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还能再多些么(评61—88号 完成)
楼主: 苏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能再多些么(评61—88号 完成)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5-4-30 17:30 |只看该作者
萧剑 发表于 2015-4-30 17:20
好吧,我承认,那话是我说的(好像)。。。锦瑟,你师傅,还行吧~~~

杠杠滴,不然能做俺师傅?{:4_138:}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5-4-30 17:33 |只看该作者


坏银,小心你的窝头被银抢了去,回家福晋补给你开门。{:4_134:}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5-4-30 17:34 |只看该作者
苏力 发表于 2015-4-30 09:32
这一篇我特别喜欢:语感充沛,人物鲜明,读来如沐春风,觉得活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作者笔下,有开朗的 ...

这篇的点评我特别喜欢,哈~~~~~~~
我在想,其实等评委都干完活了,比赛结束了,点评一下评委的点评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嘿嘿~~~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5-4-30 17:35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5-4-30 17:29
咱俩差不多,不过你是卖了乖,没捞着便宜

见人落难不救不系好大厨。{:4_140:}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5-4-30 20: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5-4-30 21:02 编辑
苏力 发表于 2015-4-30 10:18
特别好,没有明显毛病,像一部都市题材电影,作者随意切换镜头,故事已然结束,灯光还在晃,音乐还在响。
...


    想你个头啊,直接入围不就得了.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比较喜欢有死亡的作品,死亡会让我看到人物的尊严,尽管这种结局让人心痛,可是,痛难道不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吗?
    心蓝的死,第一次让我觉得死亡有时候真的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她的死,既跟尊严无关,也没有任何启示意义留给生者,却体现了自己的某种软弱.因为软弱而死的人,我从来不支持,甚至不会产生一丝一缕的同情,我有的反而是怒其不争.但是,这篇小说的好,反而就是因为心蓝选择了死亡.当然,这是离不开主题作支撑的.此文的题目叫《67号病人》,读完全文你才能豁然开朗,原来,这个床位是心蓝留给自己的,作为心理医生的心蓝,她知道自己有病,但一直没有勇气入住到那个床位,也就是说,她一直不敢直面情感生活,直到自杀,她都无法走出自我.至此,心蓝的死亡,表面上没有任何意义,深究一下,你会觉得,正是这种表面现像和真实心路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让心蓝的死亡在给你毫无意义的感觉时又能让你心潮起伏.我们最可能联想到的一个现实就是,像心蓝这样的人,生活中其实是很多的,她们在向公开的面子妥协的同时,私下却能忍受非人的凌辱.心蓝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如果她肯走出自我的话.比如,前夫入侵时,她可以报警,前夫敲诈时,她可以报警,心蓝的问题还在于,她甚至没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比如在受到前夫威胁时,她完全可以主动把情况告诉苏伟,这样做有两个求之不得的好处,一是可以考验苏伟对自己的感情有多牢靠,二是可以让前夫的敲诈失去前提.这篇小说不动声色的把这样一些复杂的问题罗列出来,又不动声色的让它们继续无解,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我对小说中提出的观点表示赞不绝口:有些人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却宁愿选择死亡都不能去解决.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小说.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看苏力摇摆不定,我推他一把,应该不算过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5-4-30 20:54 |只看该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5-4-30 20:37
想你个头啊,直接入围不就得了.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比较喜欢有死亡的作品,死亡会让我看到人物的 ...

心蓝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如果她肯走出自我的话.比如,前夫入侵时,她可以报警,前夫敲诈时,她可以报警,心蓝的问题还在于,她甚至没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比如在受到前夫威胁时,她完全可以主动把情况告诉苏伟,这样做有两个求之不得的好处,一是可以考验苏伟对自己的感情有多牢靠,二是可以让前夫的敲诈失去前提.
————————————————————————————
同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5-4-30 20:55 |只看该作者
萧剑 发表于 2015-4-30 17:34
这篇的点评我特别喜欢,哈~~~~~~~
我在想,其实等评委都干完活了,比赛结束了,点评一下评委的点评也是 ...

