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9-14 10:54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9-14 10:08
人类关于宇宙的一切理解,都是主观的
本体论被解构之后,主客观只是语法层面的概念,你说自己牙疼,这叫 ...
本体论啥时候被解构了?被你解构的呀?呵呵。本体不是被解构,而是到休谟—康德时代,本体论被搁置了。
“西方哲学的转向” 不再关心形而上本体,转为关注知识,观念,人的认识范畴。假定人所认知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解决了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主观客观不是本体论范畴的,而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主体认知的对象就是客体,因为在观念范畴,所以,认知主体自身的叫主观,认知对象自身的叫客观。
人们无论是对物的认知——自然学科,还是对自身——人的认知——人文学科,都是主体对客体观念对象的认知。当主体的认知真实反映了客体,那么这种认知自然就是客观的知识原理。
自然学科和社科知识原理当然都是客观的咯……
哪个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呀?呵呵。
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因地域民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么?
道德也是客观的。道德有可供主体认知的道德事实,道德事实背后自然也有道德这一客体对象自身的原理。而其中被证明为真的部分,自然就是道德真理咯。
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不明白。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