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4 22:23 编辑
由于时间关系先回复一下论金。
论金让我尽量用自己的话说,感觉我都不会说话了,限于认知水平,只能说我尽力了。
“我所说尺度,就是人的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区分凡圣之别,在心经中、金刚经、六祖坛经中都没有提到过尺度说法。你似乎倾向于认为,超凡入圣者,便能在微观的尺度感知事物——这是神秘的部分。但诸多经典,没有如此说法。 把事物一分再分,乃至于无穷细分,直至现在科学能探测到的夸子或者上帝粒子,这个见识,是一个普遍的推理,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中甚为多见,而且也很古老,这不是佛教单独的观点,但诸多佛教经典,都没有这样去分凡圣。
所谓凡圣之别,我觉得六祖说得比较清晰简单,就是迷和悟。至于什么是迷,什么是悟。可以再谈谈。”
把事物一分再分,乃至于无穷细分这个见识这确实不是佛教单独的观点。
但关于微观世界以至于极微的说法在《俱舍论》等经典中有说。极微,又作极微尘,旧译邻虚尘。物质分析至极小不可再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集合七金尘谓一水尘,集合七水尘谓一兔毛尘,集合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集合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集合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金尘、水尘能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俱舍论四曰:“色聚极细,立微聚名,为显更细于此者。(中略)八事俱生,随一不灭。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
这个常用于分析物质时破我见成析空观的。我帖子的题目是谈论一朵花之诸种,所以这是从析空观给出一个视角,并没有刻意用它作为区分凡圣差别的尺度,虽然我认为它确实也是标准之一。
至于迷悟我也是认可六祖的说法。觉者为悟,凡夫在迷。只是悟有大悟小悟彻悟之分,也有解悟证悟之分,证悟我们这里先不说,但可能正是因为没有证量,仅是做些解悟其实很难,所谓解行相应。不过这里这个不是重点,我们还是就观念而言。
“西方哲学研究世界观,有种把客观世界分为第一性质,第二性质的,第一性质是空间、时间、矢量(不太严谨)。第二性质是颜色、气味、硬度之类的,和人的知觉有关。后来罗素还是卢梭在一本叫《哲学研究》的书里,把客观世界刺激人心形成印象的统称为一种叫感觉材料。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感觉材料都不存在,那么人心如何可以形成印象呢?我们可以像康德说的那样,我们不知道感觉材料后面的自在之物是什么,但意味着那得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至于人得出了什么印象,那就是感觉材料和人心结合出来的东东。”
啊哩下面说过,在不同的文化理论体系里,同样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也就是我们在行文中要讲究概念术语在不同体系中的不同涵义,你按西方哲学给出的客观世界如果和佛学对接的话,我觉得应该对应佛学中的色法,就是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
我们通常会认为感觉材料都存在,这里先抛开感觉材料依据金刚经都是梦幻泡影般的存在说法,总之它是存在的。但你上面的说法只是解决了它的存在问题,它的来源很显然你没能给出答案,但唯识给出了,根据唯识学,万法皆识所变,色法就是心王及心所所变现的影相。
又康德说的感觉材料后面的自在之物只是意味着它是我们不能见证的存在,但它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独立于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不被一般人所见证,所以被悬置在彼岸。但佛法让人心折之处在于彼岸和此岸之间没有界限。至于人得出了什么印象,那就是感觉材料和人心结合出来的东东这句,也是八识转换的过程,我觉得这方面唯识说的最为细致精微。
“一法界涵摄九法界,或者存在就是被感知,又或者花心同在,都是可以在言辞上继续解读的,那就是心里面的事情,不是心外的事情。我们讨论问题,要先明确范畴,佛法,研究的是人心解脱的办法,那必须是心的学问。所以,像这样的句子:一法界涵摄九法界,也要往心的学问上去归纳,不能往心外去归纳。古人在谈论问题的时候,通常会把人心中的世界当做世界来言说,留下了被误读的风险,后人阅读理解,没有范畴的界定,就一定会行差踏错。”
你上面这段包括后面这句“心外之物,剔除我内心的印象,暂时来说,我可以说,这个客观世界必然存在,”还是二法对待的问题,你把心内和心外做了界定。按佛家不二观念,纯粹主观就是纯粹客观,主体就是客体。我们举例禅家常说的三种境界,比如最开始见山是山之时,就是我们用分别心看山的时候,那么山是山,我是我。但当分别执着消失之时,山就是我,我就是山,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但这种合一并不意味着彼此被湮灭,它是一种妙境。所以我们可以试着打破常规思维,尤其长期以来唯心和唯物这种二法预设的划分思维,试着去张开心眼,体悟一下我们由于受限的无知而导致的无法想象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