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读金庸,六神磊磊说
楼主: 令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金庸,六神磊磊说 [复制链接]

781
发表于 2016-3-24 15:58 |只看该作者
啼妃 发表于 2016-3-24 15:12
我买的《你我皆凡人》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82
发表于 2016-3-24 16:05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金庸有本书,叫做《笑傲江湖》,里面有一个武林大门派,叫嵩山派。

这个派很有意思。首先,它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一个门派,区域性霸主,五岳小圈子里的龙头老大,用个成语,叫“举足轻重”,派中的人都很自豪。

然而,它又只是个江湖新贵,近几十年才从江湖上冒头。用书上的话说,“在武林崛起,不过是近六七十年的事”,没有少林、武当这些个老牌豪门家底厚。

所以,这个新贵门派很希望受到别人尊重。它提出了很多宗旨:要开放,多搞大活动,多和外面打交道,让外面的朋友了解我们、尊重我们;要自强,把本门武功练好,先练到五岳第一,再争取练到天下第一,等等。

但我们看了小说就会发现,自强、奋斗之类的都不难,难就难在开放上。嵩山派也一直很痛苦:我到底是开放,还是不开放?

使用道具 举报

783
发表于 2016-3-24 16:06 |只看该作者

本来,要彻底不开放也可以。魔教就不开放,去了黑木崖就是一个死,可人家照样很牛,很受人敬畏。

然而嵩山派却抹不下面子——当今江湖武林,尽人皆知开放更洋气,开放是潮流。想当武林盟主,想做千年大门派,不开放怎么行呢,要被江湖武林笑话的。

所以嵩山派其实很想开放,很想把自己搞得气度雍容,海纳百川,交友遍天下。

你看小说里面,嵩山派组织大型活动最用心,尤其是到了本门的重大节庆日子,例如三月十五日的推举掌门人大庆典,都要发很多请帖,邀请各路豪杰来参加。

他们真的很好客,很热情,准备很细致,甚至让人感动——“山道上打扫干净,每过数里,便有几名嵩山弟子备了茶水点心,迎接宾客,准备得甚是周到。”

对于客人是否能到场,嵩山派也特别在乎,打心眼里盼望人家的大人物多来捧场。

比如少林方丈、武当掌门来参加庆典了,嵩山派的CEO左冷禅表面上很淡定,道:“他二位老人家也来了?那可客气得很啊。这可须得下去迎接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但实际上受宠若惊,激动不已,“衣袖微微颤动,喜悦之情难以尽掩”,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

使用道具 举报

784
发表于 2016-3-24 16:08 |只看该作者

然而,你要说嵩山派很想开放,有的时候又不太像。

外人一来,他就动不动给人念叨光辉历史。“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汉唐二朝邦畿之内,原是天下群山之首……历代帝王均建都于嵩山之麓……”

新贵都喜欢说历史,“我家曾经阔过”,这也难免。自家光辉的历史你不介绍,别人也不明白,总之也算是一份好意,可以理解。

但除了说历史,它还特别喜欢示威。嵩山的弟子们不知道怎么养成的习惯,是有组织的还是自发的,每上来一拨客人,就向山谷里丢几块大石头示威。

“一名嵩山弟子拾起一块大石抛下壑去,大石和山壁相撞,初时轰然如雷”,然后觉得:好爽!好爽!那些什么华山派、泰山派的一定被吓呆了!

有时候真的为这个门派感到心疼,好不容易策划一些大活动、大庆典,把朋友们各种“请进来”,各种周到细致的准备,辛辛苦苦经营出一点子开放、大气的形象,弟子们投两块石头就毁了。

每一个外人来了,它还喜欢事先安排三五个人盯着,好像随时生死攸关,只要一个没盯住,就关乎门派存亡。例如天门道长来了,有玉玑子、玉音子、“青海一枭”盯着;令狐冲来了,山道上有一帮瞎子剑客盯着,仿佛是三国演义里周瑜、卞喜请客,随时要摔杯为号,刀斧手一齐杀出。

使用道具 举报

785
发表于 2016-3-24 16:09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看金庸小说时,常常被搞糊涂,觉得这个门派像是《镜花缘》里的两面国,和善的那一面热情得过分,狰狞的那一面粗鲁得可怕。

