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一份书单
楼主: 轻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份书单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8-9-28 23:59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2 11:32
那天看到这份书单,挺心动。别人总结的关于精神成长的三十本书。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大概都做 ...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这话俗而不俗。书不可能尽读尽知,苟有一句开益心智就不枉此回。
很多时候,看到书橱里的书有些一回也没有翻看,就觉得很愧对它们。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8-9-29 00:19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5 10:15
名著一般都是小说。

在最近几百年,小说还是最有份量的。

小说是把作者自己的才华阅历融入进故事里面;散文是把作者的才华和观点直露地表达在故事里面。
好的小说可以流之久远,历久弥新,散文比之就逊色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8-9-29 05:05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看书评 和作者介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8-9-29 09:34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8-9-29 00:19
小说是把作者自己的才华阅历融入进故事里面;散文是把作者的才华和观点直露地表达在故事里面。
好的小说 ...

写小说,你肚子里可以没有学识,有感觉有天赋就成。

写散文,你肚子里没货,没一点国学与哲学底子,那往往会无病呻吟装腔作势。

散文是实的,小说是空的。小说可以天花乱坠可以天马行空飞起来,散文不行,你得贴近地面。

写小说需要顿悟,写散文需要渐悟。大致如此。

散文、诗歌、小说,这三种文体间,并非对立的,完全可以互融。叙事散文是不接近小说?现在流行一种散文化小说,就是用散文的语言模式写小说,无论长的短篇(万字以上两万字以下)还是短的短篇(6000字以下,三千字以上),小小说里散文化的小说就更多了。小小说因为篇幅限制,不能把情节写得太满太展,散体语言于是成功嫁接进来。诗化小说也是一种形式。特别是短篇小说,往往我们说小说要具有某种诗性,就是如此。

国内作家们,诗人转化成小说家的,太多了。诗歌写好了,写小说,具体极大优势。写起小说来语言会更凝练,更具意味。

写散文的一般最后会成为学者型。学者嘛,会比较严谨、理性。但这种特点与小说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小说家要求的是什么?强大的想象力。学者们脑子里大多被国学啊、故实啊之类填满了,他们更愿意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小说家需要的是创新与创造。或者说,小说家们永远走在创造与创新的不归路上。他们永远具有先锋与实验的基因、使命。

这就是小说之所以为王的原因罢。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8-9-29 09:45 |只看该作者
犯了一个大错误,书名弄错,昨晚再翻书发现是《道连。格雷的画像》,不是雷格,真是粗心到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8-9-29 09:58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8-9-28 23:59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这话俗而不俗。书不可能尽读尽知,苟有一句开益心智就不枉此回。
很多时 ...

都一样,泌水老师不必愧疚,我打算照书单把家里有的先看,其他去图书馆借。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8-9-29 10:00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8-9-29 00:19
小说是把作者自己的才华阅历融入进故事里面;散文是把作者的才华和观点直露地表达在故事里面。
好的小说 ...

都不会写,文字于我,勉强记录生活,就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8-9-29 10:01 |只看该作者
一起神回复 发表于 2018-9-29 05:05
我喜欢看书评 和作者介绍。

谢谢提醒,一会添上王尔德简介。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8-9-29 10:04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8-9-29 09:34
写小说,你肚子里可以没有学识,有感觉有天赋就成。

写散文,你肚子里没货,没一点国学与哲学底子,那 ...

懂得真多,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8-10-3 13: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读完了《活着》,令人感慨又唏嘘。
福贵的前半生,活在颓废又糜烂里,却活得心安理得;
福贵的后半生,活在铺天盖地的苦难中,浸泡泪水里,却也活得心明眼亮;
福贵的往后余生,活在孤独与叹息中,一老人,一老牛,跌跌撞撞地走在滚滚红尘中。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8-10-3 15:13 |只看该作者
8月的时候给儿子买了一本《了不起的盖茨比》,网购的,因为打折特别便宜,结果。。。拿到手才知道是英文版的,全、英、文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8-10-3 15:46 |只看该作者
铃木大拙:


铃木大拙(1870~1966),世界禅学权威,日本著名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在镰仓圆觉寺从著名禅师今洪北川开始学禅,曾从事佛教典籍的英译和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日译,熟悉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成就。多次到美国和欧洲各国教学、演讲。晚年赴中国进行佛教实地考察。

