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山冈周(全文完)
楼主: 临窗独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冈周(全文完)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5-14 01: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10-5-14 01:58 编辑

第20节写的非常贴近生活,没有丝毫虚构的痕迹,感觉就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
第20节改写成三节,插叙父母的曾经。你看看是否好些?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0-5-14 0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10-6-9 19:03 编辑

20

到了馄饨店,找到一个临窗位置,我们坐进冬日夕阳的余辉里,心里充满着别样的温暖。

我给父亲敬烟,点上之后,说,“我想听听你给蔡汉三吊孝那一段,如何?”

父亲瞪我一眼:“你猴头儿是不是今天感觉可得意啊?”

“不是啊,”我摇了摇头,说,“有人讲你真荡,有人讲你假荡,我都搞不清楚了。”

父亲听出我话语中的一丝挖苦,头别向窗外抽烟,不再搭理我。


十二年前的那个风雨交加之夜,我父亲逃走之后,蔡汉三仰天狂笑。

眼看已经如愿以偿,蔡汉三得意地高声吩咐来人:兄弟们,带走妹妹!打道回府!

我母亲闻言,怔在哪里,不知如何是从。她也是懂礼之人,深知夫妻间吵闹归吵闹,如果回娘家会落人闲话。但转念想想,似乎这次有点不一样:这些乡邻们平常自以为坐地老虎,说话经常粗声粗气,这次终于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娘家人如此威风,心里不觉有了一丝自得。何况这次理由充足,既然堂兄开口了,自己不回去,那会让娘家人难堪。再加上心里另有一个小主意:你周友勉不是牛吗?好!我就回去小住一段时间,等你上门来哀求我!

谁知道,这一小住,一住竟是二十年!这是后话。

母亲主意一定,当下抱住我外婆娘娘陶然大哭,在夫家人的挽留声中,在娘家人的扶持下,回到了蔡家庄。当夜,母亲不思吃喝,倒头就睡。第二天上午,中堂上已经坐了不少妇女。一见我母亲从里间出来,大家围了上来:“孩子起来了?怎不多睡会儿,看你瘦的!”

母亲闻言,眼眶马上又红了,被众人扶着坐到了凳子上,低头轻泣。

“要我说,你别想那么多,只管吃好睡好,看他周友勉不来求你?哼!”

“就是,他周友勉算老几?我们家这样出众的孩子,嫁谁谁不会哄着捧着!”

有不懂事的小孩跑了过来,摇着我母亲的手问:“姑姑,你没呛到水吧?我上次掉到河里,呛得可难受……”她母亲一巴掌打在屁股上:“去!小孩子多什么嘴!”孩子莫名其妙,哇地哭开了,于是,中堂里更见嘈杂热闹,有哄那孩子的,有劝我母亲的,总之,在这个可以显示爱心的时候,谁都是充满爱心。

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得知我母亲出了大事的邻居,族亲,远亲,都陆陆续续赶来看望,有婉言劝慰的,有同仇敌忾的,也有打听隐私的。每当提到一个话题,母亲总要细细诉说,想到伤心处,不觉又是黯然神伤,轻泣泪流。但当再有人提到同样的话题,母亲又会不厌其烦地重复一次。渐渐地,流泪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辅助语言。

也许,被关心,被同情,弱者都会认为是一种幸福。

在这被家人亲人呵护的日子里,母亲自然感觉日子也过得比较快,转眼快一周了。

慢慢地,大家很少来了,各忙各的事去了,毕竟生活艰难,谋生要紧,谁也没那个闲工夫天天听你诉苦。一个月又过去了。大家逐渐忘记了我母亲是赌气回娘家小住的,平时该打招呼依然打招呼,该斗个小嘴依然斗个小嘴,似乎我母亲就如没出阁的姑娘住在娘家一样正常,谁也不会再主动问寒问暖了。住着越来越无趣的母亲,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可爱儿子了,想念芙蓉街自己的家。但一旦想到我父亲,母亲又是满心的怨恨,灰了回去的心……

一天晚上,母亲边切芹菜边说:“这芹菜真老!老了的葫芦还好做水瓢,老了的芹菜只会塞牙缝。”

父亲正坐到饭桌旁,边抽烟边等饭吃,听见母亲的话,随口应道:“老了不能吃,扔了就是了。”

“扔了?讲得轻巧。你摸摸你兜里,硬角子可多?”