这个门派,总是秉持着一种“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二元逻辑。其实江湖上有时候不用灌酒也不用打枪的,正常交往就行,但嵩山弟子们老是学不会。

你说它不开放吧,偏偏它对人家的表扬、好话特别在乎,外面表扬几句、捧个场子,派中人就激动得发抖;你要说它开放吧,一旦三言两语稍有拂逆,就摔杯喊刀斧手,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我也在给嵩山派分析原因。深层次的就不说了,表层次的也许是因为它还稚嫩,见得还少。你看金庸小说里,少林寺门口天天都有人来挑衅的、打架的,和尚们多少年来早见怪不怪了,罗汉堂里出来俩武僧打发了就是。

嵩山派的却没见过这阵势,一有别家的武师闲汉上门,就习惯性如临大敌,看谁都像东方不败派来搞破坏的。

所以它才表现得有点神经质,想不卑不亢,结果又卑又亢,一会儿放鲜花和小学生,一会儿放练家子工作人员,这边酒杯响,那边猎枪响,上午忙着发请帖,下午又咆哮着下逐客令,自己还觉得挺有原则的,外人却越看越迷糊,不知道这一家人在搞什么名堂。

使用道具 举报

786
发表于 2016-3-24 16:11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这本来是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头。

那一年,她九岁,他十三岁。

他去她的小岛住,她很高兴——“突然多了几个年纪相若的小朋友,自是欢喜之极”。

刚见面时,他们有点嫌隙,但没多久就好了,“小孩性儿,过了几日,大家自也忘了”。

桃花岛的绿竹林、弹指阁、试剑亭,原来是黄药师吟啸之地。如今,都变成了他们捉蟋蟀的游乐场。

真的有点像李白的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他们相识的年纪,比郭靖和黄蓉更早;他们的青梅竹马,只有令狐冲和小师妹可以比拟。

更何况,他们不但两小无猜,还有父母之命。她的父亲——大侠郭靖,一门心思希望撮合他俩在一起。

相比之下,令狐冲就远没有这么幸运,从来就没有得到小师妹父亲这般真心眷爱。

一切似乎都是天作之合,然而谁都想不到,他们的关系却又崩坏得如此之快。小说才到第三回,电视剧才到第一集,他们的缘分就走到了尽头。

她指挥人打他:“用力打,打他!”

他则对她满腔怨恨:“你这丫头如此狠恶,我日後必报此仇。”

天造地设,却势同水火;青梅竹马,却宛如仇雠。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发表于 2016-3-24 16:13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说是因为性格——冷峭孤傲的少年,注定不会喜欢刁蛮残暴的公主。

但是真的吗?为什么游坦之却疯狂迷恋上了阿紫?

游坦之不也是个杨过般的孤傲少年么,身背父仇,沦为乞丐;阿紫不也是个郭芙般的骄傲公主么,刁蛮专横,残暴更甚。游坦之怎么又偏偏爱上她?

你也可以说是因为年纪——两人相遇太早,感情的种子还来不及发芽,错过了孕育的良机。

但令狐冲怎么又能苦恋一起长大的小师妹?《连城诀》里的狄云,怎么又喜欢青梅竹马的戚芳?

后来,他和她分开了。一别经年,等重新见面时,两人从头到脚,已几乎处处是极端的冰火对立。

她的标志颜色是夺目的红。“红马上骑著个红衣少女,连人带马,宛如一块大火炭般扑将过来。”

他心中的神圣之色却是无暇的白。“那少女(小龙女)披著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发表于 2016-3-24 16:14 |只看该作者

偶尔也有那么一瞬间,他也为她的美貌倾倒过。

“杨过看见郭芙这麽一笑,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了开去。”

也有这么一瞬间,她几乎已经默认了要嫁给他的事实。当郭靖剃头挑子一头热,大喇喇向杨过提亲时,“郭芙羞得满脸通红,将脸蛋儿藏在母亲怀里。”

但这些瞬间太少、太短暂。更多的时候,他们互相鄙视,互相嫌恶。

他有那么多强敌,金轮法王、公孙止、潇湘子,但偏偏是她,给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伤害。

她有那么多追求者,大武、小武、耶律齐,但他的那双白眼,却总是刺伤她的自尊。

哪怕隔了十六年,他们消息不通、再没见面,但在风陵渡口,一听到人说起他,她就浑身不自在,如芒在背,忍不住要发脾气。

有人说他的雕好,她就奎怒:哪有我家的双雕好?