师傅带个头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5-4-30 20:57 |只看该作者
锦瑟 发表于 2015-4-30 20:54
心蓝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如果她肯走出自我的话.比如,前夫入侵时,她可以报警,前夫敲诈时,她可以报警,心 ...

我发觉最近你越来越支持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5-4-30 20:58 |只看该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5-4-30 20:57
我发觉最近你越来越支持我了

最近你变乖些了,你没发现?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5-4-30 21:09 |只看该作者
锦瑟 发表于 2015-4-30 20:58
最近你变乖些了,你没发现?

最近我比较嚣张,削死火、骂闲过、犯苏力。
我还以为你是因为这个才支持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5-4-30 21:13 |只看该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5-4-30 21:09
最近我比较嚣张,削死火、骂闲过、犯苏力。
我还以为你是因为这个才支持我的

对对对,真聪明。不然还能有啥?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5-4-30 21:21 |只看该作者
锦瑟 发表于 2015-4-30 21:13
对对对,真聪明。不然还能有啥?

你的三个对,已经得罪了三个人,你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5-4-30 21:26 |只看该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5-4-30 21:21
你的三个对,已经得罪了三个人,你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吧

那那那咋办捏,他们仨抡棍嘑砖头来了,我可是为您,您得在前面给俺挡着。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5-4-30 21:29 |只看该作者
锦瑟 发表于 2015-4-30 21:26
那那那咋办捏,他们仨抡棍嘑砖头来了,我可是为您,您得在前面给俺挡着。

最好的办法是,赶紧请假,等赛事结束再回来值班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5-4-30 21:50 |只看该作者
苏力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5-4-30 21:52 |只看该作者
锦瑟 发表于 2015-4-30 20:55
师傅带个头儿?

你师傅话有点多
你呢?推波助澜
赶紧演双簧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5-4-30 21:57 |只看该作者
晴儿 发表于 2015-4-30 21:52
你师傅话有点多
你呢?推波助澜
赶紧演双簧好看~

俺师傅若是个闷油瓶,那还有谁稀罕他啊。是吧,姐儿?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5-4-30 22:19 |只看该作者
锦瑟 发表于 2015-4-30 21:57
俺师傅若是个闷油瓶,那还有谁稀罕他啊。是吧,姐儿?嘿嘿...

那还有谁稀罕他啊。是吧!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5-4-30 22:21 |只看该作者
晴儿 发表于 2015-4-30 22:19
那还有谁稀罕他啊。是吧!嘿嘿...

姐你复读机。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5-4-30 22:48 |只看该作者
077:骂
作者:北斗第八颗星

如果不平心静气去听,会听不清在骂什么。骂人没好话,一听就知道在骂。骂声透过玻璃冲进来,本无关痛痒,骂得又不是我,更激不起好奇。可是每天总在早晨上班前和下班后听到两次,都在重复一个调子,先高后低,混杂在各种声音里,却有出奇的穿透力,不会被压制和淹没。

  这该是有多大的仇恨?仇恨的骂声来自一个女人。在我的印象里,能骂大街的,几乎都是不说理的泼妇。记得小时候在村里,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婆婆或者男人管不住的媳妇,就在大街上来回溜腿,一边溜腿一边溜嘴,各种各样的措辞层出不穷,变着花样骂,嗓子不带哑的。更甚的爬上房,站在房顶上腆着肚子高调门,生怕全村听不到。谁家要是有这样的,可倒了一辈子霉。男人急了,家丑都给抖搂了底朝天,动手打,只要打不死,满嘴血沫子,照样滴着血骂,似乎不这样,能憋屈死。村人也习惯了,要是有一天听不到,就嫌耳朵太安静。不过年头一年好一年,骂大街的越来越少,基本绝迹了。

  我搬到了县城,习惯了县城的噪杂,在各种声音里混生活,若不关己,躲进小楼里不问其他的是与非。听到骂大街的死灰复燃,任她有多大的冤屈,哪怕比窦娥还冤,不欠她什么,更没有能力伸一杠子,最好充耳不闻。这个世界有着太多苦辣酸甜,因此她骂她的,只在骂声里萍水相逢。