“话不带刺,你人会死?你们銮迎客真是的!”

銮迎客是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在芙蓉,幼女叫“细囡”,让人想起绿豆芽,很是娇嫩纤细。少女称“媛主”,听起来很是金枝玉叶的感觉,有如大清的格格。结婚时称“新孺人”,在古代,即将册封为贵妃的宫女叫“孺人”。结婚后,就顺理成章叫做“銮迎客”——用銮驾迎进来的客人。在古代谁有资格用銮驾?只有皇家。字面上看起来,女人们在这里很受宠爱。其实不然。仔细想想,客随主便,“銮迎客”中的一个“客”字,就完全透露了有如“客寓”之意。

母亲自然要反口相讥:“銮迎客怎么了?没有銮迎客,你们男人饭都没吃!”

“丈夫寸女!銮迎客最有能耐,还得依附我们大男人才有个名分。”

“一个大男人,连老婆都养不起,吹什么大丈夫啊!”

“养不起你,你可以回你蔡家啊!”父亲有点恼了。

“蔡家怎么你周家了?三百块聘礼打成家具给你周家送回来,还添上了不少!”

父亲抬眼看了我母亲一眼,本来想发火,但想了想,感觉无趣,改口说道:“你要是像荡香一样,只会撒娇不会斗嘴就好了。”

母亲一听,气不打一处来,马上回敬道:“那你去娶荡香啊!”

“要我说,娶荡香,还真的不一定比你差。至少我耳朵清净。”

“我也告诉你,我嫁阎土都比嫁你周友勉强!”

也真是“芙蓉地邪”,几天后的中午,沿街“唱道情”的阎土真的牵着白痴荡香来到我家门口。母亲边施舍食物,边指指屋内,问:“香,你愿意嫁给那个男人吗?”

荡香一听,躲进了阎土背后,翘着嘴巴说:“哼!我才不愿意呢!”

母亲闻言,哈哈大笑,转头对父亲说:“听到了吧,荡香也不愿意嫁给你呢!”

阎土知趣,装出一副傻乎乎的讨好笑容,牵手荡香鞠躬退去。

但母亲依然沉醉在口头的快感之中:“呵呵,还说要娶荡香呢。现在看到了吧?”

父亲白了她一眼,说:“你不也说要嫁给阎土吗?你追上去问问,他愿意娶你么?”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0-5-14 0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10-6-9 19:05 编辑

21

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我父亲说,四两闹洋花喝下去,天下老子最大,想怎样闹就怎样闹。

闹洋花不是酒的品牌,是酒的另外一种代称。自从杜康发明酒以来,酒一直没在国人的口中断流过。豪情万丈的时候,没有酒无以助兴,低沉苦闷的时候,没有酒无以催眠。芙蓉小地方,生活艰难,但是再怎么样口粮成问题,酒也没有断过,喝不到糯米酒,就喝用糙米酿造的“白眼烧”。白眼烧喝不到了,就发明了以番茹为原料的“番茹烧”。五八年打食堂,天灾人祸一起来,连番茹烧也难以喝到了,有人就去药店买来酒精兑水喝。可见,酒之于男人,就如女人之于男人,长期不沾,无疑夺其魂魄,一旦抱个老脸婆,都当成了美娇娘。

大凡形容喝酒的动作,有慢喝,有狂饮,有细品,有浅尝,我父亲喝酒的特点,却可以用吞酒来形容。他一般喝不多,二三两左右,右手举碗,一下子全部倒入口中,左手捂嘴,连带盖住鼻孔,防止酒气外漏。等酒都慢慢下肚了,才慢慢睁开闭上的眼睛,放手呼气,紧皱起的眉头也随即缓缓舒张开了,神情很见陶醉。

这种喝法,在芙蓉叫“喝快酒”。喝快酒容易醉人,我曾经试过,吞酒那一刻,酒劲会猛地往脑门上一冲,身子也随即猛地一热,此时,人就如瞬间洗刷了心境,所有的郁闷一扫而光。我至此才明白,父亲喜欢喝快酒,不在酒的本身,而是求醉,或者说是曹操的解忧。

所以我父亲喝酒从来不问酒种,也无须下酒菜,对于父亲来说,喝什么酒不重要,重要的是喝酒之后的忘我,或者说是找到忘我之后显露出来的那个真我。当然,母亲不会像我一样解读我父亲,提起我父亲,不是称之为这酒鬼,就是呼之为那赌鬼,因为我父亲喝酒之后,必然要去赌博。

