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倾杯小镇 川渝行记
楼主: 兰亭流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渝行记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9-6-4 21:10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6-3 20:42
雅安,是我一位师父的家所在。

听这名字就令人向往。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9-6-4 21:12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4 20:57
09“望丛祠”是一座封闭式公园,公园门口虽有管理人员值班,但不收费。有句老话说,天下庙门朝南开。而望 ...

望帝春心托杜鹃。
佩服你能写得那么详细,我正在写几句我的南京之行,只能是絮语了。就当是简短的日记。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9-6-4 21:23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6-4 21:12
望帝春心托杜鹃。
佩服你能写得那么详细,我正在写几句我的南京之行,只能是絮语了。就当是简短的日记。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作风格。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9-6-5 13: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4 21:23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作风格。

详略得当。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9-6-6 17:18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6-3 20:45
就是,笑笑来了,虎哥必须有所表示的

他提溜出来一坛酒,准备把我灌醉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9-6-6 22: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19-6-14 16:28 编辑

  10,望丛祠公园比之成都其他公园,面积相对较小。但由于游人稀少,植被繁茂,加之园内建筑、院落规划布置精巧,给人一种雅致幽静的感觉。特别是园内湖畔、路旁几种不同品种的杜鹃花争相开放,艳如滴血,很能引发游人思古之幽情。少年时就曾在古诗词里读到过杜鹃啼血的典故,没想到这千百年来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地是郫县,今日得游,也算得上是平生一件幸事了。
  中午饭是在早上去过的农贸市场上自助式火锅店里吃的,吃过午饭便匆匆去了开在同一条街上的小茶馆。因是午饭时间,此时茶馆里没有喝茶的客人,开茶馆的老人正自己坐在竹椅里休息。老人见我到来,急忙起身相迎。置身于这种似曾相识的环境里,一种无法掩饰的喜悦之情瞬间浮现在脸上。老人受我情绪的感染,他那有些沧桑的脸上也随之灿烂起来。我们彼此望着,像故友重逢,竟然笑出声来。
  老人操着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问道:“喝茶?”“喝茶!”我答。老人指着竹椅对我说:“请坐!”不一会老人右手提壶,左手托着一套青花瓷茶具走过来。老人把带托的盖碗放在桌子上,右手准确地将铜壶中滚烫的开水冲进茶碗里,然后斜放碗盖,让盖与碗之间留出一道空隙。不一会茉莉花茶的清香氤氲而出,我轻啜一口黄亮的茶汤,顿觉唇齿生香,浸入心脾。有人说,高档的茶叶是不会用茉莉花熏制的。其不知,在这极具平民化的茶馆里喝茶,喝得就是一种轻松温馨的气氛,与茶的档次高低似乎关系并不大。
  我品着茶的时候,其他客人也三三两两地走进了茶馆。看得出,他们大都是常客,进门后与老板打着招呼,然后找到自己固定的位置坐下。老板也不询问,直接上茶沏水。来者大多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们年轻时为了生计,一定少不了奔波劳碌。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旅途的经历是不尽想同的,有的沿途风光无限,有的道路泥泞不堪,更多的则是平平淡淡。但无论风光还是痛苦,乃至平淡,到了晚年都化作了过往云烟。或曰,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如今他们坐在这墙壁斑驳的小茶馆里,一杯茶,一支烟,三两知己,或谈古,或论今,面带安详,惬意无限。
  小茶馆偶尔也有一俩位年轻人光临,但猜想他们与我一样并不是单纯为喝茶而来,而是来寻梦的。在这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森林里,感到心浮气躁的时候,来此寻一场慢节奏的古典幽梦。《庄子•齐物论》里,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醒来后不知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以此来看,我们只是在梦里延续着另一种梦境。然而,芸芸众生,有谁不是安睡在这些梦镜中呢?就连被称为医药之父的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也曾说过,药物最主要的作用是“娱乐病人,直到他们自己医好自己。”
  有人说:“所谓美好生活本来就是平庸与矫情之间一条很窄的路。偶尔灵魂出窍,到矫情的梦里走走,体验浮游天地,须臾富贵,乐此何极。”
  郫县有“望丛祠”,有杨雄故里,有原生态茶馆,是“杜鹃啼血”故事的发生地,川西之旅,不虚此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9-6-7 13:12 |只看该作者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旅途的经历是不尽想同的,有的风光无限,有的泥泞不堪,更多的则是平平淡淡。但无论风光还是痛苦,乃至平淡,到了晚年都化作了过往云烟。

