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沈阳:从故宫到昭陵
楼主: 塔希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阳:从故宫到昭陵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6-12-21 08:2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1 08:21
那些所谓“厉害”,更多是家庭内部,基于爱或者其他因素,男人让着女人,而不是真正的社会地位平等。。。 ...

一针见血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6-12-21 08:2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1 08:15
http://www.360doc.cn/article/9165926_457147458.html沈阳故宫,凤凰楼

我已经看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6-12-21 08:2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1 08:22
哈。这总算是有了其他风俗支撑。我还以为除开成都人民,其他都是吃饺子呢。。。

所以说,我们被北方民俗同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6-12-21 08:2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1 08:17
我这边没有被传染。我们历来是喝羊肉汤或者吃狗肉的。。。

羊肉汤或狗肉汤,哈哈,有点游牧民族的色彩。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6-12-22 09:32 |只看该作者


那当然,因为我是男权主义的坚决反对者,所以关注这方面比较多。我记得从前我的法律专业毕业论文,都是关于过错婚姻的赔付——主要是指男性的过错,维护女性权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6-12-22 09:35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2-21 08:29
羊肉汤或狗肉汤,哈哈,有点游牧民族的色彩。


不知道怎么形成的。反正我从小就知道。
据我母亲说,是四川这边湿气重,又恶寒,而羊肉汤和狗肉都是热性的,冬至这天气场配合,吃了有利于体质提升~~~~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6-12-22 09:37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2-21 08:28
所以说,我们被北方民俗同化了。


信息化时代吧,网络流传太快的缘故。
比如我们这边小年,一直记得是腊月24日的,忽而盛传为腊月23,并且全国人民庆祝小年,震惊得不行,难道我们都搞错了吗?结果后来的后来,多方查证,才知道,北方是23,南方是24——只是,估计以后南方的小年没法过了,都被北方抢了镜头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6-12-22 09:38 |只看该作者


我浏览了一篇,看得还不够仔细。等我阅读完塔塔的文字,再对照着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6-12-22 12:36 |只看该作者
大政殿原名笃恭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而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之处。
=========
皇帝举行大典的,这个肯定有专门的场所。这个可以理解。只是王爷和臣子们还在这里办公吗?那不是相当于现代的办公室了?我还以为都是各有官府办公,只固定时间去给皇帝汇报工作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6-12-22 12:37 |只看该作者
八旗是清王朝的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组织,也是满清贵族王爷的栖身之地。
========
如此功能齐全,像不像我们设在新疆等地的建设兵团?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6-12-22 12:38 |只看该作者
西边的“文化区”则是后来建造的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也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
呀。这些我最喜欢。嘿嘿,可惜我喜欢也没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6-12-22 13:16 |只看该作者
对清王朝初期的宫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赞叹不已。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
北京故宫是明清风格。沈阳故宫,是清代建筑么?对了,看你主楼的图片,宫墙颜色泛红,好像不是橙黄色?我好像记得北京故宫是橙黄色,不知道记错了没~~~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6-12-22 13:16 |只看该作者
所惜沈阳故宫至今还只是4A级景点,这样的民族文化瑰宝理应得到更好的欣赏和保护。
========
我还以为博物院之类的,不归属“风景区”呢。那么,北京故宫是哪一级别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6-12-22 13:17 |只看该作者
沈阳三大清代陵园,是指清昭陵、清福陵和清永陵。
==========
改天我也去逛逛~~~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6-12-22 13:19 |只看该作者
北陵公园的大门赫然醒目,高大而宏伟,几乎全朱色,一个正门,两个侧门,每个门都有两扇镶有很多圆头铜钉的门扇,而且每个门都是独立的门亭建筑。
========
这是阴间也不忘记皇室气派的意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6-12-23 06: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12-23 06:28 编辑

园内处处可见古老的松柏,苍翠遒劲,形同虬龙;
——
皇家比较正式而非纯休闲的建筑地的园林基本都有这个。比如我在北京故宫的御花园看见的,连同天坛公园看见的,感觉一种肃穆和威严气息,隔世离空依旧萦绕。。。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6-12-23 06:32 |只看该作者
高大的汉白玉“下马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也就是说,到此再往昭陵走,便只能步行了,便是电瓶车,也只能“打马回头”。下马碑之后,是望柱、石狮、神桥和石牌坊,
——
老规矩的遵守,本身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看看后面的建筑布局,在这里下马步行,原本就在情理之中。。。。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6-12-23 06:35 |只看该作者
在正红门南的两侧还有两座建筑,一为宰牲亭,一为更衣亭,可见在拜祖祭祀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
是皇帝的更衣场所,还是都需要更衣?以前就知道斋戒沐浴更衣,这些繁琐的程序设计,更多能体现某种意义上的重视。我感觉还是挺合理的,不像很多现代人对规矩的轻慢。。。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6-12-23 09:1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09:35
不知道怎么形成的。反正我从小就知道。
据我母亲说,是四川这边湿气重,又恶寒,而羊肉汤和狗肉都是热 ...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这大概与三国时期的兵源组成有关。蜀国很多军队都来自西北民族,带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民俗。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6-12-23 09:1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09:37
信息化时代吧,网络流传太快的缘故。
比如我们这边小年,一直记得是腊月24日的,忽而盛传为腊月23,并 ...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这也是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的结果,人口的流动迁移,造成了文化的融合,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来到陌生的环境里,原本就不知道什么,却被当地的的文化影响着,以为那就是全中国的文化。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016-12-23 09:1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2:36
大政殿原名笃恭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而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之处。
=========
皇帝举 ...

这里主要还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主政时期的场所,后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6-12-23 09:1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2:37
八旗是清王朝的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组织,也是满清贵族王爷的栖身之地。
========
如此功能齐全,像不 ...

呵呵,他们是世袭的,而我们的建设兵团则不是,随时都有主要领导人调换的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6-12-23 09:1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2:38
西边的“文化区”则是后来建造的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也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 ...

你咋不去穿越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6-12-23 09:1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3:16
对清王朝初期的宫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赞叹不已。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集中体现 ...

北京的宫墙也是红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6-12-23 09:1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3:16
所惜沈阳故宫至今还只是4A级景点,这样的民族文化瑰宝理应得到更好的欣赏和保护。
========
我还以为博物 ...

北京故宫肯定是五星级。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6-12-23 09:1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3:17
沈阳三大清代陵园,是指清昭陵、清福陵和清永陵。
==========
改天我也去逛逛~~~

是值得去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6-12-23 09:2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2 13:19
北陵公园的大门赫然醒目,高大而宏伟,几乎全朱色,一个正门,两个侧门,每个门都有两扇镶有很多圆头铜钉的 ...

那当然,别说过去了,就是如今,很多人的脑子里还是这样想,行为上还是这样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6-12-23 09:2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3 06:27
园内处处可见古老的松柏,苍翠遒劲,形同虬龙;
——
皇家比较正式而非纯休闲的建筑地的园林基本都有这个 ...

去过南京的明孝陵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6-12-23 09:2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3 06:32
高大的汉白玉“下马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也就是说,到此再往昭陵走, ...

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6-12-23 09:2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23 06:35
在正红门南的两侧还有两座建筑,一为宰牲亭,一为更衣亭,可见在拜祖祭祀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
是 ...

应该是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更衣。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