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12-18 14:31 编辑
这个还可以展开说说,古人饥荒吃人的时候,为啥要“易子而食”?
按某些呆子的想法,这也太虚伪了,总之是吃孩子的肉,换着吃不也是吃么……
但易子而食相比直接吃自己孩子,就代表着人性,代表着文明。
家里仅剩下的那条小鱼,在我深山寻找自我期间,在家活活饿死了。
本来我以为它早就死了,也没当回事,玩得还挺开心的……
回来后一进家门,下意识看了眼鱼缸,发现它居然活着,但沉在缸底,只剩下奄奄一息,
敲了两下鱼缸(喂食信号),它拼命向水面游了几下,然后又沉了。
换水,加氧,投食,我折腾到半夜,怕它吃不到还用手伸到水下把鱼食推到它嘴边……
小鱼第二天还是死了,把我难过坏了,陷入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中。
假如我回来时,它已经死了,我应该就不会这么难过,但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结果本来是一样的,都是鱼死亡,为啥感受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文明。看懂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