝。同时也因为他作为宋室后裔,入元朝为官而为后人所诟病。特别是他的书法,常遭到后人的非议。
书法自古以来就是一门讲究个人修养的艺术。一个书法家的人品,时常被后人与他的书法作品连系在一起,“薄其人遂薄其书”。因此,赵孟頫的书法及其为人,被后人指责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种以非艺术因素来评判艺术的标准,是很有失偏颇的。
归去来兮,魂归故里。斯人已去,笔墨留香。太湖百里,鸥波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