有人说他的武功好,她也奎怒:哪有我爹的武功好?

那个夜晚,妹妹郭襄开始爱上了他。但姐姐的心事却无声隐没在风雪中,少有人留意。

使用道具 举报

789
发表于 2016-3-24 16:16 |只看该作者

后来,他回来了,并策划了一次完美的复仇。

小时候,他曾在桃花岛上发誓“我日後必报此仇”。他做到了。

那一天,她本来应该是绝对的主角——她的丈夫耶律齐,要在天下英雄面前争夺丐帮帮主,登上人生的巅峰。

她对此很重视、很用心,“这几日尽在盘算丈夫是否能夺得丐帮帮主之位”。

而她的妹妹,本该是绝对的配角,只能在家里摆“英雄小宴”。

然而他来了,精心策划,喧宾夺主,把一份隆重的贺礼、一场绚丽的烟花,献给妹妹当生日礼物。在那个梦幻般的夜晚,主题从大姊夫加冕,变成了二姑娘庆生。

原著上,有四个字描述了她当时的心——“切骨仇恨”。

除此之外,在那一晚,还有一个许多读者都忽略了的细节,或许同样让她刺痛:

丐帮那些叫花子,居然集体忘记了她刚刚合法打赢擂台的丈夫,而居然想让杨过当帮主。

杨过的推辞,很机敏、很大度:“耶律大爷文武双全,英明仁义……由他出任贵帮帮主,定能继承洪、黄、鲁三位帮主的大业。”

但对她而言,不管他是不是推辞,如何推辞,刺伤已经是难免了:

你丈夫奋力博取的,是他早已超越的;你所孜孜以求的,是人家早已不在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90
发表于 2016-3-24 16:18 |只看该作者

故事的最后,他和她的关系发生了转机。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他拼死救了她的丈夫。

骄傲的她终于悔悟,消泯了恩仇,向他下拜,说出了让人动容的十个字:

“杨大哥,我一生对你不住”。

她还彻底地剖白了自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她认为自己一直在爱他,认为自己“真正要得最热切的东西”是他,认为自己一直对他“眷念关注”“暗暗想着他,念着他”。

她认为自己20年多来之所以一直嫌弃他,乃是恨他的冷漠,恨他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这番剖白,很感人,但我对此很存疑。

她真的爱他么?在桃花岛上,叫大小武猛打他的时候,我看是不爱的。

她真的像自己所认为的一直“眷念关注”他么?至少两人少年分别后,她是不太想起他的;当两人重逢时,面对落魄、寒碜的他,她大概也是爱不起来的。

的确,她曾经喜欢找他说话,但那是因为他新鲜刺激,不同于那些唯唯诺诺的备胎;她是不曾抗拒父亲提亲,但那是他已显露了本事、出了风头;她当然记恨妹妹,但那是因为自己失了面子。

有时候,我们不要轻易用“爱”这个词。

因为“爱”很抽象、很不可捉摸,所以很多复杂的情绪,都打着“爱”的擦边球,祭出“爱”的大旗。

如果这都是爱,我可以轻易考证出范遥爱灭绝师太,张无忌爱黄衫女,甚至杨过的真爱是黄蓉。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发表于 2016-3-24 16:19 |只看该作者

故事的本来面目,我觉得很简单。

她是找出“因爱生恨”四个字,作为自己强烈挫败感的挡箭牌。

因为她最鄙视的,结果成了最优秀的;她的那些跟班,最后成了不成器的;她认为自己高于同辈众女之上,但婚姻、事业都最终没有证明。

所以潜意识之中,她在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是没有识人之明,我是一直喜欢他。

当然,也许后来她的真是开始喜欢他了。

因为她也在成熟,也在懂事,也在学会欣赏。很有可能她慢慢发现,这种人才是男人,这种心跳才够刺激,这种旗鼓相当的感觉才可能产生爱情。

但是,当她绕了一个圈子回来,他早已经不在那里了。

她和他已经是霄壤之别、云泥之判。她连伤害他、激怒他的资格都没有了,更遑论获得他的爱——鸟从天空飞过,哪会在意地上的藩篱?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这是余光中的写给哈雷彗星的诗。

人心如彗,缘分也如彗,是不会等你成长的。错过了,也许便永不回再交会。

使用道具 举报

792
发表于 2016-3-25 14:43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今天七夕,我们来谈情说爱。

常有人问:你最喜欢金庸写的哪段爱情故事?

