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8》
天人道
一、
欲界六天,其中空居四天,地居二天。
空居四天,自上而下: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天→夜摩天。
气相物质在这里出现,与其对应出现鼻识。
不同书里经常有写,“天人以香气为食”。但为何以香气为食,哪些天人以香气为食,从不具体说。你不能因此认为二十八天的天人都是以香为食,此乃大谬。
尤其无色界,连色蕴都没了,到哪去以香为食。
同时补充说明一点:佛经中说的香,单纯指气味,并非香臭的香,不可望文生义。
地居二天,自上而下:忉利天→四王天。
液态物质首次出现,与其对应而出现舌识。
根据前文曾述之原因,到了欲界之上的色界,没有鼻舌和舌识。
有的书中提到久远之前,有天人到了凡间,吃了人间地产的美味,身子变得浊重,就飞不回去了,只能留在地上。
类似种种的说法,建议和上文比照着去读。
二、
上篇提到淫欲,有些内容继续补充。
空居四天,自上而下: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天→夜摩天。
初入他化自在天,异性之间仅需互看一眼就满足。借用圣经一句:俩人对瞅一眼,那事就成了。故有云:非礼勿视。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看久就没感觉,只看不行,得笑一下才行,结果表情暴露了内心。相视而笑,这就到了化乐天。
接着,看了笑了还不够,得触碰一下,拉拉手,有了肌肤之亲。于是成为兜率天。
摸一把还不够,还得搂搂抱抱才满足(禽兽啊),这就到了夜摩天。
可见神仙和人没什么区别,也是逐渐堕落的。
地居二天,自上而下:忉利天→四王天。
可简单粗暴的理解为:空居为天仙,地居为地仙。至于地仙,除了不会泄出精气,其X生活几乎与人无异。
三、
舌识出现后,至此,六识齐备。根尘识的概念比较重要,以下单独做个讲解。
六识,从无色界到欲界,随着六尘的出现而依次诞生(出现)。
六尘中的色尘,特指“明暗”(光),而不是物质。
比如:色尘、色蕴,这两个词都是色,但它们说的可不是同一个事物,甚至不是同一个境界,容易混淆。同理,我相、我执,这两个词都有“我”,但它们说的也不是同一个事物,也不是同一界的内容。
至于六根,这是更迷惑也容易出错的地方。
根,Indriya,感官, 感觉、知觉等能力。
所谓六根,指的是觉性的六种(或六方面)的觉知能力,譬如:能看,能听,能嗅,能尝,等等。
对于觉性的能看的功能,称其为眼根;对于觉性的能听的能力,称其为耳根;以此类推。
再强调一次:六根并非有六个根,而是“同一个”觉性所具备的六种能力。
这唯一无二的觉性,遇到色尘(明暗变化),其分辨明暗的能力(眼识)自动触发。同理,唯一无二的觉性,当遇到声尘(动静变化),其分辨声之动静的能力(耳识)自动触发。其他以此类推。
觉性的能力始终存在,但没有六尘出现,六识则不会出现。所谓六识,是对觉性生起某种对应作用的命名,它因六尘的出现而生,随着六尘的消失而灭。
六尘是生住异灭的,因此六识也是生住异灭的,它们是同步的;而六根的作用是常驻长存,不生不灭。
这是重要的区别处,也是很多修法的入门处与根本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