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张文宏的博士论文被黄姓教授质疑抄袭,复旦调查后给出了不存在抄袭的结论,饶毅对复旦的处理方式也不甚满意。他说复旦的声明“遁词之外,有没有更妥当的解决办法?”、“站队轻如风 学术稳如山”的文章,接着又说:”实际上,这不是大学学位的规定,而是任何发表物写作的规范,甚至可以说是小学生作文的规范。不是2000年的规范,而是我父亲1962年在同一个学校念研究生就早已众所周知的基本规范。“
2000年,只能作为学术水平低的借口,但不能作为抄袭的借口。
最近饶毅这样说:
事实上,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疫情永远伴随人类、一年三次、每次轻重没有规律地摇摆。
新冠期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双方代表性公开发言者,却都有同样的问题:科学不足,又不肯承认,而经常说错话。
科学不足有两个层面:全世界的科学有限,所以没有人知道。个人的科学训练和科学前沿敏感性不够而不知道。
一种观点是误导上级坚持下去就能战胜病毒;一种观点经常告诉大众马上就好了。还有就是经常预计科学很快就有疫苗、有特效药了。
就是不肯说:迄今总结不出新冠病毒流行的规律,所以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不能因为中国一批扮演科学家的人,医生也就想扮演。那些不是医生扮演科学家的科技工作者,因为大部分工作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科学意义,所以需要扮演。医生应该对自己实际帮助病人而自豪,懂科学就谈科学,懂多少谈多少,不懂就承认,或者不谈。
要懂得病毒流行,需要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
新冠病毒流行完全不同于已知的病毒,既不是乙型肝炎那样很少变化、也不是流感病毒那样每年出现、更不是非典一样很快消失。
迄今所有新冠的疫苗效果都有限、药物效果也有限,并不能一蹴而就。
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新冠就一定不会成为每年流行几次、每次症状上下漂移的传染病。
也没有人能够预计,它就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像非典一样又突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