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天高云淡中,只眼看秀文(完毕)
楼主: 归隐宋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高云淡中,只眼看秀文(完毕)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5-12-10 22:02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8 12:28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40】花开花谢女人心——紫色的流苏

原文:

这字好像不是秋月迟迟所写。  另,感谢宋朝版版精彩点评!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5-12-11 09: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12-11 09:12 编辑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15-12-10 22:02
这字好像不是秋月迟迟所写。  另,感谢宋朝版版精彩点评!辛苦了!


不好意思!我先是把秋月迟迟的帖子放到了040的位置,发现错了又放回到039,可这么一折腾,还是出错了。

这篇字写的不错,若是没有看过《神雕侠侣》的人会有惊艳之感,但我是个金粉,所以有点晕眩和迷惑。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5-12-11 09:55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8 12:28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38】非洲之旅——吉布提的骆驼——沧浪之水

原文:       走进吉布提码头,就会 ...

这篇字看似闲笔其实很耐品味,源于异域风情的缘故还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望呢,不得而知。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5-12-11 11:02 |只看该作者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12-11 09:55
这篇字看似闲笔其实很耐品味,源于异域风情的缘故还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望呢,不得而知。

那是一个情结……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5-12-11 14:25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11 09:08
不好意思!我先是把秋月迟迟的帖子放到了040的位置,发现错了又放回到039,可这么一折腾,还是出错了。 ...


没事的。您一下子要点评编辑那么多文章已经很不容易了,这点小错儿算什么呢。
小文也因您的精彩点评顿时有了些许华彩,流苏倍感荣幸。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5-12-12 13:18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8 12:28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36】赫鲁晓夫眼中的毛泽东——远去的烟云

原文:


  谢谢宋朝兄的厚爱,你的读后延伸了我的小文的内涵,我们这一代人对毛泽东这个伟人当然是有感情的。而且毛泽东之所以令他的对手们敬畏确有其雄才大略的一面。前几天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感触颇深。一个刚取得政权不久面对着国内满目疮痍的困难局面的新中国,敢于同打着“联合国军”旗号世界最强大的美军硬碰硬地打上一仗,有些象死磕了,毛的战略眼光确实无人能及。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5-12-12 22:29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8 12:28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39】 各有千秋三“煮男”——秋月迟迟

原文:       新闻网论坛上汇聚了不少英 ...

谢谢归隐兄,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5-12-14 15:14 |只看该作者
提上来,明天是第二届秀文活动最后一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5-12-16 08:09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3 15:51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30】百年故事——追梦人玛丽

原文:       我喜欢听故事,听遥远的故事。听这样 ...

感谢老师辛苦点评,奉茶鲜花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5-12-16 22: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12-17 11:17 编辑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51】憩园小纪——你说我记