这真的很难。他从吴越争霸写到乾隆晚期,跨度2000多年,从越女阿青到胡斐苗若兰,情场中几多高手。

一定要选择的话,我觉得大概有四个故事。

浪漫
曾经有一个和尚,被人关在密室,灌了酒,放上美丽的公主,引诱他破戒——你会想到谁?

你或许会说:虚竹。但其实还有一个答案:鸠摩罗什。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佛教译经家之一。如果没有唐玄奘,或许这个“之一”都不必加。

你可能不知道鸠摩罗什,但多半会爱上他译出的那些华美经文。比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使用道具 举报

793
发表于 2016-3-25 14:46 |只看该作者
那一年,中国北方强大的前秦攻打龟兹国,俘虏了鸠摩罗什。为了戏弄他,前秦将领逼迫他和表妹龟兹公主成婚,鸠摩罗什不从。最后,他被灌了个大醉,和公主一起扔进密室,终于破戒。

这是个颇为辛酸的故事。但一千多年之后,却被金庸演绎成一段浪漫传奇。

鸠摩罗什变成了虚竹,龟兹公主变成了梦姑,而荒唐的前秦将领,则变成了天山童姥。

虚竹,大概是全世界最不浪漫的人,木讷老实,颜值平凡。和他相比,乔峰不解风情,却天然有英雄气概;慕容复无心女色,却奈何是人中龙凤。虚竹什么也没有。

段正淳抄的词“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他写不出半句;更不会用“五罗轻烟掌”劈灭姑娘闺房的红烛。他也不懂一丁点情话,碰到女孩子,只会低头猛念诘屈聱牙的佛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然而,在黑暗寒冷的冰窟里,她被投进他怀中。于是,一切戒律和修持都被粉碎了。

在这个奇葩的地方、荒诞的时刻,他们擦出爱火。她和他,一个把羞涩假托给梦境,只求不要醒、不要灭;一个把戒律委之于尘土,准备好下地狱、堕轮回。

后来,他一度想忏悔、想赎罪,想要寻找归路,直到下一次相逢。

使用道具 举报

794
发表于 2016-3-25 14:50 |只看该作者
“我这辈子最快乐的地方,是在一个冰窖里。”他讷讷地说。但对她而言,这就是最浪漫的情话。

他们于是相认了。他选择了永堕欲海,再也不求证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为今生,不管来世。

很难解释,为什么会觉得虚竹的爱情最浪漫。

也许是因为,浪漫和技巧无关。在最真实的表达面前,一切浮华都是小儿科。

一生
接下来是黄药师。

有许多人在“五绝”之中最爱黄药师,因为他一生痴狂。

“五绝”们的情史,大多是一笔不甚精彩的糊涂账:中神通畏首畏尾,拖泥带水;南帝不敢担当,一味心灰意懒;欧阳锋和嫂子私通,又蓄养大批歌舞伎,骄奢淫逸;洪七公则整天打熬筋骨,只好吃喝,像法海一样不懂爱情。

敢爱敢恨的,只有东邪。他对妻子用了一生来爱慕和陪伴。

使用道具 举报

795
发表于 2016-3-25 14:52 |只看该作者
其实,对于妻子冯衡的死,黄药师是多少有些责任的。冯衡正是为了帮他默写《九阴真经》,才心力交瘁,难产而死。也许是因为歉疚,黄药师决心一生和她的玉棺为伴。

谈到妻子时,他有两句话,简单却霸气:


在她生前,周伯通嘲笑他说:娶老婆都是自讨苦吃,黄药师淡淡地道:我这夫人,与众不同。

在她死后,欧阳锋来送歌姬做礼物,黄药师说:内人亡后,更是视天下女子如粪土。

从年轻到年老,黄药师都在想念她。很多年后,他看到小外孙女郭襄,连声说“真像”“真像”,他仍然在想念她。

诚然,爱情和时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有些爱情,那刹那间升腾又熄灭,未必就不真挚。