  有一天下班,刚拐过街角,骂声忽然迎面而来,躲不开了,循着骂声看去,她骑着自行车,穿着一身灰旧,头发白且有些散乱,面色青黄不接,大概五十岁以上了。离着如此近,有些粗口的字眼还能听清,片面之词里梳理不出来龙去脉。她骑着车子,不住嘴骂着,被骂的人不在眼前,无关的人无关了。

  次数多了,见怪不怪。这次和朋友聊天,朋友租了门脸,卖着百货日用。正聊着,骂声又传过来。朋友比我早到县城好几年,对县城更熟悉。对我说,这个娘们又骂大街了,也不嫌累得慌,成天骂来骂去有个蛋用啊?人家又听不到。

  我问,这是谁啊?她骂谁?

  这个事你想听听?先来袋烟!

  我递上一支,彼此点着,喷云吐雾。

  哥们,你知道张月成?

  张月成?咱县这么多人,我只认识一个当官的叫张月成。调到市里好几年了。

  对了,就是他。这个骂大街的就是他媳妇。

  得了吧,官太太哪有这样的?疯疯癫癫,不长脸,谁要啊?

  你没听说过?

  我摇头。

  孤陋寡闻,难怪你混得肩膀头不齐。别整天一门心思在屋里胡鼓捣,出来多混混社会,接接气息。找对了一条路,有更多吃香喝辣的可能。

  我苦笑,四十了,也就这样了。说这个。

  哥们,说真得,倒退二十年,你刚参加工作,还没找孩子他娘时,想不想找个当官的老泰山?搭个桥铺好路,顺着台阶往上爬,官越当越大?

  我叹口气,办不到啊,村里的穷小子,没根基又不帅,能有媳妇很不错了。

  朋友一笑,咱们比张月成差五花了。我也是听说的啊,按说不该背后谈论领导的是非,万一传到他耳朵里,闹不好被谁穿了小鞋。他官大权重,有影响力,也是很多人的靠山了,一努嘴,后果不堪想。

  那就别说了,没半分钱的关系。

  就在这时,骂大街的她路过门脸前,忽下了车,扶着车把,站直了身子骂。个子不矮人却很瘦,白头顶着久不融化的雪。在喋喋不休的骂声里,她一直活在寒冬。

  朋友吸完了烟,说,站在我门前骂啥?影响我的买卖,要骂,到市里到他家门口到他单位骂去,那才是正来头。

  哥们,你看人们都习惯了。姓张的就不管,把她扔在县里,眼不见耳不闻就心不烦了?什么领导啊?

  切,没听说升官死老婆啊?年龄越改越小,死了前任娶现任,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官当得才滋润。

  我知道呀,姓张的应该是借着老泰山的劲踏进仕途吧?骂大街的她应该有个当官的爹了。

  嗯,当初是局长,一把手。就这一个闺女,还不疼女婿?当了他的女婿,一辈子无忧无虑了。张月成就有这好运气,别看现在脱顶了,也难遮美男的气质,口才又好,讲三小时的话都让人乐意听不觉累。何况年轻时?小伙俊秀,大学毕业分到了局里,人勤快又会干,很快凤毛麟角了,得到了局长的注意和青睐,就把闺女给了她,婚后生了个闺女。他由此也升了官,上头有靠山,自己又会来事,一步一步越当越大,真是一步登天。

  哦,这就不对了,事业大成家庭幸福了,怎么局长的闺女成这样了?

  这个事说不透彻,反正她成前任了,被蹬一边去了。前因后果一琢磨,花心变坏了良心,一急,急疯了吧?换谁也受不了,养了个白眼狼负心汉,到头来啥也没了,能不冤屈?疯了多少年了,她也就只记得骂大街了。

  听罢一头落雪,对骂大街的她有了些许的同情,也只限于同情。

  除了当事人,往年的谷怎陈的芝麻怎烂的,别人没法去探究,只见骂大街的她,只听到她的骂声,是是非非行在青天白日之下,花开了又败了,花败了又开了,年年有果,滋味在每个人的嘴和心里泛着独具的味道。

  那天又走在街上,又听闻到骂声,还听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声音。那声音很无奈,带着浓厚的哀伤。

  娘,咱回家吧。你不累啊?