原文:
       这个夏天,我用最多的时间去憩园游玩,憩园不是城市的公园,也不是新疆库乃斯林场天然的花山。憩园花丛中有公园,公园中有花圃。“园子里无论长满了杂草还是开满了鲜花,都是我心灵的驿站,休憩的港湾。”这是女主人打出的招牌。
       憩园在哪里?它既不在城市,也不在农村,我是用心意从喜马拉雅山上越过,在夏季的到来,山顶上仍然呈现着白雪皑皑,净化着人们纯洁美好的向往。
       我常年野外工作,都市白天熙熙攘攘的穿梭声,夜间五彩缤纷的小憩场所里,与我无缘。我想去和朋友看大海,狂想于大海一游,释放心中的大船,在汹涌波涛的海面上遨游意境,而我不能。我的职业我无奈。我想去挣钞票,它告诉我不会印人民币。我人生的道路就是和沙漠、戈壁、黄土高原与丘陵相依为伴,虽然我的空间受到工作限制,而我的心灵的空间犹如宇宙,在宇宙里,我发现有个憩园装进我的心里,于是乎,我喜欢到憩园小游一番,全当周游了世界。
       走进憩园最先听到的是现代式的钢琴声,琴声如高山流水,似云水禅心,又仿佛是妈妈的吻,兄妹的情,之后还能听到竹笛声,音悠婉转,温馨锁眉,腹心暗讨,是音乐把我慢慢带进了憩园。
       细细的听,潺潺的流水悄悄地从小河上游温柔的流过,勾唤着游客的心境不得不往憩园的大门而去。憩园的大门很精致,四位婀娜多姿的天使托起“相识是缘”的四个大字,字的下面有一双纤细的双手合拢举起一个红心图案,象征着憩园的主人朴实与希望,现实与渴求。
       推开这扇大门,靓丽的红鞋女孩坐在椅子上,左手端着咖啡杯,右手放置于桌面上,水灵灵的双眼笑着迎接来憩园的游客,两只悠闲的蝴蝶交织飞舞着,恰似梁山伯与祝英台来生爱情的展现。红鞋女孩很静雅,上穿无袖淡蓝色衣服,下穿花色裙子,夏风从她的眼前竹林吹过,耳边的一束长发飘出了无限生机,花样年华,发髻似画,琴笛伴奏。红鞋女孩身后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子,在夏季里,此地有一小桌,一椅稍憩饮茶着实是心静意平,听着水歌玲珑,琴笛悠奏,将会使无数游客热血沸腾,遐想连篇。红鞋女孩的右边是一个花圃,鲜艳夺目,无名的花朵充满着默默无闻的泥土气息,它们的根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机勃勃,那花蕊的芬芳气味能不引来梁祝蝶花恋吗?花圃的围栏是用自家种植的树木砍伐制作,憩园主人把它精心漆刷,哈护花圃,犹如也在哈护着主人的心语。看着美好的景色,我想起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曰:“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它描述了一个世外仙境,与世无争。而今的憩园,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它将唤醒人们岁月、天地、星光是本来面目,有人之所以觉得它们短促、狭隘、繁冗(rong),是因为那些所谓忙者、车者、老攘(rang)者皆是放不下心者。何之心?乃贪心、痴心、嗔(chen)心、恋心是也,赤裸裸的一颗私心未泯。“一叶障目,不见南山”。手里高举着权力、金钱、荣誉这些枝枝叶叶把眼睛遮得密不透风,别说看不见南山,就是悬崖也熟视无睹。如此怎能明镜心亮,参透大自然的玄机?心若放下,回归自然,自然就会觉得海阔天空,其心悠悠乎!
       游憩园要有耐心,白天游是天地之广狭,皆由于自造。那么晚上去憩园将会别有一番风味品赏。
       夜色降临了,我顺着花圃往前而行,红鞋女孩换成了洁白色的连衣裙静静的坐在荷塘岸边草丛中,许是刚刚在月光中独自沐浴荷塘之水,她长发披肩仰头望月,水灵灵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天空的流星划过,她在想什么?她头顶上的果树忠实的告诉着,缘定今生。
       月光中,红鞋女孩身边的小草在微风中从身后吹过,一丛吹动的草儿似轻舟前行,靓女盘坐其中,虔思“缘定今生”,流星作证。我是来欣赏夜色之境,匆问其心。当然,憩园除了水声比较静溢,只有红鞋女孩的呼吸声才能打动天上的月亮,清澈潺潺的流水声牵动憩园心语。问宇宙之大,此乃而装之。
       荷塘清澈的水有欢跃的鱼儿,鱼儿游穿于荷杆之中,晃动的荷花暗自颜开,黎明时刻将呈现一幅荷塘美色。红鞋女孩就是采莲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子。”我不禁感慨之:
       憩园荷塘风,
       月色君来等;
       抬头明月挂,
       缘定于今生。

我的读后感:

       当我读了一半时,自然想到了《桃花源记》,可看到“你说我记”自己写出来,还是暗笑自己多此一举了。只是我不由得想问,面对这神仙妹妹有何感想?那首诗中的“缘定于今生”,又是什么缘哪?

