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一份书单
楼主: 轻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份书单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8-9-25 09:19 |只看该作者
雁过无声 发表于 2018-9-23 15:55
马上买余华的《活着》,看评论都说好!

上面两位朋友一位挺一位贬,有争议的小说才是好小说,雁过看了记得来分享心得。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8-9-25 09:43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5 09:12
谢谢东湖,给这么多专业好建议。我读书没有章法,也没有观点之争,应该说还没形成自己的观点,一盘散沙之 ...

轻言版提供的这个书单,其实蛮好的。

怎么讲呢,关于书单,它其实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言的。我们可以找到N多个名家推荐的书单,都是他们强调的“必读”。但是,那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去体验,去鉴赏与鉴别。

这就像如今我们每年都会搞个小说年选,版本不同,篇目也不同,标准也不同。我可以这么讲,有些小说年选,冠之以“年度最佳”,实际上,还是看作者的名气,还有些是为了鼓励新人。所以,前些年我还对小说年度最佳非常有兴趣,现在,则根本不相信了。

这就是说,你是不是最佳,要靠时间来检验,要靠读者来树立口碑。

名著,经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某个时代某个年代的顶级小说,许多年后,就淘汰了,成了二流三流小说。所以说,经典也是相对的。书目这东西,名家推荐的,可信可不信,关键是他开出的书目,你读了之后,是否真正觉得好。你比如有些人推荐的经典或作家,说得天花乱坠,说如何好如何好,结果一读,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就上过当,去书店买书,腰封上有著名小说家的推荐语,那好,就买了,可看了几十页就没兴趣了。

有些经典,是高山,高峰,但是,隔一个时代,它可能就变成了小山,变成了丘陵。真正的经典,是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的。

我提到过的马原的《小说密码》,也只是我个人认为的好书,但是,我从他开的这份书单读过来,确实是值得一读的,或者说,凡是喜欢小说喜欢严肃小说的朋友,真要好好读一读。马原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在他在读书读小说上,在对于小说的认识与理解上,却是过人的。这不是我一人说他的书目开得好,而是我的很多极其痴迷于小说的朋友交口称赞过的。

看别人推荐的书目,是我们读书的一条捷径,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避免做无用功。我认为从写小说的角度讲,马原推荐的书目是必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8-9-25 09:56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3 14:39
我不认为《白鲸》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一个跛足的船长,带着一船的人,与白鲸同归于尽,这是怎样变态的心理?

这就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谓优秀,也是相对的。或者说,比较而来的。在它那个时代,那绝对是顶级小说之一,你要同后来的那些伟大小说家们比,那当然要被压下去。《人性的枷锁》也是如此,从现在我们来看,它也只是一部二三流小说。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8-9-25 10:04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5 09:43
轻言版提供的这个书单,其实蛮好的。

怎么讲呢,关于书单,它其实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言的。我们可以 ...

谢谢,想了想,感觉自己以前散文读得多些,对小说知之甚少。这份书单,是关注的一个公众号推出的,人生精神成长三十课,好象还有专家讲授,语音课。我没参加。马原,刚百度知道,先锋作家。以前好看关心过他的八卦,就这点出息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8-9-25 10:10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5 09:13
恩,你看风景,我看书,我们用自己的方式阅读世界。

说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8-9-25 10:1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8-9-25 10:13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5 09:02
丑大了,只知它是系列,不料有九十一部之多,到时选读吧,大概两三本的样子。谢榆园老师指正!

我读过一点儿,也不觉得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8-9-25 10:15 |只看该作者
总之,读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8-9-25 10:15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5 10:04
谢谢,想了想,感觉自己以前散文读得多些,对小说知之甚少。这份书单,是关注的一个公众号推出的,人生精 ...

名著一般都是小说。

在最近几百年,小说还是最有份量的。

散文的份量要轻很多,散文它能包容的东西太窄,这种窄,我主要说的是,它的虚构性。散文的根,在写实。所以,散文的表现手法与技法太有限了。而虚构,是小说的灵魂。虚构,实际也是作者想象力的载体。

所以,我认为,在所有文体中,小说为王。我们说,诗歌是文学的王冠,这实际上是小说对诗歌这种文体的一种宽容与包容。好比这个时代,男女绝对没有平等之说,我们还说,妇女顶半边天——其实是男人对女人的宽容罢。

名著中,有散文体的,比如《瓦尔登湖》。但毕竟太少了。小说在文学名著中,占统治地位。

所以,有空,还是多读小说吧。小说的虚构艺术,是散文无法比拟的。散文可以说是末技。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8-9-25 10:3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9-25 10:13
我读过一点儿,也不觉得多好。