  她扭头看,好久之后难得笑了一下,眼神多了些温暖。忽然又疯癫了,扯开了嗓子。

  张月成,你个遭千刀的,不得好死!天爷爷早晚收了你!

  这或许是她唯一的方式了。

————————————————————————————————————————————————

八颗星我散版一宝。但老兄写长篇游刃有余,写小小说,就有点儿用牛刀的感觉。2000字实在太捆人了,老兄说几句情话,还没前戏,就超标了。
这一篇,主要写了一个弃妇数年如一日的咒骂生涯,一种常见的社会悲剧,在谴责背后那个男人的同时,人们对女人祥林嫂似的骂声似乎也已习惯,表现出一种无奈和麻木。反映出这个势利的社会背后最真实的悲凉与萧索。
在赞叹作者叙述营造功力的同时,我真心觉得,闲笔太多了,虽然无一不围绕着这个”骂“字。但闲笔和人物设置及内容并不复杂却过多的对话,还是慢慢消耗着我的耐心,尽管我也认为,好多其实都是根基。
不知道更直接的进入和更简练的描述,能不能殊途同归地达到这种效果?
我也不太清楚

不推荐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015-4-30 22:57 |只看该作者
078:书
作者:莫冉


我飞快地跑着,跃过小土包,跳过乱石堆,穿过小树林,用我每天都在成长的十二岁矫健身姿飞奔在傍晚清凉的风中。其实走路也不过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等不及,我要早一分钟看到那本《水浒传》,它被我藏在红阳二中西墙第八块砖的后面。白天我不敢拿出来,因为它是一个反动学术权威老头儿的书,我也不能把它拿到家里,因为会被我妈垫桌腿、点煤气罐,被我爸弄成烟卷儿。所以我选了这个地点,夕阳还有最后一抹红,光线够我看一个钟头,晚上红卫兵在二中操场上开会,开完了会还要跳忠字舞,扯的大灯明晃晃,光线从西墙那个缺口射出来,足够我看清楚书上的每一个字。等他们散了会,我再把书藏好,飞奔回家。


      
       我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从围墙上抽出第八块砖,伸手进去拿书,却抓了个空。我的手在那洞里上下左右摸了一圈,就二块砖的空间,根本没有书。我一下子呆立在原地:一定是有人发现了我的秘密,拿走了书。想到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像心脏被掏空了。我不甘心,又伸手摸了一遍,却摸出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用铅笔写着:朋友,这本书我先借看三天,三天之后定当奉还。那“奉”字明显写成了“奏”字,又用铅笔使劲描了描。我踢了一下围墙骂了声娘,沮丧地回家了。



       把反动学术权威老头儿的书弄丢了,我其实并不担心,那老头好蒙又好骗,吓唬一下就老实,只是享受不到看书的乐趣,很让人懊恼。说起我跟老头儿借书这事还挺有趣,我刚刚考上初中,就停课闹革命,有一次跟着红卫兵去反动学术权威那抄家,抄出整整五大箱反动书籍,被他们一股脑抬到街上烧了。等人群散去的时候我见灰堆里露出一个很好看的外国女人,可能是青春期的荷尔蒙作祟,我鬼使神差就把它抽了出来藏到衣服下面带回家。那是我看的第一本小说,叫《欧也妮·葛朗台》,还没看完就被我爸发现,胖揍一顿把书烧了。那时我不过是一个小男孩而已,还会哭会掉眼泪,就拿着烧剩下的半页书,蹲在红阳二中西墙外痛哭流涕。正哭着,忽然看见反动学术权威拿着个扫街的扫帚,顶着一脑袋比扫帚还难看的头发在看我。我抹了一把眼泪站起来厉声说:“看什么看?老实点!”老头儿马上双脚并拢抱着扫帚说:“是是,我很老实。”我发现他正在看我手中的半页纸片,马上收到口袋里,又厉声说:“凡是反动书籍都要烧,懂不?”老头儿又乖乖地说:“懂,懂。”他转身走了几步,又转回来说:“你要是想看……”见他老老实实,欲言又止,我往他身边靠了靠,悄悄问:“你……还有么?”老头狡猾地眨了眨眼睛,低声说:“明天晚上你来,第八块砖后面。”就这样,我和反动学术权威勾结了。尽管我很惭愧,很害怕,但是抵不住书的诱惑,在他的教唆下我看完了整部《人间喜剧》,还有《红楼梦》,正当我看《水浒传》在兴头时,出了这样的事。



