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同题】一条路
楼主: 泌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题】一条路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5-5-26 23:22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5-25 12:38
心事茫漫,旧景弥新。
2001年,我去东莞桥头镇一家药店当坐诊医生。有个唐河县的老乡来看病。写处方时知道 ...

泌水兄的父亲和我姨夫的父亲有点像,他父亲是广东梅山的,跟着部队打仗,到了重庆,然后安家,乱世里都是颠沛流离,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能行医有一门手艺,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5-6-8 06:43 |只看该作者
提起那个年月就出虚汗,濒临饿死的感觉相当的刻骨铭心,不说他了,说多了都是矫情。
说个磨面的旧事。
吃大食堂的时候,磨面是集体的事。生产队长指派一个妇女去磨面,这个妇女到饲养室牵驴,拉来磨坊套上。面磨完了,送驴去饲养室,回头把面送去食堂。妇女一旦有邪念,怀揣腰掖一些面粉偷回家去也常有发生,逮不住算你侥幸,逮住了就请你上斗争会。
磨面的家什是石磨,磨分两扇,下扇固定在磨盘上不可移动,上扇转动,得以磨碎粮食。家乡把不会办事的人称为“推下扇子磨”。上扇的磨盘打有两个孔,称磨眼,粮食上磨的时候,先把一个眼堵严,堵眼的物件叫磨卓子,T形木制品,长可二寸,大部分塞入磨眼,上面留有宽边,不使磨卓子陷入过深。有人把大头短身板的人形象地叫“磨卓子”。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5-6-8 09:21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6-8 06:43
提起那个年月就出虚汗,濒临饿死的感觉相当的刻骨铭心,不说他了,说多了都是矫情。
说个磨面的旧事。
吃 ...

见过磨,没见过磨面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6-8 10:06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6-8 06:43
提起那个年月就出虚汗,濒临饿死的感觉相当的刻骨铭心,不说他了,说多了都是矫情。
说个磨面的旧事。
吃 ...

泌水老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6-9 01:10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6-8 06:43
提起那个年月就出虚汗,濒临饿死的感觉相当的刻骨铭心,不说他了,说多了都是矫情。
说个磨面的旧事。
吃 ...

经历过饿肚子的那几年是不是三年饥荒那三年,改革让我们都能吃得饱饭,其实多不容易,我见过石磨,磨玉米和黄豆,做豆腐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6-19 07:20 |只看该作者
先民对磨面这个事是很重视的,首先是锻磨。上下两盘磨石咬合处必须锻造出磨齿,磨齿纹路清晰,纵斜有致,粮食从磨眼下到磨齿间,就利用凸凹不平的磨齿反复摩擦,把粮食磕碎,粮食碎末从缝隙里均匀落到磨盘上,磨面的人赶忙拿木撮斗集拢碎末,端去面柜里用罗筛面。面柜如柜,高可三尺余,长三尺,宽二尺。顶盖不封严,开口处仅容筛面的罗出入。面柜里有两根纵向木杆悬空撑起,木杆光滑溜手,筛面的罗就在木杆上来去滑动,籍以把面粉筛下。

锻磨师傅在农村是神一般的存在,有磨的人家把锻磨师傅毕恭毕敬地请来家,倾尽家资招待他。不可能顿顿有肉吃,但必须有鸡蛋和时鲜蔬菜上桌。硬食是葱油饼,都是逢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吃的东西。听磨主说过,对锻磨匠人并不是真心敬奉,而是怕他“使歪”,若招待不周,他会故意把磨锻得钝,不磕麸子,三四遍能磨好的粮食,七八遍都不能罢手。老柏家有一头老驴,一盘磨,家主会铜匠手艺,家境活泛些,一个姓贾的锻磨匠常住他家里。锻磨匠十分用心,磨就好使,用磨的农户就多,锻磨的次数也就增多,柏家更离不开老贾,那盘磨就包在老贾手里,以至于老贾去四乡里作活回来,常驻柏家。久而久之,就有谣言漫散开来,说主母与那老贾有染。

吃食堂的三年里,磨和驴都是公家的,散了食堂,磨就归了私人。生产队是不容许私人养大牲口的,但拉磨的驴子超乎法外,允许私人喂养。像老柏家日子宽绰些,支一盘磨,养一头驴,各家使用驴子和磨,报酬是压磨底的麸子。大方的用户留的磨底充裕,多可一瓢,小气的用户只留有半瓢,惹得东家老大不快,这家人再来问磨使驴就相当作难。

