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走遍河山:在行走中记录壮美中国
楼主: 般若山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遍河山:在行走中记录壮美中国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9-27 06:20 |只看该作者
梦影含心 发表于 2012-9-26 20:30
谢谢山人!同样的祝送给你您!双节快乐!晚上好!

{: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2-9-27 06:20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9-27 04:53
这个我赞同。

大哥做得不错{: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2-9-27 08:40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9-26 20:03
我个人体会,旅游一定要留下些什么,比如照片,比如纪念品,比如文字。这样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回忆往事的载 ...

是的,在这点上我做的还真是欠缺,以后出门就照些像,也带些纪念品。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2-9-27 11:33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08:40
是的,在这点上我做的还真是欠缺,以后出门就照些像,也带些纪念品。

一家之言,勿当真哈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2-9-27 13:11 |只看该作者
我要是当了真呢?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2-9-27 14:01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13:11
我要是当了真呢?

离离真可爱{:soso_e112:}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2-9-27 15: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枫赋 于 2012-9-27 16:02 编辑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9-26 20:06
您老?嘿嘿,山人尚能饭也


哈哈,秋枫笔误,多了一个“老”字!不好意思!连我自己都没觉得老!问好兄弟{:soso_e181:}{: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2-9-27 16:16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9-26 20:13
大才女!

{:soso__14807368697959666374_3:},山人,超然打油走地.............................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2-9-27 19:50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13:11
我要是当了真呢?

那就蒸着吃{: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9-27 19:50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7 14:01
离离真可爱

{: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2-9-27 19:51 |只看该作者
秋枫赋 发表于 2012-9-27 15:14
哈哈,秋枫笔误,多了一个“老”字!不好意思!连我自己都没觉得老!问好兄弟{:soso_e160 ...

哈哈,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问好姐姐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9-27 19:51 |只看该作者
欣赏超然 发表于 2012-9-27 16:16
,山人,超然打油走地.............................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2-9-27 20:40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7 14:01
离离真可爱

我家小妮特喜欢三楼的安妮。每次看到,都高兴的说:妈妈,妈妈,安妮好可爱啊。我好喜欢啊。我说:是啊,妈妈也喜欢。
安妮是只可爱的白色小狗狗。
噢,我怎么想起这当的事了,这是骂自个吗?

谢谢,暮雪的表扬。我也觉的我很可爱。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2-9-27 20:45 |只看该作者
好像我的脸皮有点厚,该去做下去角质了。。。{:soso_e106:}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2-9-27 20:46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20:40
我家小妮特喜欢三楼的安妮。每次看到,都高兴的说:妈妈,妈妈,安妮好可爱啊。我好喜欢啊。我说:是啊, ...

{:soso_e140:}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2-9-27 20:46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9-27 19:50
那就蒸着吃

我怎么舍得蒸山人老师呢?再说我也不喜欢吃蒸的,烤的好吃。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2-9-27 20:51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20:46
我怎么舍得蒸山人老师呢?再说我也不喜欢吃蒸的,烤的好吃。

感觉离离就是个小女孩,咋是妈妈了{:soso_e127:}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2-9-27 20:53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7 20:46

{:soso_e128:},我拿自己开涮呢,暮雪还真是羞涩呢,你才可爱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2-9-27 20:56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7 20:51
感觉离离就是个小女孩,咋是妈妈了

装嫩,装嫩。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2-9-28 06:46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20:40
我家小妮特喜欢三楼的安妮。每次看到,都高兴的说:妈妈,妈妈,安妮好可爱啊。我好喜欢啊。我说:是啊, ...

可爱点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2-9-28 06:47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20:45
好像我的脸皮有点厚,该去做下去角质了。。。

年轻没有失败,可爱不分年龄{: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2-9-28 06:47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7 20:46
我怎么舍得蒸山人老师呢?再说我也不喜欢吃蒸的,烤的好吃。

一样的狠角色{: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9-28 06:48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7 20:51
感觉离离就是个小女孩,咋是妈妈了

