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土耳其在1838年与英国签署“英土商务条约”中就以“贸易自由”的名义清除了土耳其进口英国工业品的可能遇到的任何障碍...而土耳其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除了染料、谷物、棉花、羊毛、生丝、葡萄干之外一无所有,这使土耳其金银大量外流。”“当时驻在耳其各城市的西方领事在报告中说:欧洲机制产品毫无阻碍地输入,摧毁了当地的手工业。
在伊兹密尔,到1850年,原来的18家织布厂有16家倒闭;在阿勒颇,原有的1万台织布机到1858年有一半停工;在布尔萨,1820年时有400台织布机,1860年只剩下30台,其丝织作坊从原来1000个只剩下75个。”
“法国领事在1848年报告中,对土耳其本土工厂的倒闭与1838年商务条约的关系特别作了清晰说明:“... 1838年的条约给予这些当地手工业致命一击...”1848年法国作家说:“比起从前,奥斯曼帝国的制造业大大衰退了,土耳其现在的出口商品中,大部分是原料,他把这些原料输往欧洲,欧洲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再运回来。”并建议土耳其:“应放弃任何在主要制成品方面与英国竞争的企图。”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美)斯塔夫里亚诺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