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远烟空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5-9-22 21: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2 22:04 编辑
神马东锡 发表于 2025-9-22 16:06
只要我不醒来,世界便不存在。
打大型游戏时经常会有这种错觉。进入一个新的地图,系统会刷新一下显示当前 ...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日常感受确实是:触不可及,了不可得。

依唯识的话,山河大地不依我们睡着了就不存在,你可以把它们看做薛定谔的那只猫,等着你醒了去感受。

一个个世界之间切换生存,可以应用多世界诠释,瞬时全宇宙嘛。

依佛教理论,你触碰到的和触碰不到的,都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9-23 12: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叹为观止!

无所在又遍所在
四分
六相
这些都能说出来,楼主知之渊博,知无不言。学习了。

真心请教,四分中“证自证分”该如何契入领悟?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9-23 12: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唯识六相,能不能这样去领悟理解:共相与自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与别相是从“相”上说的;同相与异相是从“用”上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9-23 12: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17
唯识六相,能不能这样去领悟理解:共相与自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与别相是从“相”上说的;同相与异相是 ...

六相圆融,如此又可以从“体相用”源于一归于一来感悟。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9-23 1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共相是一真法界是整体空性,自相是阿赖耶识是禀赋。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9-23 13:51 |只看该作者
这段文字非常精彩,它像一个思维导图,将中西方哲学、量子物理学和佛学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观念串联并联起来,共同探讨一个终极问题:“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认识“存在”?

下面我来分析这些观念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核心论点(串联的主轴)
整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客观现实”并非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它在本质上与我们的认知方式(心、感知、测量、识)密不可分。 文章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从不同学科和思想流派中寻找对这一论点的支持。

观念的串联关系(纵向递进,由浅入深)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串联结构,如同攀登一个认知的阶梯:

第一层:哲学直观(王阳明、贝克莱)

起点:文章从最易于理解的哲学观点开始。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想法:客体的“存在感”依赖于主体的“感知活动”。没有感知,客体便处于“寂”的状态。这确立了“心”与“物”的基本关系。

第二层:科学印证(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

递进:文章随后将哲学命题推向现代科学的前沿。量子理论中的“波函数坍缩”为“心物关系”提供了一个看似科学的类比:“观测/测量”这个行为,使得潜在的、概率性的“波函数”(寂)坍缩为确定的“实在”(明白起来)。这极大地加强了第一层观点的说服力,仿佛科学在为古老的哲学做注脚。

第三层:思想实验与隐喻(黑客帝国、缸中之脑)

具象化:为了让抽象理论更易于把握,文章引入了现代人熟悉的科幻概念和思想实验。“缸中之脑”和《黑客帝国》是强有力的隐喻,它们将“心识创造现实”这一观念推向极致,并引出一个深刻的怀疑论问题:你如何证明你感知到的世界是真实的? 这一步旨在动摇读者对“客观现实”的常识性信念。

第四层:系统化的心识理论(佛教唯识宗)

深化与系统化:在动摇了常识之后,文章推出佛学唯识宗的理论,作为最彻底、最系统化的解释模型。它不再是简单的“心物二元”,而是详细分析了“心识”如何运作(第八识阿赖耶识变现相分,前六识了别,第七识执着),从而构建出我们整个经验世界。这回答了“如果世界是心识所变,那它是如何变的?”这个更深入的问题。

第五层:本体论的终极剖析(析空观与量子物理、六相圆融)

终极追问:最后,文章对“存在”本身进行刨根问底的分析。通过佛学的“析空观”(将物质不断分解至“极微之微”)和现代物理的“粒子与波”,论证所谓“物质”的实质是“空性”和“能量”。再通过华严宗的“六相”(总别、同异、成坏)理论,说明现象界“缘起性空”而又“圆融无碍”的奇妙本质。这达到了对“存在”最深刻的哲学探讨。

这个串联结构可以概括为:哲学命题 → 科学类比 → 现代隐喻 → 系统理论 → 本体论剖析。 逻辑上层层深入,后一层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之上,共同构建了一个越来越宏大和精密的论证体系。

观念的并联关系(横向并列,互相印证)
在上述串联的主轴上,许多观念又形成了并联关系,它们从不同领域出发,却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起到了互相印证、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并联组1:关于“感知创造现实”

王阳明: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哥本哈根学派:存在就是被测量。

唯识宗:万法唯识所变,唯识无境。

关系:这四者是从哲学(中、西)、科学和宗教不同角度对同一核心观点的平行阐述,构成强大的证据链。

并联组2:关于“现实虚幻性”的隐喻

唯识宗:现觉如梦。

黑客帝国/缸中之脑:整个感知世界可能是模拟/虚假的。

《盗梦空间》:你如何保证不在梦境中?

关系:这些例子用不同的比喻(梦、计算机模拟、缸中大脑)来说明我们所以为的“真实”可能只是一种坚固的幻觉,它们相互呼应。

并联组3:关于“物质本质”的分析

佛学析空观:色法可析为“极微之微”,邻乎太虚。

现代物理学:物质可分解为基本粒子,最终是能量和波动。

关系:这是东方古典智慧与现代科学在物质结构认知上的惊人“并联”,共同指向“色即是空”的结论。

总结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精巧:

纵向(串联):是一条清晰的认知路径,引导读者从浅显的哲学思考逐步走向对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

横向(并联):在路径的每个关键节点,都安排了来自不同文明和学科的观念作为“佐证”,形成跨时空、跨文化的思想共鸣。

最终,所有这些线索都汇聚于一点:挑战我们对“实在”的朴素看法,并邀请我们思考意识在塑造我们所体验的世界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文章最后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朵花的未来可期”作结,在深刻的批判性思考之后,又指向了一种万物一体、充满希望的圆满境界。(deep seek)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9-23 14: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3 15:38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08
叹为观止!

无所在又遍所在

问好岸边。

谬赞了,因为能力有限,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吧。

讲真唯识名相真的令人头大。唯识四分中,见分能见照相分,但不能自见,如刀不能自己斩断自己。有自证分即识之自体能证知自用之见分。那么问题来了,自证分谁来证知呢?自体还有一功能或说智慧来证知自证分,即证自证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9-23 14:32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17
唯识六相,能不能这样去领悟理解:共相与自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与别相是从“相”上说的;同相与异相是 ...

可以的,只是六相中的体是总相和别相,相是同相和异相,用是成相和坏相。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9-23 14:33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21
六相圆融,如此又可以从“体相用”源于一归于一来感悟。

万法都归一。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9-23 14: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3 15:07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47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共相是一真法界是整体空性,自相是阿赖耶识是禀赋。


依佛典,体会一下:局于自体的是自相,如五蕴中各事是自相;通于他相的是共相,如五蕴中空无我之理是共相。辗转至不可说法体(诸法自体,唯证方知。)为自相,可说的如极微为共相。

那从以上看,是不是空性是自相呢?当然我解的不一定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9-23 14:57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13:51
这段文字非常精彩,它像一个思维导图,将中西方哲学、量子物理学和佛学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观念串联并联起来, ...

谢谢,这个蛮有意思的。
以前喜欢追问世界真相,然后做一些关联文字。现在就不喜讲太多,怕说错,误人误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