这妈妈早熟{: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9-28 06:56 |只看该作者
   
    品味四川之10:青城天下幽

     9月24日去青城山之前,我对这个道教圣地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金庸的那些武侠小说。
     在金大侠出神入化的武侠世界里,青城派从来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派别,有时甚至与同为道教信徒的武当派齐驾并驱。
     所不同的,只是武当山出了个名气更大的张三丰而已。而青城山所缺少的,正是张三丰这样的标志性历史人物。
     但这并不影响青城山成为道教圣地,并不影响青城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不影响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游客。
     去青城山之前,我习惯性地上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得知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距离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只有10公里的路程。
     我还得知青城山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川中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我还得知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时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9月24日一大早,我和小杨、小杨的姐姐小兰驱车离开成都,利用难得的双休日直奔成都下属的县级市都江堰而去。
     原本,同行的同事也要前往的,甚至已于头天晚上和我一起从乐山抵达成都。后因乐山有点急事需要他去处理,而我当晚又要到双流机场接几个重要的客人,我们两个便各奔东西,他回乐山,我按计划进行我的品味四川之旅。
     小兰是小杨的亲姐姐,一个很清秀很开朗的女孩子。可能是岁数相差太小的缘故,一路走来,总听到姐弟俩在不停地拌嘴,而占上风的总是小杨,小兰也不去争什么大姐的权威,任由弟弟抱怨这抱怨那,从不生气或是反驳。我甚至怀疑小杨是哥哥、小兰是妹妹更为合适。
     在姐弟俩的拌嘴中,越野车只用了半个小时便跑68公里的成灌(灌,指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灌区之意)高速,抵达都江堰市区。
     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旅游城市,一进城区,随处可见以“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为主题的各类广告牌。
     这句广告词,让我想到了武当山在央视投放的旅游广告:“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
     嘿嘿,如此异曲同工,到底是谁在克隆谁呢?抑或心有灵犀?还是纯属巧合?仔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
     青城山离都江堰市区很近,穿城而过之后,再有三五公里的路程,巍巍的大山便出现在眼前。
     青城山景区面积很大,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景区。相对而言,前山算是主景区,后山景区主要以休闲和农家乐为主。
     听小杨进,他第一次来青城山时去的就是后山,到那里什么风景也没欣赏到,一到地方就猫到农家乐里打麻将,一打就是一天,之后吃顿饭喝顿酒,迷迷糊糊就返回了成都。
     嘿嘿,远道而来的我肯定不会重蹈覆辙,决定直奔前山。
     前山入口处,依旧是车满为患,依旧是人流如织。我们的运气依旧出奇的好,很快幸运找到车位。
     这一次,因为小兰来过青城山,我和小杨一商量,便没有请导游,来了回彻彻底底的自助旅游。
     一进青城山,不用走多远,新鲜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
     据称,青城山里的负氧离子是平地的上万倍,来这里爬一回山,等于彻底清洗一次肺部,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难怪上山的路上有那么多中老年朋友,想来他们都是为健康而来吧?
     青城山素以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幽静净洁取胜,山势并不险峻,爬起来也不那么吃力。
     但为了节省时间,上山途中,我们三个还是选择坐了一段索道,之后拾阶而上,先后经过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等人文景点。
     上山途中,我们看到路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写有“汶川5.12大地震遗迹”的字样。
     一了解才知道, 在5.12大地震中,离震中映秀很近的青城山受到严重破坏,好多景点都有破损现象,像我们看到的那块巨大落石,当时并不鲜见。
     当然,青城山最吸引人的不是这些地震遗迹,而是无处不在的道教文化。
     既为道教名山,青城的人文景观全部围绕道教大做文章。以前在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些神仙,一个个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什么玉皇大帝,什么太上老君,包括各显神通的逍遥八仙,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实在讲,对于道教,我了解得并不多,兴趣也不是那么浓厚。
     尽管如此,我还是被青城山浓厚的道教氛围深深吸引。
     在各个道观里,值守的道士们大都不言不语,不像其它景点里的和尚师傅那么热情,也没看到有道士在极力兜售香火,一切全由游客作主,一切全由施主作主。
     遇到向道仙们跪拜或捐助香钱的游客,不论人多人少,不论捐助多少,值守的道士都会一视同仁地敲钟致意,面无表情,淡定而从容。
     一路往上走去,这样的场景一再出现,让我这个长期对旅游景区内寺庙过度商业化耿耿于怀的家伙受到强烈震撼,心里不由掠过一阵感动,为道家的超凡脱俗,为道士的淡然出世。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攀爬,我们三人抵达青城第一峰绝顶(又称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抵达老君阁。
     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所谓老君,就是指老子这位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他被道教尊为祖师,供道教信徒顶礼膜拜。
     下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线,也因此欣赏到了不同的风景,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堪称奇险的石梯,很有九曲十八盘的味道。
     路过朝阳洞时,特意钻进洞口,以为里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致,结果大失所望:洞里烟雾缭绕,饭菜飘香,显然一派人间烟火的景象。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和小杨体力尚可,小兰有些吃力,时不时的被我们落在身后。我和小杨不得不走走停停,静候小兰不紧不慢的赶来。
     下山途中,不时遇到负重前行的挑山夫,一个个汗流浃背,一个个骨瘦如柴,生活的艰辛那么清晰地写在他们布满汗水的脸上。
     下山途中,还偶遇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一步一步地探索着前进,嘴里还吹着动听的笛子,那么投入,那么执著。
     路过的行人或驻足静听,或满怀敬意地从身边经过,时不时的,还有人往老人的上衣口袋里塞进五元十元的零钱。
     那一刻,我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无处不在的人间真情。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3日05:54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2-9-28 07:03 |只看该作者


