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1-6-26 20:29 编辑
呵呵,余秋雨“文章里一些历史常识的谬误,以及西学方面的薄弱”,请举例说明。
跟你说过,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辩论,你不听。
余秋雨对那些少数真正想看书学习的人提出过很高的要求,那就是找出一定时间来“闭关,打道场”,全心全意学习一段时间。他自己有过这样三次经历,第一次是他大学期间,也就是批邓到唐山地震那一段,他因为肝病在乡间养病,机缘让他享用了蒋介石过去在山上留下的一个图书馆,七个月的时间他看了中华文化方面的东西;第二次他在上海戏剧学院时,用了七年的时间看了国外十四个国家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文献,为了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不得不学习那些国家的历史,而且大部分用的是英文资料。这期间,得天独厚的是上海有一大批这些方面各个专业的专家,他都一一拜访,在读到康德和黑格尔的时候他提到过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对他的莫大帮助。这期间他的学习心得有120万字,最后抽出了纯哲学和历史部分,留下了和戏剧有关的60万字发表了他的学术论文《戏剧理论史稿》(我的库藏中唯一没有余秋雨的这一本),后来他相继发表了《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第三次打道场是他在香港写《山居笔记》的半年时间,那个时候,海外对中华文化的研究成果在香港大学都能找到,用国际标准看待中华文化令余秋雨耳目一新。这些学习在后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考察国外几大文化的千禧之旅之行,他用了半年时间在没有任何参考书的帮助下边考察边写作(日记形式全世界发表),后来集结成了书《千年一叹》,对和中华文化一样古老的,或是比中华文化还要古老的文化做了质感的调查,然后再和中华文化进行比较,最终找出中华文化的长寿秘诀。紧接着他又考察了欧洲90(大致,不一定精确)多个城市,对60(不一定精确)多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美学和哲学进行了比较,最后写出了《行者无疆》。所以,如果说欠缺,比起陈寅恪、季羡林和林语堂等,他只是缺一点在国外实际生活的经历,但是学识和走到的地方一定比他们更多,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提到老一辈中国文学大师的时候,余秋雨委婉的为他们解脱:“但由于长期处于兵荒马乱和政治运动中,能够系统治学的时间不多,提出独立见解的空间不大,整体上缺少建树,却也断断续续写了不少书,难能可贵。”
说明一下,我这里没有谈论怎么学习,只是想说明余秋雨不存在传说中的“历史常识的谬误,以及西学方面的薄弱”。如果有,还是那句话,请举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