一生著述宏富,除日文著作外,并用英文写作了大量有关禅宗的著作,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研究内容除禅宗思想外,还包括华严、净土等佛教思想。1970年在其百年诞辰时,日本编辑出版了共有32卷《铃木大拙全集》

由于他对禅学的宣扬,使得西方世界开始对东方本佛教产生兴趣,也刺激了东方人对佛教的再度关注。他对于禅学最大的贡献在于编辑与翻译禅宗著作,并在自己论禅的作品中把禅学与科学、神秘主义相联系,从而激起西方世界对禅学的普遍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8-10-3 15:47 |只看该作者

声明:没看过,知道这个人名的学识和成就。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8-10-3 23:21 |只看该作者
雁过无声 发表于 2018-10-3 13:48
读完了《活着》,令人感慨又唏嘘。
福贵的前半生,活在颓废又糜烂里,却活得心安理得;
福贵的后半生,活 ...

谢雁过分享,这书还没读,读 完来写心得。祝你节日 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8-10-3 23:24 |只看该作者
临街卖酒 发表于 2018-10-3 15:13
8月的时候给儿子买了一本《了不起的盖茨比》,网购的,因为打折特别便宜,结果。。。拿到手才知道是英文版 ...

欢迎酒酒回来,哈 ,没事,留 着等 他大点再读 。话说我也给孩子 买了一本,前面中文 后面英文,也不知他看没看。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8-10-3 23:27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现在一看到佛禅字样就头痛,估计修为不到。祝 您节日 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8-11-2 15: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8-11-2 16:43 编辑

生拉硬拽翻完《万历十五年》。每翻必瞌睡,辛辛苦苦历时月余,不打几字对不住那么多勉强的时光。不是编年体,通过几个人书写那个朝代历史的必然。他们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行时,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也是万历年间政治、军事、思想及社会体制的参照。

这是一个文大于武的时代,文官主宰一切。看他们事事以道德作为判断标准,好象没法律似的,那晚就问某人,明朝没有法律吗?立即搜出《明代律》,很不屑批评我,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就有了法律,每一个朝代都有。那为什么以道德为标准判案?那人叹口气,道德是最基本的法律标准。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令我信服。跟你讨论法律,这不可笑,中国从来不是法制社会,明朝不是,今天也不是。这样的话我是扳不倒的。

张居中与申时行,作为文渊阁首辅,也就是最大的文官,一位推崇改革一位主力中庸,于是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张居正死后被清,申时行在离职二十三年后依然收到皇上的贺仪。革命是孤独的,近代史上革命的秋瑾不过用鲜血换来一个人肉馒头救一个孩子。戊戌六君子,据说谭嗣同在走向刑场时对梁启超说:“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没有人走,革命无以成功,没有人留,无以告所以曾经相信过这次革命的人。”张居正因改革得罪朝廷上下,后继无人,便只是一出悲剧。渊远流长的中庸之道,才是明哲保身的信条,以前是,现在何尝不是。
万历十五年,清官海瑞去世,武将戚继光去世。与小子讨论万历皇帝,孩子说,这个皇帝还算成功,在位四十八年,没有威望与手腕,能在位这么久?可书里,尽是他的不作为,一个十多岁继位的小皇帝,后来连自己继承人也决定不了,算成功?孩子说,戚继光打倭寇就是他决定的,怎么没有魄力了?按作者观者,贵为皇上,只不过是一个权力象征,真正推动历史的,是一套业己老朽的仪式。就象书结尾,万历十五年年签,是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以上全是瞎说。本不喜欢历史,现在更不喜欢了。那些冷峻的事实,严密的逻辑分析,绳索一样把人绑得密密实实。读完,基本是女人进去,男人婆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8-11-2 18:30 |只看该作者
暗自自赞一下,这份书单里没看过的只有三部。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8-11-7 10:29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8-11-2 18:30
暗自自赞一下,这份书单里没看过的只有三部。

公开仰视下,成熟是有理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8-11-7 13: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刚读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8-11-7 13: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刚读过《青铜葵花》和《草房子》,文笔优美细腻,情节简单却打动人,很喜欢!
童年无书可读,成年疯狂弥补,单纯又美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8-11-8 15:52 |只看该作者
雁过无声 发表于 2018-11-7 13:06
刚读过《青铜葵花》和《草房子》,文笔优美细腻,情节简单却打动人,很喜欢!
童年无书可读,成年疯狂弥补 ...