     品味四川之11:震中映秀——走进涅槃重生的伤心之地

     9月24日中午,从青城山下来之后,在道边一家小店简单吃了点东西,小杨驱车直奔汶川县映秀镇。
     这是我早已计划好的行程。我要去看看震中,去看看曾经带给四川那么大伤害的震中映秀。
     我没想到都江堰离映秀竟然那么近,走高速公路只有短短的19公里。钻过两个长长的隧道,在电视中无数次看到的映秀镇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小杨已经是第二次来映秀了,知道带我们去哪些地方。
     我们停留的第一站,是在奔腾的岷江之畔。
     在这里远眺映秀,除了山上那些依然裸露的滑坡部分,已经看不到多少地震留下的痕迹。
     远远望去,那镌刻在山岩上大大的、红红的“映秀镇”三个字那么醒目和刺眼,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5.12”那天发生在这里的人间惨剧。
     作为震中,映秀镇受到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停水停电,通讯和交通全部中断,偌大的镇子,仅有2300多人生还。
     这是何等残酷的人间炼狱啊。虽然已经过去三年多时间,可在奔腾不息的岷江之畔,我依然觉得伤悲,那么清晰,那么痛彻心扉。
     我们停留的第二站,是曾经遭遇灭顶之灾的漩口中学。
     漩口中学原来在漩口镇,后搬到映秀,依然沿用了过去的校名。
     漩口中学已经被开发成一个震天的地震遗迹博物馆,供游人免费凭吊和参观。
     我们驱车抵达漩口中学旧址时,发现这里同样车满为患,同样人流如织,同样难以找到停车的地方。
     漩口中学已然没了往日的静谧或是喧哗,留下来的,只有东倒西歪的残垣断壁。
     该怎么描述我所看到的漩口中学遗址呢?
     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
     那栋彻底坍塌的学生宿舍,那栋严重变形的教学大楼,那栋半截没入地下的综合楼,就那么刺眼地矗立那里,默默地诉说着那场不堪回首的人间炼狱。
     那天,漩口中学的师生们经历了怎样的巨大恐惧和生离死别?
     看到那些让人心痛的伤亡数字,我泪眼模糊,甚至不敢记下那些写满伤痛和泪水的数字。
     我宁愿忘记那些数字,忘记那些看一次哭一次、想一次哭一次的数字。
     此时此刻,我的双眼再次噙满泪水,为我的悲伤老家,为那些失去生命的孩子们。
     在漩口中学遗址,前来凭吊的人们大多神情肃穆,偶尔照相留念,大多不声不响,不笑不闹。
     在这里,如果稍微有点悲悯之心,如果稍微讲点传统道德,谁都不会大声喧哗,谁都不会嘻笑打闹。
     不过也有另类。在那栋半截没入地下的综合楼前,在那个破碎的巨大的时钟雕塑前面,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欢快地笑着,摆着各种让人恶心的动作,大呼小叫地让同伴给她拍照。
     如果可以,我真想上去抽她一个嘴巴子,真想上去质问她还没有没点人性或良知。
     我们去的第三站,是坐在车里感受这个涅槃重生的镇子。
     负责对口援建映秀镇的,是经济极为达的广东省东莞市。
     看得出来,东莞人民为映秀的灾后重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如今的映秀已经成为一个建筑优美、市容洁净、各种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的漂亮镇子。
     如果没有漩口中学遗址,如果没有附近山坡上大片裸露的地方,你在这里根本看不到震中和灾区的影子。
     我们停留的第四站,是在那个高高的平地上,远眺引发那场巨大灾难的牛圈沟震源点。
     远远望去,牛圈沟的泥石流依然原封不动地保存着,依然那么触目惊心。
     远远望去,坍塌成麻花状的老百花大桥只留下一段段无言的钢筋水泥凝块。
     映秀,震中映秀,这个曾经让我泪流不止的地方,这个依然让我泪流满面的伤心之地。
     还是以我在“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那天写的一组拙诗结束我今天的伤感日志吧。