大家知道,赌博也分个文赌与武赌。武赌的就是赌牌九,也叫三十二张,人数无定,多时可达近百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一张方桌子,人声鼎沸。牌九的规矩是一方做庄,三方押宝,分别称为顺门,出门,倒门。押宝一般不限制数额,十元可以,一万元也无妨,只要庄家愿意接受。因此,往往有人一天赌下来,输掉了积蓄一辈子的家产。由此可想而知其中的惊险悲喜,也可想而知参赌者都是什么样的三教九流,有梦想暴富的,有耍老千的,有赖债的,也有揩油的,总之,整整一个乌烟瘴气。

文赌的如麻将,四个人一坐,就可以通宵达旦。不过,这个文,只表现在抓牌动作上,论起讲死话,麻将桌上最是不文明,大家手里忙着,嘴里也不闲着,好多牌花跟男女之事挂上了钩,比如“二饼”叫胸罩,“九条”叫“眠床”。假使恰有女人在座,且颇有几分姿色,男人打出一个“二条”,就会冲着女的嬉笑:“这条给你吃!”如果那女的还嫩,脸红一下也就算了;碰上个老辣的,就会回敬过来:“你这条还太小,老娘不要!”

据过来人说,文革期间,芙蓉百业消停,惟独赌博成风,在上街溪滩上公然摆了十几桌,男女老少几乎全民参赌。我听了很惊奇,可要知道,那时正是大讲阶级斗争,扫四旧打四害是重头大戏,怎么会允许这样胡来?后来细想才明白,那时温州武斗正闹得厉害,两派间为了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场,哪里还顾得上这等民风小事。流毒至今,芙蓉人赌博成瘾,走街穿巷,不断耳闻麻将噼里啪啦的声响。有红白喜事的人家,更要摆上几桌,以供来宾娱乐消遣,不然就留不住人,烘托不了大办喜事的气氛。

我父亲就在文革这种全民参赌的氛围里下了赌场。说起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父亲这个失足,跟蔡汉三直接有关系。俗话说,赌场无好人,有时发生了纠纷,往往是大打出手。所以,赌场里也讲究个气势,凡是参赌之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多一点,可以仗个人势。蔡汉三是个地道的赌棍,一辈子只热衷于两件事,除了聚众打人,就是聚众赌博,并且最喜欢赌牌九。他每次来上街溪滩赌牌九,都非要拉我父亲一起去。我父亲心想每次拒绝也不好,驳了对方,朋友面子上不好看,何况互相之间还是姑丈舅爷关系,于是偶然也就陪着去赌场,壮壮人势。但不幸的是,一来二去,我父亲也就染上了赌博。

芙蓉街的老赌棍爱说,“骨牌是杨贵妃的骨头做的”。想来也是,“人生几何,吃喝嫖赌。”唐明皇为了杨贵妃,把一个大唐帝国都差点赌输在逃蜀的路上;我等蚁民,输掉屋堂两间薄田几亩又何妨?老妻流落街头算什么?哪有杨贵妃的骨头摸着,更叫人意乱情迷!

只是,十赌九输,杨贵妃的骨头摸着再怎么有滋味,滋味到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人性的颓废,家境的败落。每临年关,不说做不成新衣裳过年,揭不开锅吃香喝辣,还得东借西借还债。最难的时候,是我六岁那年,父亲借钱赌输了被人逼债,夫妻两人只好远避邻县永嘉山旮旯里补鞋,到第三年挣够了还债的数目,才回到了芙蓉老家……

挨过了中秋,又近年关,母亲就这样既思念又怨恨地度日如年。

白天还好,帮家里做些杂事,忘记烦恼,夜间孤单地躺在床上,母亲一次一次地翻来覆去:周友勉不来,可以理解,这人一直自以为傲骨。但婆婆为什么也不来?

自己嫁到周家八年,从来没对婆婆高声说过话,更没有跟婆婆红脸过一次。古话讲,梅天落雨记前晴,自己这么一直孝敬的婆婆,为什么也不来说几句好话?

