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01 】 汉语词性的灵活转换
楼主: 公理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01 】 汉语词性的灵活转换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09:01
呵呵,“不可名状,无以名之;国将不国”“老吾老,幼吾幼;敏而好学;隆而重之 ...

这些都是先有了固定的定式,然后在正规文章中被引用,类似于成语。

但是人们一般不能在正规文章中自创。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只看该作者
有些流行语也挺有意思,英了个语、核了个酸,是不是也变了词性?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11-19 10: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05
且不说英语中也有这类现象,所谓“表意文字语素不丰富的缺陷”,根本不是事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那些对 ...

在中国,很多博士论文要用英文写,以尽可能避免歧义
而爱因斯坦的论文则不用英语或德语写,而是用语法规则更严谨的拉丁文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11-19 10:12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58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一种语言无法被准确翻译,说明这种语言的能指是模糊的,由语言本身造成的“只可意会不 ...

你这属于五音不全者唱不好歌,就嫌歌曲旋律太复杂

你给聋子打电话,也没法交流。我说不是聋子的问题,是你口齿不清,分贝不够!你同意吗?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11-19 10: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12
你这属于五音不全者唱不好歌,就嫌歌曲旋律太复杂

你给聋子打电话,也没法交流。我说不是聋 ...

你显然对语言的性质缺乏认识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2-11-19 10:19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11
一个字多音多义多词性,这就是表意文字语素不丰富的缺陷,迫不得已

我个人猜想,一字多音多义多词性,是汉语词组(多字)普及之前的现象,生活内容变复杂了,单字不够用了。

试想,如果没有词组,一万个汉字就只能表达一万个意思,更多的意思只能用一字多音多义多词性的办法。

词组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常用汉字的数量也减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2-11-19 10:2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9 10:02
我差点死了
我差点没死

这个也是汉语表达丰富的例子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11-19 10:28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19
中国的诗一旦被翻译就没了所谓的意境,这是文化交流的困境

这倒是。

不光是诗,前几天G20会场上习近平与特鲁多的那段对话,边上的翻译好像连一半都没翻译出来,习说了三四句,翻译只翻了一句…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2-11-19 10:29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9 10:08
躺平是个新词儿,这个词儿外语怎么讲?

要把其隐含的意思表达清楚,很难找到对应的英文词。

我看到的最好解释是这个:couch potato
“tang ping” literally means lying flat. It reflects a mentality that young people adopt to reject rat race. Since trying hard can't get what you want, you’d better choose to skate by and become a couch potato.

也就是类似于英文中的couch potato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11-19 10: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19
我个人猜想,一字多音多义多词性,是汉语词组(多字)普及之前的现象,生活内容变复杂了,单字不够用了。 ...

日常语言没什么问题,洋泾浜英语也不耽误和别人交流,关键词说清楚就行,不必受语法限制
但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时语言无法被准确翻译就是个麻烦事
前几天马斯克用了一句所谓的孔子格言“手整体插口袋里的人过于自信”,把中国人整不会了,这是孔子的哪句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2-11-19 10:38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09:49
呵呵,用一句话回答你这里的举例:这些都是语言漂变的好例子,都在支持我的主题,谢谢!

具体而言:

我也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吧:所谓汉语(词法)的灵活,仅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如此。

而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这种灵活,不如说是种困难。

换成英语或者任何语言,无不都是觉得母语最灵活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2-11-19 10:39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这些都是先有了固定的定式,然后在正规文章中被引用,类似于成语。

但是人们一般不能在正规文章中自创 ...

呵呵,不能这么绝对。主帖中这句:他们的名词和动词都需要“性数格”一番,
这个【“性数格”一番】就是我写帖时的独创,谁都能看懂吧?

还有隆而重之,也是从隆礼重法举一反三而来,也没啥理解障碍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2-11-19 10:40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有些流行语也挺有意思,英了个语、核了个酸,是不是也变了词性?

嗯,这都是动词化的例子,完全可以自创,大家看了都能秒懂。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2-11-19 10:44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58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一种语言无法被准确翻译,说明这种语言的能指是模糊的,由语言本身造成的“只可意会不 ...

