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陪老虎去医院,坐等医生问诊的时候,老虎奇怪地问:“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我低头一看,运动服的胸前还毛着两条边,原来漂亮的白色图案不见了。向四周看了看,并没有几个人注视我,立刻把手里的东西全塞给老虎,脸红着急慌慌地跑到卫生间去,让衣服里子去了它该去的地方,胸前面子上那白色的漂亮图案再次夺目起来。
衣服的里子和面子,大致没几个人搞不清楚,我上街时基本没见到一个衣服穿反的。老虎喜欢秋衣反着穿,我就总感觉不对劲儿。我们老家,吊祭死者时穿的丧服是需要毛着边的,我不太清楚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表示与平常服装的不同吧?可见,里外是不能混着穿的,不然人家就会嘲笑你。我们嘲笑一个人不懂里表,那意思就是此人不通礼。为什么呢?熟悉的人,是里子,可以毛着边,随便点。不熟悉的人,是表面。就得板板正正,光鲜亮丽一些了。
古人于礼是很讲究的,《周礼》、《仪礼》、《礼记》合成三礼。洋洋洒洒详细全面的解释了做为礼仪之邦的国人该如何在平时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现代人讲究少了,但是,有儿女的朋友们大致仍会谆谆教导一下孩子们,见了邻居该如何称呼,如何交往。你若说顺应孩子的天性的话,他们巴不得见了人爱理不理。礼,本来就是一种束缚。束缚自己,也束缚他人,维持一种表面的和谐。
官场上于礼讲究得多点,企业中讲究得就少点。就我来说,我去了某种场合,人家如果能恭敬地泡杯茶,再耐心地陪着聊几句,心里还是会有几份受用的。面子上也光彩起来,跟人说话也会格外有礼貌。气氛一融洽,所有的问题就很容易沟通,然后水到渠成,皆大欢喜。但如果对方是一副冷面孔,见了我就称我是二货和神经病,即使我真的有病,也仍会有些不高兴的。修养差点,难免争吵起来,修养好点,就会想,下次,再也不来这地方了,这都什么态度啊!
礼讲究点到为止,给对方留足面子。比如,家里来的客人不小心把你珍贵的瓷器给损坏了,事已至此,你是大吼大叫呢,还是说一声,没关系,怪我没提前告诉你?大吼大叫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于事无补,只能使客人更加难过,伤了双方感情。是的,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怎么办,这就是礼。我有个亲戚的孩子,今年考上了济南的大学。恰好孩子的一个表姑也住在济南,中秋节时请孩子去家里吃饭。孩子走后,表姑偶尔发现自己的一条保健手链不见了。于是,那一个下午连接打了二十多个电话给孩子,一定让孩子回她家里帮着找手链,那意思就是断定手链是被孩子偷走了。孩子气得哭哭啼啼打电话找父母,父母气得差点跑济南去找孩子的表姑说道说道。一条保健手链能值多少钱?我估摸着不会超过一千。但为了这不足一千元的物件,伤及了双方的感情,给孩子心灵留下了永久的阴影,真不划算。这个表姑,就是没掌握好礼的度。
郑畋是唐僖宗时的宰相,他写过一首讽谰诗《马嵬坡》,全诗如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全诗借讽谰唐玄宗跟杨妃之间的事儿来劝诫当朝皇上,当然,给皇上的祖先留足了面子。唐由盛转衰是由玄宗天宝年间始,起由就是玄宗开始宠幸杨妃及杨国忠等人。但郑畋说,即便如此,玄宗也比南朝陈后主强多了。陈后主在国将亡时仍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结果被隋兵俘虏,贻笑天下。
换了边缘的红鲤鱼和红蚂蚁同学们来当这个宰相的话,她们肯定要说:“皇上,你祖上荒淫无度啊,害得国家成了目前的样子,你千万表跟着学。”皇上不杀她们的头又等什么?即使不杀,心里也会老大的不高兴。
有句话是“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可见,礼是一种教养,小时候靠父母培养,长大后自己修习。很多同学以为礼是个虚伪的东西,人应该率性自然,他们很崇尚魏晋风度。比如,刘伶纵酒放达,裸着身子在屋里见客,嵇康箕坐待钟会,祢衡击鼓骂曹等等。但是,结局如何呢?嵇康、祢衡都被砍掉了脑袋,刘伶虽得善终,但溺于酒中,已然是个酒鬼了。现代人虽不太会因失礼丢命,但是丢面子甚至丢工作的事儿,还是常有的。是不是礼越多越好呢?也不是。《论语•雍也》上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过于质朴了,人会显得粗野,过于文饰了,人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跟文饰相得益彰才成君子之德。
说了这么多,其实全是废话。那为什么还要说呢?主题只有一个,分清里子面子,以礼待人,礼貌周到,才是真正的待人之道,处世之道。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希望受人尊重。别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可能正是你我短缺的地方。我们可以不学,但要尊重他们,正如尊重我们之间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