       游憩园有如游仙境,见红鞋女亦如见仙女,此游记如述梦境,羡煞人也!针对此人此景,竭尽溢美之词,当属我之仅见,由此可见情真意切。

       悄没声地问一句:这憩园在哪?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5-12-16 22: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12-17 11:14 编辑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52】农家小院——金豆豆

原文:
                                                                                   农家小院
                                                                                         ——走近乡土诗人
  这是川西平原常见的农家小院格局。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特色的话,就是循着每一处气息你能摸到诗人的脉搏和心跳。诗人是我的老师,院子是他的院子。他跟我炫耀多次,说他有个农家小院,问我要不要参观。每次聊及小院的话题,他都笑得由衷而烂漫,其兴奋和得意之态,不亚于完成一首最新力作。
  文人墨客多是偏爱蛮荒的,却脱不了叶公好龙的俗套。就像我对原始的渴望,仅限于欣赏,终究无法留驻终老。在踏入小院之前,我甚至担心是茅屋竹寮,仄歪着击碎我对乡土的向往。好在院门打开来,布局的淡雅,绿植的繁茂,让忐忑瞬间消散殆尽,记忆里的诗行也有了安放的地方。
  清新的空气,午后的阳光。
  在诗人笔下,场景如此鲜活:妻子的舞是抱着拖帚跳的/妻子的时装是围裙勒出来的。原来,只有懂得,才能欣赏。爱而怜之,疼而惜之。诗人的感恩、感念、感怀,化为朴素的走笔:妻子病了没病似的/儿子一病天塌似的。
  要怎样细腻的观察力,才能在“清汤淡饭的锅碗瓢盆”里,将一个家庭主妇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看似拙朴的布衣蓝衫里又不乏妩媚娇俏,诗人的眼光是独到的:择辣椒的妻子/捏着辣椒用小指撩发/那一刻/像古代女子捏着红玉发簪/打理鬓发。
  堂屋神龛有老人遗像。驻足,嘘,不要惊扰。逝者已安息,诗人还在抒写。或境由心生:当黄昏埋下夕阳和父亲/村口没有升起月亮和新娘。或直抒胸臆:这虚妄的人生,要多少辜负才能觉悟/母亲倒下——脚印翻飞,黄昏,已无归林。
  那么多忧伤的心绪,牵连着清晰的画面,连同洒落的欢声笑语:父母是两扇门/站在家的最前面/迎着儿女回来/然后把风霜和盗贼/挡在门外。……母亲揭开锅,一灶房大气腾腾/我感觉到鬼啊神啊都欢欢喜喜。……母亲倚在门框、把脚板放在门槛上的时候/我发现黄昏和一些所谓的远方/被高高翘起,失去份量。
  我在诗人的小院里,也在诗人的诗句里。
  几丛青竹在屋后摇曳,举着竹叶哗啦啦招摇。三叶梅攀援很高,茎干枝蔓疯长。它们不懂骄矜也绝不骄矜。站在书房阳台前,看着荫蔽过甚的青藤,我对老师笑笑,说采光太不好了,该适度修剪的。他瞪大眼脱口而出:太残忍了吧?惊诧之余不觉莞尔,心念动处便是杀戮,于这小院是不相宜的,毕竟是诗人的小院,万物生而有理,自由随性才是真。
  诗人曾在诗集《乡下的蟋蟀》后记里坦承“成为一株植物”的心事:……每片叶,每寸绿,都捧起神性的光泽,闪烁满心的喜悦。……我的诗句是一丛丛毫不起眼的根须,背光而行,扎得越深,我站得越稳,活得越平静。
