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2022年书帐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涉江采芙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年书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2-11-15 13: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5 13:06
豆瓣上有人评论说是烂故事

各取所需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2-11-15 13:15 |只看该作者



找了找,没找到电子版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2-11-15 13:1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5 13:15
找了找,没找到电子版

那种留言的是学兽医的,不懂文学。里面大都是文学大师写的,我读了几篇,很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2-11-16 20:0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6 20:29 编辑

2022年2月18日

11、聂绀弩旧体诗全编  聂绀弩


聂绀弩的一生很传奇,他的《散宜生诗》,早就读过一些,后来买了一本,传来传去,传丢了,这就是借书的坏处,我的很多书都是这样被借丢了,所以后来再也不借书了。


这本书也是抢来的,很快淘书团就被抢完了。聂绀弩的旧体诗很有意思,语言很生活,可以说是诗史,有点老杜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幽默风趣、苦中作乐,想想在那个年代,既不能被揪住小辫子,又要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那是有相当难度的。老聂驾驭的很好,让朋友读了会心的笑,让想揪他小辫子的人无处下手。


老聂与周婆,一对神仙眷侣,故事甚多,此不赘言。胡乔木说,老聂的这些诗“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他的这200多首旧体诗,很多貌似轻松,实则意味沉痛,需要好好琢磨。这是一个宝库,没事的时候看一看、读一读,可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以后有时间的话写写读他的诗的感受。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2-11-16 20:2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6 20:48 编辑

12,行万里路——葛剑雄旅行自选集

复旦大学这几年出了好几个让人恶心的“叫兽”,名字我就不说了;但还是有一些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者,“复旦二葛”(葛兆光、葛剑雄)就是其中之二。

张文宏抄袭事件复旦“调查”后所下的结论更是让人恶心!相信都会被记入历史的。如果他那还不叫抄袭的话,真特么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没有抄袭这个词了!

他们的文章早就有所接触,刚开始是在一学术刊物上阅读,慢慢接触到他们出版的书籍。葛剑雄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对中国移民文化的研究也可圈可点,我读过他的《普天之下》、《统一与分裂》,翻阅过他写的中国移民史系列。


他的这本书与下面单世联的一本书,统属于商务印书馆“一苇丛书”序列。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2-11-16 20:4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6 20:45 编辑

13,知识人的关怀与压力  单世联

单世联是上海交大的,长期从事美学、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现代思想研究和文化批评。我也是在刊物上读过他写的一些思想史方面的东西,就一起下单买了。翻阅了一下,还没仔细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2-11-16 21: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16 20:41
13,知识人的关怀与压力  单世联

单世联是上海交大的,长期从事美学、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现代思想研究和 ...

文化人谦虚叫知识人?^_^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2-11-17 21:2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7 21:47 编辑

2022年3月17日

14,、15,晚晴官场的洋大人

这套书分上、下册总计1100页,最早我是在《读书》刊物上看过介绍的,当时印象深刻,但后来忙于什么事,就慢慢忘记了。疫情这几年没事,每天10点都会打开中图网的淘书团,浏览打上来的新书,这一天突然就发现了。于是赶快抢到手一套(现在已经没了),快递送来后,快速浏览目录,知道了整体梗概。比如戈登等等镇压太平天国的人物,原来他们来中国帮助清政·府也很受气,清政·府一定要在给他们安一个清朝官员的·“总司令”,这个总司令根本就不懂现代舰艇的作战,纯粹是添乱,当时戈登等不同意,但最后还是屈服了,等等,很多这种清廷请来的“洋大人”的故事。这套书从另一个视角把你带入晚清的历史,给了读者不同于中国正史的新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作者参阅了大量的当时的书记与档案史料,我粗粗的看了一下后面的参阅书目,有大几百种,真是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功课。这套书还没时间通读,留待以后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2-11-17 21:5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7 21:59 编辑

2022年4月6日
16、17、18,《钱德勒短篇侦探小说全集》

百度一下对钱德勒的介绍:


钱德勒是美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以侦探小说步入经典文学殿堂,写入经典文学史册的侦探小说大家。钱德勒为T.S.艾略特、村上春树等作家所推崇,被西方文坛称为"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以"硬汉派"风格提高了侦探小说的文学品质。村上春树曾说过他毕生的目标是写作出托尔斯泰和钱德勒合二为一的小说。 他还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编剧之一,他为好莱坞缔造了激动人心的"黑色电影"。自1942年到1947年,他的4部小说6次被搬上银幕,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都参与他作品的编剧,与他合作过的大牌导演有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罗伯特·艾特曼等似乎至今没有一个作家享有好莱坞如此的厚爱。他与比利·怀尔德合作的《双重赔偿》被称为黑色电影的教科书。


这套书是给孩子买的,因为他的工作性质,需要不断地编故事,这套书可能会启发他的思维。买这套书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我也一直没有打开每本书的塑料封膜,等他过年回来的时候,自己看吧,我感觉会对他有启发的,都是短篇,读起来也不费什么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2-11-17 21:5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7 22:18 编辑

19,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

买这本书是向这位伟大的山东老乡致敬!