       我一夜没怎么睡,早上起来也没精神,一路踢着小石子想去学校看看有什么热闹,抬头见老头儿正在扫街,冲我挤眉弄眼。弄丢了他的书,我有点理亏,有点不敢见他的意思,扭过头就走了。我也很奇怪我的举动,我一个光荣的红小兵,他一个反动权威,我怕他作甚呢?



       那人果然讲信用,三天之后,我摸到了水浒,还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叫《少年维特之烦恼》,残破不堪,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手了。书里夹个纸条:朋友,谢了,我也借你一本,三天之后在这还我。我偷偷笑了一下,幸福的日子又回来了。从此,我与这位不知名的朋友开始借书、还书、看书的生涯,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傅雷胡适王国维,那个时候没少毒害我,最后把我害成了一个作家,那是后话。



       有一天我正在看书,忽然觉得二中院里声音异常嘈杂,恍惚间好像听见老头儿的声音在叫喊。我赶紧扒着残墙往里看,一个戴着眼镜跟我一般大小的瘦高男孩被一群红卫兵揪着,他手里紧紧护着一本书。我一下子惊呆了,那不是老头儿的精装本《聊斋》吗?老头儿在一旁喊着:“是我的,我有罪!你们别打他……”拳头像雨点般落下,老头儿抱着头任由他们捶打,我很想冲出去,但是我没敢,眼泪却再一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老头第二天照常扫街,只是越扫越慢,腰也直不起来。我那个不知名的朋友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之后我离开家乡,听说老头儿后来平反,恢复了名誉,但是身体每况愈下,我想我应该在他有生之年回去看看他。他见到我很高兴,我们互赠了自己的作品,我拥抱了他,跟他说了声对不起,为了那些“老实点”,和那晚在围墙外我的袖手旁观。他并不介意,拍拍我的后背什么也没说,但是我看到了他眼中饱含的泪水。


       我还想找到我那位不知名的朋友。于是我把那时看书的经历写成一本散文集,并在最后写了一句话:“在某某小区围墙外第八块砖后面,我放了一本书,希望他能来拿。”



       我每天都去看那块砖,但是每次都失望而归。有一天我在抽出砖头的时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踩着滑板在看我,我就问他:“看书么?”“什么名?”小男孩问。我说:“《我的流动图书馆》。”“是魔幻?”“不是。”“穿越?”“不是。”小男孩摇了摇头,于是我和男孩各自失望地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5-4-30 23:12 |只看该作者
我不得不说,这是我一直在等待的一篇,北原出题的时候,我就想到过这个题材。书和笑容,其实是这个世上最好的桥啊,很幸运,我都等到了,而且都在我的点评区域中。
文革时期一段读书的往事,一个反动学术权威对两个孩子的“引诱”和呵护,他用虚弱的身躯挡住了无知和愚蠢,用书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而其实我们的文明走到今天,全靠这些有责任的人薪火相传。
小说结尾是神来之笔,我和男孩各自失望地走了,一个想传承,一个却拒绝,新一代会走什么样的路,是件值得思考的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句很来感,把”跳“改成”绕“略好些

推荐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5-4-30 23:41 |只看该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5-4-30 20:37
想你个头啊,直接入围不就得了.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比较喜欢有死亡的作品,死亡会让我看到人物的 ...

谢谢叶子的解读。我自愿出局,希望入围作者走的更远。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5-4-30 23:56 |只看该作者
大祭司 发表于 2015-4-30 23:41
谢谢叶子的解读。我自愿出局,希望入围作者走的更远。

这个是不可以自愿的,要不然,有多少人想自愿入围呢。
出不出局,最终得由评委说了算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5-5-1 09:13 |只看该作者
    79:多多是条狗
   作者:迈阿密的寒冷


    多多为什么叫多多?它为什么不叫少少、宝宝和贝贝呢?