那个年代的欧洲作品,背景性强,而那个背景,就象他们的建筑一样纷繁复杂。其实我也读不大下去,《搅水女人》试过几次都没完成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8-9-25 10:33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5 10:15
名著一般都是小说。

在最近几百年,小说还是最有份量的。

谢谢建议,我会尝试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8-9-25 16:12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5 10:15
名著一般都是小说。

在最近几百年,小说还是最有份量的。

我看还是学会英语再去读原著吧,翻译过来的,都不对劲。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8-9-25 16:59 |只看该作者
有的小说像邮包,拆开来,是一层一层的外包装,一层层的塑料膜、报纸,最后才看到小小的邮件。许多小说就像这样,叙事情节跟包装纸一样,读了一遍,看明白后,你还会读第二遍吗?

我希望的小说,是看了一遍,还能津津有味的再看第二遍、第三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8-9-25 17:01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5 16:12
我看还是学会英语再去读原著吧,翻译过来的,都不对劲。

这个,要支持。读原著,读原版,是最好的,翻译过来,中间拐了一道弯,隔着了。失去了原味。
比如看外国电影,我必须要看原声的,绝不看翻译的。也就是有字幕那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8-9-25 22:29 |只看该作者
这份书单,没几本是完完整整地看过了,现在喜欢看短篇的,时间是零碎的,看看就放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8-9-26 09:15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5 16:59
有的小说像邮包,拆开来,是一层一层的外包装,一层层的塑料膜、报纸,最后才看到小小的邮件。许多小说就像 ...

这个比喻很好。是这么回事。

邮包这样的小说,至少它会让你能够读下去,有包袱有悬念,底到最后才露出。有些小说连包装都没,甚至主题直白赤裸。

如果要说到反复咀嚼,我推荐两个大师级的短篇小说家(长篇一般来讲,故事的叙述是极丰满的,不会留白的。),一是海明威,一是卡佛,而以卡佛为首。卡佛的小说,一般需要读个两三遍你才能明白他要讲的是什么,甚至你读过两三遍也不一定悟得出来。他的小说,最耐人寻味。

二是海明威,我之前已经解读过他的几个短篇,他的冰山理论,在短篇里得到充分展现。

另外,有意味或者说意味很浓的小说家的小说,要推荐卡夫卡的,比如《乡村医生》、《城堡》、《判决》、《中国长城修建时》,这是极重要的也极不好读不容易弄明白的读起来令人头疼的小说。

再有,乔伊斯的《都柏林人》这个短篇集,艺术性极高,也不好懂。

另外,克菜尔~吉根的短篇小说集子《走在蓝色的田野上》、《南极》也是艺术性相当出色的短篇集子。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8-9-26 09:32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5 16:59
有的小说像邮包,拆开来,是一层一层的外包装,一层层的塑料膜、报纸,最后才看到小小的邮件。许多小说就像 ...

如你所说的这种类型的小说,太多了,我再找两个估计很少有人看过的小说家的小说,

一是爱尔兰短篇大师特雷弗的《雨后》,一是美国短篇小说家福特的《石泉城》。这些都可称得上短篇(20页左右)的范本。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8-9-26 09:42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6 09:32
如你所说的这种类型的小说,太多了,我再找两个估计很少有人看过的小说家的小说,

一是爱尔兰短篇大师 ...



本来读海明威电报体、加缪的小说已经让我倒尽胃口。过于故事会的小说活色生香,可惜不耐读,过于富含深意的小说又枯燥寡淡,难以卒读。
感谢东湖的推介,这个假期我决定在外国小说里泡一泡,回头再与您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8-9-26 10:03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6 09:42
本来读海明威电报体、加缪的小说已经让我倒尽胃口。过于故事会的小说活色生香,可惜不耐读,过于富含 ...

谈起短篇小说,我是如数家珍啊,按照你的标准,如果略去海明威加缪,不可惜,因为这两人都是以长篇著名的,或者说其优长在长篇。

长篇与短篇均出色的,除了海明威,还有卡尔维诺、茨威格(可惜这两我不喜欢)、福克纳、莫言、马尔克斯,略萨可以算一个。福克纳的短篇、莫言的短篇,绝对不容错过。几乎是顶级短篇了。

短篇小说家中,芥川不谈了,博尔赫斯太牛了,南美还有一个更牛的短篇大师就是科塔萨尔。

期待!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8-9-26 10:05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6 09:42
本来读海明威电报体、加缪的小说已经让我倒尽胃口。过于故事会的小说活色生香,可惜不耐读,过于富含 ...

