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1 09:09 编辑
对于李开芳投降并献计,愿意去南京诱降“广西同乡”攻破南京城捉住洪秀全杨秀清(此事清军尚不知洪秀全杨秀清名字的准确写法)等等,的确是他的污点。给僧格林沁献计,明显在暗示僧格林沁不要杀他,他对清军有用,他可以破太平天国,破南京,抓住洪秀全。
历史学家称其“诈降”不过是为“太平天国”的英雄遮掩一下这个污点。
但我们不能用现代的革命战士的标准去要求李开芳。
李开芳自金田起义以来,英勇善战,一直冲在最前线,立下赫赫战功。
北伐失败,被僧格林沁诱降时,也许李开芳真的想过“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后东山再起。
生死关头,李开芳动摇了,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包括后来的忠王李秀成,也是如此,这是真实的人性。求生是人的本能,怕死,有什么不对吗?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只不过,他们有些天真,对敌人抱有幻想。
瑕不掩瑜,他们仍然是一代英雄豪杰。
中国人历来奉行“不成功便成仁”的儒家信条。
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在战场上活捉了好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如杜聿明、王耀武、廖耀湘、黄维、范汉杰、邱行湘甚至沈醉等。
各为其主而已。
这些战犯以后陆续被特赦,一部分愿意留在国内,一部分想去台湾,因为他们有亲人在台湾。共产党也同意了并把特么送到香港。
但蒋介石父子一个也不收。
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被国民政府当做烈士,追悼会开了,勋章、抚恤金发了,坟墓也建了,名字都可在纪念碑上了。
你为什么不为党国尽忠?还回来干嘛?!
朝鲜战争结束,据说志愿军被俘士兵20000多人,有七八千人愿意回国,其余都去了台湾。
回国的战俘,被政府当做“投敌叛国”对待,大部分被送到劳改农场。
胜败乃兵家常事,战败被俘,是战争中常有的事。
但在中国不行。战士,要么得胜凯旋,要么战死沙场。被俘已经是低了一等了,如果被俘之后,能不屈不挠英勇就义,还可以当个烈士。
不管你投降没投降,活着回来就是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