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应该学会喝让灵魂起飞的茶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唐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该学会喝让灵魂起飞的茶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0-11-22 22: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20-11-21 21:01
还有个问题,喝茶会兴奋,兴奋得睡不着觉。

现在专心回复酱爷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0-11-22 22: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主 于 2020-11-22 22:59 编辑

喝茶影响睡眠怎么办?

抱歉酱爷,白天有客人忙了一天,回复来迟。见谅哈。

喝茶会不会影响睡眠?答案是不肯定的。但喝茶能不能提神醒脑?答案是肯定的。这前后的矛盾问题就出在茶该怎么喝上。

先说喝茶影响睡眠的问题吧。通常,有点神经衰弱的人,喝茶影响睡眠的情况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年龄大一些的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掌握好冲泡方法,喝茶不仅不会影响睡眠,还有安神的作用。因为茶叶里含有茶多酚类微量元素,具有抑制兴奋,安神助眠的作用。但怎样才能将茶多酚的安神功效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掌握好泡茶的技巧。我详细说一下怎样泡茶才能安神吧。

一,茶具:需要准备一个盛茶的茶具,什么都可以。茶杯,盖碗、茶壶、飘逸杯、吃饭的碗等等都可以。用来盛茶。再准备另一个盛茶汤的茶具。同上。什么都可以。我个人建议,不会用盖碗儿泡茶的使用飘逸杯,操作方便。会用盖碗儿的,更好。茶壶鉴于出汤速度会受一些影响,排后。

二、投茶量。一般来说不管什么茶,一个人喝都尽量不要超过8克。投茶多了就不好掌握出汤速度了。

三、出汤速度。要求使用两个茶具的意思就是一个盛茶叶,一个盛茶汤。新开泡的茶,无论什么茶都建议第一道茶洗茶,不要喝。第一道茶出汤不要超过10秒。第二道茶8秒左右出汤。掌握不好出汤速度的,可以心里默数数字。依次类推。当茶泡到五道以后,根据冲泡的茶叶品质适当调整出汤速度。确保茶多酚能释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每泡一道茶,都要把茶叶里的茶水倒干净备用下一道冲泡。不然,茶叶在残留水中浸泡时间太长,下一道茶就会很浓。另一个盛茶汤的茶具里的茶不要等到放凉透再喝。喝过于凉的茶刺激胃。温度稍微不烫嘴就可以喝了。如果一次喝不完就不要倒太多水泡茶。要做到泡好饮净。再喝再泡。这样的操作方法能确保茶多酚溶于水中,喝下去也容易被吸收。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通常我们喝下午茶的时候,都会把人喝得哈欠连连,瞌睡的要命。所以,我中午必须睡午觉,早晚一直在喝茶,困的要死要活的难受。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0-11-22 23: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主 于 2020-11-22 23:14 编辑

书接上回
关于茶叶的提神醒脑作用。

茶叶既安神,又醒脑。并不矛盾。这是因为茶叶中含的微量元素在起作用。通常需要醒脑提神,并不是喝浓茶就可以了,相反,过于浓的茶对肠胃有刺激作用,不建议这样喝。

像要喝茶提神醒脑,只需要投适量的茶叶,采用浸泡的方法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茶杯就行。茶叶投进去,泡的时间长一些,确保茶叶中的水释出物(就是茶叶含的微量元素)能完全溶解在茶水中。喝下去就能提神醒脑。

切记,并不是要喝非常浓的茶。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0-11-22 23: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以上内容只是简单说一下操作方法。要想详细说明,寻根溯源,说来话就长了。需要了解的可以回复留言。一定解释到明白为止。实践出真知。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0-11-23 05: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唐主 发表于 2020-11-22 23:05
书接上回
关于茶叶的提神醒脑作用。