百度一下介绍:


汉宝德(1934年—2014年11月20日),山东日照人,台湾建筑学者,毕业于台湾省立工学院(现成功大学)建筑系,并赴美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回台后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台南艺术学院(现台南艺术大学)校长,是岛内知名建筑教育学者。在2010年12月19日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传媒建筑奖”评选中,荣获“杰出成就奖”。


中图网介绍:


汉宝德(1934~2014)是台湾建筑界的教父式人物,兼具建筑学教授、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多重跨界身份。其*为人所称道处,一是学贯中西,又能把建筑学、艺术学、文化学三者打通,思想深邃而触类旁通;二是他以入世之心,走出象牙塔,为普及建筑文化、推广大众美育而奔波呼号——“我丢弃了自己的假面具,与群众混在一起了。"


《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这是一本自传,也是台湾建筑设计、建筑教育,都市空间与博物馆发展历程的自传。本书由汉宝德先生亲自执笔,就一位人文大师而言,他的谦朴笔调,将其一生由小时逃难到随国民党***来台,从求学到做事,以其学建筑过程为主调,兼及他在教育及公共事务上(包括修古绩、办博物馆、办学校等)的一些事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2-11-17 22:0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7 22:17 编辑

20,汉宝德的人文行脚  汉宝德  著

这是汉宝德系列著作的另一本。

中图网介绍:


汉宝德(1934-2014),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生于山东日照。1958年自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业后,留校任助教。1961年转任东海大学建筑系讲师。1964-1967年赴美取得哈佛大学及普林大学硕士学位后,返国接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接掌建筑系的十年间,调整建筑教育课程与国外主流的体系同步,培育众多建筑人才,在国内外均有杰出成就。


1977年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1981年起转任公职,担任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主任,续接任馆长;投入科博馆十五年间,始终秉持远而广的视野及对品质的坚持,成功地跨越了岛内长久以来理念与执行之间的鸿沟,为岛内的博物馆及文艺事业树立了崭新的典范。


1995年7月又接任台南艺术学院筹备主任,至2001年2月在校长任内退休,正式告别二十的公职生涯。


历年来的建筑设计作品有洛韶、天祥、溪头、澎湖、垦丁的青年活动中心,"南园"联合报员工休假中心、彰化县立文化中心、"中研院"民族所等。


著作有《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为建筑看相》、《域外抒情》、《鹿港古风貌之研究》、《建筑与文化近思录》、《金玉缘》、《认识中国建筑》、《风水与环境》、《风情与文物》、《科学与美感》、《不耐平凡》、《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等,译有《雕刻的艺术》、《合理的设计原则》、《文明的耀升——人类文明发展史》等书。


曾先后投入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古迹修护、博物馆经营等领域。在每一工作中,均为岛内当时的现况带入了新的观念,并付诸实行,为其后岛内的专业领域奠定较宏广的根基。东海建筑系是如此;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如此;科博馆及南艺的创设更是如此。堪称岛内文化界少有的“学者兼实行家”,对岛内的建筑及文化发展有相当长远的影响。

《汉宝德的人文行脚》:本书是作者发表在《大地》《探索》《当代设计》的专栏选集,涉及建筑、文化与环境,配有43幅插图。“这是作为一个建筑人的我,在繁忙的生活中对人文现象的关注。”


这是作为建筑人的作者,在生活中对人文现象的关注,先后发表在《大地》《探索》《当代设计》的专栏选集。内容分为建筑、文化与环境。在建筑上,作者主张现代主义的理性加上乡土主义的感性;在文化上,他是创新的支持者,但在内心里却以历史与传统为重;对于环境,作者主张开发应遵循生态的原则。阅读这本书可以和汉宝德一起进入他的人文世界。



(明天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2-11-25 11:2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25 11:25 编辑

汉宝德的人文行脚  书影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2-11-25 11:26 |只看该作者
越读书越傻。离囚笼越近。

我就不读书。思想自由。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2-11-25 11:2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25 11:38 编辑

2022年5月11日



今天淘书团淘来了两套7本书。


21、22、23、24  太空漫游四部曲

这套书是征求孩子意见后给他买的,关于这套书当时给孩子微信交流了,孩子说了什么,我也记不清楚了,只知道作者是太空旅行科幻作品的先驱,对后来的类似作品影响甚大,孩子要这套书是出于工作需要。淘书团这套书以告罄,想找一些它的介绍复制过来而不可得。只好只打上拍下的几帧书影,不做介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2-11-25 11:4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25 11:50 编辑

25  遨游于艺  郑培凯

郑培凯是有名的文化艺术研究学者,研究范畴包括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评论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和文化美学等。文艺创作以现代诗及散文为主。近年主要负责的研究项目有:二十世纪昆曲传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纪)、茶与中国文化等。

《遨游于艺》是郑培凯历年所写关于艺术研究的文章结集,用流畅的文字写成,既有艺术性,又有研究深度,很有可读性。

郑培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创立中国文化中心,任中心主任,推展多元互动的中国文化教学。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香港中华学社创社社长,2016年获颁香港***荣誉勋章。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2-11-25 11:5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25 12:00 编辑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11-25 11:26
越读书越傻。离囚笼越近。

我就不读书。思想自由。

一个乡下人,啥都不知道,有一天他捡到了一张废纸片,上面写了吃酸菜的坏处,让人短命,感到自己学到了科学知识。于是他逢人就说吃酸菜的坏处,不管在任何场合,以展示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看到央视在介绍一个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的人很长寿,但都是吃酸菜。他感到困惑了:难道自己学来的知识是错的?

不学无术的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以不知为荣,靠脑壳的想象天天胡说八道;一个是学到了一点东西就奉为教条,天天用那一点知识去炫耀显摆,却不知是一叶障目。

你属于哪一种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