——看到现象,心有感悟,这番出行就更有意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9-6-9 1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6 22:14
10,望丛祠公园比之成都其他公园,面积相对较小。但由于游人稀少,植被繁茂,加之园内建筑、院落规划布置 ...

郫县人看郫县客写郫县,别有滋味!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9-6-9 22: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19-6-12 22:54 编辑

  11,自郫县客运站乘车去雅安。我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出门旅行,这样的好处是,不受别人的思路影响,途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机选择目的地,有信马由缰的快感。比如说这次来郫县,纯属意外之举,结果却是收获颇丰。去雅安是在此次出游计划之内的,早就听说雅安是中国境内降雨天数最多的城市,一年之中竞有二百四十多天的降雨日,有“雨城”之称。你可以想一想,二百多个“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日子,对于一个处在干旱少雨之地的北方人诱惑有多大。
  到达雅安的时候已近中午,我换乘市内公交车直接来到了雅州廊桥。这天“雨城”未雨,而是天气出奇的好。站在高处环顾四周:蓝天、白云,青山环绕;巨大的廊桥连接两岸,澄澈的青衣江穿城而过,好一座雅致秀气的山城。难怪当年四川军阀刘文辉把西康省会选在这里,果然是眼光独到。
  关于雅安多雨,还有一个传说。说是远古时女娲补天,当她来到雅安时已是筋疲力尽,她用尽最后力气把五彩石补在雅安上空的天洞上,而后力竭而亡,因此雅安天空就留下了一条未补好的缝隙,自此时时漏雨。当然,传说自不可信。雅安多雨是因为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所致。
  在雅安城内稍作停留,吃过午饭便乘车奔向著名的风景区——上里古镇。古镇位于雅安城北部,沿途尽是植被茂密溪水潺潺的群山陡壑。听同车的当地人说,那些箭竹茂密的山谷里,时有熊猫出没。途中路过碧峰峡风景旅游区,风景区里正在搞建设,听说要在这里增建一处以观赏野生大熊猫为主的公园。过了碧峰峡,是下里、中里。猜想这下里、中里与上里一样都是乡镇的名称。
  快到上里古镇的时候,车上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女士问我说:“你是来上里旅游的吗?”我说“是啊。”“你到我家住吧,我们家是开旅馆的,现在是旅游淡季,住宿费给你优惠。我们家的旅馆建在河边,室内干净整洁,室外环境优雅,包你满意。”老太太又说。我看着老太太态度诚恳,又一脸的善良,便点头答应了她。随说着,车子已停在镇子外边的站点。
  随老太太过石板桥,从中心街走出,沿河外边小道来到她们家。她们家的旅馆果然是依河而建,旅馆前面是小河流水,后面则是碧绿的茶园,的确风景不错。
  上里古镇四周尽是高山,近边有两条小河交叉环绕,依山傍水,风景殊异。河上有多座古桥连接两岸,镇内古木参天,居民多以木屋为舍,房舍保留着很多明清建筑风格的吊脚楼建筑。街面为石板铺就,镇内主要街道以“井”字行布局,取水克火之意。临街多店铺,店铺经营餐馆与当地土特产居多,偶尔可以见到一两座音乐酒吧。由于田园、房舍、小桥、流水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天然画图,小镇周边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学生来此写生。美女、少年、锦衣、画板无意中又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开始我对这远离都市的深山里出现这样一座古镇,有些突兀感。后来参观了几座隐于小镇深处的古院落,逐渐有了一些了解。原来上里镇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又曾经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由于这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一些非农业成分慢慢渗入,使得小镇逐渐富裕起来。
  小镇里的饭店除了部分酒店外,还是以面馆居多。所有面馆的外面都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放着一大盆类似油渣的方块肉。原来这是店家将五花肉切块,炼去部分油脂后,作为面的“浇头”用的。这种饮食习惯让人感觉比较“原始”,以此推断这座处在大山之中的古镇,无论过去还是现代,它比之内地都市的经济条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都说雅安天无三日晴,果然,来到上里古镇的第二天早上,天空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远山、近水、吊脚楼、古戏台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板桥外,小河边的石台阶上,有几位山民青箬笠,绿蓑衣,在吆喝着售卖刚采来的鲜竹笋。
  千年古镇,藏于深山;烟雨迷蒙,宛若画卷。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9-6-10 09:28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9 22:55
11,自郫县客运站乘车去雅安。我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出门旅行,这样的好处是,不受别人的思路影响,途中可以 ...

