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日一苹果 于 2025-5-29 11:09 编辑
为了健康起见,我家尽量不外食。
外面做饭的厨师,包括饭堂的师傅受到的专业的教育里,遵守的大原则是让从人感受到进食的愉悦,做菜少不了习惯性的油多盐多。所谓的多是指超过了每人每天25克食用油,5克盐,25克糖。
人类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原始的生存基因会让大脑迅速决定更多的摄入油盐糖,这些都是物质匮乏年代的保命符。而社会发展得实在太快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奶茶,这种一杯下来起码50克糖的美味饮品,也没喝过太多可乐雪碧等等花样翻新的饮料,这些一瓶也是50克糖打底。外食的时候,一打开菜单,就有各色烹调手法在催促着你下单尝试,拨丝苹果,红烧带鱼,干锅虾,爆炒肥肠,香煎猪扒,鱼香肉丝,至于川味火锅,我就从来没有见过吃辣可以少油的。以至湖南菜馆的绿叶菜碟上来的时候周围必须有一条油边才算得上正宗。再说到盐,各种调料添加剂已经把对盐的感受值给大大提升了,当下很多视频教人做菜,必须有几种以上拼制的料汁,所谓的做菜好吃万能公式,正是钠离子呼啸举枪向身体发起一拨又一拨猛攻的大好时机。总而言之,人的口味是极易被油盐糖拉下水的,油盐糖也不是万恶的砒霜,或李斯特菌,吃一点或吃几年就要去急救,它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把人的身体想像成是一口大锅,往里面不断的添油添盐添糖,随着添加的速度力度,很快这锅胶着了,锅里的青蛙相当于我们的五脏六腑,每天人体会通过排泄放掉一些水加有害物质,放得这么多这么快,锅哪里排得过来嘛,最后青蛙游不动了,快煮熟了。当我们坐上宴席,只要从热量上估算一下桌面数十道菜,加再加上酒水,就能知道,对身体来说,这真是一场重大考验。
这样子形容当下的饮食环境,并非危方耸听。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生活小康得到了饮食自由后,开始出现以前糖尿病高发,以前是五十岁以后才会得的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大量增长,这两年很多医院开设了代谢减重科,许多两百斤以上的胖子在那里通切胃等手段改变自己。
人生在世,无论美食还是美酒,都需要自我提醒设置一个节制的限度,才能在享受之余也感受身体健康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