  认真想想,与老师渴望成为一株植物相异,我更愿意化作一块静默的石头,旁观众多植株在时光里拔节生长。老师说,怎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能有呢,就像我喜欢坐在暖暖的秋里,捧一本闲书看满眼的菊花,不为谁的千年之约,只安然回到原点——身心的原点。
  时候是深秋。柚子树结满果实沉甸甸缀在枝头。在诗人的笔下有如此的记录:乡下的冬至结在树上/老母亲举起长长的竹竿打柑子/冬至和柑子,满月一样滚落在院里/母亲用围裙搂住它们/给团方四邻送去。有别于城市胶着的尘嚣和钢筋混凝土的冷硬,这是怎样的一团融洽和气?
  在马不停蹄的奔走里,村庄被太多人丢在了身后,也抛在了脑后。诗人却在捡拾着记忆的碎片。他饱含感情,回顾过往:我喊邱二孃、杨八婶、何幺爸时/他们是我的左邻右舍/我们的炊烟,风一揉,不分彼此。念着、念着,眼眶就潮湿了,心的某处也暖了,软了。
  柚子的醇香弥漫开来,是农家小院独有的味道。老师摘了几只塞进塑料袋子,说是让我带回去吃的。然后他又剖了一个递过来,说口味很好你先尝尝吧。看着他忙活的劲儿若有所思,被诗句形象化了的,从未谋面的老人恍若就在眼前,她兜着满怀的柚子笑得满脸沟壑,像极了我记忆里的外婆。
  这小院你喜欢哪里?老师询问。像收藏了稀世珍宝需要他人肯定的大孩子,他迫不及待想知晓我的着力点了。我笑了笑,坦言:你的书,你的陶。有句话我没有说:重要的是,它们在你的院子里——诗人的院子,这才是匹配。
  诗人的书真多啊,书柜和书架都填满了。这让我颇为艳羡,以书为伴,小半生都不寂寞了。大部分是龙郁老师送的,他说,很是骄傲和自豪的神气。那个叫龙郁的诗人,老师跟我提起过多次,还说要介绍我认识的。在给诗人的诗集写序时,龙郁老师这么点评:他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土。
  乡村题材本该拙朴。土得纯粹、土得掉渣。镰刀闪闪,拌谷声声,是生活,更是诗作。不知龙郁老师是否见过这小院?设若见了或会如我这般思虑,到底是小院的朴实成就了乡土诗人,还是乡土诗人营造了小院的朴实。
  小院格局里最不可或缺,也最相得益彰的,是陶。准确定义,是陶坯或素坯,没有上瓷的那种。
  从宋瓷的如烟含黛开始,明青花、清粉彩,无不彰显文人的风雅和情味。诗人的陶坯呢,显然搁不上精致台面,它们像山野樵夫赤裸的大脚板,散落在院墙内与诗人为伍。只有诗人蹲下去,抚摩这些坛、罐,盆、碗,为它们吟咏诗篇:这就是土眉土眼的陶坯/让我的思想蹲下身的陶坯/不知他们是否看出/我也是女娲娘娘做的坯子/渴望成为一个优质陶器。
  感念诗人对陶坯的解读,也想笑诗人潦草转向。他不知道,我爱极了这陶坯。无须淡妆浓抹,也不用讨巧媚好,只活给自己看,活给岁月看。从这个思路出发,我倒希望有一个坯子,能永葆初始的样子,起码于我是一种慰藉吧。梦想越来越宽,脚步越来越远,诗句会不会跌跌撞撞,忽而迷失了方向?
  掏出手机拍摄眼前所见,聚焦在院里的绿植和陶坯。对我来说,遇见是缘,且行且记录。有文友看见“爬”满螃蟹的陶罐,很有见地似的发言,说是七只螃蟹吧?寓意是“齐上台”,有步步高升的意思。我吓了一跳,趁诗人没注意,赶紧清点螃蟹数,数两遍是八只,才了舒口气。定神想想,我也是俗了,怎能无端揣测呢?但愿诗人知晓了,不怪我亵渎才好。
  起身离开的时候,回头看看小院,看看小院的两丛腊梅,我笑,说,我还会来的。是的,怎么不来呢,就像诗人所描写的:梅花在庭院喊我/一树阳光在冬天喊我/在我刚推开门时/兴高采烈地喊我。