    王蔷在电线杆上刷着寻狗启事时,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站在电线杆杆底问王蔷。

    面对这么个天真的孩子以及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王蔷弯下腰摸了一下小姑娘的头说:“因为多多是条狗呀。”

     大眼睛小姑娘似懂非懂地被闻讯而来的母亲给带走了。

    多多的年龄和这小姑娘差不多,也快五岁了。如果不是人为的意外,多多是一定会找得到回家的门的,就像有一次王蔷嫌它品相差品种杂而把它寄养到郊区朋友家。多多却在几天后疲惫地出现在王蔷家楼道门前,喉咙里滚出低低的呜咽声,又满心欢喜又似无限委屈地直接把推门出来的王蔷扑个趔趄,害得王蔷回头重新换了件衣服才出得门去。当然,多多一个月好吃好喝,终于把原先的那点膘给补了回来。

     王蔷推了好几天的楼道门,也没看见多多扑过来。

     没了多多,雷打不动的遛狗时间就换成了看电视剧。电视剧情看多了,王蔷的脑筋就活络开了。是不是苏志文故意刺激她,好达到他离婚的目的?这并非没有征兆,之前苏志文经常说王蔷就一扶不上墙的烂泥,外表是小姐身,骨子里分明就是乡巴佬,连养条狗都不上档次。说话的时候,多多在苏志文的脚边欢快地绕来绕去,热情地摇着尾巴。苏志文一动也不动,临走时掏出手帕细致地擦了一下笔挺的裤线。

      这场离婚战打了三年之久,王蔷已经练出金刚不坏五毒不侵之身,且有一股“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所以苏志文说再难听的话,她也不生气。因为她觉得这个男人就是多多,即使她一不小心把他弄丢了,他也一定会自动回来。有人说,王蔷这招叫忍辱负重,守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人说,王蔷这是玉石俱焚损人不利己路数,不让别人过好,也不让自己好过;也有人说,王蔷这是没谈妥离婚条件,她开出的令人咂舌的天文数字令苏志文无法兑现。包括家里,一开始双方老人都支持王蔷不离婚,后来都劝王蔷离婚,到最后都把王蔷当神经病看待,都到这份上了,这婚还不离,这是图啥呢?王蔷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自己怎么从弱势群体莫名其妙地变成强势群体了呢?

      凡事就怕琢磨,王蔷越想心越虚,她抄起电话拨通苏志文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永无尽头的忙音。虽然王蔷知道自己早被苏志文设置成黑名单,但这一刻,她仍然希望有人,不,哪怕不是苏志文,只要是个人,只要有个声音能传来,只要陪她说会儿话就好。

     没了多多,王蔷的时间一下子多得没地儿使。昔日被多多糟蹋的地,现在半个月都不用墩,哪像以前三天两头得拖,抽空还得追着多多一阵猛打。多多之前又爱和王蔷一块挤沙发,现在王蔷觉得沙发越来越大。睡在床上,王蔷抬头一看,天花板好像越来越高了,怎么以前就没察觉这异样呢?她只好翻完A面翻B面,又起身找本书,没看进去。拿起手机,把手机游戏挨个打遍。最后,只能在深更半夜进行大扫除。

     一个月过去了,多多没回来。两个月过去了,多多还没回来。三个月过去了,多多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王蔷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她觉得多多一定在另一个世界过起了快乐的生活,她甚至还和一群大叔大妈跳起了苏志文最最看不起的广场舞,争创每天晚上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的先进标兵。在跳广场舞的这段时间里,王蔷突然想通了那个问题。她想下次若有机会看见那个大眼睛小姑娘,一定郑重地回答:“因为多多就是多多,它不是少少,也不是宝宝和贝贝。”

    半年后,苏志文接到王蔷托人捎来的口信,说她同意离婚了,这个巨大的惊喜让苏志文简直虚脱。清醒之后的苏志文冷静地分析了这条信息的可信度,因为类似情况之前发生过,最后以王蔷在还没到民政局的路上就已经歇斯底里发作而告终。苏志文思量再三,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民政局门口等王蔷。

     王蔷冷冷地办着手续,儿子仍归苏志文抚养,抚养费她照出,其他共同财产各半,共同负债也各半。苏志文觉得王蔷这个态度有点惊悚,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配合着,像极了王蔷身后的小弟,全没了苏总往日神彩。倒是王蔷,瘦是瘦了点,但看着神清气爽。

     苏志文临上车时,看着王蔷略佝的背影突然有点心酸,他问王蔷:“多多还好吗?”