为什么,为什么啊?母亲是一遍一遍地问。

但最后的答案,还是天光渐亮,白天照样漫长,黄昏按时来临……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0-5-14 0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10-6-9 19:07 编辑

22

其实,周家人何尝不想趁着过年这个借口去接我母亲啊,只是我父亲有话在先:如果你们想我被蔡家人活活打死,你们就去好了!想起那晚的情景,家人都是胆战心惊,谁也不敢轻易造次。

现在回想,父亲当年这句话,仅是为了应付家人的善意干涉而已。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不愿意说破,也没必要说破。他在等待机会。其时,文化大革命接近尾声,邓小平上台,经济政策逐渐开始松动。父亲寻思着该找点生意做了。以前很少扎堆闲聊的他,晚饭后有事没事的,有时也到路廊里坐坐,像我爷爷一样,光听不说,对于时事新闻尤其关注。

一天,有人神秘兮兮地说:“知道不?毛主席下了新圣旨,邓小平下台了!”

“瞎逼讲!前天报纸还登着邓小平接见洋人的照片呢。”代销店主插嘴道。

“你才瞎逼讲,我表哥在公社做文书,有什么朝廷大事他不知道的?”那人说着,一脸的自豪。

“呵呵,”代销店主讪笑一声,“就你家朝廷里有人,还老大的官了!”

“你不相信?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坚决割掉资本主义尾巴,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这些可都是圣旨上的原话!”

代销店主轻轻打了个鼻头铳,转身忙去了,不再答话。倒是旁边闲坐的我父亲,听了后有点小失落,起身准备走时,一个熟人拉住我父亲问:“友勉,最近没去赌博啊?”

父亲答道:“政府天天严打,谁敢啊?你看溪滩上,一条人毛都没有。”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那人附在我父亲耳朵边,悄悄说,“现在都在赵宅坦谁家呢。”

其实,父亲是知道这事的,只是不想再参赌了,他哦了一声,把话题轻轻拨了过去:“你怎么还不去啊?”

“我跟那地儿八字不合,他妈的老输。”那人摇了摇头,叹气道,“唉,歇几天先。”

父亲一听,脑里灵光一闪,给那人递了一根烟,说:“要不,你叫些人到我家来,给你转转手气?”

那人老赌棍,苦于自己点背,才无奈出来避风头的。听我父亲一说,马上站了起来:“好啊!我马上去叫人!不过说好了,抽头我们三七开。”
“好!”我父亲爽快地答应着,把半包烟塞给那人,也站了起来,转身往家里去了。

赌具是现成的。父亲担心煤油灯亮度不够,又跑到供销社买了一盏汽灯。等父亲烧好开水,准备好茶叶,赌徒们也到了。父亲给大家一一散烟,大家也不客气,围着桌子就开赌了。

父亲让我去巷口放风。有人疑惑:“一个小孩子能行?”

“你放心,我儿子胆子大着呢。”父亲笑笑说,“何况,小孩子不引人怀疑。”

那人不再言语。我父亲摸摸我的头,给了我五分钱,算是奖励。

其实,我为父亲当差这不是第一次。他经常让我去做一些大人不敢让孩子去做的事情。记得六岁那年的一个大半夜,父亲让我一个人去溪里取鱼。那时正值春汛,一到晚上,溪里的鱼儿就成群结队到处游走。傍晚时分放下捕鱼篓子,到半夜里就能收获个好几斤。

那天,父亲让我去,母亲不同意,但是拗不过父亲,只得作罢。我提着水桶摸黑走出门,借着依稀的星光,爬下塘沽,穿过一片黑黝黝的溪箩林,涉水到了溪中。取回鱼篓,正准备穿过溪箩林,突然听见不远处传出几声凄惨的怪叫。我捡起几块石头,朝那里扔了过去。一会儿,没声音了。

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家,见父亲正站在灶间喝水。他接过水桶,问我,路上没事吧?

“没事。”我摸摸额头的冷汗,说,“有人学鬼叫,想半路抢劫呢。被我石头打跑了。”

说到这里,看父亲面无表情,我突然反问父亲:“不会是你吧?”

