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欧洲大国们都自上而下的行使***权力且高度依赖强权手段,国家机器的力量空前膨胀、贪官污吏现象十分严重、代议制机构弱小无力,甚至根本不存在。皇室虽然在议会代表权方面做出了一些让步,但只是表面文章,实际权力仍然把持在沙皇的手中。
当时的欧洲各国既要镇压穷人的暴力行为,又要争取民众的支持,于是民族主义应运而生。政治家和大商人或地主常常直接或间接地资助此类运动,意图把社会上潜在的反对力量导入更易于控制的渠道,他们希望把大众国家化,向其灌输有利于维护政治现状的强势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绪。他们的努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民粹主义、反犹主义在民众中流传甚广。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和识字率的提高,廉价的小报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这种行为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大众动员”。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写道:“个人在群体非理性的感情冲动的影响下,会将理性抛到九霄云外。”该书被重印45次,并且被译为17种文字。勒庞认为,感情冲动是大众的一个特点。在欧洲各地,最容易煽动民众情感的手段就是民族主义。而欧洲的政治家们则对之乐此不疲。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的不同在于,一战爆发前民族主义的狂热和所包含的危险是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的。但是却没有人愿意这样做。
极端恶劣的后果
大部分国家中,渲染内忧外患的激烈言论达到了新高度,大众媒体煽动着愁爱情绪和不加掩饰的种族敌意,***也乐得推波助澜。不列颠在非洲对祖鲁人战争更是给英国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火上浇油——迪斯雷利首相因此下台,其在任期内进行了一系列有助于贫困人口和工人的改革,是一位令竞争对手都感到尊敬的优秀政治家。德国的保守***在1907年的议会选举中极力煽动民族主义,他们直接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是不爱国的。
1898年西班牙对美国的战争起初受到大量的民众支持,到后来西班牙惨败殖民地被美国抢走之后,这短暂的团结也随之烟消云散。西班牙国内陷入了混乱保皇党和共和党争执不休,这也为后来的西班牙内战埋下了种子。德法危机几度爆发、巴尔干地区战火连绵、意大利和法国也在地中海爆发了冲突。欧洲民族主义者圣战式的狂热最终会给整个欧洲和他们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