     组诗:三声问候寄汶川:你在老家还好吗?
  
  如果悲伤可以铭记,请允许我撕裂记忆的伤口。
  如果悲伤可以忘却,请让我们共同为汶川祝福。
  
                   ——题记
     


     问候曾经悲伤的故乡:你在老家还好吗?

  再次打开记忆的闸门
  有些残忍
  再次远眺破碎的故乡
  还有残泪
  那是怎样的天塌地陷
  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我那支离破碎的悲伤老家
  我那家破人亡的父老乡亲
  我那哭到无泪的疲惫哽咽
  2008  5.12
  多么吉祥的数字
  汶川北川青川
  镌刻悲伤的故城
  敬畏生灵 眼泪为汶川而流
  敬重生命 悲歌为奇迹而泣
  不只是川渝同根
  不只为血脉相连
  还有绿叶对根的深深牵挂
  还有游子对家的深深眷恋
  涅槃的凤凰
  腾飞是唯一的梦想
  浴火重生后的老家
  悲伤已成为过往
  逝者早已安息
  生者更加坚强
  断垣残壁上
  一个快乐的老家正在崛起
  我那曾经伤痕累累的故土
  不再悲伤
  不再流泪
  心贴着心
  爱牵手爱
  向快乐迈进
  向幸福出发
  
  
    问候渐行渐远的孩子:天堂里有没有山崩地裂?
  

    五月的天空
  不只是晴朗
  五月的悲剧
  悄然酝酿
  那个原本充满幻想的下午
  那些天真烂漫的快乐天使
  一阵突如其来的摇晃
  一场毫无预兆的灾难
  来不及和妈妈拥别
  来不及和同学挥手
  生命的翅膀折断了
  可爱的天使
  从此飞翔在飘渺的天堂
  亲爱的孩子
  去往天堂的路上
  你可曾看见遗留在操场上的那一个个失去主人的书包
  你可曾听见回荡在废墟上的那一声声极度绝望的哀嚎
  亲爱的孩子
  你不要害怕
  天堂里不会有山崩地裂
  天堂里不会有生离死别
  亲爱的孩子
  你不会孤单
  爸爸妈妈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
  用思念
  用泪水
  用一生
  亲爱的孩子
  你不要牵挂你的校园
  学校已经重建
  老师还在课堂
  同学一直想你
  你那不小心遗失的书包
  还在我们温热的胸口上歌唱
  
  
    问候大爱无私的朋友:你的双眸为什么总是噙满泪水?
  

  有一种大爱叫无私
  有一种境界叫奉献
  怎能忘记
  那一抹抹舍生取义的橄榄绿
  怎能忘记
  那一支支舍生忘死的救援队
  怎能忘记
  那一个个舍己为人的志愿者
  在与死神赛跑的日子里
  在挽救生命的分分秒秒
  人性的光辉穿越时空
  照亮了汶川
  温暖了灾区的每一寸土地
  泪有痕
  爱无声
  来自天南地北的涓涓暖流
  爱抚着震颤痛哭的大地
  慰籍了孤寂悲彻的心灵
  亲爱的朋友
  有你噙满泪水的双眸
  汶川不再恐惧
  有你无私捧出的爱心
  汶川不再哭泣
  有你始终如一的祝福
  汶川不再孤独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4日07:01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2-9-28 07:12 |只看该作者
山人老师,您好幽默啊。夸的离离都不好意思了。{:soso_e106:}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2-9-28 07:14 |只看该作者
山人真帅啊!我只看人没看文了。尤其是青城山这一张,您往那一站像山神一般。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2-9-28 07:15 |只看该作者
汶川是心中的一个痛。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2-10-1 08: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般若山人 于 2012-10-1 08:39 编辑

