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5-2-19 20:30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2-19 19:19
初中最好不分,因为孩子们可塑性很强。高中,最好还是分层教学,孩子们的自学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如此更能 ...
也就是说,如果学校教育,只是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话。那么,这种所谓“分层教育”能更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避免一刀切情况下,尖子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的问题。
但这样显然也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加剧马太效应。当学生被贴上“精英” “普通”甚至“很差”的标签之后,也容易引发普遍的焦虑心理。普通或很差班的学生自我否定,而精英班学生又承受过度压力。
过度依赖考试成绩,应试导向,又会导致学校教育,完全忽视了综合素质培养。比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等。学校的短期功利性的应试目标与“培养各类不同人才”这一长远教育目标之间显然是失衡的。
因材施教变成了因成绩施教;有教无类成了教而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