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于 2019-7-7 00:15 编辑
大沽口,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地理名词,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痛点,清政府的麻穴。
大沽口位于天津东南五十公里处的海河入海口处,与塘沽隔河相望,是明清两代防守要塞。素有“京津门户、陆海咽喉”之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把军舰开到大沽口,道光朝廷立刻求和。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联军三战大沽口,一胜两败,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从这里登陆,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北京条约》。
四十年后的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从这里登陆,占领北京达一年之久。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大沽口这个地名频繁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上,给我的印象是,外国人想要在中国取得什么利益,只要把军舰开到大沽口,放几炮,清政府马上妥协,要什么给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