  


       品味四川之12:拜水都江堰——感悟史上最牛的治水科技
  

  9月24日那天,如果不是我一再坚持,我极有可能错过古老的、神往已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其实,早在去青城山之前,我就建议先去看都江堰。可小杨一再声称都江堰没啥看头,去了也看不懂,看了直后悔,还不如不去。
  从映秀回来,我再次提出去看看都江堰。小杨继续坚持他的观点,说是不如回成都市区看看那些知名的景点。
  我一再坚持,绘声绘色地讲着那些道听途说的与都江堰有关的信息,力争改变小杨对都江堰的成见。
  因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去过的地方都能再去。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有些人,错过了就错过了,很难再有重新见过的机会。
  见我如此坚持,小杨彻底服了气,从都汶高速下来后,再次驱车穿越都江堰城区,直奔李冰父子缔造的那个史上最牛的水利奇迹。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这在古今中外的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传奇,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据统计,两千多年,除了防洪减灾,都江堰还灌溉了成都平原40余县、超过1000万亩的良田。
  如此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我实在没有错过它的任何理由。
  我们抵达都江堰水利工程风景区入口时,已是24日下午四点多钟。但景区区依然人流如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感悟这个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
  进了景区,沿着长长的通道走去,两面全是历朝历代关注和支持过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名人名士,比如诸葛亮,比如李鸿章……
  通道两旁,还能看到上千年的银杏,还有造型别致的大小喷泉。
  原本想去看看供奉在二王庙里的李冰父子,但自“5.12汶川大地震”遭遇毁灭性损毁以来,二王庙一直处于修复状态,至今仍未对游人开放。
  终于进入核心景区了,终于看到向往多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了。
  进了核心景区,才知道小杨之前的说法并不为过。如果没有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自个儿真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祸害千年的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我们抵达的第一个景点是鱼嘴分水堤。
  所谓“鱼嘴”,是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接下来是飞沙堰。其实就是“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常,像我这样的外行甚至看不出什么道道,但听说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和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甚至引发洪灾危害下游。飞沙堰很好地能解决了这一难题。
  最后看到的是宝瓶口,也就是起“节制闸”作用的地方。
  宝瓶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为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除以上景点,就是后期陆续修建的辅助工程了。
  这些辅助工程虽然规模更为宏大,看起来也更为壮观,但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政绩工程”这四个字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久久不曾离去。
  
  天高云淡2011年11月5日06:41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8病房26病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2-10-1 08:49 |只看该作者
 