然而,敢于把爱情交给时间来评判的,都是非常之人。“一生”二字背后,需要无比的勇气和信心。而东邪正是非常之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往往比热度更难得。

使用道具 举报

796
发表于 2016-3-25 14:54 |只看该作者
琴瑟
下一个是令狐冲。

金庸的男神们,不少人都喜欢玩音乐。而其中最幸运的大概就是令狐冲。

在江湖上,玩音乐的人往往有个特点——孤独。就像何足道的琴,听众只有空山;黄药师的萧,知音唯有大海。正如《笑傲江湖》里说的:“琴箫合奏,世上到哪里找这么一个人去?”

而令狐冲的琴,却可以弹给任盈盈。

“知音”二字令人神往,大概是因为语言有时候太乏力、太着相,不如音乐能击穿心灵,了解真性情。

就像令狐冲初弹那首《碧霄吟》,技术生疏,水平差劲,但任盈盈却听出了“洋洋然颇有青天一碧、万里无云的空阔气象”;她听出来这个人有品、有趣、值得托付。

何况,寻找知音固然难,但找到合奏的那个人更难。

例如程英的箫声,杨过就听懂了,“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可谓不是知音。但杨过早心有所属,不能和她合奏。

所以程英再次为杨过吹奏时,就把自己藏进了四平八稳的《迎仙客》里——既然不能合奏,不如矜持地深藏我的心音。

使用道具 举报

797
发表于 2016-3-25 14:56 |只看该作者
令狐冲是幸运儿。他福至心灵,当第一次听到任盈盈的琴声后,就对师父说出了也许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弟子多耽一会便回去”。他珍惜这个声音,不想擦肩而过;多耽的这一会,他找到了合奏的人,耽出了完满的爱情。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一定珍惜那个让你心动的声音。

使用道具 举报

798
发表于 2016-3-25 14:57 |只看该作者
和谐
最后出场的是郭靖和黄蓉。

金庸江湖里,有无数神仙眷属,像星月皎洁,交相辉映。

但我觉得,最耀眼的那一幕,在襄阳城头,在那一天的傍晚。

“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黄蓉在他的身旁,眼见半片天布满红霞,景色瑰丽无伦,城下敌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再看郭靖时,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由得充满了说不尽的爱慕眷恋之意。”

如果有战地记者,这对夫妻不知道要谋杀多少胶卷。

对于郭靖和黄蓉,人们已经把形容词说尽:互补、默契、完美、绝配、刚柔相济……

在成长的阶段,他们互相造就。没有黄蓉,就没有名满天下的郭大侠;没有郭靖,黄蓉也许一生就是个任性妄为的小女魔头。就好比书上描写他们俩的啸声:

“两人的啸声交织在一起,有如一只大鹏一只小鸟并肩齐飞,越飞越高,那小鸟竟然始终不落于大鹏之后。”

而步入中年,他们又彼此心照,日臻和谐。

就好像那一刻在襄阳城头,他们没说一句话,但却相互心知:“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

这之后,金庸几乎再不写完美夫妻了。因为写到这一步,英雄主义的人生,已经到了极致;理想主义的爱情,也已经到了极致。

这就是金庸书中,我最难忘的四种爱情: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发表于 2016-3-25 14:58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此刻,可能有无数连汪東兴是谁都没听过的公众号编辑,正连夜乒乒乓乓地赶稿子:“一个时代结束了……”

本来这次不打算更新的,我正在赶一条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的新闻报道。然而,当我看到朋友圈里出现第5条“一个时代结束了”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

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鹿鼎记》。云南的平西王爷去了,你 可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占着大块地盘称王的时代结束了;神龙岛的洪教主去了,你也可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占着穷乡僻壤、巴掌大的地方称王的时代结束了。

但是宫中的海大富老公公去了,你倒是给我说说什么时代结束了?