    王蔷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挺了挺背,然后头也不回地说:“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5-5-1 09:33 |只看该作者
至少在我的眼中,这是本届赛事里的上乘之作。
无论是语感还是设置都透着一份专业和从容,它让一个普通女人本该乏味的心理历程变作跌宕起伏的好看的战争,王蔷这个人只所以能活生生地杵在我们面前,除了笔力,还有作者丰厚的生活积累及清醒的社会认知。多多的丢失是一座桥,女人却从桥上找回了自己,“因为多多就是多多,它不是少少,也不是宝宝和贝贝“————这话是可以这么翻译的:我就是我,我不是谁的谁谁的什么,我可以独自去走我自己的道路。。。。于是读完之后,我们脑海中满满地全是女主挣脱牵绊摈弃过往神清气爽屹立在风中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就遍布于你晚饭后散步时身边走过的笑声朗朗的女人中间。

推荐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5-5-1 09:40 |只看该作者
080:戒指
作者:日日


都说距离产生美,真对!再如胶似漆的恋人,成天耳鬓厮磨也有走火的时候。这不,新婚不到一年的小两口阿坤和阿卓也吵起来了。


    说起来原因也简单。
    阿卓是老师,青春靓丽。阿坤是小科员,虽家庭一般,但高校毕业有才华。按说两人结合也算般配,问题出在结婚戒指上。
    新婚时按揭的房,阿坤囊中羞涩,只随意买个18K的戒指应付了下。阿卓当时没说什么,可看着同学同事草鸡变凤凰般一个个风光出门华丽转身,自视更好的阿卓越来越不是滋味。
    最让阿卓窝心的是发小闺蜜阿丽,按说条件不如自己,可愣是凭手段拼了个优质老公。再一块出门,不论穿着打扮还是举止神采立马相形见绌,以往的粘度就象落入温水的冰,点滴的迅速消融。每次出去刻意打扮的花枝招展,回来却总感觉象斗败的公鸡,这让阿卓越来越不甘,撅起嘴反复照镜子,凭什么?
    有时斜一眼钉在电脑前那个不争气的,一股莫名的怨气就往外冒。举起自己葱花般的手指,有搭没搭说哪天一定买个真金白银的填填空,阿坤就东拉西扯的转移话题。


    新婚半年,阿卓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竟调到了炽手可热的实验小学,再两月升了重点班班主任。这下眉开眼笑的,见人倒似下巴也往上翘一翘,与阿丽嘻哈的吃饭逛街,热度似更胜以往。
    阿卓越来越大手大脚,阿坤也看在眼里,几次想说几句,可一想现在“地位”不如人家,挣钱不如人家,再说结婚也确实没给她装点出个门面,就忍下了。


    这天阿卓回家,手上兀的带个大金戒指,灿灿的晃眼。阿坤一看,再一想,是月底阿卓发工资的日子,这下终于暴发。一瞬间围城内硝烟四起,鸡毛蒜皮满天飞,你说要还房贷,我说要出门见人,你说我败家,我说你没本事,锅碗瓢盆的乒乓一仗,最后转入冷战。


