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文章对于闻所欲闻来说,回答就是小菜一碟了,只要你把握人类历史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局观,——就是从不平等社会(原始社会、奴隶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平等社会(共产主义),就能看清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凡是一切阻碍平等社会实现的理论与实践都是错误的;凡是一切促进平等社会实现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正确的——闻所欲闻总结出来的“两个凡是”。当然,这和文革的“两个凡是”是两码事,完全不同 。
以上为导论,以下是闻所欲闻对薛克俭文章《社会主义失败了吗 资本主义复辟了吗——答“中国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评论。
【社会主义失败了吗 资本主义复辟了吗
薛克俭:一 答“中国改革姓‘社’还是姓‘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此起彼伏,始终没有停止过。这是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2005年7月15日,刘国光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谈到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2006年1月20日,徐景安以“中国改革姓‘社’还是姓‘资’”为题,与刘国光展开讨论,认为刘国光捅破了窗户纸,并愿意把讨论进行下去。】
闻所欲闻:
我看网上文章看到现在,总结出一个现象 ,就是知识分子不管说什么,都只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打转转,什么新老左派、新老自由主义——关新老工人、新老农民神马屁事?而新老工人、新老农民的思想走向,关乎国家的走向,哪个要是不鸟工人农民的基本欲望,就是提高生活水平,那他就会被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所抛弃,不管他过去曾经有过多少成绩。国内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国外的例子像邱吉尔,作为二战英雄,二战胜利以后就被赶下台,因为他的施政纲领脱离了英国人民二战以后的和平稳定发展愿望。
所以这个薛克俭和徐景安、刘国光,也就是站在知识分子层面、立场所发的话语 ,并不代表最大范围的国民群体,犯错误在所难免。从文章一开始的论点就有偏向,偏向于社会主义理论问题而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人作为四十年以上工龄的工人,知道社会底层人民基本上想的是什么,而正是他们对待国家与政府的态度和工作生产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左右着国家历史进步还是停滞、倒退的走向。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