我的读后感:


       仁者近山,智者近水。那么文人近野乎?不只是玩笑,这倒真是一种雅致的活法。思至深则趋于静,理至极则归于淡。即使不羡慕陶渊明东篱采菊,寻一郊野筑庐修竹、煮茶吟诗,岂不也是致雅怡情之事?

       让人在天地间忘形,这是寻郊赴野之人的目的。亲近大自然,摒弃烦躁,放松心绪,这是多数人苦求而不得的事情。放下、守拙只为静心,人的最佳状态就是心态平稳。此心安处是吾乡,此为佳境矣!

       戈戈笔下的诗人做到了,这是“见天地”之后“见自己”的结果。我等粗俗之人甚至连“说走就走”都做不到,想想真是无趣。还好,不算太晚。“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是做到了,再延展一些,再极致一些,怎样都是一生,何乐而不为?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5-12-16 22: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12-17 11:11 编辑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53】情深以待(Three)——情深以待

原文:
       维叶觉得躲在这个城市很安全。过去的一切仿佛拦腰截断。成说再也找不到她。但她依旧可以随心所欲地想他。维叶独自一人在别人的城市里,渐渐领悟了许多从前死也悟不透的东西。爱一个人,并不一定就要天天在一起,将他当成一块玉养在心里——也是极好的!也许成说并不会四处寻觅维叶,那又如何?成说永远都是维叶的成说。维叶在风里死劲蹬着车,冷冷笑着。

       “你难道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么?”嘉楠问维叶。

       维叶矜持地笑笑。嘉楠是让女人看一眼就芳心大乱的男人,英俊挺拔,潇洒风流,反正形容男人美好的词儿,层层叠加在他身上都不为过。维叶自然分得清美丑。嘉楠这样的男人的确养眼,她私下甚至都做过和嘉楠的绮梦,她梦见他们接吻。但维叶也知道,嘉楠这样的男人不宜沾染——太脏!但嘉楠怎么会揪住自己不放呢?那么多天姿国色的女人排队等着对他投怀送抱呢!他不过是猎奇罢了。维叶也知道,自己做梦和嘉楠接吻,并不代表就爱他。

      “没有啊,我父母都在东篱。”维叶自然地轻答。

      “可是,你从来没回去看过他们?”嘉楠又问。
       维叶冷了脸,然后将一叠单据推到嘉楠面前,“来,这些单子请郑总看一看,都需要您签字。”她换了公事公办的调子。她提醒他,你是老板,我是你手下分管人事的一名职场小卒,如此而已。看上去让女人芳心易乱的男人,都是祸水。嘉楠和成说一样,都是祸水。成说,维叶已经认了,那是她的命!她已用一种遁逸的方式,让自己对成说的爱获得了宁静的满足。但嘉楠——嘁!一边儿去吧。

       维叶是内心忠贞的人,也是内心天真的人。

       维叶在单位里话很少,穿得也朴素。大家都只知道她老家是东篱的。行政部的一干女人们,她们喜欢在东篱后面加上“乡下”二字,她们喜欢在除了桎梏之外的任何地方名称之后都缀以“乡下”二字。鲜艳唇膏,裹臀套装,十厘米高跟鞋,各种气味的香水……每天上午,办公室彩妆丽影总是能把人香得熏死过去。但到了下午,维叶可以很清晰地闻到各种口臭和来自不同女人裆部的气味——这真的很要人命!当然维叶也从来不敢说,“嘿,你来月经吧,我闻出来了……”维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闻着这混在在一起的七八个女人嘴里和裆部的气味,想像着她们一个个和嘉楠做爱的情景,暗暗地打了一个嗝儿。维叶不用香水。她只求身体不臭。但事实这是不可能的。维叶也在下午闻到过自己的体臭。她坐在电脑前,面对一堆报表,心潮起伏,无能为力,为这难以持久洁净的身体感到绝望的哀愁。

      “维叶,你听我说,我想带你看一看心理医生……”

      “维叶,我没说你有神经病呀,你不要这么敏感。”

      “你为什么要这么羞辱女性?你自己也是女的……我和她做爱怎么了?我是不爱她,我一时可怜就是和她做爱怎么了,她是裤裆里臭气熏天的母狗,我是裤裆里竖铁棍的公狗,我们都是狗,那你呢,你和我一起做过狗没有……”

      “啪!!!”一个响亮的耳光。回忆也像另一个耳光。维叶回想着自己打成说的那一个耳光,周身的血都热了,巨大的羞耻在血液里蹿动,想一头咆哮的猛兽。

       成说,我永远都不和你做狗了,我以无尘的心,怀念和爱慕你。

       现实中如此不安全,且无意趣。维叶将一腔心思化成字付诸网络。

       也是自娱自乐,没有任何目的,最好也不要被人关注。这是维叶的初衷。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太孤单,需要有人陪伴。”这是介之留的第一条回复。

