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参与,特别是您认真讨论的态度。说真的,我一直就在强调交流的乐趣,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好,我就说说我对风干肉的见闻和理解,因为我在内蒙待了近十年,直到我离开她已经二十多年,我和那里的朋友们仍然有来往。比如你说的赤峰,原名昭乌达盟,是我踏足内蒙的第一个地方。
首先,做风干肉大多是牛肉,我提到过我看到有人把宰杀的羊挂在拴马桩是是个例外,因为他自是随便的挂在那,也是为了储存。
储存肉是牧民的传统习惯,因为牧民宰杀牛羊是有季节的,也就是你说的中秋左右。草原牧草因为冬天即将到来,水分和养分已经大大的减少,而吃了一夏天草的牛羊这个时候是最肥美的。所以,牧民就选择在这个时候宰杀和卖牛羊。
当然,你可能理解我说牛羊到这个时候除了杀了就是卖了是牛羊的全部,当然不是。
牧民的接羔有两次,一个是春天,一个是秋天。那么秋天接羔羊羔还没长大当然不能卖。
顺便说说现在流行的所谓羔羊肉,这个东西是在最近几年才有的。实际上,牧民是不会吃羊羔的,所以,羊羔肉几乎就是个骗局。当然,河北,安徽,河南等这些养殖基地的养殖羊是会有羊羔出售的,那是另外一回事,那种挂牌声称内蒙羔羊肉基本都不是真的。
风干肉是牧民的传统食品和做法,现在很多的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于有了冰箱等储藏设备,牧民不必用风干的方式储藏肉了。但是肉还是要储存的,因为冬天要吃的。
还有,您说的风干肉做的时候切成片,我不知道您在哪看见的,可能食品加工厂会这么做,牧民不会把肉切成片去风干,因为牛羊肉,特别是牛肉不出数,如果切成片风干那就剩不了啥了。
风干肉虽然表面是干硬的,但内部的结构和营养成分以及味道不变,南方的腊肉也是如此。这表面形成的一层硬皮正是储存最重要的关键。
赤峰的牛肉干是很出名,但是 那是机械化食品加工厂的制品,他出名也是近几年的事,如果你能尝尝牧民自己做的牛肉干,他们叫牛肉条味道截然不同。
吃这个玩意个人有个人的口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赤峰这个地方严格讲,除了克什克腾旗以外并不算牧区。而且现在纯牧区已经越来越少,比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等等算是纯牧区。
过去巴盟也是牧区,但是随着草原沙化,他现在也是农区靠种植生活。比如巴盟的河套面粉非常出名,巴盟还是三国演义里吕布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