父亲瞪我一眼,哈哈哈哈地突然笑开了。看着父亲有点不好意思,我也跟着笑了。

这次父亲又派我放风的差事,大概也有锻炼我的意思。我自然也是乐意去做的。几天下来,赌场抽头每天可以分成个二三元,父亲开心,我也开心。偶然能吃上一些好菜,也能多讨几个赏钱,我做起放风工作来更加有劲头。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夜里,我照常坐在巷口,边玩纸牌,边观察路人。过了五六个我不熟悉的男人,其中一个人俯下身子问我:“小朋友,知道周友勉住哪里吗?”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抬手指了指前面:“好像,嗯,好像是那个巷子里。”

他们一走,我飞快跑到家里通风报信。大家一听,摔下赌牌,抓起钞票,连忙夺门而出。

父亲飞快地收起赌具,用旧衣服包上,连同扫到一起的烟蒂,埋进了灶间灰堆里。尔后,点起煤油灯,灭掉汽灯,让我拿出书包,在饭桌上做作业,他自己坐在一旁独自抽烟。

翻开语文课本,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

我把这几个大字用白纸给蒙上,比照着用铅笔一笔一划地描写空心字。

一会儿,门被咚咚地捣响。父亲开了门。我斜眼看到了刚在巷口问路的那几个人跨进门来,生怕被认出,连忙低下头装作专心写字。
“人呢?”有人高声问。

父亲问他们,“你们找谁啊?”

那人也不答话,楼上楼下转了一圈,问,“就你们两人?”

“是啊。”父亲一边回答,一边把我的作业本拿起递给那人,说,“我没文化。我儿子学写什么空心字,我也不会。你们国家干部学问高,帮我指点一下我儿子,可好?”

那人把父亲的手挡开,说,“犯法是要坐牢的!你要知道!”

“没文化也犯法啊?”父亲一脸迷茫地傻问。

那些人哭笑不得,只得退了出去。关上门,我和父亲掩嘴而笑。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起,父亲给家里买了一些食物,交给我二块钱,说:“省点用。有什么事了,去找你奶奶。我去海山几天。”

我点了点头,目送父亲出门。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0-5-14 13:31 |只看该作者
“二三两左右,右手举碗,一下子全部倒入口中,左手捂嘴,连带盖住鼻孔,防止酒气外漏。等酒都慢慢下肚了,才慢慢睁开闭上的眼睛,放手呼气,紧皱起的眉头也随即缓缓舒张开了,神情很见陶醉”
评:活灵活现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0-5-14 15:29 |只看该作者
打麻将那段似乎在前面出现过,没找到,可能是编辑了,插在这里也不显突兀。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0-5-14 15:50 |只看该作者
第20节写的非常贴近生活,没有丝毫虚构的痕迹,感觉就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
第20节改写成三节,插叙父母的曾经。你看看是否好些?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10-5-14 01:50


看见了。

作为小说,这段插叙为父母的感情基础做了一个铺垫,使人物更丰富了,比原来不插入的好。

要是单纯地作为一个故事来讲,原来的读起来更简洁明快一些。

PS:我是说出我的真是的感觉,说的对不对我也不知道;P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0-5-15 00:21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改的不错。自然顺溜,又丰富了内容 ,又不觉的多余。插得恰到好处。大叔改的越来越好了,表扬一下,加油。哈哈:handshake:victory: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0-5-15 11:31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0-5-15 15:5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的帖真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0-5-16 14: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10-6-9 19:07 编辑

23

海山水深港阔,码头密布,又盛产鱼鲜贝类,经济条件一直不错,只是经常遭遇台风,缺少高大树木,建房所需的木材,大都是芙蓉人从永嘉山里面贩卖过来,通过芙蓉港偷偷转运而去。做这种营生,芙蓉人叫做“放树”。

此时,父亲已经积累了一些钱,眼看摆赌难以为继,当机立断,坐船去了海山,找老朋友商量。这老朋友原是船老大,以前跑芙蓉港时吃过亏,幸亏我父亲出手帮忙,摆平了事情,从此两人成为好友。我父亲结婚时,婚宴所需鱼鲜,就是他专程送来的。后来海禁,他就赋闲在家了。听我父亲一说,自然感兴趣,两人说干就干,父亲负责贩运,他负责出售。如此一月可以搞个轮回,比别人跑单帮的周转得快。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家境逐渐有了回转气象。

奶奶很是欣慰,对我父亲说:“该叫牧天娘回来了。现在,她一定会安心的。”

“你急什么啊?”

“不是我急,你看看牧天,穿的是什么啊,再没有娘带,都要成野孩子了!”

父亲看看我,说:“我明天去给他买套衣服就是了。”

“做官的爹,不如讨饭的娘。”奶奶态度有点坚决,“还是我去趟蔡家庄吧。”

“婆婆去求媳妇,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我父亲说,“你可是我娘啊!”

“你自己不去,又不让我去,就这样两扛着?”想了想,奶奶又说,“要不去找一下老村长?”