卡佛的短篇,我是倾力推荐。真正的短篇大师。我说的短篇的标准,就是20页一万五千字以内八千字以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8-9-26 15:41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5 16:12
我看还是学会英语再去读原著吧,翻译过来的,都不对劲。

这得费多大精神,学一门语言,达到文学鉴赏的水平,我得等下辈子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8-9-26 15:49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5 16:59
有的小说像邮包,拆开来,是一层一层的外包装,一层层的塑料膜、报纸,最后才看到小小的邮件。许多小说就像 ...

我倒觉得,好的小说,应该象一个哲学命题,一句话即可概括,关键是它通过这个核,辐射到了哪些方面,这才是对作者的考验。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8-9-27 10:51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东湖和胡骑弯弓在这贴里的交流,令人很受益。要不是我自己的贴,都想点精了,为你们喝彩。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8-9-27 10:53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6 09:15
这个比喻很好。是这么回事。

邮包这样的小说,至少它会让你能够读下去,有包袱有悬念,底到最后才露出 ...

这位姐妹,来书房办一场读书会怎样?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8-9-27 10:55 |只看该作者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18-9-26 09:42
本来读海明威电报体、加缪的小说已经让我倒尽胃口。过于故事会的小说活色生香,可惜不耐读,过于富含 ...

欢迎先生,你名字好难打,来书房办读书会吧,谢谢你的精彩留言。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8-9-27 11:49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7 10:55
欢迎先生,你名字好难打,来书房办读书会吧,谢谢你的精彩留言。

好的,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8-9-28 10: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8-9-29 09:49 编辑

《道连。格雷的画像》,十五万字,很薄的一本书。买了近十年,翻过两次,皆没能坚持到最后。怎么说呢,就象一段路,有的平坦有的陡,走的费劲程度自然不同。此书于我,无疑峭壁。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了三个人,画家巴兹尔,年轻模特道连和亨利勋爵。画家为二十岁的道连画像,为他青春纯洁的美而倾倒,作出毕生最好的一幅人像。画家的朋友亨利是一位现实享乐主义者,或说是理想的毁灭者,巧舌如簧,见到道连后,鼓动他及时行乐。没有生活经验的道连成为勋爵的标本,一颗完美灵魂堕落的观察标本。道连看到画作,为自己的容颜倾倒,曾暗自祈祷,希望永远如画像般年轻英俊。祈祷竟成为事实。他容颜不老,而画像承担了他的衰败与腐朽。这个密秘只他自己知道,他把画像藏在无人能见的楼顶。

堕落的道连做了很多伤风败俗的事。十八年后,画家找到他,说起外界的传言,希望他改邪归正,并提出要看那幅画作。道连觉得,如果没有那幅画,自己的罪恶不会被记录得这么清楚,恨由心生,杀死画家并派人销尸毁迹。这件事令他终日提心吊胆。当知情人和仇敌全部死亡后,他想重新做人,做回好人,也做了一些努力,发现画像中的自己还那么丑陋,举刀要毁掉画像,戏剧的是,画像中的人瞬间恢复原貌,他变苍老,而那把刀却是插进了自己的胸膛。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8-9-28 10:16 |只看该作者
王尔德,人称毒舌,语言非常精彩,精炼幽默一针见血。阅读这本书的障碍,来自结构和内容。也许因为他同时是剧作家,前四章对话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一直到结束,整本书基本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就象看一群人在辩论,精彩得令人喘不过气来。难读,当然还在自己知识的溃乏。大量引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和古希腊神话,就象典固,不懂,自然影响阅读效果。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8-9-28 10: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8-9-29 09:52 编辑

回到故事本身,觉得画像是一种象征,指灵魂。人的灵魂是缥缈无形的,如果用一种形式,将它置于光天化日之下,甚至可以量化,我们要怎样去维护,担然面对还是将之深藏?这是对每一个人的拷问。画家无疑是理想的化身,勋爵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上层社会的代表。理想与世俗的较量,在一张白纸道连身上起了反应,坏到最后,寻找归途。世界是一个圆,终点又回到起点。

这份书单的宗旨,是精神成长。透过这本书,看出朋友的重要。人常说交友不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看你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了。道连作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有巨额财富,却没有精神引领,导致悲剧,令人叹息。最后一个情节,他其实是迷途知返了。只是,改变并不能抹去一个人曾经犯下的罪行,唯有以死谢罪。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8-9-28 10:36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文中精彩的辩论,虽然隔了时间与距离,永不过时。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