外交场合,中国领导人喜欢用成语,最让翻译捉急了。

当年中英会谈,邓小平说“一诺千金”,翻译直译,撒切尔老半天才理解过来… (张维为回忆里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2-11-19 10:48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11
在中国,很多博士论文要用英文写,以尽可能避免歧义
而爱因斯坦的论文则不用英语或德语写,而是用语法规 ...

别扯这些道听途说的讹传啦!

博士论文(包括硕士论文)和上档次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都需要英文摘要不假,但那只是为了方便西方引文的需要。

为避免歧义用英文写博士论文?!纯属胡说八道!为了投稿英文学术期刊倒是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2-11-19 1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38
我也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吧:所谓汉语(词法)的灵活,仅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如此。

而对于学习汉 ...

别以为汉语的“灵活性”只是对外国人不友好,想想到现在中国人对《道德经》具体该怎么理解还各执一词,表意文字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问题不存在于表音文字,人们现在不用纠结于亚里士多德说的到底啥意思,而是探讨他说的对与错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2-11-19 10:5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13
哎哟我去,我才不去

如果你的观点,你连一个具体例子都举不出,那就不值得浪费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2-11-19 10:52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9 10:08
躺平是个新词儿,这个词儿外语怎么讲?

Lying flat. 字母直译,能明白。

倒是“一带一路”这个词,当初译成英语费了一番周折,出现N种译法,都说不明白。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2-11-19 10: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2-11-19 10:59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51
如果你的观点,你连一个具体例子都举不出,那就不值得浪费时间

这就是网络段子考外国人听力去还是不去的梗,这种表达不能直译
我玩了个双关,“哎呀我去,我才不去”,你就理解为我不打算举例汉语歧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2-11-19 10:54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有些流行语也挺有意思,英了个语、核了个酸,是不是也变了词性?

有这样说的吗?不是很普遍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2-11-19 10:55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38
我也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吧:所谓汉语(词法)的灵活,仅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如此。

而对于学习汉 ...

哈哈哈哈,我的概括有理据支持,甚至有一个小系列(4个主帖)支持。

你这概括,拿啥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2-11-19 10:59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15
你显然对语言的性质缺乏认识

别学你们关天那谁,说这种零技术含量的空话、废话,拿出你的理据来!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2-11-19 11:01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39
呵呵,不能这么绝对。主帖中这句:他们的名词和动词都需要“性数格”一番,
这个【“性数格”一番】就是 ...

实不相瞒,我就没明白这个性数格是啥东东…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2-11-19 11: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59
别学你们关天那谁,说这种零技术含量的空话、废话,拿出你的理据来!

我已经说很多了,可惜你连我一个“去还是不去”的双关都没能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2-11-19 11:03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19
我个人猜想,一字多音多义多词性,是汉语词组(多字)普及之前的现象,生活内容变复杂了,单字不够用了。 ...

嗯,无需造新字,用简单的词组就能表达复杂的新概念(如机器人),也是汉语优于英语等拼音语言文字的一个方面。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2-11-19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51
别以为汉语的“灵活性”只是对外国人不友好,想想到现在中国人对《道德经》具体该怎么理解还各执一词,表 ...

确实,我读古文的拦路虎就是生僻字和多义字…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2-11-19 11: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1:03
嗯,无需造新字,用简单的词组就能表达复杂的新概念(如机器人),也是汉语优于英语等拼音语言文字的一个 ...

机器人和机器狗是不是同一概念?
在表音文字里就不存在这种困惑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2-11-19 11:09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53
这就是网络段子考外国人听力去还是不去的梗,这种表达不能直译
我玩了个双关,“哎呀我去,我才不去”, ...

这种情况也不是汉语独有,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受了英语听力试题的启发弄出来的。这根本谈不上汉语的缺点。

其实,尤美前面举出的那两个英语句子,也是类似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2-11-19 11: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2-11-19 11:13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1:09
这种情况也不是汉语独有,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受了英语听力试题的启发弄出来的。这根本谈不上汉语的缺点。 ...

只有各种日常语言语法严谨程度的区别,不存在没有任何歧义的语言(除了机器语言,科技的工具),但是,越灵活越不严谨是可以确认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2-11-19 11:15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52
Lying flat. 字母直译,能明白。

倒是“一带一路”这个词,当初译成英语费了一番周折,出现N种译法, ...

一带一路这种特定含义的词组,就是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也一样云里雾里,这与一种语言的表达能力或灵活性无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