我父亲没有吭声,往门外走了。

当夜,我奶奶备了一些礼物,让我二叔陪着她一起去了老村长家。

第二天早起,老村长去了蔡家庄。我母亲此时早就没了当初的心劲,只要有条独木桥可借着过沟,就认命了,听了我奶奶等人转来的恳切言辞,经不住老村长的一劝再劝,擦了擦眼泪,开始起身收拾包袱了。

恰在此时,蔡汉三路过门口。抬头见上街老村长坐在中堂门口,怔了怔,停住脚步打了个招呼,然后问我母亲:“叔叔呢?”

“可能去后院了。”我母亲连忙搬凳子:“阿三哥,你坐一下,我去叫他。”

“不用了,我自己去找。”蔡汉三转身,径直去了后院菜园里。

“姓周人的脚就那样金贵,一步也不来我们蔡家!我们醒蔡人的脚就这样轻?叫回去就回去了?”见到我外公,蔡汉三劈头就一阵子高声责问。

外公生性老实,凡有家中大事,大都是请见多识广的蔡汉三做主,现在听侄儿把话说得如此这重,不知如何回答。蔡汉三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临走时,丢下一句话:“叔叔,我可告诉你,你可别让周友勉笑话我们蔡家啊!”

外公虽然恨女婿太过嚣张,但看自己女儿日夜一脸悲戚,也就准备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女儿悄悄回去算了,所以老村长上门时,就回避到了后院。现在听蔡汉三这么一挑唆,想起周友勉过去的种种恶劣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跑到杂物间,拿了一根绳子,一把砍刀,来到前门中堂,啪地扔在收拾好了正欲出门的我母亲脚前,说:“上吊,抹脖子,你自己选一样!”

当下,我母亲脸色骤变,惊恐地看着自己那从来不会发火的父亲。老村长一见,有点纳闷,刚才照面时,还很客气地打招呼,现在怎么了?赶快过去圆场:“外公爷,您干吗呢?您不看您囡儿的面上,也得看您外甥孙的苦上啊!”

外公没接老村长的话茬,对我母亲吼道:“你自己丢人,不要连累我们蔡家也跟着丢人!”吼罢,就复往后院里去了。

望着外公蹒跚而去的背影,望着他耸起了肩膀,抬手似乎还摸了摸眼睛,我母亲悲从心起,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0-5-16 14:49 |只看该作者
“二三两左右,右手举碗,一下子全部倒入口中,左手捂嘴,连带盖住鼻孔,防止酒气外漏。等酒都慢慢下肚了,才慢慢睁开闭上的眼睛,放手呼气,紧皱起的眉头也随即缓缓舒张开了,神情很见陶醉”
评:活灵活现
老田 发表于 2010-5-14 13:31

多谢老田夸奖。另,最近俗务太忙,只能忙里偷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0-5-16 14:50 |只看该作者
看见了。

作为小说,这段插叙为父母的感情基础做了一个铺垫,使人物更丰富了,比原来不插入的好。

要是单纯地作为一个故事来讲,原来的读起来更简洁明快一些。

PS:我是说出我的真是的感觉,说的对不对 ...
知音 发表于 2010-5-14 15:50

其实,这个还是修改稿,定稿不知何年何月了。你的点评很正确。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0-5-16 14:51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改的不错。自然顺溜,又丰富了内容 ,又不觉的多余。插得恰到好处。大叔改的越来越好了,表扬一下,加油。哈哈:handshake:victory:
因为爱所以爱 发表于 2010-5-15 00:21

嘿嘿,你们的表扬,是我修改得动力。怎么修炼,去不掉的是虚荣心。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0-5-16 14:53 |只看该作者
临窗的帖真好看
十三 发表于 2010-5-15 15:59

唉,还不如你批评我几句。
你跟元霸的文字灵性,我永远做不到。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0-5-16 17: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10-6-9 19:09 编辑

24

老村长回去学了情形,奶奶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

我父亲知道后,倒是没说什么,暗地加大了做生意力度,每次放树到海山,顺便带些海产品回来私下批发,做起两头生意。我知道父亲忙,也就自力更生,学会了洗衣服做饭。

一天,我正在给自己做中饭,父亲的一位少年朋友走了过来,问我:“你阿爸呢?”

“阿爸一早出去了。叔叔你有事啊?

“你想不想见妈妈啊,牧天?”