事实上,海老公是最不适用这句话的人,因为他恰恰是两个时代中间的人——既不属于旧时代,又不属于新时代。

使用道具 举报

800
发表于 2016-3-25 14:59 |只看该作者

海老公的经历,就是前后两半:

前一半,是宫里一位管事的大人物,武功高强,是老皇帝顺治爷的贴心红人,经常为顺治爷谋干机密大事;后一半,是老皇上不在了的时候,海老公谋定而动,突然出手,收拾老皇上留下的太后。

他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服从,二是斗争。老皇上在的时候,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服从——服从老皇上;老皇上不在的时候,他做的唯一的事就是斗争——斗争老太后。

他有能力、有手腕。我觉得《鹿鼎记》里,海老公的两样看家本领是我最佩服的:

一是生存能力。宫里最大的事是活下去。顺治老皇爷是不好侍候的,太后也是个不好侍候的,董鄂妃们大概也是不好侍候的,可人家海老公硬是侍候下来了,不管经过多少风浪,顺治爷始终觉得他贴心好用。二是决断能力。书上说他“虽然眼睛盲了,心中倒是雪亮”,一旦下决心向太后出手,就不犹豫不观望,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惜的是,他却又明显不是新时代的人。

翻开《鹿鼎记》,海老公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股浓浓的旧时代的陈年味儿,他代表宫闱秘密,代表一切阴谋和阳谋,就好像在一所老房子里呆久了,被腌入了味,擦洗不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01
发表于 2016-3-25 15:00 |只看该作者

一位同为金庸迷的朋友“熊太行”说过,做官不外分两种,一种是公司的人,一种是老板的人;或者说一种叫朝廷的官,一种叫皇上的官。前者在外围,离老板远,算是必需品;后者在内圈,离老板近,算是日用品,更为贴心。

海公公就是皇上的日用品、贴心人,却也就必然面临日用品的无奈——他属于顺治老皇爷的烙印太重、太深。就像屋子的主人换了,旧门窗可以继续使,而旧牙刷却只能扔。新的时代,就算要用牙刷,也要用小桂子这样干净爽利的新牙刷。

在书上,他向太后出手,最终功归一篑,失败身陨。但即便他胜利了,大概也照样是无路可走。书上有一幕情景,我印象很深刻:在深夜的宫廷里,海老公一边喃喃念叨着“不成啦、不成啦”,然后“转过身来,慢慢向外走去”。其实他又能走到哪里去?

使用道具 举报

802
发表于 2016-3-25 15:00 |只看该作者

鹿鼎记里,有许多这种夹在新旧时代中间的人,比如海公公、前明公主阿九、“神拳无敌”归辛树,等等。他们普遍的特点是气息陈旧,有能力,却又打不开局面;有眼光,但又看不见未来。他们是最无所适从的一群高手。

他们总是陷入这个圈子:既看到旧时代的问题,渴望走出去,甚至亲手劈开旧时代,迎接新时代;但一跨出去,便又觉得无所适从,处处被嫌弃,又忍不住为旧时代招魂。

海公公到底是什么人?我的定义是,他是新时代的接生婆,又是旧时代的招魂者。

当然,海老公有本事、有贡献,我没有不尊重海老公的意思。人家不在了,由得我捧着小说在这里扯闲篇,说什么这个时代、那个时代。其实人家在的时候,我等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连底层小太监温有道、温有方、小凳子、小桌子都不如,哪有资格扯什么时代。人家给我们什么时代,我们就只能过什么时代。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发表于 2016-3-25 15:0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04
发表于 2016-3-28 08:26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我们继续聊金庸。

说到金庸江湖里的创业英雄,就不能不提西毒欧阳锋。

一听他的外号,朝阳区群众就要跑过来。大家都不要激动,他是西,不是吸。

欧阳锋乃是一代怪杰,作为一家西域的独角兽公司,他把业务强势拓展到中土,力抗其余四大公司。

刚一到中土,他就先勇挫了北方洪氏众筹公司,把董事长七公打得哼哼唧唧、半条人命;又独立对抗中部全真丹药保健食品公司,活活熬死了董事长重阳先生。

他还排挤了南方段氏一阳指环王集团、东海桃花岛黄氏影视公司,越战越勇,顺便还拿到了当时最大的投资集团——大金国公司的注资。连大金国小王子杨康都要到他公司去做高管。

欧阳锋简直具备一切财富英雄的素质:成功欲望强烈,天赋超人,意志坚定,手腕毒辣。他还有“金铁相击”般的奇怪又独特的声音,估计几场演讲下来就要成网红。

最后华山论剑,只差一点点就问鼎天下,称霸江湖了。

但可惜的是,他最后失败了。在华山敲钟的前一秒,他像巨人大厦一样轰然倒塌,还发了疯。

欧阳锋为什么败了?

