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这一天,柳叶纹丝不动,滚滚热浪,大地被烈日炙烤,人不免心焦。正午的日头,屋檐下,连昼伏夜出的蝙蝠都飞了出来,蜷伏在脚边的黄狗吐着舌头,急促地喘着气。真真应了那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人们在酣睡中,不觉季候轮转,熙熙攘攘的热,让人真正体验到生活在这样的节气里,实实在在的艰苦难熬。
自然界的草木仿佛也迎来了生命里最大的劫难,焦枯的叶子,也失去了生机。于是,这样的酷暑天,如果能来一场暴雨,那绝对是苍生之福。可是,雨难降落,草木生灵,只能这样苦苦地熬着。
这样的时节,连蟋蟀都不堪热浪的熏烤,纷纷迁移至墙角阴凉的地方续命。哪怕是到了夜晚,依旧是热得睡不着觉的。人们开始点燃艾叶驱赶蚊虫,水缸里的水喝着也是温热的,出汗的身体,擦洗了好几遍,依旧是挥汗如雨。于是,大人孩子,坐在藤床上,看着天上的云彩和月亮,一个个民间故事,就是孩子们唯一的乐趣了。
夜深了,蟋蟀鸣声喧嚣,蒲扇摇动,谁家的孩童睡意不安,翻转了身子,嘴里呓语。星月之下,大地夜色苍茫,终究还是有了一丝难得的清凉。
终年劳苦的农民,在这样的时刻,才是最惬意的,微微凉风之下,心情亦是说不出的舒爽。
千百年来,黄河两岸,淮北平原。就是这样的柳荫之下,席地而坐的耕耘者,一瓣瓜甜,闲话桑麻,热,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人间热浪奔腾如马,而内心若能安静隐伏,这日子也能过得。
小暑时节,饮食要清淡了,病弱的人,尤其得在意,不得贪凉而过分食用生冷寒凉之物。在共同的煎熬之下,相互体察,从花鸟草虫的消息中,探测自然天籁里,那些关于季节转换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