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09:01 呵呵,“不可名状,无以名之;国将不国”“老吾老,幼吾幼;敏而好学;隆而重之 ...
使用道具 举报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05 且不说英语中也有这类现象,所谓“表意文字语素不丰富的缺陷”,根本不是事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那些对 ...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58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一种语言无法被准确翻译,说明这种语言的能指是模糊的,由语言本身造成的“只可意会不 ...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12 你这属于五音不全者唱不好歌,就嫌歌曲旋律太复杂 你给聋子打电话,也没法交流。我说不是聋 ...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11 一个字多音多义多词性,这就是表意文字语素不丰富的缺陷,迫不得已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9 10:02 我差点死了 我差点没死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19 中国的诗一旦被翻译就没了所谓的意境,这是文化交流的困境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1-19 10:08 躺平是个新词儿,这个词儿外语怎么讲?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19 我个人猜想,一字多音多义多词性,是汉语词组(多字)普及之前的现象,生活内容变复杂了,单字不够用了。 ...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09:49 呵呵,用一句话回答你这里的举例:这些都是语言漂变的好例子,都在支持我的主题,谢谢! 具体而言: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这些都是先有了固定的定式,然后在正规文章中被引用,类似于成语。 但是人们一般不能在正规文章中自创 ...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9 10:09 有些流行语也挺有意思,英了个语、核了个酸,是不是也变了词性?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11 在中国,很多博士论文要用英文写,以尽可能避免歧义 而爱因斯坦的论文则不用英语或德语写,而是用语法规 ...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38 我也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吧:所谓汉语(词法)的灵活,仅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如此。 而对于学习汉 ...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09:13 哎哟我去,我才不去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51 如果你的观点,你连一个具体例子都举不出,那就不值得浪费时间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15 你显然对语言的性质缺乏认识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39 呵呵,不能这么绝对。主帖中这句:他们的名词和动词都需要“性数格”一番, 这个【“性数格”一番】就是 ...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0:59 别学你们关天那谁,说这种零技术含量的空话、废话,拿出你的理据来!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51 别以为汉语的“灵活性”只是对外国人不友好,想想到现在中国人对《道德经》具体该怎么理解还各执一词,表 ...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1:03 嗯,无需造新字,用简单的词组就能表达复杂的新概念(如机器人),也是汉语优于英语等拼音语言文字的一个 ...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1-19 10:53 这就是网络段子考外国人听力去还是不去的梗,这种表达不能直译 我玩了个双关,“哎呀我去,我才不去”, ...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1-19 11:09 这种情况也不是汉语独有,我有理由怀疑,这是受了英语听力试题的启发弄出来的。这根本谈不上汉语的缺点。 ...
尤美 发表于 2022-11-19 10:52 Lying flat. 字母直译,能明白。 倒是“一带一路”这个词,当初译成英语费了一番周折,出现N种译法,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