麸子可以喂驴,更可以人吃。有个别人家也打意做这个生意,无奈买了磨买不起驴,有了驴弄不来磨,条件不具备,生意就不敌老柏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6-19 10:12 |只看该作者
老哥终于来喽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6-19 10:16 |只看该作者
娘磨面是跟着见过,就知道驴子要蒙着眼睛,不知道磨盘上有能多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6-19 12:17 |只看该作者

我这是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6-19 13: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5-6-19 13:12 编辑

一直不太喜欢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记得小时候有一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很火,当时片尾曲(还是插曲)给我的印象比剧情影响更大,现在只记得有个叫狗剩媳妇的,还有一个老头,剧情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想来那部剧中是不是有磨面的镜头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6-19 16: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25-4-27 21:31
首先,祝愿泌水兄沉疴脱尽,否极泰来,看淡过往,康健吉祥!
再者,“想到哪写到哪儿”挺好,我们不都是想 ...

同祝愿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6-21 21:44 |只看该作者
农户需要磨面,就必须去养驴户家里借驴,去磨主家里借磨。借驴叫“问驴”,借磨叫“问磨”。有驴的户未必有磨,有磨的户未必有驴,牵着张家的驴到李家去套磨叫配套。可巧老柏家和队长家有驴又有磨,磨面的人家两回工夫一遍作,图个省话省事,因而他两家分外吃香,队长家赚到的麸子还能供一头老母猪吃,母猪一年下两窝猪仔,收入可观。老柏家比不上队长家,因为队长有些职权,巴结他的人多,到他家磨面的人也多,压磨的麸子留的也多。

老柏家有一头灰草驴,口齿老而且瘦,拉磨像爬山,四肢紧蹬,一步一喘的样子,但它从不偷奸耍滑,从套上磨到卸磨前,它总是循着圈定的圆周,像钟表一样不紧不慢地走。队长家的驴是一头黑叫驴,虽然膘水不好,但十分精能,自从戴上蒙眼以后,就时刻算计着。粮食倒上磨头,磨必须把颗粒破碎,磨拉着就沉重,黑叫驴知道这才是开始,转不到头的役使还在后头,它就慢条斯理地晃悠,一会儿哗哗地撒混浊的尿,一会儿扑腾扑腾地屙驴屎蛋子,你要用树条子抽它一下,它就恼恨地摆头甩耳朵。粮食磨到两遍以后,面粉渐渐多了,你用撮斗把磨盘上的粗面收集起来,放罗里筛,罗在面柜里哗楞哗楞地响,黑叫驴趁人不注意,就扭头伸向磨盘,大口地偷吃一口面。自知偷吃嘴理亏,无论挨打与否,它便四蹄撒钹一样奔跑起来。粮食湿度过大,磨容易“棚眼”走空,空磨拉着最轻,黑叫驴以为磨面到了尾声,分外地健步如飞,当它明白是个误判后,腿脚便又沉滞起来。面磨到最后,由于麸子的弥缝,磨的摩擦减轻,黑叫驴从时间上和磨的轻飘感预知快结束了,它分外卖力,头也扬起来了,还不着地打响鼻,当你“吁吁"地唤它停下,它还要努力表现一下,再往前走半圈。

队长是个大个子,黝黑的皮肤,一只眼有个糖梨花,看人总是斜斜的。望明早起,他吹哨子,把老力们赶下地,他却回家里睡回笼觉;到中午12点,劳力们又饿又乏,正要收工,队长来了,跑到前头闷头干活,劳力们只好忍气吞声跟着他继续干。

队长家的叫驴是黑的,队长的肤色也黑,劳力们背地里都把队长叫“黑驴”。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6-21 22:18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轻松~

写的拉磨的驴活灵活现滴~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6-21 23:29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先生,夏安。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6-22 19:05 |只看该作者
文革轶事
我上小学的时候,从报纸上看批判《武训传》、《海瑞罢官》的文章,接着又有批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黑店,不过动静都不大,觉得也就文化人的那些事。从《炮打司令部》开始算是遍地开花了。刘邓陶王先倒霉,彭德怀等人紧随其后。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6-22 23:17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6-22 19:05
文革轶事
我上小学的时候,从报纸上看批判《武训传》、《海瑞罢官》的文章,接着又有批邓拓、吴晗、廖沫沙 ...

