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日一苹果 于 2025-6-18 11:01 编辑
我弟昨天请假半天陪孩子打生物制剂,到今天内心还是很煎熬,给我看了发给他女儿的信息,意思是劝她少喝糖饮料少点奶茶。城市里的青少年基本上没有不喝奶茶饮料这么落伍的,作为家长,对如何帮助于青少年抗糖方面,感觉比较无奈。我家孩子三岁起我就实地直观教育他,可乐是用来洗马桶的垃圾,后来他坚决改喝雪碧,等他认字了我让他看配料表,让他看果葡糖浆的危害论。幼儿园期间饮食倒相对比较健康,在那里跟着广东小朋友们学会了吃菜芯,这款他在家里不爱吃的菜。上了小学后,遇到一个对孩子蛮有爱心的班主任老师,每次考试成绩好,或是任何需要庆祝,就请学生们吃披萨炸鸡和棒棒糖,次数不多,却给孩子们内心引入了以上食物就是庆祝的最佳食物的观念。初中时期集体活动里,饮料和麦当劳最受孩子欢迎,任何场号称自己手作的小吃义卖,最好销售纪录都是饮料,甚至是直接不用制作的罐装可乐雪碧。体育考试,为了鼓舞孩子们勇创满分佳绩,给全班点了各色奶茶,每人一到两杯。在这样的熏陶下,再怎么跟他说饮料不好都象是对牛弹琴。
不止是孩子,老师们教学会议也是要点一批奶茶果茶点心来配合的,零零后走入职场布置公务会议,给领导们同时配了茶杯和奶茶见诸于趣闻片中,有个与我相熟的渴望减肥的三十岁朋友,我们一块儿两小时健身后两杯奶茶已经点好准备送到家门口。孩子与同学会面难免要约在喜茶之类的店里,人手一杯,每次更换不同的口味,把菜单全都尝过一遍,好些娃早就是某些奶茶连锁店的黑金卡会员,这么一来又显得没有高级卡的娃有点没面子。
奶茶饮料出现在任何值得庆祝开心快乐的场景中,让人觉得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给所爱的人来一杯。有好些女朋友聚会或是女生与妈妈逛街,会晒出那种一起碰杯奶茶的幸福感满满的朋友圈,有眼力见的男青年,更要把给女朋友送奶茶当作是恋爱必修课。
面对上述幸福快乐,再跟去跟孩子们讲,少喝奶茶,简直是不识时务。而孩子似乎也会有一点相应的控制措施,前天,我看到小红书里有个博主在晒她如何控制的,就是把电子日历里各种茶的图标满上,看起来一两个月里只有四五天没有标注,是空的。看得有填空强迫症的我替她感觉那天有点遗憾吧,起码拿个蜜雪冰城红标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