       出于礼貌,维叶回复了一个微笑。

      “维叶这个名字来自《诗经》。”这是介之留的第二条回复。

        维叶看着这条回复,悲欣交集。从此开始手谈,无话不说。

        如黄河之水滔滔,维叶对着介之倾诉她和成说的爱情故事。

       “你生来就叫维叶,成说原本却并不叫成说。”介之判定。

         维叶楞了很久很久,喜悦地,伤感地,静悄悄地流泪。介之在电脑的那一头,不言不语,也不催促,也不焦躁。

        “介之,我想听一听你的声音。”维叶说。胸中防范的块垒渐碎。

         维叶主动把电话号码告诉介之,介之就打来了电话。

        “维叶,你还好吗?是在流眼泪吧?我是介之。”仿佛认识了很久,没有任何沟通障碍。

         介之的声音是江南男性的低沉和舒缓,有一点平翘舌音不分,反而让维叶觉得分外亲切!

        “维叶,何必要听我的声音呢?我六十岁了。”介之平静地说。

         维叶轻笑。六十岁也很好啊!你六十岁与我们相交投契有什么关系呢?

       “维叶,我们还是回到网上交谈吧,好吗?”介之用他那舒缓而略略苍老的声音说。维叶十分迷恋这声音。她天真地迷恋着、欢喜着,撒娇似地提出了视频要求。她要是知道自己落入俗套,也会憎恨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但这一回,她不知道。

       介之说没有必要视频。介之平静地告知维叶,“我是一个坐轮椅的瘫子,实在没什么可看的。”

       “我和你视频又不是做买卖,为什么你是坐轮椅的瘫子,我们就不可以视频了?”维叶语速急切地说道。其实,她已经伤心了。她急切的语速,已经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自救。

      “我会吓到你的。你看到我以后,你会觉得和一只苍蝇做了朋友。”介之仍旧平静地说。

      “不要故弄玄虚了!坐轮椅的人难道就一定具有胡说八道的权利吗?坐轮椅一样可以很优雅地……”维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她自己已经逃掉了,现在留在她身体里说话的人,根本不是她,却装作是她!

       介之就点了视频链接。从维叶身体里分裂出来的另一个自己无形而忧愁地看着自己导演的剧目。怎么办呢?看不看他呢?会伤害他吗?会伤害我吗?他到底怎么回事呢?维叶点击了视频链接。

       视频里是一颗苍老的花白头颅,深深地低下去,腰身像大虾一样佝偻在轮椅里,庞大、臃肿、累赘、猥琐。

       “维叶,我脊椎是弯的,没有办法正常地与你对视。”介之平静地说,慢慢努力昂起头来。由于太过用力,他歪斜的嘴角边落下口涎,他努力向上斜视的目光投向维叶,从容温暖。

       但维叶还是吓坏了!她瞬间点击了关闭,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回家去吧,维叶。没有什么是躲得掉的。听话。”介之敲字过来。

       “介之,我对不起,我……”维叶哭得肝肠寸断,编不出谎言,更没有勇气再次点击视频链接。

       “没关系,孩子,我吓着你了。但你要学会长大,学会去面对和承受。”介之回到他的网络世界,他又是一个从容优雅的智者与长者了。

        维叶突然离职让嘉楠很惆怅,到底是没有把这个东篱来的小姑娘搞上手。她竟然连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不要,就人间蒸发般消失了。

我的读后感:

       婚姻是人生的另一所学校,考试不及格会很严重,虽不是人生的终点,但却足以影响你的一生。“情深以待”这篇字以批判的角度反映了滋扰婚姻的种种因素,并集中到一个逃离婚姻的女人的遭遇。维叶带着对于婚姻的不满,出走去寻找自认为理想的幸福。作者并没有交代她已有的不幸,我想也就是些鸡毛蒜皮,关键是她有了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介之。且不说她的盲目与冲动,好在介之是一个“好人”,不至于让这个故事落入不堪的俗套。

