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小小说素材】那些震惊的句子
楼主: 令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小说素材】那些震惊的句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8 10:26 |只看该作者
叶赫那拉·布扬古(?-1619年)

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崇陵传信录》)

        叶赫那拉·布扬古,叶赫那拉氏,布寨子,末代叶赫贝勒(西城)。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廷发动萨尔浒之战,叶赫作为明朝的盟军一同出兵征讨后金,结果明军大败。同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偕胜利之威进兵叶赫。叶赫贝勒金台吉、布扬古分守东西二城。努尔哈赤率额亦都围东城,代善等围西城。数日后,努尔哈赤掘土攻破东城,金台吉死之。布扬古听说东城已破,便与其弟布尔杭古遣使请降,并请代善立誓不杀。代善同意,并与布扬古及其母盟誓,布扬古终于决心投降。然而,布扬古还是在被引见努尔哈赤之后遭缢杀。

       据《崇陵传信录》载,布扬古临终时发毒誓说:“我叶赫那拉氏子孙中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必要灭掉满洲!”而清朝爱新觉罗氏最终确实亡于叶赫那拉氏之手——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最终签署清帝退位条约的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太后,也姓叶赫那拉。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6-1-8 10:27 |只看该作者
崇祯(1611—1644年)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崇祯本纪》)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上吊死前崇祯于蓝色袍服上,写下了上面这段最后的话……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6-1-8 10:28 |只看该作者
杨涟(1572—1625年)

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杨涟血书》)

      杨涟,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党人。天启五年(1625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诬陷“受贿一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忠心报国,力战“阉逆”,贯穿了杨涟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史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是极为中肯的。

      杨涟在狱中,曾先后遭受“土囊压身,铁钉贯耳”等加害手段,但并未身亡。天启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8日),许显纯以一枚大铁钉钉入杨涟头部,终将其害死,时年五十四岁。

       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写完仰天大笑。血书内容摘录如下: ……我仁义一生,现死于诏狱,难说不是死得其所,有何遗憾于天?有何怨恨于人?只因我身为副宪臣,受先帝顾命,孔子说:“受托孤和临终之命,临大是大非而不可失去气节!”持此信念,终可以无愧于先帝在天之灵,对得起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百姓世世代代了。大笑,大笑,还大笑!奸佞砍去头颅,于我何惧?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1-8 10:29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1472—1529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年谱》)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阳明年谱》记载了王阳明临终时的情形。当时他召弟子周积进来,过了很久,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说:“我走了!”周积眼泪落了下来,问:“有什么话留下来吗?”王阳明微微笑道:“此心光明,还用说什么?”片刻后,溘然长逝。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1-8 10:30 |只看该作者
方孝孺(1357—1402年)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明史·方孝孺传》)

      方孝孺,明初大臣、学者。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在北平发兵时,姚广孝曾对朱棣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朱棣答应了。

      朱棣想让方孝孺起草诏书,把他召到宫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方孝孺连续发出质问,朱棣想强迫方孝孺就范:“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上,一边哭一边骂道:“死就死,诏书我是绝不可能给你起草的!”

       朱棣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方孝孺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六岁。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6-1-8 10:32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自杀未遂被元军俘后,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   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终年四十七岁。

      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在衣服中找到赞文:“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才能够做到。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6-1-8 10:33 |只看该作者
陆游(1125—1210年)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剑南诗稿》)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消息,悲痛万分。

      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6-1-8 10:34 |只看该作者
宗泽(1060—1128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过河!过河!过河!(《宋史·宗泽传》)

      宗泽,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而卒。

      当时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则我死而无恨了。”诸将都流着泪说:“怎敢不尽力!”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1128年7月29日),刮风下雨,天色阴暗,宗泽在弥留之际,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后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怀着悲愤的心情溘然与世长辞,时年70岁。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1-8 10:35 |只看该作者
苏轼(1037—1101年)



西方不无,着力即差。(《东坡纪年录》)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文化大师苏轼在常州病逝。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其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端明学士应该不要忘记西方啊)苏轼喃喃回应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西方世界不是没有,但却是不能使力的)。好友钱济明也凑近他的耳朵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先生一生都在践行于此,此时更应该使力)苏轼说了人生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使力就全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6-1-8 10:37 |只看该作者
檀道济(?—436年)

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宋书.檀道济列传》)

      檀道济,南朝宋名将,“三十六计”作者。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

       临刑前,檀道济投帽子于地,愤怒地喊道:“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啊!”

      檀道济被枉杀,国人痛心。消息传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南朝宿敌北魏诸将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吴人无可畏惧也!”

      元嘉二十七年,文帝再令众将北伐。东线屡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抵瓜步,欲饮马长江。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宋文帝长叹一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可此时檀道济已屈死十四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6-1-8 10:39 |只看该作者
冉闵(?-352年)
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晋书·冉闵传》)

     冉闵,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以勇猛著称。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冉闵生于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汉族儿女在胡人的屠刀下几乎亡国灭种,冉闵以著名的“杀胡令”几乎屠灭多支胡族,成为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既受到民族英雄的尊崇,也背负着屠夫的骂名。
     最后一战中,冉闵乘朱龙马,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迎击,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顷刻间燕地骑兵蜂拥而至,重重包围住冉闵,终于被擒。
慕容儁让冉闵站在面前而问他:“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称天子?”冉闵答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慕容儁大怒,斩冉闵于遏陉山。
      其时,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谥冉闵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6-1-8 10:46 |只看该作者
嵇康(224-263年,一作223—262年)

