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风剑客 于 2015-3-8 22:02 编辑
一条名叫母亲的河
(四十二)
母亲告诉我说,她在罗巷做姑娘(没有出嫁、待守闺阁的女子)的那个时候,日子虽然过得很是艰苦,家庭里却每天都是可以其乐融融的,至少在母亲十六七岁的花季年华里,生活没有给母亲带去太多的烦扰琐事,因此,母亲在回想起人生中的这个年龄时,脸上总是会洋溢出幸福的微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母亲觉得在她一辈子当中,最没有虚度光阴的美好时刻!
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母亲,单纯善良,娇艳如花,对于未来的生活没有太多的猜忌与鄙薄,有的只是无尽的遐思与憧憬,而且,母亲的少女时代,也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对于母亲来说,无论日子过得是苦是甜,都是一种幸福的宽慰,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时的相互扶持,同舟共济,再怎么艰辛的困境,也不足为惧。我想,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十几岁时的这段菁葱岁月,一定都是最最值得永恒追忆的!
童年时的我,总是喜欢偎依在母亲的身旁,小眼睛眨巴眨巴的缠着母亲给我讲故事,尤其是每个夜晚来临时,我非要母亲给我讲一动听的小寓言、小童话什么的,我才肯安静地睡觉。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很久,在我进入初中以后,我不再和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时,我就会打开父亲的收音机,一直听到上下眼皮打架,意识渐渐变得模糊时,我才会恬然地进入梦乡,所以,很多时候,第二天一早醒来,我就会惊惶失措地发现,收音机竟然无法开机了,拆开后盖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通过一整夜的持续播放,收音机里的电池早已是耗之殆尽了!没办法,我只能用牙齿狠狠地咬几下电池,然后再装入收音,往往还能凑合着再收听几个钟,那个时候电池的续航能力,确实不高呀!
母亲为我讲述的每一个故事,我都十分爱听,而母亲脑海里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都是母亲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母亲的记忆能力十分惊人,一般来说,母亲如果是看了一部什么戏剧,她就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整个戏剧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还原出来,而且母亲还能够将那些对我来说高深莫测的戏剧,编成通俗易懂的长篇故事,然后分章节地、一一为我和姐姐讲述,从而达到激励我和姐姐做家务、做农活的目的。
母亲自然就是一位识得戏谱的人,她的记性也一向很好,就连生活里芝麻绿豆大小的往事,她都可以咀嚼半天,并悉心地回味出其中的几分甜趣。母亲是一位乐于分享故事的人,也许是我从小就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在她的启迪与薰陶下,我自也逐渐喜欢上了戏剧,尤其是流行于我们安徽省无为县一带十分著名的庐剧。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某一个三伏天的日头里,母亲在田地间为了哄我与姐姐一起收割早稻,而为我们讲述的《郑小姣》的故事:
该剧叙述民女郑小姣遭继母吴氏迫害,被上山采药的秀才桂中必相救在家养伤,郑小姣感恩不尽,与桂中必订下百年之好。大比之年桂中必进京赶考中状元,被赵太师看中,欲招赘为婿,扣留府中,桂府投送喜报的家丁误宿吴氏开的酒店,喜报被盗改为休书,惹起风波。赵太师得知郑小姣是桂中必妻子,遂生杀害之心,多亏丫环春兰救助,免遭罹难。
桂中必思念郑小姣,乘机逃出。郑小姣到铁佛阉出家为尼,赵太师带兵丁追捕桂中必,打死桂母,抓走桂中必,郑小姣不明真相误认为桂中必杀妻弑母,发誓报仇。女尼月华仗义勇为,传授郑小姣治病本领。适逢皇太后病重,招募名医,月华遂叫郑小姣女扮男装,进宫献药,诉冤除奸。历经多种磨难,郑小姣报得大仇,与桂中必尽释前疑,双双回归故里...
说实在话,这么多年过去了,《郑小姣》这部戏曲的具体内容我差不多都已经遗忘了,那一年,我大约几岁,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然而,母亲为了激励我和姐姐去收割稻穗,而为我们娓娓而谈,我们母子三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地里收割的场景,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也依然是历历在目。
母亲还为我讲了许多的神话故事,还有各种民间传说,我记得在我幼年时期,母亲讲述《五鼠闹东京》、还有《狸猫换太子》的时候,我就听得十分入迷,甚至一度热血沸腾,至于那些十分经典的黄梅戏剧目,比如说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我小的时候,就可以哼唱出其中的一些著名选段了!
母亲无疑是我这一生之中,最好的启蒙老师。母亲为我讲述的《五鼠闹东京》,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了的御猫展昭与锦毛鼠白玉堂斗智斗勇的故事,而是一个十分离奇的民间传说,至今,我仍然记得母亲为我讲述的版本:
大宋皇佑年间,宋仁宗赵祯被天上下凡的五位老鼠精所迷惑,终于沉湎于后宫之乐,与五鼠玩闹嬉戏,终日不朝,幸好被神机妙算的包拯所发现,于是包拯与先生公孙策一起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天山寻求梨花老母的帮助,这期间,包拯收服海里巨鲨,得乾坤帽、龙骨床两件宝物,从此包拯可以“日断阳、夜断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后来,包拯与公孙策终于见到梨花老母,梨花老母见包拯十分虔诚,随手剪了一只猫,装入一只盒锦之中一同赠予,并耳授降妖口诀几句,叮嘱包拯半途之中,无论如何不能打开盒子,包拯领命,将盒子带入东京,在殿堂之上将锦盒徐徐开启,纸猫迎风幻化成一只白色巨猫,矫健地潜入皇宫,三下五除二地,将五只老鼠精悉数抓获,故而清除了皇宫的后患。
这当中还有一段小插曲,灵猫一进入金銮殿,五只老鼠精便现出原形,灵猫一鼓作气,当下就咬死了三只硕鼠,也许是皇帝宋仁宗宅心仁厚,抑或是念及了旧情,于是皇帝恳请包拯快快收了法术,包拯领命,念动口诀,将灵猫如回,于是,剩下的两只老鼠趁机逃窜,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是有老鼠存在的缘由,敢情如今这世界上的老鼠,其实都是剩余两只老鼠的徒子徒孙呀!
我在十九岁那一年,第一次高考失利之后,也许是心底里太觉得羞愧,那时,母亲还在北京给一户人家做保姆,没有母亲陪伴在我的身边,我倍觉孤独,我整天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就是为了以白话文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出母亲嘴里的那个《五鼠闹东京》版本。
我用中学时期发下来的、巢湖地区统一使用的练习本,一本以两个章节书写,整个暑假下来,我一共埋头伏案地写了二十回,可惜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一直没有坚持写到最后,我想有一天,当我再一次翻开那个时候幼稚的笔迹,我会下定决心,执笔书写我那一年未完成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