原来雅安还有个这样的古镇,若去拜见师父,一定去转转体味。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9-6-17 16:20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9 22:55
11,自郫县客运站乘车去雅安。我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出门旅行,这样的好处是,不受别人的思路影响,途中可以 ...

还有最后一篇,等着你贴上。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9-6-17 18: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来等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9-6-17 18:30 |只看该作者
跟着文字游川渝~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9-6-17 18: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19-6-17 22:15 编辑

  12,在蒙蒙细雨中告别了雅安上里古镇,奔眉山市。对眉山久已向往,是因了那里是宋代文豪苏轼的故里。在中国只要是读过一点书的人,没有不知道苏东坡的,甚至在民间,苏学士的名字也很响亮。
  雅安距眉山有一百二十多公里,沿途公路两侧几乎见不到平地,尽是山峦丘陵。山丘多为土质,沟壑山巅都辟为茶园,一行行枝叶碧绿的茶树随地型起伏蜿蜒远去。四月下旬大概已过了采春茶的季节,但茶园里偶尔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采茶人,采茶人青箬笠小竹篓,双手在茶树间不停地忙活着,很有些南国情调。
  到眉山市的时候已是中午,吃过午饭打车去“三苏祠”。三苏祠位于眉山市纱榖行南街,街口高大的木质牌坊上有一方匾额,上书“三苏故里”字样,看得出,眉山人是很以“三苏”为骄傲的。祠堂大门上的“三苏祠”匾额,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题。
  大家都知道,“三苏”是指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因卓越的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散文家”之列,正所谓:“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在文学上父子兄弟都能取得如此成就,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三苏祠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披风榭、瑞莲亭、西门等组成,整个园林建筑与成都的杜甫草堂相类似,都有着浓厚的文人气息。走过前厅步入正殿,可以看到三苏的泥金塑像。正殿东侧有池水将绿洲亭、云屿楼等亭台水榭连成一组园林。亭巧水阔,树绿楼奇。西侧一泓碧水为北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去,可见东坡半卧像隐于翠竹林中。三苏祠里多植翠竹,大概是因东坡爱竹之故。苏轼平生喜依竹而居,也喜欢画竹。有一次他画了一幅《丛竹怪石图》,当时的著名画家李公麟在图上增补了骑牛牧童,大才子黄庭坚观后在图上戏题诗曰:“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伤我竹。”诗句风趣幽默,表达了诗人对苏轼所画丛竹的珍爱之情。启贤堂,是苏家的祖宗祠堂,这里供奉着苏氏历代祖宗的牌位。济美堂里则有苏老夫人、苏八娘及苏家六子等十余人的雕像。
  三苏祠也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周围红墙环抱,园内绿水萦绕,荷池幽静,小桥勾连,亭台楼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中。除此之外,因眉州三苏久负盛名,历代文人墨客来此祭奠拜谒的络绎不绝,同时他们也留下来很多精美的楹联碑刻。楹联以清代张鹏翮的“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为有名。另外,还有八十多通苏轼的诗词手迹碑刻,堪为书法圭臬。
  “三苏”中,以苏轼成就最高,他才华横溢,雄视古今。他书、画、诗词、文章俱佳,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坐标式的人物。就因为他才太高常遭妒忌,又因他一肚子不合时宜,屡遭贬谪。据说当年苏轼兄弟随父亲出川时,途中曾遇到一位高僧给他相过面,说他:“一对学士眼,半个配军头。将来虽然能以诗词文章名传千古,但注定一生仕途坎坷。”苏轼的身世不幸被高僧言中,他虽然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甚至被提名宰相,但一生宵小缠身,磨难不断。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在狱中待了一百多天后,贬谪黄州。苏轼在黄州度过的岁月,是相当艰难的。好在他心胸开阔,能随遇而安。就像春天荒野里的一株蒲公英,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并没有因为艰难寂寞而忘记了散发芳香。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寒食帖》等令后人高山仰止的文学艺术作品。湖北黄州是苏轼的人生低谷之地,同时也是他文学、艺术上的巅峰。
  谪居黄州四年里,竹杖芒鞋,在城郊播谷种菜的苏子瞻,已从翰林学士蜕变为东坡居士,但他的噩梦还没有做完,宋哲宗即位后,苏轼被朝廷召回重用,但因他性情耿直,屡次向朝廷提出谏议,得罪了新旧两党,遭到排挤打击。几经周折最后被流放海南。宋朝时期的海南岛还是瘴疫肆虐的蛮荒之地,据说放逐海南的罪行仅次于满门抄斩,也就是让你在这座孤立的荒岛上自生自灭。当时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琼崖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其环境的凶险程度可想而知。不过,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一路走来的苏轼内心很强大,他就像死不了的太阳花一样,不择肥瘠,落地生根,还把海南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曾写诗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真是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就是苏轼,作为一代文学艺术大师,一生中屡遭迫害打击,但他并没有像寻常人那样选择消极,而是积极向上,在逆境中同样活出了人生精彩。
  游览完眉山三苏祠,十来天的川渝之行就结束了,李白在他的名篇《蜀道难》里写道:“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好吧,回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9-6-17 18:44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6-17 16:20
还有最后一篇,等着你贴上。