涨姿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0-11-23 06:23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宝帖我得认真学习,我属于那种不懂茶还喝了半辈子的。牛饮,解渴,反正是不懂。先知道了一点,空腹不喝茶,以前还真不懂。拽爷有空继续科普!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0-11-29 13:09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前两日仔细看了,获益匪浅
最近喜欢青花,又买了不少…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0-11-29 14:50 |只看该作者
都说喝茶不宜太浓,我就喜欢茶浓。
前几天见一报道,问一上寿老妪养生之道,无他,每日早起泡一大缸浓茶;余信心倍增。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0-11-29 18: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20-11-23 05:47
涨姿势了

谢谢酱爷提问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0-11-29 18: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0-11-23 06:23
这个宝帖我得认真学习,我属于那种不懂茶还喝了半辈子的。牛饮,解渴,反正是不懂。先知道了一点,空腹不 ...

烟云大人吉祥。牛饮是一种豪迈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0-11-29 18: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扑尔敏 发表于 2020-11-29 13:09
这个贴前两日仔细看了,获益匪浅
最近喜欢青花,又买了不少…

晒晒你的青花,以前养养眼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0-11-29 18: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0-11-29 14:50
都说喝茶不宜太浓,我就喜欢茶浓。
前几天见一报道,问一上寿老妪养生之道,无他,每日早起泡一大缸浓茶; ...

因人而异哈,切不可盲目效仿。鹅大人吉祥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0-11-29 23: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贴一下以前写的内容吧,左右也写不出什么新意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0-11-29 23: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主 于 2020-11-29 23:34 编辑

口口口究竟什么是普洱茶口口口

关于官方对普洱茶的定义里面第一句就说到:在云南一定产区内,采用大叶种乔木晒青毛茶,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制成的茶,称为普洱茶。

我个人对此是保留意见的。

事实上,云南不仅有大叶种茶树还有中叶种和小叶种的茶树。而这些茶树制作出来的茶依然是普洱茶。所以只定义大叶种晒青毛茶做出来的茶为普洱茶是不够准确严谨的。

再者就是关于后发酵的问题。普洱茶既然原料是晒青毛茶。那么,晒青后压制成的普洱茶饼、砖、陀、瓜,等,就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普洱茶了。更何况产自云南的各个茶区的

晒青毛茶本身也是普洱茶的一种。并且在云南周边的缅甸,老挝等地的茶树制作出来的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的茶也是普洱茶。历史上普洱茶这个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只产自云南的晒青毛茶为普洱茶。而是普洱作为一个茶叶交易的集散地,久而久之,民间便将在普洱交易的茶称为普洱茶。当然由于地理原因的缘故,在普洱交易的茶,大部分都来自云南及老挝缅甸等周边地区。它们的茶树种是一脉相承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差异。最主要的是制作工艺的一致性。

至于普洱茶的后发酵完全是存放问题。这跟对普洱茶的口感要求有关。而跟普洱茶的定义是毫无关系的。至少以我个人做茶的经历来说,我是这么认为的。

普洱茶的后发酵是需要时间的。而人工对普洱茶的发酵也是在1973年之后才有的。那么难道1973年之前中国就没有普洱茶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普洱茶的定义一定要严谨而不是随便那么说说两句就可以概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0-11-29 23: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主 于 2020-11-29 23:35 编辑

口口口实践出真知口口口

引我我入门的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十年以上时间采茶做茶经验,把每一款茶各种数据记录在案,就没有资格成为专家。但现在的事实是,所谓的专家们,都是在别人现有的资料上做文章。然后进行总结,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

我现在做茶还停留在功利阶段。还没有到那种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去研究的程度。

每一年做茶,都在沿着经验之路走,想的,主要是这个茶怎样把它做好,才比较好销售。

虽然每一款茶在品饮的时候,都会拿纸笔做记录,这是我过去的职业养成的习惯。但是挑完茶之后,那些纸片儿就随手丢掉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都是最珍贵的资料。

所以,书写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够理清人思路的过程。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0-11-29 23: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口口口不可盲目存茶口口口