“想。”我低下头,轻轻说道。

叔叔搂住我说,“那你赶快去找你阿爸,一起去我家,好不好?”

“好!”我摸摸眼睛,飞快地跑出门去。

找到父亲,听我一说,他忙完手头的事,又回家换了身衣服,牵着我去了叔叔家。

叔叔已经在家门口等。连忙把我们引上了阁楼。我一见母亲,哭着扑到了她的怀里。母亲一把搂住我,也哭开了。

父亲点上烟,静静地看着。

好大一会儿,叔叔把我从母亲怀里拉了出来说:“看你俩闹的事,把孩子伤心的!”

父亲、母亲都没有吭声。

“我带孩子下去,你们先聊聊。那么久了,气也该消了,两人赶快合好是正经。”叔叔说着,要拉我下楼。

“不要了,”父亲摆了摆手,“你也一起坐着吧。”

“也好。”叔叔重新坐下来,转头问母亲,“嫂子,你有什么话,你先说说。”

“只要周友勉他到我家认个错,我可以考虑回来。”

叔叔嗯嗯地点着头,转对父亲说:“外公爷是长辈,你当面认个错也没什么。去吧去吧。”

“我认错没问题,”父亲应道,“只要蔡汉三到上街向我认错,我也马上认错。”

母亲一听急了,也不通过叔叔中转,直接反问父亲:“你还不知道阿三哥性格?”

“那你还不知道我周友勉性格?”父亲马上回了一句。

叔叔一听,赶快打起圆场:“我看啊,你俩半斤八两,谁也不要认错了。我陪友勉哥去趟蔡家庄,说几句好话,把嫂子接回来就是了。嫂子你说好吧?”

父亲接口道:“接什么接,又不是当年新孺人出嫁。有本事自己去,就有本事自己回来!”

母亲脸色通红,腾地站了起来。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斗嘴!”叔叔赶紧放开我,拉住我母亲,扭头数落起我父亲,“今天嫂子主动来的。你怎么能这样?”

“那我该怎样?求他蔡家?做梦!”父亲说着,狠狠把烟头扔在地下。

母亲也不答话,挣脱开叔叔的拉扯,怒火冲天地跑下了阁楼。

唉,叔叔叹了一口气,友勉哥啊友勉哥,摇摇头,不再说下去了。

一个月之后,父亲接到了一个公社通知,让他明天去民政办一趟。父亲有点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是母亲提交了离婚申请。

一定是蔡汉三这狗贼在背后出的损招!父亲不禁怒火中烧。

父亲知道,外公外婆都是爱面子之人,决不可能有离婚这个想法。

原来,那天母亲怒别之后,脸色更加憔悴,做事经常失神无措。外婆感觉异样,耐心追问,才知道我母亲去芙蓉街私会周友勉一事。外婆没有责怪我母亲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吃黄昏饭时把此事告诉了我外公。

外公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得饭后去找蔡汉三商议。

“我看要不去公社提出离婚吧?”蔡汉三想了想说。

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件少而又少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选择这条路。我外公一听,怔在哪里,不知如何回答。

“叔叔啊,周友勉现在是铁了心要跟我们蔡家硬到底,要想逼他服软,只有主动提起离婚这路可走了。”

“那,那周友勉要真是同意离婚,那可怎么办哪?”外公说着,不禁低下头唉声叹气。

“他要真是想离婚,早就提了。我还不知道他,哼,鸭子硬张嘴!”

外公一看也商议不出更好的办法,回来以后把蔡汉三的意思跟我母亲说了。

我母亲听后,没有吭声,夜饭也不吃,躺倒床上,翻来覆去,左想右思,一直拿不定主意,直到天亮才算大致下了决心,罢罢罢,如果你周友勉还念及往日夫妻情份,也许从此可以峰回路转,如果自己命中注定,那就认命罢了!

接到通知的当夜,父亲在灶间坐了一宵。一地的烟蒂。

第二天天刚大亮,父亲就出去挨家敲门,叫回来了三辆板车,装上家具。

有邻居不解,问,友勉哥,只知道你放树,没听说你也做旧家具生意啊。

父亲也不回答,看着车子该起运了,走回灶间,倒了一大碗白酒,一口吞下。等酒劲上来了,晃晃荡荡地领着大家朝公社走去。

到了公社大门,父亲让大家停下,自己走了进去。

一边朝民政办走着,一边大声嚷着:“离吧,离吧!别说手指印,脚趾印我也捺!”