我觉得是因为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缺了一门关键的武功。

使用道具 举报

805
发表于 2016-3-28 08:28 |只看该作者

首先,欧阳锋确实具有成功人士所必须的几乎一切素质。

他百折不挠。现在很多创业的人都说自己吃了苦,你有欧阳锋苦吗,比如被人淋过尿,被人泡过海水,被害得在万众瞩目下裸体空中跳伞,还被人冻成过大冰坨子……

当时他已经是一个成名的企业家了,top5里都有份的,可是仍然被周伯通淋了一罐子尿;他还被小辈黄蓉设计弄到海里,泡得全身浮肿;他还中了郭靖黄蓉的计——没错,郭靖居然也会用计——被冻在了一个大冰坨子里。

那一次是出了大丑的,好多人围观——“四营将士得讯,均到主帅帐前观看奇景。”

一般老板绝对受不了这个,以后看到冰块都有心理障碍吧。可是欧阳锋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越挫越勇,顽强学习,坚持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他还意志坚定,有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倔劲儿。一般人创业,都是随便刨两个坑,看看不行就算了。可欧阳锋绝不,他看上了《九阴真经》就惦记一辈子,非弄到手不可。

他还天赋超人,是天生的武学奇才,连数学上的超级难题——丐帮传世绝学“打狗棒法”方程式都能給破掉。他还富有创新精神,明明是一本错的《九阴真经》,他偏偏能练出新花样,搞出一套“逆行经脉”的神功来。

他也确实差一点成功了。华山论剑的时候,东邪、北丐都打不过他,眼看就要敲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06
发表于 2016-3-28 08:30 |只看该作者

然而,欧阳锋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太在乎别人说什么。

他这个人,礼义廉耻、条条框框,都无所谓的,唯独怕被人说闲话,说他出尔反尔,做事不像大宗师,抗干扰能力不行。

看小说我们就会发现,凡有人质问他行事“没风度”、“说话不算数”、“丢了宗师身份”,他就往往涨红了脸,杀伐也不能果断了,甚至飞奔逃走,错失了不少干脆利落解决问题的机会。

他见到郭靖,居然会脸红,你信吗?但这居然就是真的——某次,欧阳锋做事违背了自己的信约,被郭靖撞破。他“忽然听得郭靖到来,不由得面红过耳”。

欧阳锋怕郭靖嘲讽他,“料想定会质问自己为何弃信背约,当下袍袖一拂,遮住脸面,出洞急窜,顷刻间人影不见。”

一个连淋臭尿都不怕的硬汉,居然抵御不了别人的几句聒噪闲话。

最后华山论剑那一败,也是败在这上面。眼看他都要把东邪北丐打跪下了,却被黄蓉在旁边干扰,“信口胡说”“乱喊乱叫”,结果被搞得心神大乱,遭洪七公一棒打在头上,当场发了疯。

使用道具 举报

807
发表于 2016-3-28 08:32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通向巅峰的路,总是会充满噪音的。金庸就老爱用一句孟子里的话:“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想人家一路列队鼓掌欢送你上华山,想得美吧?

武功上的噪音,欧阳锋是根本不怕的。你看他和黄药师用音乐比拼功力,他弹铁筝,黄药师吹玉箫,《碧海潮生曲》那么厉害他都可以硬扛下来。

可黄蓉笑话他几句话,他就往往挡不住了。没道理黄蓉的口活比他爹的吹箫还厉害啊。欧阳先生那么迷恋《九阴真经》,我倒觉得他应该练一练《九阳真经》——他强任他强,明月照大江,要成非常之事业,怎么能被闲话和杂音击败呢。

我不由得深深感到遗憾:欧阳锋啊欧阳锋,你本来可以不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08
发表于 2016-3-28 08:34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我很喜欢的《三体》,最近得了一个分量很重的奖,叫做雨果奖。