曹文轩的系列小说,孩子小学时老师要求读,家里基本都有,我读得不多,谢谢雁过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8-11-22 15: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8-11-26 15:09 编辑

电影《走出非洲》,有两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凯伦和丹尼斯在野外听音乐,留声机里放着莫扎特的曲子,两个小动物闯进来,他们恶作剧地想同它们一起分享,小动物吓坏了。他们热爱非洲热爱大自然,与之融为一体,他们属于非洲,非洲也属于他们。丹尼斯最后如愿以偿,永远留在贡恩山下。凯伦事先也在贡恩山替自己选了一处墓地,只是丹尼斯先走,她无法完成心愿。另一是他们第一次驾飞机出行。凯伦坐前舱,丹尼斯的驾驶位在后排。从空中看这片土地,尤如上帝之眼,精彩绝伦。他们应该有很多话要说,但无法交谈。凯伦往后伸出手,丹尼斯伸手接住,万语千言尽在一握。最好的交流,是你想到的时候,他也想到。

读《走出非洲》时,一直试图寻找那些浪漫唯美的出处。遗憾的是,书里什么也没有。凯伦丈夫的名字,书中只出现了一次,丹尼斯的篇幅,全书400页,不知有没有十页。书本,只是电影的一个背景,而电影,是选取书中一条枝叶,用力吹出的一只彩色气球。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8-11-23 12:0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9-22 15:50
一部《人间喜剧》,就够看几年了。

以前对《人间喜剧》老在心的,读了茨威格对巴尔扎克的评论,兴趣索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8-11-23 12:14 |只看该作者
雁过无声 发表于 2018-10-3 13:48
读完了《活着》,令人感慨又唏嘘。
福贵的前半生,活在颓废又糜烂里,却活得心安理得;
福贵的后半生,活 ...

沉重的我们世世代代就为这两个字活着,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展开,一切为生存的智慧和权谋由此演进。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8-11-23 12:18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8-9-22 11:34
王尔德曾经说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然有人仰望星空。

第一本,就读他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读着,是美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8-11-23 16:34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8-11-23 12:07
以前对《人间喜剧》老在心的,读了茨威格对巴尔扎克的评论,兴趣索然了。

我没看过茨威格的评论,但我也不喜欢巴尔扎克的作品,直觉不好看,看不进去。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8-11-26 1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8-11-26 16:48 编辑

《走出非洲》,上次没记完,几天过去好象全忘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象小说,更象散文。共总五卷,如果说其他卷有上下关联,第四卷《一位殖民者的笔记》三十篇,就是随笔,少则三五佰字,多则三五千字,从人到动物植物诗歌历史,包罗万象,作者文笔很好,知识面非常强大,即便写一串微小的饰品,也让人读出灵魂。

全书没有大的冲突,象是介绍非洲大陆。初到非洲,仿佛一位婴孩来到人世,以懵懂的眼光看待世界,一切都是新奇。然而她终归是一位受了良好教育的女子。归于笔端,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山草云雨各种动物民风民俗种族,也许从一句诗歌开始,绕啊绕,就绕到想写的内容上去,仿佛一条直线距离原本很短的路,她绝不会让你简简单单走完,一定会设计一段奇异的迷宫,让你感受不一般的风景。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尤其是描写。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作者非常有趣,绝不是如电影里说的自己毫无梦想。她在巴黎罗马学过艺术,爱骑马狞猎看书,不远万里去往非洲,应该说是一位生命的体验者。善良热情勤恳,热衷于在殖民地推行教育与医术,成为处理地方纠纷的公正人,有精神领袖的气质。当然部分原因得益于她殖民统治者的身份。透过书本,读者看到的是一位气质优雅清丽动人的女子,行走在野蛮瑰丽的非洲,行为独立精神自由,就象三毛,这种女子,本身便是尤物。我总是两手空空 ,因为我触摸过所有。这便是她,伊萨克迪内森。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8-11-26 15:51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8-11-23 12:14
沉重的我们世世代代就为这两个字活着,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展开,一切为生存的智慧 ...

都这么说,我也有理由偷懒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8-11-26 15:5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11-23 16:34
我没看过茨威格的评论,但我也不喜欢巴尔扎克的作品,直觉不好看,看不进去。

六星老了,好好玩,书房欢迎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