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晋书·嵇康传》)

      嵇康,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大名士,“竹林七贤”领袖。因与司马氏政权的不合作态度,遭其忌恨,又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

      临刑之前,嵇康神色不变,索讨古琴来弹奏,弹的是《广陵散》。弹奏完毕,嵇康说:“袁准曾经请求学习这首曲子,我不肯传授给他。从今之后,《广陵散》绝了!”当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嵇康为老师,想用这种方法来救他,未成。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1-8 10:46 |只看该作者
孔融7岁的女儿(201—208年)

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后汉书·孔融传》)

(孔融)女儿年七岁,儿子年九岁,因都幼弱,得以保全,寄养在别人家。两个孩子下棋,父亲孔融被捕,也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你们都不起来,为什么?”女儿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而卵不破的呢?”主人给他们肉汁,儿子口渴喝了,女儿说:“遭遇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号哭而停止。有人对曹操说了这件事,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儿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灵魂,得以见到父母,这不正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吗!”于是引颈受刑,面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6-1-8 10:48 |只看该作者
刘备(161年-223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章武三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

     刘备病重时,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之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嗣子可以辅佐,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全力,以忠贞之节辅佐,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教训刘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共事,待他要像待老父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6-1-8 10:49 |只看该作者
李广(?-前119年)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西汉时名将。曾让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临死时李广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绝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拔刀自刎。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6-1-8 10:51 |只看该作者
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后被吕后所杀,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三分天下而王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韩信被夷三族。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6-1-8 10:52 |只看该作者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绝命词《垓下歌》)

      项羽,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项羽汉王曾与刘邦展开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被刘邦所灭,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前吟唱的一首诗,是足以惊神泣鬼的一首壮歌,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其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6-1-8 10:53 |只看该作者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临刑前李斯看到自己最心爱的的幼子也在待斩行列内,忽然悲从心来,怆然曰:“我真想能像你儿时那样,父子俩牵着爱犬阿黄,带着猎鹰,出上蔡城东门去追捕狡兔啊,如今是不可能了!”听者无不落泪。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6-1-8 10:54 |只看该作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荆轲列传》)

       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后,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6-1-8 10:54 |只看该作者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战国时著名将领、军事家,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最后被秦昭襄王赐死。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6-1-8 10:55 |只看该作者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史记·刺客列传·豫让》)

      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卿智瑶(智伯)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氏。为了给智伯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自己成为哑巴,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却未遂,而为赵襄子所捕。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      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据说当时赵国的志士们听到豫让死的消息,皆痛哭流涕。在中国的历史上,像豫让这样的刺客是不为正统所容的,但是他们身上的那种重义轻利,为知己者可奋不顾身的任侠精神却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豫让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他“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足以令后世忘恩负义者汗颜!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6-1-8 10:56 |只看该作者
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6-1-8 10:57 |只看该作者
      佛家言,生死事大。禅家又讲,死亡是人顿悟的最后一次契机。

      而纵观华夏五千年,细数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伟人或英雄的临终遗言,其中的爱与恨、喜与悲、慷慨与悲凉、遗憾与悔悟,却让人看到在这最后的契机面前,作出回答的往往是一声叹息——太多的人,纵然打动人心,他们的生命面前所横亘的,依然是一面执迷的墙。德行高洁者的担当和骨气,与智者的心地光明,只是其中的灵光一闪。

      当我们被他们面对死亡时的言语与心境所深深震撼的时候,更应抱有一份深深的思考,和体悟。思考和体悟的对象,是人生,是生命,是所有的迷与悟。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6-1-8 10:5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6-1-9 09:3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6-1-9 13:19 |只看该作者
他让一个还没有成名的人一上来就身败名裂————著名博客王小峰用这句话形容作家韩寒语文的杀伤力。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6-1-9 13:20 |只看该作者
成都周女士6岁儿子语文期末考试中的一道答题上了“马斌读报”。
问:绿叶为什么会在大树上?
答:因为她在给大树讲故事;
问:绿叶为什么又离开了大树?
答:因为故事讲完了。
卷子发下来,小朋友得到的是两个大红叉叉。
老师说,你的答案不对。标准答案是因为春天来了,所以绿叶会在大树上;因为秋天来了,所以绿叶离开了大树”。
马斌点评此事,说:“这道题的确有人该得零分,不过不是孩子,而是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6-1-9 13:22 |只看该作者
令箭 发表于 2016-1-9 13:20
成都周女士6岁儿子语文期末考试中的一道答题上了“马斌读报”。
问:绿叶为什么会在大树上?
答:因为她 ...

其实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
老师对孩子的矫正也很无奈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6-1-9 13:24 |只看该作者
上帝靠不住。他存活在祈祷里,无形且昏昧。“我不要无形的上帝。我要这样一个上帝/我能看见它但他看不见我,我就可以带他兜兜风。/告诉他不曾见过的东西。”“我要这样一个上帝,他好比一扇窗,/既是我在屋里,也能打开来看见天空。”“可上帝却像一扇转门,绕着铰链转呀转……无始无终。”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6-1-9 13:25 |只看该作者
记忆靠不住。“谁还会记得?你用什么保存记忆?/你怎样保存这世间的一切?/你可以用盐、用糖、高温或冷冻,/真空密封、脱水除湿、做成木乃伊。/但是保存记忆,最好还是存在遗忘之中,不要让一丝一毫的记忆渗透进来,/打扰记忆永恒的安息。/遗忘、记忆、遗忘。/打开、关闭、打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