读者很高兴,刘慈欣自己应该也蛮高兴——说得堂皇些,他不需要什么奖来证明自己了;但讲老实话,拿奖总是好的。

不过,有一个角色却有一丝淡淡的尴尬。在恭喜刘慈欣的时候,总有读者要顺便把从地方主官、文化部门、再到作协都埋汰几句,把刘慈欣个人的成就和组织的培养对立起来。不管是当年吸引刘慈欣进作协,还是现在组织上祝贺刘慈欣获奖,总要被调侃,反正做什么都不讨好。

比如前几天,当地领导一番好意,接见一下获奖的刘慈欣,贴吧里就给领导编台词儿:“刘同志写的《雨果》我看过,写得很有水平啊,得三体奖是实至名归……”

我觉得这样不好。

我理解组织上这丝淡淡的尴尬。套用一直流行的“证明体”,刘慈欣得奖,证明了很多东西——证明了亚洲也有好科幻,证明了中国作家也有异想天开的脑子,但是唯独一点遗憾是,在证明我们的文艺创作体制的优越性上,还不是那么太充分。

我们一惯重视文艺创作,开大会、发文件、树典型,想搞好文艺创作,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搞是搞出来了,但却是一个“电工”自己搞出来的,又不开会又不学文件。这好是好,但总觉得不那么让人过瘾,就好像一位班主任,亲儿子就在自己班上念书,成绩总是一塌糊涂,别的学生成绩再好,班主任欣慰之余,也难免略带辛酸。

使用道具 举报

809
发表于 2016-3-28 08:36 |只看该作者
我是读金庸的,对此更能体会。比如在《笑傲江湖》里,有一个华山剑派,我觉得这个门派其实是五岳剑派中最成功的,几十年间连续涌现了两个惊才绝艳的大人物——一个风清扬,一个令狐冲,放到整个武林,都是超一流的存在。

这本来是值得大书特书、引以为荣的。但是华山派却有一点点尴尬。你看掌门人岳不群,并不太以风清扬和令狐冲为骄傲,在外人面前从来不拿这两人说事。平时关起门来开会,他也总是忧心忡忡、一脸青筋,老觉得本门人才凋敝,抬不起头。

我其实很理解岳不群。因为华山派的正统道场,叫做“有所不为轩”,正统武学理念叫做“以气驭剑”。只有从这里面培养出来的高手,才是真正给门派脸子上增光。

风清扬和令狐冲是野鸡路子,就好像“电工”写出一流名著一样,他们的看家武功都不是华山派的,成就再大都是然并卵,对于证明华山派和岳不群掌门的方针正确好处有限。甚至某种程度上说,风清扬和令狐冲武功越高,对“有所不为轩”就越是一种哄刺。

所以有的《三体》读者就产生了误会:刘慈欣搞创作的时候,你们出了什么力,帮了人家什么?根本没有贡献嘛。

使用道具 举报

810
发表于 2016-3-28 08:37 |只看该作者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组织是有很大贡献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风清扬成长为大侠,你能说华山派没有贡献?当然有,华山派毕竟没像对待魔教十长老一样把他关进洞里灭了。令狐冲也是一样,在他早期的成长过程中,岳不群有无数机会干掉他,但人家却没有,而是让他长期呆在思过崖上,得到了一个基本上宽松的学习环境,直到学会野路子武功。

我看《三体》第一部里,把叶文洁的经历写得那么细那么虐,真的有些惊讶,这书那时是怎么过的,是怎么出来的,甚至让我产生“要搁现在就不一定了”的想法(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当然,它顶着科幻的名头,是个保护色,但那是次要的,主要仍然是政策好,是尺度宽松,不然你顶着什么名头也不行。

华山是根常青藤,令狐冲就是藤上的瓜。就好像《三体》能够问世,就要像感谢华山一样感谢好政策,尽管这本书卖相丑得哭,乍一看去活像九流网络小说,但不管如何,它居然原汁原味地问世了,顺利和读者们见面了。

文学创作这种东西,给你环境,让你活着,就算是最大的好处了。你看唐诗那么伟大,但李世民搞文学馆也没成功,荟萃十八学士,名流云集,结果搞出来的多半是一堆没人看的宫体诗,和现在的主流文学一样。后来真正取得大突破的是屌丝“初唐四杰”,这四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残的残,官大不过处长,个个都是野路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