    天一是阿卓班最顽皮的孩子,课上交头接耳扔纸团揪女生头发那是花样百出。
    这天,阿卓带着气正往黑板上抄题,猛听身后啪的一声,不用看也知道是哪发出来的。很好,今天就你了!阿卓带着风就袭了过去,皮孩子一下愣那,左手拿文具盒,右手一黑黝黝半月形,弯弯的竟是块吸铁石。阿卓热血上涌,无名火起,第一反应就是夺了那黑玩意扔出去。手伸处突觉一阵怪力拉扯,啪的一声,兀大的戒指竟生生附在了吸铁石上。
    天一睁大了眼睛,阿卓也睁大了眼睛。两人的手以一种怪异的姿态连接在一起,僵住了。
    全班一片死寂。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阿卓才灵魂归壳。她感觉周围几十双目光象几百上千枝利箭射过来,让自己无所遁形,一时间满脸的五彩斑斓,羞愤难当,一把夺过吸铁石,转身箭一样冲了出去。
    不大会,校长室传出震天的哭闹声,连校园最远处树上的知了都听得到。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5-5-1 09:48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段子的加长版
当然,是最近才盛传于QQ和微信的
所以,如果这篇小说出现于一个月之前,我会觉得包袱挺妙,会乐一会儿

语言还是挺棒的
天一睁大了眼睛,阿卓也睁大了眼睛。两人的手以一种怪异的姿态连接在一起,僵住了————这是特别精准的描述,显示作者不凡的文笔功力
还要置疑一点:一个婚内女人,一个人民教师,不疯不傻,是否会公开去戴情人送的戒指?
你会吗?

不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5-5-1 09:52 |只看该作者
081:最后的桥
作者:墨脱之夜

虽然他当过乡长,但村里人依旧习惯称呼他村长。此刻,他的坟头长满了野草,一些不知名花儿开的旺盛,在晨风里摇摆。满江每次拿笤帚去桥上时,都会路过这里。
  
  小桥不长,桥拱像老一辈人的脊梁,走在上面有踏实的感觉。满江每次扫小桥上时,感觉如小时候抚摸父亲的脊背一样。那年,考上大学,村里人都送到桥头。村长说,你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出息了,别忘记村子,别忘记小桥。那时,村长朝气年轻,带领全村人修建了这座小桥。小桥像拐杖一样,让瘫在山旮旯的小村站了起来。河的对岸,铺满了金字。几年后,村长当了乡长,乡政府大楼也在河的对岸。
  
  满江参加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很远的劳改农场看村长。他不知道当年意气风发的村长变成乡长后,怎么走进了牢房。牢房里满江看见村长的头发不再像山间野草那样浓密,额前开始秃了,光滑如家乡小桥上的青石板。满江依稀记得,村长说河的对岸铺满了金字这句话时,脸上泛满了红光。此刻,他看见村长的脸色不再泛红光,蜡黄了,像小时候在爷爷坟前烧的冥纸那般蜡黄。
  
  其实,满江一直后悔在牢房见村长时,没问问村长为什么贪污。如果问了,会不会改变自己人生轨迹?满江不止一次这么想。
  
  小桥两边的景物都变了,只是早晨的阳光没有变,像当初一样暖暖的。桥面不是很脏,从头到尾扫一遍,或许只是一种习惯。桥面的青石板缝隙里挤出很多野草,浓密的像当初村长额前的头发。可能,小桥让村里的人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很多观念。早上竟然有很多人穿过小桥晨练,或跑步,或快走。晨练的人多半认识他,依旧很尊敬的称呼他为满区长。满江每次都说,别再这么喊我了,别再这么喊我••••••
  
  满江第一次来扫小桥时,他在心里就想好了。别人要是问,你为什么每天早上来扫小桥?他会这么回答,我是来锻炼身体的。可是,从来没人这么问他。别人只对他笑笑,或还喊他满区长。
  
  有时候,很多担心是多余的。从来没有人问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而坐了几年牢,如同他当初不愿问村长为什么原因坐了牢。
  
  当阳光爬上桥头老槐树的树梢时,村里的娃儿都会背书包过桥,去对岸的学校读书了。此时,桥面已被他扫的干干净净。
  
  收回落在孩子们后背上目光,满江转身朝村长的坟走去,清明到了,他要去坟上清除野草。然后,他还要去后山洒农药,那里有满江出狱后承包的十几亩果林。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5-5-1 10:04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小说
语感很强,脊背和拐杖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叙述结构极其讲究,有条不紊,层层递进,短短篇幅就把故事说得清清爽爽,结尾更让人惊艳,像一幅反转的画面,不动声色点明了满江现在的身份。漂亮!

中午,手机重读一遍,越看越好,删掉不推荐,再想想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