我扯闲篇子,怕耽误你们搞活动,所以没敢贴。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9-6-17 18:45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17 18:38
12,在蒙蒙细雨中告别了雅安上里古镇,奔眉山市。对眉山久已向往,是因了那里是宋代文豪苏轼的故里。在中 ...

眉山,哎呀,这就是眉珊该去的地方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9-6-17 18:45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17 18:44
我扯闲篇子,怕耽误你们搞活动,所以没敢贴。

我懂,谢谢你的体谅,谢谢你的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9-6-17 18:46 |只看该作者

感谢卧云老师抬爱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9-6-17 18:48 |只看该作者
兰羽 发表于 2019-6-17 18:30
跟着文字游川渝~

兰羽老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9-6-17 18:49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6-17 18:45
眉山,哎呀,这就是眉珊该去的地方啊

嗯,这地方与老师有缘。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9-6-17 18:49 |只看该作者


客气了呢,老师不敢当啊!~问好你~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9-6-17 18: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19-6-17 18:38
12,在蒙蒙细雨中告别了雅安上里古镇,奔眉山市。对眉山久已向往,是因了那里是宋代文豪苏轼的故里。在中 ...

跟读川渝游记,受益良多。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历史,确实学到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9-6-17 19:04 |只看该作者
张典 发表于 2019-6-17 18:56
跟读川渝游记,受益良多。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历史,确实学到很多。

张典老师过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9-6-17 20:55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回来真高兴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9-6-18 09:12 |只看该作者
笔触细腻,娓娓道来。或描摹山水,或讲述史记,读之受益匪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