       想要说的是,婚姻之门总是华丽而又充满诱惑,但那只是门外的景致,门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需要宽容、理解和耐力。缺点不要被无限放大,要共同去克服;梦想不要过早破灭,要坚持去实现;激情迟早会归于平淡,但要学会经营。如此,婚姻方能平稳持久。

       “情深以待”很有意思,他的文字表明了他的态度,不遗余力地为婚姻出逃者设置了重重陷阱,力图证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尽管婚姻不能尽如人意,但至少还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可谓用心良苦!可这样的事情不能绝对,就像《围城》。

       维叶的消失是回归?还是去寻找下一个幸福?不必去深究了,哪样都正常。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5-12-16 22: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12-17 11:03 编辑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54】俺的徒儿——颜小蓓

原文:
       颜小蓓是四年级升上来的原班生。才接这个班我是怎么记住她的呢?
       这学期开学不久,她和方清新一块儿来学校。到学校后不大会儿,这颜小蓓刚搁下书包就到后面方清新座儿去要什么东西。
       当时我在给另外几个孩儿指导作业。后来她俩不知道咋地就吵起来了,而且声儿越来越大。
       一问原由。原来是方清新不还颜小蓓的罐装饮料。
       其实这饮料是她俩来学校路上一个商家搞活动,人做宣传用送的礼物。当时颜小蓓书包小,背不了也背不动那么多。但是她在商家那儿弄的多啊,方清新则没恁大本事多弄几瓶儿。
       颜小蓓又不舍得丢,方清新就自告奋勇帮颜小蓓背。
       可是这到学校了,颜小蓓就朝方清新要回来。方清新呢,则说颜小蓓没给她那么多,书包里剩下都是自个的了。两人说的数量上差着两瓶儿,而且大小个也有区别,颜小蓓说给她的是六瓶大的,方清新则说只有四瓶而且是小的。
       争执不休,又没有见证人。咋办?谁都不退让。
       劝这个不行,劝那个也不干。最后颜小蓓急了,眼里喷着火,高声厉色对方清新吼道:少说废话,你到底给不给?你今天到底给,还是不给?一边吼还一边捋袖子,拍桌子,把那桌子拍得山响。
       看颜小蓓那语气,那架势,买糕的,当时我都被她镇住了。当着我和另外俩老师的面儿,哪里把俺们放眼里啊这是。
       颜小蓓眼里两团火直烧向方清新。方清新给吓哭了。俩小姑娘此刻都梨花带雨,貌似都委屈得不得了。但颜小蓓那架势看上去凶狠得多。
       这丫头真是不得了,以后谁娶了家去也够他喝一壶的,我心里竟担心起这个来。
       俺没辙了,最后请家长。颜小蓓的家长来不了,方清新的家长来了,做了让步,这事才算了结。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然而这以后没多久,方清新转学了,我也不知道方清新转学跟颜小蓓俩人闹架有没有关系。
       剩下的颜小蓓,经我接下来的观察,也没啥惊世骇俗的举动了,爱跟老师开玩笑,爱说说笑笑,和同学相处也融洽。老师指派的事儿她总爱偏着头问几个“为什么呀”,我总回答她,“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叫干啥就干啥,小丫头真事儿多。”然后她就不再言语。看她这些循规蹈矩的表现,我真不敢相信这乖乖女颜小蓓就是那天跟方清新吵架的野丫头  。