咋不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6-23 07:22 |只看该作者

本意是保存数据,手一松点了发表。抱歉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6-23 09:15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6-23 07:22
本意是保存数据,手一松点了发表。抱歉

不用抱歉,你的贴子你做主~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6-23 10: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段一段地看,看不够。

这是怎样的阅历,怎样的笔力才能在于无声处写出这样震撼的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6-23 14:59 |只看该作者
我小的时候,生产队里有个磨坊是建造在大渠上,水推的
后面有个泄水渠很深,就是我们夏天捉鱼游泳的地方
就见过几次用,巨大的磨盘转动,磨玉米
后来就弃用了,再后来就被拆了
生产队的记忆有很多啊,就是很短暂

泌水兄写的非常耐看,让人身临其境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6-25 17: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追催。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5-6-26 13:31 |只看该作者
那时我才十二三岁,时常听大孩子们眉飞色舞地说出去搞大串联的事。腰无分文走遍天下,打着红旗,背着背包,唱着红歌,昂首阔步;打车免费,住宿免费,吃饭白吃,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朝圣回来,开始整走资派。红卫兵是造反的生力军,河南省的红卫兵分两大派别,“河造总”和“河二七”,两大组织分别到各县乡招募统合小股红卫兵团体,竞争过程中免不了激烈的辩论,进而升级为冲突。确山县有个“确二七”,泌阳县有个“泌造总”,因为观点不同,在两县交界处大打出手。双方都有“支左”部队的协助,发生了武斗,除了肢体冲突,还有枪战,据说死伤了不少人。后来有上峰出面调停干涉,才算罢手。

学校罢了课,学生们都在忙着写加入红卫兵的申请书,这个时候老师才能上讲台辅导怎样写申请书。差不多的申请书开头都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很多平时捣蛋不学习,不服老师管束的同学最早加入了红卫兵。我也写了申请书,两天后红纸榜书上有了我的名字,我很高兴。第二天路过榜书下,看到我的名字被剥蚀掉,很疑惑,去问老师。老师说,有人揭发说你父亲历史不清,是坏分子,红卫兵是纯洁的革命队伍,容不下你这样的人。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5-6-26 23:20 |只看该作者
大串联,红卫兵 好像还有红小兵,都是只听说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5-7-9 13:52 |只看该作者
我滴哥!天早晚凉快时,再写几篇,现在的社会已经被杜撰的面目全非,哥哥写写真实的经历给我们开开眼。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5-7-9 18:59 |只看该作者
泌水老师是不是这夏天看病的人多啊~
忙着治病救人~

泌水老师的一条路时间线挺长,很有看头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5-7-12 10: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泌水老哥。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5-7-12 12: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5-6-26 13:31
那时我才十二三岁,时常听大孩子们眉飞色舞地说出去搞大串联的事。腰无分文走遍天下,打着红旗,背着背包, ...

文革开始的66年我才3岁。

红卫兵我赶上个尾巴。

77年,文革结束了,但红卫兵组织还在。

我刚上初中,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也是申请了好几次也没批,
我爷爷家在天津,是小业主,文革期间红卫兵去抄他家,因为我爷是小业主嘛,红卫兵总怀疑他藏着好多金银财宝,就去他家翻,砸了我叔叔的鱼缸,我叔叔跟红卫兵打起来了,被定了个反革命罪,判了十年。
我爷爷和叔叔,我们都没见过这俩人,我哥哥们参军,入团,都没戏。

终于,到了77年,好像政审条件放宽了,我终于被批准加入红卫兵!
大喜过望啊,我早早准备好了红袖标,红色的袖标上面印着金黄色的三个大字,红卫兵,是毛主席写的。

学校宣布那天,我高高兴兴滴戴上袖标,耀武扬威滴满操场转。
只转了一个上午,下午就接到学校通知,统一收回红袖标。
咋滴啦?

取消了。红卫兵组织解散了。

卧槽。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5-7-12 16:1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12 12:11
文革开始的66年我才3岁。

红卫兵我赶上个尾巴。

我想起以前一个笑话,我还想招,卧槽!第二天解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5-7-12 16:15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7-12 12:11
文革开始的66年我才3岁。

红卫兵我赶上个尾巴。

四哥还赶上了个尾巴,我八二年入队时,有大人还叫我们红小兵,大概不纯了,正式的官方称呼是少先队员。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5-7-12 21: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12 16:15
四哥还赶上了个尾巴,我八二年入队时,有大人还叫我们红小兵,大概不纯了,正式的官方称呼是少先队员。{: ...

文革期间,破除旧观念,砸烂旧传统。少先队改成"红小兵",红领巾也改成了一个菱形的塑料臂章。

文革后又改了回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