这时,母亲正在民政办里坐着,跟相识的民政调解员诉苦。

民政调解员跟父亲同村,因为有个亲戚在县里当官,招他过来以农代干,算是半脱产干部。那年月,半脱产干部都是祖坟冒烟的事,自然平时说话喜欢打个干部腔。只是我父亲平时不太买他的帐,他心里早就有了看法,一直想找个机会整整我父亲。现在听到我父亲这样嚷嚷,分明是没把政府机关放在眼里,更是恼火。他朝窗外看了一眼,转头对我母亲说:“听到了吧?跟周友勉这样的人一起,你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我母亲原本割舍不下儿子,也只是拿离婚这事儿来个死牛当做活马医,想不到周友勉居然说出这样绝情的话,做出这样绝情的事,可见其早就存了离婚念头了!母亲不禁对周友勉更加恨之入骨,起身冲出门外喊道:“你有脚趾印,我就没有脚趾印?一起捺啊!”

一段原本可以破镜重圆的婚姻,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0-5-16 18:17 |只看该作者
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0-5-16 18:20 |只看该作者
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
给小说本身指点一下呗。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0-5-16 18:29 |只看该作者
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
给小说本身指点一下呗。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10-5-16 18:20


我水平还没有高到这个地步,我看看能不能找个人给你点评点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0-5-17 02:47 |只看该作者
问知音好。
半夜酒醒,上来一看,有了个小纠结,关于父母离婚前的叙述,不知这样各表一枝合适,还是顺叙合适?有请坛中方家指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0-5-17 22:5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工程师代考QQ578008792执业药师代考
驰铭代考网服务中心设教育培训中心驰铭网站:www.cmdkw.com  QQ578008792  电话13917257239、教育考证中心、学历教育中心、商务服务中心中心等。我们聚集了一批志向相投的业界精诚,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拓新,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精神,时刻准备着为客户提供超一流的服务中心。中心目前已与全国城建培训中心、全国1+N项目职业经理人发展中心、西安国际商务进修学院、京桥大学、前进大学、中国信息管理学院、中诚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ICETU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中心、中国注册健康师协会、国家信息产业部广东考试管理中心及全国多所高等院校、教育科学研究院、证书管理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真诚期待与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新老朋友在教育交流、教育服务中心、文化传播、教育推广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家长朋友及社会同仁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中心,以文化教育市场为目标,整合资源,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驰铭网站:www.cmdkw.com  QQ578008792  电话13917257239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0-5-17 23:05 |只看该作者
工程师代考QQ578008792执业药师代考
驰铭代考网服务中心设教育培训中心驰铭网站:www.cmdkw.com  QQ578008792  电话13917257239、教育考证中心、学历教育中心、商务服务中心中心等。我们聚集了一批志向相投的业界精 ...
沁鲮海 发表于 2010-5-17 22:50


临窗真厉害,连广告商都看懂并感动了,他们觉得很好,决定投放广告。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0-5-17 23:0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真厉害,连广告商都看懂并感动了,他们觉得很好,决定投放广告。
十三 发表于 2010-5-17 23:05


呵呵,广告也势利眼啊?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0-5-18 07:39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没看篇章,都在等看故事呢。大叔你倒是快点写啊。先写完再倒顺序。我的经验是一口气倒完,回头再来梳理,冲劲过了之后,自己也冷静些。自己梳理其实也可以梳的很好的。
心急等看。大叔你加快点进度。:lol{:1_89:}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0-5-19 00:06 |只看该作者
给知音、双爱也告个假,忙过几天就续写。

另:QQ83544377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0-5-19 00:18 |只看该作者
给知音、双爱也告个假,忙过几天就续写。

另:QQ8354437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10-5-19 00:06


这帖估计要等很多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0-5-20 00:41 |只看该作者
祖传秘方,转治阳痿,早泄以及坚而不举,举而不硬,硬而不久

QQ83544377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0-5-20 09:08 |只看该作者
有点味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0-5-20 22:43 |只看该作者
临大叔你干嘛去了?早点回来啊,等着看呢:lol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0-5-21 09:49 |只看该作者
一般说在不健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以后会步父母的后尘。
父子关系是一种关系,夫妻关系也是一种关系,既然是关系就需要“搞好”关系,要搞好关系就需要做出一些让步和妥协。没有十全十美的各种关系,于是有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