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传统解释为“草扎的狗”,上坟墓去祭祀,礼毕就扔掉,任凭它风吹雨淋日晒。
这种解释可以应用在“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句子里,因为人去上坟,草狗花圈等等祭品人都可以扔掉。
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句子里,因为天和地不会去上坟,即使去上坟,即使用草狗花圈等等祭品,祭礼完成后却无法扔掉。天覆盖一切,地承载一切,怎么可能扔掉呢?怎么扔都依旧在天地之间。所以,天地以万物为刍狗,肯定不以为是草扎的狗。
实际上,刍狗=刍豢
刍:草食动物,如牛羊,主要是散养放养的。
豢:圈养的动物,如猪狗,也有人说是喂谷物的动物称为 豢。
刍豢=刍狗,泛指天地间一切哺乳动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和地不自言其仁,不自恃其仁,只是安安静静养育一切野生和家养的动物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懂得天地之道的人也不自矜其仁,不自以为仁,只是安安静静地养育老百姓。
归根到底:天地养万物,不居其功,不要求万物感恩;圣人养百姓,不自夸其功,不要求百姓跪拜。
具体到论坛上正在讨论的破皮包子事:
店家施仁义,送包子给人家吃,不要心心念念指望人家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