    品味四川之13:我不是仁者,但我喜欢上了乐山
  
  从没想过自己和乐山会有这么深的交集。
  年近不惑,走过的地方不少,除了工作过的边境地带和内陆城市,连续呆上20天以上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另一个就是四川省乐山市。
  我还算个有人缘的家伙,2004年连续在佳木斯工作70余天,结交了一帮当地的警察朋友,至今还经常联系。
  今年7月中旬,我到佳木斯出差,那几位已经升任支队长、办公室主任等职的警察大哥或老弟说啥也要见我一面。看我实在抽不开身,哥几个干脆开着警车提前抵达我们将作短暂停留的江边公园等我,见个面,握个手,之后我匆匆上车继续前行。那几个哥们真是讲究,开着警车跟在我们车队后面,打开车窗,举着手机,一边和我通话,一边向我挥手,一直送到公路收费口。
  这次在乐山,由于任务实在特殊,再次结识了市公安局的几位大哥和那个天天配合我们工作的朱可老弟。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警察,我所接触的警察都很真诚,一个比一个豪爽,一个比一个讲究。
  越扯越远了,还是继续品味四川,继续品味乐山吧。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领地。
  乐山境内留存着上万座汉崖墓,特别是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更是尽显中华文明之精髓。
  乐山是中国佛教的圣地。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成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如今,乐山境内的峨眉山已经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乐山人杰地灵,俊杰辈出,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历史上,李白、杜甫、岑参、范大成、黄庭坚、陆游等文化名人或在乐山为官,或在乐山游历,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乐山还出现过李密、苏洵、苏辙等著名文学家,当代“书坛怪杰”石鲁也是从这里走向了全中国,走向了全世界。
  为纪念乐山的文人骚客,这里修有三苏祠,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故居也维护得很好。
  除了闻名遐迩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乐山还有夹江千佛岩、青神中岩寺、罗城古镇、峨边黑竹沟、马边大风顶自然保、美女峰石林等人文胜景。虽然没有机会去走走看看,但光听这些名称,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乐山这个地名,源自孔子的那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嘿嘿,我不是仁者,但我真的喜欢上了乐山。
  喜欢乐山,源于这里浓厚的人文氛围。
  除了从未细细研究过的佛教文化,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这里为什么能出苏东坡、郭沫若现这样的大文豪。
  郭沫若1892年11月出生于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现属乐山市沙湾区),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更是继鲁迅之后文化界公认的革命领袖。
  那天参观乐山大佛时,导游小姐告诉我们:沫若这个笔名,源于郭开贞对故乡乐山的深深思念。
  原来,流经乐山大佛脚下大渡河古称沫水,同样流经乐山大佛脚下的青衣江古称若水。取名沫若,实际上是这位大文豪对故乡的无尽相思。
  在乐山期间,曾经去过沙湾区办事,好几次也动过去郭沫若的故居看一看的念头,终因工作太忙,也因后期同行的旭东对此类人文景观不感兴趣,还因自己的态度也不是那么坚决,于是一再错过,留下了不大不小的遗憾。
  喜欢乐山,源于这里闲适的生活状态。
  都说成都是座休闲城市,我看乐山也堪称休闲的典范。
  乐山人真的很会享受生活,工作不急不躁,生活不快不慢,每个人都那么悠然自得。
  还是说说我们在乐山期间的吃住行吧。
  先说吃。哈哈,乐山的美食真是有的一说。
  第一次到乐山时,因为有领导带队,公务性质的应酬多了一些。虽然去的都是比较上档次的饭店,但吃的并不太爽。
  嘿嘿,与领导一起吃饭,讲究太多,套路太繁琐,根本不可能尽情吃喝。
  也有吃得很爽的哥们。第一次和我一同前往的老弟,明明是东北人,却对川菜情有独钟;明明享受不了麻辣,却偏偏又经不起诱惑。
  每天吃饭时,这位老弟都吃得满头大汗,直呼好爽;每次如厕时,他都痛苦得满头大汗,直呼难受。
  我拿他开涮:兄弟,你这可真是上下都爽啊!
  第二次去乐山市,我成了那个工作小组的负责人。这一次,我们自己找宾馆,自己安排吃饭。
  那真是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吃就去哪吃嗬,超爽。
  那些天,我们几乎跑遍了乐山所有有点名气的小吃大排档。
  什么张公桥,什么牛耳桥,什么滨江路,能去的地方,我们几乎都去了。
  当然以川菜为主,而且换着花样吃。同事能吃点川菜,但对麻辣比较敏感,总嚷嚷要吃东北菜。
  我的乖乖,这地方哪有地道的东北大炖菜啊。找了好多天,才找到一家做饺子的饭馆。
  那顿饭,旭东吃得津津有味,朱可、小杨和我却食之无味,如同嚼蜡。
  看来,饮食习惯这东西,真就改不了哈。
  再说说住。
  那二十多天里,我们居住的都是同一家宾馆:兴邦假日酒店。
  这家宾馆的条件真是不错,房间宽敞,床铺宽大,被褥干净又柔软。
  最让人感觉惬意的,是这里还提供免费的高速网线,还有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的长途电话。
  嘿嘿,比起我那个慢如蜗牛的无线网卡,在这里上网看帖子,简直爽得无以复加。
  再就是可以打免费长途电话。那些日子,空闲的时候,我从手机里翻找比较亲近的亲友电话,之后拨打过去,天南地北的一顿神侃,真是爽得不能再爽。
  最后说说行吧。
  在乐山的那二十多天里,因为有一台二十四小时提供保障的越野车,我们的出行相当顺利。
  刚开始,出行前还要在网上查询地址或联系电话。呆的时长了,我们对这里的大街小巷慢慢熟悉起来。尤其是司机小杨,简直成了乐山的活地图。
  
  天高云淡2011年11月6日07:12于沈阳蜗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