       但是,颜小蓓的厉害我可不止领教那一次。
       无独有偶。我第二次认识颜小蓓的厉害也是她与一个女生发生纠纷。
       内女生叫薛文婧,个子高挑,这学期才转俺班来。一来到班上,就有很多同学告诉俺她的来头儿, 说她爱说特难听的脏话。不像个女生,在原先班级是出了名的野妞 。
       耳闻不如眼见,我对这女生就多留了个心。经我观察,她也没啥出格的举动。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对她的一些传言,使得我在班会课上针对学生脏话习惯定了班规条款,有效地给这种女生打了预防针。她完成作也很速度,从不拖泥带水,几乎每天都是前几名。
       那天我课上,没开讲几分钟呢还。颜小蓓就嚷嚷起来:“你个瓜娃子评啥子骂我妈老汉?”当时我正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呢还,只见颜小蓓霍地站起来,拍着桌子大声呵斥她的同桌薛文婧,“我妈老汉有你骂的啊,嗯?你凭啥子骂他们,嗯?”颜小蓓一边拍桌子一边声泪俱下。这架势又似那天下午的情景了。
       我赶忙停住讲课问原因:颜小蓓你要干啥?她怎么你了?要垮天老迈?
       “老师,我没骂她,她骂我妈老汉。”梨花带雨的颜小蓓,好像有天大的委屈。
       而一旁的薛文婧也好像被吓傻了似地支吾着:她把我书包画花了,凃了很多墨迹,擦都擦不掉了。
       原来如此,P大点事,至于扰乱课堂么?至于影响同学们上课吗?真想给你俩一人一大耳瓜子。都给我坐下。我命令俩人。
       颜小蓓坐自己位置上了。我让薛文婧和前面一女生换了个座位。然后说:名字叫文婧,一点都不文明。下课老师再找你们慢慢聊。
       然后继续对着薛文婧说你骂人就骂人本人呗,干嘛骂人爹妈呀真是;转身又冲着颜小蓓道:你呢,你个颜小蓓,你画人书包干啥,人爱干净,你凭啥画人书包?
       颜小蓓说“她也画了我的....她先在......”
      “得得得,打住,打住,这事儿谁也别吵吵了,谁在吵吵我跟谁急,说了下课解决就下课解决,还没完没了你们。”

       这事儿也过去了。我却打心眼里懂得并喜欢颜小蓓了。这丫头若是没人惹她没被人逼急眼时候,做人还是很有底线的,跟好孩子一模一样。一旦被人逼急眼了。爱特么谁谁,管特么谁谁,必须闹,不顾一切。
       嗯,小小丫头,我喜欢。

我的读后感:


       小孩子受不得委屈与据理力争还是两回事,但敢于说真话是孩子的天性。不可否认的是,大人们最不能忽视的是孩子说谎,可要深究一下,孩子说谎恰恰是受了大人们的影响。大人们每天至少要说两句以上的谎话,只是没人注意这些,而孩子说话会被识破而已。当然,这是题外话。

       孩子们吵吵闹闹是很正常的,但要爱护他们的天性,诚实、自然,当然,若能让孩子们意识到谦逊、礼让及施以爱心就更加功德圆满了。现在的学校,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视。为人师者,教育出几个大有作为的学生的想法已经变了味,只求几个考取高分的学生。惟分数论,奖金、绩效都与此挂钩,学生被训练成考试机器,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了一句苍白的口号。有智无德、有智无体,于社会何用?还是留住孩子们的天性吧。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5-12-17 10:12 |只看该作者
鉴定完毕!谢谢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5-12-17 10:2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5-12-17 10:24 |只看该作者
了不起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5-12-17 10:24 |只看该作者
向宋朝版主致敬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5-12-18 08:49 |只看该作者
首版功德圆满了,越评越进入佳境!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5-12-18 09:39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12-9 12:55
【杂谈2015●秀秀你的文045】冬景——开的是寂寞

原文:

当时我也在和尚的视点玩,死火、和尚、随风飞他们都给予我很多指导帮助,那时我刚对诗歌产生兴趣,还不知怎么写,读都读不懂,死火师傅在版面上手把手滴教,和尚在群里也没少指导我,随风一点点解读,我才能读懂诗歌。当时读诗歌感觉跟读天书一样,很多都读不懂。
你写的那首诗我有印象,感觉想法很好,就是还没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多读多练慢慢就好了。记得伊莎曾经说过,一首诗歌几十个汉字,写出来不难,难得是怎么把这些汉字摆放舒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5-12-21 15:0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请楼主继续发好贴,支持你












电池液折射仪
goepe.com/apollo/prodetail-bjeternal-5534311.html
cntrades.com/b2b/bjeternal12/sell/itemid-66376661.html
caigou.com.cn/c56451/product_1037976.shtml
caigou.com.cn/c56451/product_list_38576_65548.s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