今天又有人兴冲冲的给我发来图片,让我看他收藏的6年的生茶,说实话,茶样惨不忍睹。我都不忍心告诉他实情了。但是,还是必须得说,不然,他会在那个误区里越走越远。这就是不懂茶又爱存茶爱附庸风雅一知半解带来的惨痛教训。

抛开茶的价格价值不说,就是你这么多年来的守护殷殷期望,就这样被垃圾茶毁掉了,心中会不懊悔?人生说实话也没几个六年可以重来。所以,我今天就好事儿一回简单讲讲普洱茶吧,砖头可以使劲砸,但别伤及无辜就行。

我是这样想的,不管各位看官你懂不懂普洱,都听我从头道来,有不对的地方您老人家请不吝指正。

首先,普洱茶是分生茶和熟茶的。在你还不懂什么是生茶和熟茶的时候,可以看茶样儿。

普洱茶是紧压茶。也就是说都是压制成形的。有砖茶,饼茶,坨茶,当然也有散茶。这个顾名思义大家去想象它的形状吧。

首先咱先说说生茶和熟茶从外观和汤色上的区别吧。我先去准备一下图片

这样说茶可以吗?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0-11-29 23: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唐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34
口口口不可盲目存茶口口口

今天又有人兴冲冲的给我发来图片,让我看他收藏的6年的生茶,说实话,茶样惨 ...

口口口生熟区别口口口
生茶和熟茶在外观和茶汤上都很明显能看出区别来的

如图生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0-11-29 23: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新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淡黄色。随着储存的时间越久,颜色越重。淡黄口口口金黄口口口橘黄口口口橘红口口口红色(几十年未必能达到的汤色)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0-11-29 23: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唐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40
新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淡黄色。随着储存的时间越久,颜色越重。淡黄口口口金黄口口口橘黄口口口橘红口口口红色 ...

口口口熟茶口口口
熟茶经过人工发酵。泡出来都是红色茶汤
如图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0-11-29 23: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口口口就以茶饼为例来说明吧。口口口

生茶新茶的时候是生绿黑条的。黑色是正面,朝阳的那面叶片。绿色浅白色有茶毫那面是背面,就是不朝阳的那面叶片。在制作过程中有揉捻工序。叶片在揉捻过程中会出现条形正反的情况。所以才会有黑绿白的颜色出现。

从汤色来看,生茶是黄色。根据茶的新、老程度,泡出来的茶汤颜色会不同。但都不是深红的红酒色。

口口口熟茶口口口
熟普洱茶茶因为人工发酵的缘故,加速了茶叶的转换。所以经过加温加湿发酵后迅速完成后期转化。汤色上也由黄色变成葡萄酒样的深红色。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0-11-29 23: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口口口什么样的普洱茶值得存放?口口口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0-11-29 23: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0-11-30 06:03 |只看该作者
唐主 发表于 2020-11-29 18:02
烟云大人吉祥。牛饮是一种豪迈

  哈!谢谢拽爷宽慰!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0-11-30 06:04 |只看该作者
唐主 发表于 2020-11-29 23:45
口口口就以茶饼为例来说明吧。口口口

生茶新茶的时候是生绿黑条的。黑色是正面,朝阳的那面叶片。绿色浅 ...

  我搬个小板凳坐下来继续听讲!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0-11-30 12: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我在考虑要不要置顶上去?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0-11-30 17:14 |只看该作者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20-11-30 12:38
这帖子我在考虑要不要置顶上去?

置顶上去,下面更没有好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0-11-30 18:24 |只看该作者
扑尔敏 发表于 2020-11-30 17:14
置顶上去,下面更没有好贴了

主要原因是你把好贴放红袖了?我捋捋,这是因呢?还是果呢?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0-11-30 18:34 |只看该作者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20-11-30 18:24
主要原因是你把好贴放红袖了?我捋捋,这是因呢?还是果呢?

且还说我呢,你看你家酱油哥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0-11-30 19:42 |只看该作者
瘦子能喝茶不?我这一百二十来斤儿,再减肥恐怕要飞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